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求“有效”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题异构”教学是指针对相同的教学主题,数个不同教师灵活、有所侧重地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教材理解,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的教学实施。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当今的小学语文课改教研活动中,并逐步成为促进语文教学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新的成长点。
  一、“同题异构”中的“比较”是一种互惠,而非竞争
  “同题赛课”、“一课多上”这类教研活动虽然在形式上和“同题异构”十分相似,但其核心价值是不尽相同的。同题赛课的“比较”,目标指向偏重于优胜劣汰及教师间的较量,在整个赛课过程中教师一般避免交集,各自为阵,其追求的成果往往是这篇教材的最佳教法,凸出其唯一性的特点;而“同题异构”教研活动的目标指向则更为广阔,它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材解读能力、追求有效教学途径为目标,强调教师教学风格、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教学信息共享,更强调过程而非结果,追求教材的适合教法而非最佳教法,彰显教学的个性魅力和智慧碰撞。也就是说,“同题异构”是希望在教学个体间产生信息共振与合力效应,异于同题赛课、一课多上的教师间的竞争关系。
  明确“同题异构”的意义和目标,为教师正确对待整个教研活动过程引领了方向。教师不必因为顾及同题课要出彩,就必须和其他教师上得不一样,而一味求“异”、为“异”而“异”等错误出发点往往使教师忽略甚至放弃了应有的“同”的精华,反取了“异”的糟粕。当我们解开“求异”枷锁,明确有些东西是可以或必须相同的,才能大胆地从教材文本特色出发,从本班学生学情出发,从自身教学风格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焕发出自己的教学魅力——“异构”便悄然而至。那么,“异构”中可以或必须“相同”的是什么呢?
  二、“同题异构”关注的不仅是“异”,也有“同”
  2011年5月,苏州市平江区开展“凤凰语文走进平江同题异构教学观摩活动”,选择了《天鹅的故事》和《望月》两篇课文作为教研主题“故事类文本教学”的研讨对象。从教材特点和实际教学研讨效果来看,《天鹅的故事》更具备“同题异构”的价值,即异构点多、争议多。三位执教老师呈现的教学现场各具特色,效果截然不同。
  王琪老师的《天鹅的故事》尤其关注“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并用“比较法”凸显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扑打”这一关键词时,王琪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个词与“敲打”、“拍打”作比较,学生立刻感受到后两个词都没有“用全身去扑打”的意味,从而感受到“扑打”一词背后蕴含着的老天鹅全然不顾、勇敢无畏的精神特点。
  邹清老师的课则巧用了“还原比较法”:课文被老师还原为三个版本,即天鹅群破冰无“点”(老天鹅破冰)描写版本;加入老天鹅破冰“点”描写版本;再加入斯捷潘老人讲述故事版本(课文本身)。一个故事,三种说法,教师引领学生在一次次的比较中认识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到了课文构段形式、谋篇布局的特色。将文本还原,然后作比较,这是一种阅读策略,教师能把这种策略放大至整个文本,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赵源林老师课堂中的“情感比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讲解贝加尔湖冰面厚度后,向学生明确天鹅破冰肯定是痛的。但文本中对“痛”不着一字,那么从何处能读出“痛”呢?接下来的环节,赵老师就主要从这一切入点进入文本阅读教学。教学至“欢快”一词,赵老师杀了个回马枪:既然破冰是那么“痛”的,那么何来“欢快”?一痛一欢之间,矛盾来了,疑问来了。学生先前的痛感体验和如今的欢快体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碰撞,比较之中终于领悟到了“生存希望、团结齐心带给天鹅群的欢快足以让它们忘却那份痛、全然不顾那份痛”。痛与不痛,何尝不是一种比较呢?
