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回家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转眼,春节就要到了。记得那年,我在环宇工艺制品厂工作快两个多月,父亲因病医治无效离我们而去也有好几个月了。身在异乡,我最多的时候就是想家,却不能回家。
  有一次,趁上厕所的短短几分钟空隙,我站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街道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与车流发呆。这时,来自湖南的工友欧阳小春走到我的身旁,手指着街边一个推着烤红薯的摊点说:“真宗,你闻到了吗?好香的红薯啊!”
  我说:“是的,真的好香,这香味从楼下飘上了三楼,让我嘴馋哩!”
  “我也是,闻到这红薯的香味,就让我想回家!”欧阳小春说。
  “呵呵,你还真提醒我了啊,这红薯飘香的味道,飘着的是我们这群打工仔打工妹那浓浓的乡愁!”我应和着欧阳小春说。
  小春马上接着说:“真宗,你们那里种红薯吗?”不等我回答,他又接着说,“我家每年都要种很多红薯,家里人多,以前大米每年都不够吃,红薯就成了我们一家人的主食了。现在一闻到楼下的红薯香,我就感觉回到家里一样亲切!”
  “那你春节回家吗?”我问他。
  小春说:“想回家,可回不去呢!”
  我说:“脚在你身上,怎么回不去呢?”
  “哎,家里穷啊,爷爷奶奶都老了,母亲又体弱多病,父亲去年因病走了,哥哥又刚刚结了婚,借了一大笔债务,全家人还等我挣钱回去还账呢!”小春说完,低下头,默默地走开了。
  我也赶忙回到车间里继续那没日没夜的工作,但心里却闷闷不乐:我们这些打工者同是天涯沦落人!从八月底来到广东到现在,工作了两个多月,所有工资加起来也只够回家的路费。而我们这家厂,春节只放三天假,如果回家了,连工作都会丢掉的。
  
  二
  
  随着春节的临近,能请到假的工友们都请假回家了,而同在一座城市打工的老乡,也都在忙着准备回家。当时在厚街鞋材厂打工的老表谭其全过来了,在长安沙头管理区五金厂打工的堂弟何能彬也来看我了。他们都问:“真宗,过年回家吗?”
  我说:“我想回家,可是没钱回家!”
  其实他们都知道,我在东莞流浪的日子太辛苦,还借了一些钱,如果真的回去,起码要把在东莞借的钱还完啊。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在虎门九门寨工业区化工厂打工的同乡何迎春也来看我了。这次见他,不再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的精神抖擞:只见他的左手上缠着一层厚厚的白纱布,弯曲着手臂用纱布带吊在脖子上……他强带着笑容朝我走来。
  “迎春,你这是怎么啦?”我看见他走到我的面前,急忙问他。
  “前两天开冲床时,不知怎么就被冲针压穿了。”何迎春一边回答,一边用右手轻轻解开左手上裹着的纱布条让我看。
  “这么大一个孔啊?治好了会不会有后遗症啊?你家里人知道吗?”只见何迎春手掌上的伤口有大拇指那样大,里面的肉全部打掉了,在他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露出一个深深的圆孔。
  何迎春见我害怕而心痛的样子,马上说:“真宗,不怕的,如有后遗症,我会找厂方赔偿,不过听医生说,没啥问题,好了不会有后遗症!”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如果真的有,到时我也会跟你一起维权!”我安慰何迎春说。
  中午,何迎春说请我吃饭。我说你来我这里了当然是我请!何迎春说,我知道你工资太低,我比你高好多,所以你就不要计较了。我说要得。于是,在工厂的附近,我们找了个快餐店,点了两个菜,吃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何迎春问,春节回家吗?我说,你啊,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三
  
