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文明的演进始终伴随着对多元性的尊重,知识的通融才是治愈人类当下困境的良药,这也将成为人们寻求的终极目标。作为文化传播重要机构的博物馆,必然要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秉承“传承”“伦理”与“通融”三种意识,树立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导向作用,指引人类走出文化荒漠。
关键词:博物馆传播;导向意识;传承;伦理;通融
人们一直期盼的犹如科幻电影般的时代已经到来,生活更加舒适与便捷,人类的劳动部分程度上被人工智能取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信息的互通性,个体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不断探究世界的奥秘,深入学习来提升认知水平、拓宽认知途径成为人们驾驭人工智能的唯一方法。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历尽艰辛,片面的知识早就难以解释越来越复杂的现象,知识的通融似乎成为人类正确改造世界的基础。爱德华·威尔逊曾做过如下表述来说明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当各种学问间的思想差距变小时,知识的多样性和深度将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在各学科之间找到了一个基本的共性。追求知识融通之所以重要,还基于另一个原因,即它为知识分子拟定了一个终极目标,它担保在地平线之外将出现秩序,而不是混沌一团。”[1]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公众进行公共教育。1793年,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博物馆社会化时代的到来[2]。文化资源由公众共享的时代来临了,作为当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博物馆对文物的多样呈现帮助它成为更多人的教育场所,实物性为吸引人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基础。但不同于学校,博物馆的独特资格完全可以为年龄、兴趣及背景不同的人们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3]。单一的、阶段性的学校教育现已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而“活到老,学到老”却成为当下潮流,同时社会也呈现出学习型的发展趋势[4]。博物馆中的每件藏品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代表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精神,蕴藏着人类融会貫通的文化观点。坚持“传承”“伦理”与“通融”的导向意识,实现博物馆有目的的文化传播。
1 传承性:挖掘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使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潺潺而流
信息化的进程踏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征服心。外来文化一拥而入,原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已经成为当下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景观。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征服和控制,主要是依靠其现代文化的绝对优势,即进行所谓“文明式”的开发,以此在国家意志、价值观念、国民心理方面使相关国家安全彻底崩溃[5]。当前国民的信息筛选能力呈现出良莠不齐的面貌,没有给予文化渗透现象足够的重视。
从实际情况看,首先,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从信息闭塞、文化互通困难的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各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导致了我国区域文化差异较大的特殊国情。其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对于塑造兼容并包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但社会同步发展的美好愿景,却成为束缚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枷锁。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不能帮助观众记忆或者植入记忆,只能让观众形成记忆[6]。博物馆是储存人们记忆的存储卡,每一件藏品背后都写满了人类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决心与努力。只有怀揣着记忆,我们才能过好当下,展望未来,迎合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在博物馆传播过程中,树立传承性意识,展示文化的个性,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让更多的人找到社会认同感,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心。真正肩负起挖掘文化价值、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2 伦理观:树立底线,道德的指引与非功利性追求的培养保存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从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那刻起,人类就对战胜世界怀有勃勃野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不断投身于对大机器的革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到了电子信息时代,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但科学技术作为双刃剑的特征日渐凸显。人们似乎对于工业污染习以为常,战争带来的摧毁性打击也难以唤醒局外人的慈悲,违背自然规律的尝试更是屡见不鲜,人类对如何成为万物的主宰充满了兴趣。艺术、人文等与经济利益不相关的文化层面追求,逐渐与普通人隔绝开来,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博物馆所具有的内在优势可以让其成为养护同理心的有效引擎,帮助人们理解“他者”(尤其是弱势群体),换位思考,从而巩固社会关系[7]。当面临科技与道德、个人与社会、眼下与未来的抉择时,需要一个始终清醒的声音提醒我们坚守。这种坚守是底线的不动摇,是如何爱自己、爱别人,更是如何爱这个世界。博物馆的教育过程绝非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公共文化价值的输出,肩负的是民族品格的传承和发扬。树立博物馆传播过程的伦理观意识,建立健全民众的伦理观念,培养道德意识。充分利用博物馆传播的广泛性,将伦理观树立在每个人的心间。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类真正成为科技的主宰,为文明的永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3 通融心:感知当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知识的通融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人类文明的演进,始终伴随着对多元性的尊重。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间的密切联系,单一视角寻求“为什么”的解释早已不再具备说服力,知识的通融才是治愈人类当下困境的良药。
