欲望训练与符号消费: 列斐伏尔消费控制社会理论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列斐伏尔的消费控制社会理论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消费主义,遍布着对消费欲望的训练与文化符号的价值交换,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错位使得人类精神极端物化,消费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社会的主要手段,社会被资本控制,严重影响了人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探究列斐伏尔的消费控制社会理论内涵,挖掘欲望与符号之间的消费转化机制,对抵御资本统治和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欲望;符号;消费控制社会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0.065
  1 列斐伏尔关于“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的理论内涵
  “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理论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对消费文化带有革命性质的深刻解读。他形容马克思主义是人道的“日常生活的批判认识论”。于是,马克思社会生产思想便成为超越物质生产强调本体重要性的哲学。列斐伏尔把异化劳动理论和消费社会相联系,移用其中逻辑来分析现代日常生活消费异化现象推演“训练”人的欲望并转化为“符号”进行消费的过程。他将现代消费社会的批判概括为——具有理性特征的社会为理性设定了界限(科层制的),设定了组织的客体(消费代替了生产),同时设定了这一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础:日常生活。明确概括了当前资本主义由“生产的无组织社会”变为“被组织化了的消费型社会”,发展重心从生产向消费领域转移,消费成了新的社会发展与统治的核心,生产第一性被消费代替。列斐伏尔对目前社会理性化的专业概括颠覆了马克思经典理论的理想状态,转变了社会批判的核心视野。
  同样地,列斐伏尔也尤其关注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阐释了异化思想,认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消费创造出新的社会生产的需要”。虽然列斐伏尔并未再对生产领域异化现象进行剖析,但他将资本主义人的异化问题作为研究重心并把马克思异化理论运用到消费文化和批判日常生活中,认为生产异化已被消费异化取代,这种异化主要存在人“本真的”的日常生活中,资本主义自此会陷入全面异化的境地,若想消除异化,就必须打破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实现总体的人的目标。在他看来,以往马克思主义仅专注于政治经济而未注意社会解放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主观革命改变现存生活方式,重新审视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人才能不被消费控制,才能全方位摆脱异化命运,化被动为主动成为“全面、完整的人”以实现全面解放。“消费异化”揭示了资本驱使欲望训练过渡到符号消费的转化机制,因此,合理认识当前大面积兴起消费文化的社会现象对遏止消费思潮蔓延起关键作用。
  2 列斐伏尔消费理论中欲望训练与符号消费的转化
  “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理论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密不可分。物质匮乏时期,人购买商品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随着生产力提高,商品数量、种类增加,人对物质的占有欲也升高。人不再满足于仅购买保证基本生活的商品,而进入了更高消费阶段,表现为人的日常生活被消费体制控制,购买过程逐渐被动化。
  其一,欲望训练转向符号消费颠倒了人与商品的主客體地位。“今天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与所有的关系,都抽象化(或物质化)为符号和物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列斐伏尔认为当代资本社会发生全面异化,生存着的人也是异化的人,不过他们从最初的“劳动异化”变为如今的“消费异化”,实质是极端发展的商品拜物教。这时,资本家把自己商品的符号价值夸大为符号象征,不断训练人的购买欲并营造出人需求商品的假象并转化为人们为拥有不同“符号价值”而进行的消费行为以攫取利益。此外,劳动者出让自己的私人劳动以获得他人的私人劳动转变为社会总劳动,人便成了受欲望驱使而不断进行消费的现实存在。“主体遇到客体;作为劳动产品的确定客体向确定主体迎去……主体通过它来消灭客体的它们的相遇行动,就叫作‘消费’。消费完全地满足主体,亦即满足它的需要”。在科层制社会中,生产过程追求的并非满足人们合理化需要而是利用工具打通人们内心对带有象征性的符号价值所向往的道路,把日常生活需要抽象为欲望,以控制人的消费心理。于是,这些符号价值代替了客观存在的真实性逐步走向控制人日常生活的神坛,实现反客为主,人的主体性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于无形。
  其二,欲望训练与符号消费的转化并未引起人的注意。生存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对自己甘愿受商品控制的原因并不知情,因为在他们看来,生存消费和精神消费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们用消费的习惯性活动满足自身对物的占有欲并延续日常生活,只为在新的异化幻象中获取消费的满足感来弥补内心空虚,实现消费欲望。资本控制与宣传的手段使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悄然渗入人的头脑,这种无意识且微观的渗透使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生产与消费总体环节的主要考虑对象。人们把符号象征当作客观现实,其消费行为逐渐符号化,最终在消费中丧失意识。因此,人们并不会认为消费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应存在”,相反,人的消费欲望会逐渐扩大,思想意识的反抗能力也逐渐消失,消费者沦为被消费者。
  其三,符号消费是精神欲望的现实体现。鲍德里亚曾指出“后现代社会是符号激增的社会。符号价值压倒使用价值,是一个彻底的消费社会”。如今,现代社会充斥着无数的“符号”与“碎片”,符号价值的地位早已在人的消费意识中掩盖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人的购买目的也从“需要”变为“想要”,想要用这些符号价值展现的“幻象”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本我价值。试论如何能够利用“物”突出与众不同的品味、身份、地位呢?自然,消费更多的商品,用更多的符号价值标榜自身是最佳选择。例如,在如今高度组织化的工业社会中,用炫耀性消费等手段展现良好财力;用相互赠送价值不菲的礼物、消费昂贵的奢侈品等彰显财富水平和身份定位。因为在此种情况下,人们即使没有与之对应的消费能力或需求,也可凭此掩饰自身不足且显示“公认富有”的形象。此外,随着社会泛娱乐化,品牌商通常会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生产带有该明星符号象征的商品引起粉丝的购买欲望。这种由消费转化为“乐于被控制”的现状也是一种符号消费。   3 列斐伏尔消费理论对消费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启示
  伴随社会物质财富增加,文化消费成了除物质需求外的另一需要。这种需要也是以生产和交换取得的,货币便成了生产与消费的纽带,资本社会的矛盾也从政治经济转向文化领域。所以,列斐伏尔“文化总体革命”的论断对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现代技术进步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式,已经引入了日常生活这个落后部门,出现不平衡生产发展”。即便如此,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仍逐年攀升,人们逐渐将注意力由生产转向消费,向消费品进行生产投资。此时,由于资本与政治的控制,科技异化出现并侵蚀人的心理,通过制造有符号价值的商品提供虚假幸福,使人们感到价值理性的失落、意义世界的消弭,整个社会生活消费异化现象愈发明显,形成“消费社会”。尽管人们通过利用科技发展对自己展开批判,但他们仍期待理性工具不断更新以提高生活质量,借用科技理性工具控制总体并抹杀日常生活中文化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依旧是资本社会向世界扩张的途径和维护自身生产关系的手段,其目的依旧是操控社会最终将生活世界殖民化。因此,列斐伏尔认为这种批判并不能彻底消除人的异化,反而会使科学技术成为统治人类社会的操纵工具。