  由于“异构”中的“异”更能引发讨论,获得智慧碰撞,因此在课后的辩课活动中,专家及老师们讨论更多的是课与课之间的不同。但我想请大家讨论完“异构”后,回过头来看看“同”:从教学目标设定上看,三位老师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均关注了文本“点面结合”的写作特点、关键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以及文本“故事套故事”的独特讲述方式。再进一步说,三位老师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即重视表达,关注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从教学形式方法上看,三位老师各有妙招,但都运用了“比较法”,只不过比较的内容、目的、方式不同罢了。“寻同”或“求异”都各有价值,“异”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到达目的的不同路径,从而比较、寻求有效路径;而“同”则帮助我们确立不同路径通向的那个目标。有时候,寻找相同点更重要,这些“异构”中的相同点并不是不同教学行为间产生的偶然,它们往往可以让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教学理念、优化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在开展“同题异构”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立题、备课,还是后期评课、辩课,以至最后的反思总结,都应注意异同之间的比例平衡,最大效能地发挥此种教研模式的作用。
  三、“同题异构”的价值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一般说来,“同题异构”教研过程有五个环节:立题—备课—上课—评课辩课—反思总结。也有归纳为四个环节的:在集体备课中定目标—在同题异构中碰撞—在碰撞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该教研模式的价值与魅力充分体现在整条环节链中,尤其体现在备课及辩课两环节中。
  “同题异构”在备课初始环节就鼓励支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教研组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对所有执教者公开,并召开备课交流会议,让执教者对教材的想法作前期的交流。对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文本价值取向等某些重要的教学方向上做基本定位。随着教研活动过程的深入,执教者各自的磨课逐渐达到成熟。整个磨课过程往往能够给执教者带来丰富的思考和启迪。
  如果说“备课”的受益者只限于执教者的话,那么“评课辩课”则受益者更广。与赛课、教研课等其他教研活动的评课不同,同题异构课的辩课充分体现出“比较”的价值意义,更利于教师挖掘教学课堂中的“金子”,甄辨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原有的教学理念……在课与课的讨论、辩析中,智慧火花不断闪现,其产生的强大“信息共振、合力效应”要远远大于某个专家的“一言堂”式评课。为发挥每个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大范围地增进交流,我们还可以将评课环节延长时间,用论坛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网罗更丰富的信息。执教者与旁观者进行的良性互动能推动双方的反思力,当然,同时也需要专家作适时的话题引导和阶段性小结,使讨论更具效益。
  一篇课文,能经由这样一系列环节,最终产生数篇优秀的教案设计、数篇出色的论文反思,其成果的受益者并非仅仅是执教老师,而是参与教研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除此之外,“同题异构”还运用此过程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集思广益,扬长避短,融合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得到荡涤、重构和扩展。
  (责任编辑 刘 颖)
其他文献
近期,部分南美洲国家发生经蚊媒传播的寨卡病毒暴发疫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气温较高,蚊媒密度将很快上升,通过蚊媒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另外,春夏季也是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就有关工作要求下发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通过蚊媒传播的传染病防控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中关于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要求,扎实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决定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实验。通知对实验任务、申报条件、申报程序、申报要求、遴选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教育部网站,2013-07-17)
职业倦怠乃是教师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压力的体验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是有害的,如何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保持对学生的热情和爱心,对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校长洪志荣、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中学校长佘坤珍、安徽
淡茶灯一盏,清风书一卷,徜徉于名家大师之间,流连于教育理想之畔,太和教育的愿景常浮眼前:强基础、调布局,提升教育品质;提质量、促均衡,实现教育公平;关注每一个学生,办适合学生的教育,构建教育生态;坚持立德树人,铸就师生幸福,回归教育本真;重传承,抓内涵,践行仁恕文化;创特色,抓亮点,形成教育品牌。下面具体阐述。  一、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教育公平  良好均衡的办学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的基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语系中的不老话题。虽然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漫天飞,但真正做到深化改革的并不多,能够始终坚持改革的更少,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并卓有成效的就更是凤毛麟角。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作为贵州省的百年老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过一些思路,提过一些理念,但一路走来,驻足回望,能得到大家普遍认同和共同追求的课堂精神仍有匮乏。  一、改革背景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始建于1915年,是贵州省一类示
所谓思维习惯,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自觉性、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劳动技术(以下简称“劳技”)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直接决定着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层次和对劳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教师的劳技教学从一开始就重视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就会使课堂变得充实而高效。如何在劳技教学过程中养成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呢?  一、“激发兴趣吸引”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联合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部分省(区)省会城市教育局(教委)启动了“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此活动接受了记者采访。负责人就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的原因、什么样的学校是“身边的好学校”,以及列入“身边的好学校”介绍活动的学校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解释。  负责人指出,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是为了缓解择校问题,通过介绍让家长知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事先无法预料的状况,怎样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就像一本贴心的备忘录,为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依据和有效适宜的指导,使笔者的工作每天都呈现新奇和精彩,使笔者所教的幼儿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关注幼儿:从关注生活兴趣开始  幼儿的好奇心强、爱探索、爱尝试。一次户外活动时,笔者发现一些幼儿不喜欢玩飞盘,
[摘 要]在国际和国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 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进行了本土化实践,并对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家长、教师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肯定。  [关键词]健康与幸福;本土化;评估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整体安排,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从12月5日起,教师将把自己从事的志愿服务像存款一样,存入教师志愿服务“绩分银行”,进行认证和登记。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大会并致辞。他指出,成立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教育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