从博物馆的命名角度,体现了博物馆的通融性。museu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ouseion,是“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研究的处所”[8]。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博物馆这一说法,但在《山海经》中首现“博物”一词。《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9]意为“通晓众物,见多而识广”。从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博物馆学更不是孤立的学科领域,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学科交叉性。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各门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包含,日益开拓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领域,使人文、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的研究内容得到极大丰富[10],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其文化的广博性为其塑造民众通融心提供了可能。 在博物馆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博物馆的非功利心在人们不断追逐利益与效率的当下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份坚守的态度,可以唤醒人们对于非功利性的追求。让我们重新拥抱这个世界,感受历史、文学甚至艺术等一切看起来不能带来眼前利益的知识。赋予人们用通融心看待世界的能力,帮助人类理解现代化的真谛,走出发展的困境。
4 结语
我國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人们开始主动参与多样的文化活动,成为博物馆观众的民众逐渐增多。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在中国,财政阳光照耀。无论大小或公立民营,各种博物馆在如火如荼地开张……中国正以超现实规模开办博物馆。”[11]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达到4873家,举办各类展览约3万余个,举办专题教育活动11万次。十八大以来,对文化重要力量的认识逐步深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为人们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自然肩负着塑造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重任。在博物馆的传播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传播导向意识。正所谓方向是行动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传播导向意识,才能坚持传播导向不动摇,从而更好地为传播目的服务。树立博物馆传播导向意识,让博物馆帮助民众走出发展的困境,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改变观念、塑造人格、影响人生的文化传播殿堂。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通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EC Hirzy,AAO Museums.Excellence and Equity: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M].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1998.
[4]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姜安.世纪之交国际文化博弈与国家文化安全[J].长白学刊,2000(2):4-7.
[6]宋向光.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责任[J].中国博物馆,2012(4):47-50.
[7]郑奕.相关性 共鸣度 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J].东南文化,2018(1):116-121.
[8][10]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陈囊民,葛培岭,裴泽仁等.五经四书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2542.
[11]环球网.美媒:中国兴起建博物馆热潮一年新增几百个[DB/OL].http://oversea.huanqiu.com/political/2013-03/3756983.html.
关键词:博物馆传播;导向意识;传承;伦理;通融
人们一直期盼的犹如科幻电影般的时代已经到来,生活更加舒适与便捷,人类的劳动部分程度上被人工智能取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信息的互通性,个体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不断探究世界的奥秘,深入学习来提升认知水平、拓宽认知途径成为人们驾驭人工智能的唯一方法。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历尽艰辛,片面的知识早就难以解释越来越复杂的现象,知识的通融似乎成为人类正确改造世界的基础。爱德华·威尔逊曾做过如下表述来说明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当各种学问间的思想差距变小时,知识的多样性和深度将会增加,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在各学科之间找到了一个基本的共性。追求知识融通之所以重要,还基于另一个原因,即它为知识分子拟定了一个终极目标,它担保在地平线之外将出现秩序,而不是混沌一团。”[1]
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公众进行公共教育。1793年,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博物馆社会化时代的到来[2]。文化资源由公众共享的时代来临了,作为当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博物馆对文物的多样呈现帮助它成为更多人的教育场所,实物性为吸引人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了基础。但不同于学校,博物馆的独特资格完全可以为年龄、兴趣及背景不同的人们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3]。单一的、阶段性的学校教育现已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而“活到老,学到老”却成为当下潮流,同时社会也呈现出学习型的发展趋势[4]。博物馆中的每件藏品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代表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精神,蕴藏着人类融会貫通的文化观点。坚持“传承”“伦理”与“通融”的导向意识,实现博物馆有目的的文化传播。
1 传承性:挖掘民族智慧,传承民族精神,使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潺潺而流
信息化的进程踏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征服心。外来文化一拥而入,原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激烈碰撞已经成为当下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景观。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征服和控制,主要是依靠其现代文化的绝对优势,即进行所谓“文明式”的开发,以此在国家意志、价值观念、国民心理方面使相关国家安全彻底崩溃[5]。当前国民的信息筛选能力呈现出良莠不齐的面貌,没有给予文化渗透现象足够的重视。
