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它一般是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科、教、文、卫等方面的需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一般是政府职能部门,其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就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解决财务报表问题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报表;编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含义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单位的财务状况、收支状况的报表,是反映日常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工作总结,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满足相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内容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的财务报表,按照相关准则,资产部类等于负债部类,即“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需先编制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审核所属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并且汇总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2.收入支出表
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情况的报表。收入支出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的报表。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格式规范
财务报表的格式要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要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任何个人和單位不得擅自修改、变动。表首清晰明了,按照规定标明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会计期间、计价单位等等内容。项目分类要符合会计制度要求,不得随意调整报表上的项目顺序。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必须做到报表数据真实,内容完整,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账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调整。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可根据实际调整,并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财政预算制度规定须事前报经批准的。应当报经批准后方可变动。事业单位对于一切有关单位经济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信息,都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体现说明。
3.期间准确
按照最新制度规定,月度财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3日报出;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5日报出;年报应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问题
1.报表内容不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表样式;二是信息含量上。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重视中长期报表,忽视月报、季报。由于事业单位的账务较为简单,财务人员重视程度低,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问题。在对财务信息内容进行核算时,财务人员主要关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而对报表的实用性却缺少分析,对于财务报告附注及其说明,比如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相关报告的编制不够重视。这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难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工作需要,根据财务报告的信息,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2.会计核算不准确
由于事业单位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核算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一般都是按历史成本计价,有些事业单位忽视对固定资产折旧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所造成的资产贬值,而对于有些固定资产实际已经废弃,账面上却还有价值,缺少及时的核算记录,没有固定资产卡片账,会计核算不准确,引起会计报表失真,使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虚增于实际资产,从而引发各种决策的失误。
3.编制项目不全面
由于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盈利的问题,所以在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中并没有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编制。没有对资金做出规划使用,很容易造成货币资金的滥用,产生贪污腐败现象。长此以往,将给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4.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我国现阶段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他们停留在过去的专业水平上,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较低。对财务报表的编制重视程度低,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无法达到财务报表编制能力的实际要求。导致财务报表编制存在诸多问题。
五、解决财务报表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提高重视加强分析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短期财务报表的重视,定期进行会计信息的月度、季度核算。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对财务数据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应该注意对日常资料的收集和总结,以加强对财务报表的详细说明和解释,促进财务报表内容的不断完善。除会计基本报表外,会计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财务报表的附注所应列出的信息进行详尽的描述和说明。以保证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2.强化管理改进编制
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对自身内部资产的管理水平。相关负责人应督促会计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查,及时对废弃的无用的资产重新计算价值或者进行清理。如此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能在重新计算时使财务报表的真实度和可利用度得到提升。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时,可以将资产类科目进行细化分类,把“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等科目列入其中。此外,事业单位应对无形资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财务报表中设置专门的科目对其进行单独的核算,以助于报表的使用者充分认识和了解,为未来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3.增设项目创新方法
虽然在事业单位中的现金流动不若企业一般频繁,但能够准确的掌握现金的流动情况对事业单位也是十分重要的。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仅使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控制现金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全面的掌握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货币支付能力以及货币现金的使用效率,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的物质基础,对制定未来经济和发展计划至关重要。对于资产负债表,可以通过删除、合并重复科目等创新方法进行完善,以消除科目余额平衡表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将“拨出专款”“拨入转款”和“专款支出”等专项资金结余记录在“净资产类”项目下的“专项结余”中,可以方便的看出三者的差额。
4.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客观上需要财务人员或者单位内控人员对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或者内控人员应加强对业务场景的学习,熟悉业务流程,不断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提高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变化。另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及内控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财务及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
六、结束语
不管是出于事业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亦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改革都是当前各单位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对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广泛接受各方的意见、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才能促进财务报表的作用真正得以充分的发挥;只有不断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才能更好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财务报表的严谨度,才能严加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才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望映红.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2).
[2]王立书.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2).