  如今消费文化大肆兴起,究其实质,人消费的是符号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文化,而不是使用价值。人们对商品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使用价值,更在意的是它是否能够展现时尚的符号象征。“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理论的提出对于深刻剖析日常生活消费异化机理与探寻正确消费价值观有巨大理论意义。一方面,避免过度满足不健康的消费欲望。在资本主义扩张的社会中,广告媒介对人的空虚精神发出引诱信号,让本就精神匮乏的社会进入到被物剥削和控制的隔绝状态,陷入消费异化。此时,人们心中掩藏的空虚感会滋生过度的消费欲望,试图超前消费更多“符号价值”来填满欲望的沟壑。所以,必须要明确的是,只有厘清生产与消费中人、物的主客关系,建立起正确消费的价值观,才能切实找到人的全面解放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发展科学技术同样具有正面作用。马克思曾论述过关于基础物质需要和实现解放的关系,当只有在拥有一定物质财富的前提下,人们才能跳脱消费异化的怪圈,找到提升精神境界的途径建立和谐消费结构,达到满足需求与丰富精神的平衡,实现解放。因而,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乃至在解放全人类的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理论以独特的视野解读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异化现象,找到了欲望训练与符号消费的转化机制,指出了现实中的人生活的消费主义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文化正在发生异化并逐渐决裂,引发了人们对消费异化问题的关注与思考。通过对列斐伏尔消费控制社会理论的深入探析,我们必须明确只有科学把握消费异化的本质才能真正地树立正确消费观,为下一步突破欲望训练与符号消费的壁垒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Volume 1 [M].London:Verso,2008:14-15.
  [2]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M].London:The Athlone Press,2003:60,9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讓·鲍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224.
  [5]列斐伏尔.论固家——从黑格尔到斯大林和毛泽东[M].李青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85.
  [6]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M].叶齐茂,倪晓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6.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将知识与情感及艺术表达能力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传递的思想情感,并学会运用情感表达方法,体会语言魅力及艺术。本文将深入探究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开展情况,分析影响情感教学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小学生处在积累英语知识、培养英语阅读能力的起点,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小学英语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质量。读写结合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构建英语阅读课堂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小学生阅读学习情况为依据,为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主题阅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摘 要: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
摘 要:提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助推剂”,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关系着教学质量与效果。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提问的重要性更是无须赘述。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意识到提问的价值,导致问题设计的低效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文章对小学英语教学中问题设计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问题设计;有效性;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5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思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互动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互动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文字解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大有助益,这为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阅读兴趣为探讨切入点,具体分析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
摘 要:从影响力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师生的内心。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互联网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推动网络互动教室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网络互动环境下研究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网
摘 要:在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应该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知识的过程中未树立正确观念,缺乏核心素养下的正确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都不符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重点培养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的阅读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等,为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学科,在学习难度上与小学相比更大,也是为高中英语学习打基础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基于此,文章围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展开讨论,得出几点教学策略
摘 要:数学题目的考查方式常常是多样化的,有些题目的问题不止一个,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前几年深圳市中考最后一题,前面的小问题是为后面的小问题做铺垫的。文章主要探索了解题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题目暗示;解题思维;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91-02  在初中数学习题中,几何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