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的脑动脉瘤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刚满52岁的中年妇女在出外游玩时突然感到剧烈头痛,继之又出现恶心、呕吐,被家人送到医院。经CT扫描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后,医生希望患者接受脑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病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脑动脉瘤,明确诊断的常用方法是脑血管造影,现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以完全取代它。但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医生给患者家属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这些情况后,家属却因此而产生顾虑,最后拒绝了这项检查。两周后,这位病人又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几分钟后即陷入昏迷,继而呼吸、心跳骤停。虽经全力抢救,终未奏效。这显然是脑动脉瘤再次破裂而引起的死亡,,
  另有一位男性病人,62岁,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他最初也是感到头痛,伴有恶心。两天后头痛骤然加重,除恶心、呕吐外,还有一次癫痫大发作。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决定手术治疗。在等待手术期间,医生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就是进食和大小便也要在床上进行。距手术还有两天时,患者感到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症状缓解了许多,可能没什么大问题了,就让儿子扶他坐起来吃午饭。儿子拗不过老人,就扶老人坐到了床边。可是,饭没吃两口,老人就一头栽倒在床边,自此再也没有醒过来。他是因活动诱发脑动脉瘤再次破裂而致死的。
  看了上面两个例子,大家也许会问:事情是否有些巧合,脑动脉瘤真的如此凶险吗?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些资料吧。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可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型,无症状者年破裂率为1%~2%,破裂可发生在任何时间。有症状者的年破裂率为6%。巨型脑动脉瘤(直径1>2,5厘米)采取保守治疗者,数年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高达80%。脑动脉瘤破裂者的预后明显差于未破裂者。综合文献病例报告,脑动脉瘤首次破裂者的病死率在入院前为15%~30%,入院第1天为32%,第1周为41%,第1个月为56%,第6个月为60%。幸存下来的病人还可再次发生出血。再出血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第二次出血者病死率为65%,第三次出血者则为85%。由以上这些枯燥的数字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脑动脉瘤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疾病。
  脑动脉瘤危害巨大,对其治疗应采用积极的态度。近20年来,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发展很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疗效大大提高。仅管这些治疗方法仍存在较高的危险,但较之脑动脉瘤本身的风险要小的多。所以,患者和家属在治疗问题上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不应过于保守。
  
  (编辑 士 心)
其他文献
苏力先生的《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一文(《读书》一九九七年第二期),提出了一个“值得中国学者认真反思的问题”,那就是“许多学者总是把语境化的概念、命题、论断和实践一般化、普泛化;……总是抱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忽略日常生活中的常识,认为需要对民众启蒙”。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但需要进行反思的恐怕还不仅限于学界(我想有些问题的责任主要不在学界)。我举一个计量单位的例子,如今斤、两等
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指的是学生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的结果。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性化是有效交往的前提    教學的本质是交往,有效的交往是如何发生的?让我们考察课堂,到课堂中去发现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拿什么去交往?拿文本去交往,照本宣科无一例外学生讨厌。受学生欢迎的是教师个性化处理后的文本、个性化的问题
信息窗1一、情境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标题为“黄河三角洲”。情景图上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美丽场景。在画面的下面压着字,交代了三角洲新增土地的情况:平均每年向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