【关键词】事业单位;报表;编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含义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单位的财务状况、收支状况的报表,是反映日常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工作总结,可以全面、系统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满足相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内容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的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的财务报表,按照相关准则,资产部类等于负债部类,即“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需先编制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审核所属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并且汇总本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2.收入支出表
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结余情况的报表。收入支出表是动态报表,反映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的报表。附表主要有事业支出明细表和经营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
三、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为了保证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格式规范
财务报表的格式要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要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要求,任何个人和單位不得擅自修改、变动。表首清晰明了,按照规定标明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会计期间、计价单位等等内容。项目分类要符合会计制度要求,不得随意调整报表上的项目顺序。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必须做到报表数据真实,内容完整,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账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调整。如果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可根据实际调整,并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财政预算制度规定须事前报经批准的。应当报经批准后方可变动。事业单位对于一切有关单位经济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信息,都应当在财务报告中体现说明。
3.期间准确
按照最新制度规定,月度财务报表应于月份终了后3日报出;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5日报出;年报应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问题
1.报表内容不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内容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表样式;二是信息含量上。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重视中长期报表,忽视月报、季报。由于事业单位的账务较为简单,财务人员重视程度低,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问题。在对财务信息内容进行核算时,财务人员主要关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而对报表的实用性却缺少分析,对于财务报告附注及其说明,比如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相关报告的编制不够重视。这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难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工作需要,根据财务报告的信息,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2.会计核算不准确
由于事业单位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核算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一般都是按历史成本计价,有些事业单位忽视对固定资产折旧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所造成的资产贬值,而对于有些固定资产实际已经废弃,账面上却还有价值,缺少及时的核算记录,没有固定资产卡片账,会计核算不准确,引起会计报表失真,使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虚增于实际资产,从而引发各种决策的失误。
3.编制项目不全面
由于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盈利的问题,所以在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中并没有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编制。没有对资金做出规划使用,很容易造成货币资金的滥用,产生贪污腐败现象。长此以往,将给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4.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我国现阶段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他们停留在过去的专业水平上,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较低。对财务报表的编制重视程度低,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无法达到财务报表编制能力的实际要求。导致财务报表编制存在诸多问题。
五、解决财务报表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提高重视加强分析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短期财务报表的重视,定期进行会计信息的月度、季度核算。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对财务数据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应该注意对日常资料的收集和总结,以加强对财务报表的详细说明和解释,促进财务报表内容的不断完善。除会计基本报表外,会计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财务报表的附注所应列出的信息进行详尽的描述和说明。以保证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2.强化管理改进编制
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对自身内部资产的管理水平。相关负责人应督促会计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查,及时对废弃的无用的资产重新计算价值或者进行清理。如此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能在重新计算时使财务报表的真实度和可利用度得到提升。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编制时,可以将资产类科目进行细化分类,把“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等科目列入其中。此外,事业单位应对无形资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财务报表中设置专门的科目对其进行单独的核算,以助于报表的使用者充分认识和了解,为未来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3.增设项目创新方法
虽然在事业单位中的现金流动不若企业一般频繁,但能够准确的掌握现金的流动情况对事业单位也是十分重要的。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仅使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控制现金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全面的掌握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货币支付能力以及货币现金的使用效率,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的物质基础,对制定未来经济和发展计划至关重要。对于资产负债表,可以通过删除、合并重复科目等创新方法进行完善,以消除科目余额平衡表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将“拨出专款”“拨入转款”和“专款支出”等专项资金结余记录在“净资产类”项目下的“专项结余”中,可以方便的看出三者的差额。
4.提升员工职业素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客观上需要财务人员或者单位内控人员对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因此,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或者内控人员应加强对业务场景的学习,熟悉业务流程,不断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提高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变化。另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及内控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整体上提高财务及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素养、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
六、结束语
不管是出于事业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亦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改革都是当前各单位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对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广泛接受各方的意见、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才能促进财务报表的作用真正得以充分的发挥;只有不断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才能更好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财务报表的严谨度,才能严加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才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望映红.我国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2).
[2]王立书.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