从实际情况看,首先,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从信息闭塞、文化互通困难的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各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导致了我国区域文化差异较大的特殊国情。其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对于塑造兼容并包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但社会同步发展的美好愿景,却成为束缚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枷锁。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不能帮助观众记忆或者植入记忆,只能让观众形成记忆[6]。博物馆是储存人们记忆的存储卡,每一件藏品背后都写满了人类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决心与努力。只有怀揣着记忆,我们才能过好当下,展望未来,迎合社会变革的必然趋势。在博物馆传播过程中,树立传承性意识,展示文化的个性,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让更多的人找到社会认同感,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心。真正肩负起挖掘文化价值、传承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2 伦理观:树立底线,道德的指引与非功利性追求的培养保存人类最美好的品质
从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界的那刻起,人类就对战胜世界怀有勃勃野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不断投身于对大机器的革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到了电子信息时代,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但科学技术作为双刃剑的特征日渐凸显。人们似乎对于工业污染习以为常,战争带来的摧毁性打击也难以唤醒局外人的慈悲,违背自然规律的尝试更是屡见不鲜,人类对如何成为万物的主宰充满了兴趣。艺术、人文等与经济利益不相关的文化层面追求,逐渐与普通人隔绝开来,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博物馆所具有的内在优势可以让其成为养护同理心的有效引擎,帮助人们理解“他者”(尤其是弱势群体),换位思考,从而巩固社会关系[7]。当面临科技与道德、个人与社会、眼下与未来的抉择时,需要一个始终清醒的声音提醒我们坚守。这种坚守是底线的不动摇,是如何爱自己、爱别人,更是如何爱这个世界。博物馆的教育过程绝非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公共文化价值的输出,肩负的是民族品格的传承和发扬。树立博物馆传播过程的伦理观意识,建立健全民众的伦理观念,培养道德意识。充分利用博物馆传播的广泛性,将伦理观树立在每个人的心间。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人类真正成为科技的主宰,为文明的永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3 通融心:感知当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知识的通融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人类文明的演进,始终伴随着对多元性的尊重。随着科技发展与信息间的密切联系,单一视角寻求“为什么”的解释早已不再具备说服力,知识的通融才是治愈人类当下困境的良药。
从博物馆的命名角度,体现了博物馆的通融性。museu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ouseion,是“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研究的处所”[8]。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博物馆这一说法,但在《山海经》中首现“博物”一词。《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9]意为“通晓众物,见多而识广”。从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博物馆学更不是孤立的学科领域,它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学科交叉性。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各门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包含,日益开拓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作领域,使人文、社会科学等一些学科的研究内容得到极大丰富[10],博物馆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其文化的广博性为其塑造民众通融心提供了可能。 在博物馆顺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中,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博物馆的非功利心在人们不断追逐利益与效率的当下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份坚守的态度,可以唤醒人们对于非功利性的追求。让我们重新拥抱这个世界,感受历史、文学甚至艺术等一切看起来不能带来眼前利益的知识。赋予人们用通融心看待世界的能力,帮助人类理解现代化的真谛,走出发展的困境。
4 结语
我國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保障,人们开始主动参与多样的文化活动,成为博物馆观众的民众逐渐增多。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在中国,财政阳光照耀。无论大小或公立民营,各种博物馆在如火如荼地开张……中国正以超现实规模开办博物馆。”[11]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达到4873家,举办各类展览约3万余个,举办专题教育活动11万次。十八大以来,对文化重要力量的认识逐步深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为人们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机构,自然肩负着塑造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重任。在博物馆的传播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传播导向意识。正所谓方向是行动的基础,树立正确的传播导向意识,才能坚持传播导向不动摇,从而更好地为传播目的服务。树立博物馆传播导向意识,让博物馆帮助民众走出发展的困境,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改变观念、塑造人格、影响人生的文化传播殿堂。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通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3]EC Hirzy,AAO Museums.Excellence and Equity: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dimension of museums[M].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1998.
[4]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三阶段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D].上海:复旦大学,2012.
[5]姜安.世纪之交国际文化博弈与国家文化安全[J].长白学刊,2000(2):4-7.
[6]宋向光.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责任[J].中国博物馆,2012(4):47-50.
[7]郑奕.相关性 共鸣度 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J].东南文化,2018(1):116-121.
[8][10]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陈囊民,葛培岭,裴泽仁等.五经四书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2542.
[11]环球网.美媒:中国兴起建博物馆热潮一年新增几百个[DB/OL].http://oversea.huanqiu.com/political/2013-03/375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