  临近过年的这段时间,不论是在厂里,还是走在街上,听到最多的就是有人问:“老乡,春节回家吗?”另一个人回答:“春节,我不回家!”
  事实上,问你回不回家的人多,而真正回家的人却很少。到了年三十这天,出去街上吃快餐,然后回到工厂宿舍蒙头大睡的工友到处都是。我知道,这些蒙头躺在被窝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是睡着的,有的在被窝里哭,有的在想家,想父母,想老婆,想家中留守的孩子……而我,更想我逝去的父亲,他的离去,让我不再有机会回家尽孝。今年春节,是他离开后的第一个春节,此时我更想我的母亲,她与父亲一起过了几十个春节,如今只能形单影只,我不能回家,但我真想写一封信回去,可是没读过书的母亲只字不识。我想,春节时全家人在一起过年是多么的快乐与幸福啊……想着想着,我翻起身,拿起放在枕边的纸和笔,一口气写下一首《春节不回家》的诗歌:
  岁月在思乡的氛围浓缩/年尾把游子的心事/拧成年关结不完的账/没念过书的母亲/不能将信纸折成信鸽/只能默许成几多期待的目光/站在通往山外的路口/守望出一首纯朴的民歌//鲜红的对联贴在门上了/真诚的祝福帖在门上了/新年和满屋的香气也贴在门上了/夹着春节喜悦的饭筷/都以十字形的姿势/摆在崭新的金边碗口上/亲人们齐心默祝/在外的游子,你在他乡还好吗//不敢再将温馨的记忆/继续成一首唱不完的歌/望着返乡的背影/归心早已流成了河/越过千山万岭/淙淙地绕到了家门口//而当汽笛响起的时候/真正能让老乡捎回家的/却是一声无奈的叹息/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年春节,我不能回家……
  
  责 编:宋世安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其他文献
向聋子的女儿,那个从小有爹没娘的苦鸣考上大学了,这可是大新闻。沙溪河村的树笑了,水笑了,风和云笑了,向聋子更是笑逐颜开。只是,上大学要那么多学费,六十多岁的向聋子,到哪里去给苦鸣凑钱呢?苦鸣能如愿去读大学吗?清美的沙溪水哟,你能否给出答案?    一    “向聋子的女儿,那个从小有爹没娘的苦鸣考上大学啦。”  这个消息在沙溪河村的向家湾似夏天雨后的茅草,蹭蹭蹭地,一时在这个村子里疯长。村里人茶余
期刊
陈家萍,70年代生人,安徽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二水中学纪事》,中短篇小说《红灯·绿灯·黄灯》等,发表散文作品百万余字,在《华商报》等多家报刊开有专栏。    二十年代,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人文风景,而领衔上海滩女色的,则是唐瑛。“南唐北陆”,翩然两惊鸿,端的双生花。陆小曼广为人知,是因了与徐志摩浪漫而痛切的婚恋;而唐瑛的面目渐渐漫漶于浮世风霜,只因她没有轰动性太强的婚恋史。  那时,
期刊
1    从一开始,马强给苏巧巧洗头都是有讲究的。他先在一个脸盆里倒半盆兑好的水,然后把脸盆摆到那张矮凳子上,再提一茶壶热水和端一半盆冷水,分别放在地上的左右两边。苏巧巧坐在矮凳子那边的地上,屁股下垫着一块榻榻米。他蹲在地上,双手绕过她的脖子,慢慢地解开她的发夹。发夹有三个,式样相同,粉红色蝴蝶形的。她的头发很长,得用三个发夹别着,弯弯绕绕地成堆鸦盘在脑后,那样,她上班的时候头发才不误事。从她嘴里
期刊
烧毛豆吃,这应该是童年时代小孩子们的乐事。然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却在第二故乡蒙自的这块红土地上,又一次经历着这段童年时代的故事。  这几年,我在一家单位里栽种果树。有一天,我正在地里忙着,忽然发现去年地里间种过的毛豆当时没有采收干净,留下一些种子撒落在地里,今年长出了不少。而且豆子长得比种的还好,叶儿绿,豆茎壮,挂满豆荚,颗粒饱满。  这天正好我没吃早餐,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我在地里一边铲草,
期刊
周末晚上,在风景区经营水果生意的老吴想放松一下心情,就拿起手机,给老张、老王、老林三个灯谜好友发了短信:好久没见面了,请到我店聚一聚,猜猜谜。  以谜会友特别有感召力,不到15分钟,三个谜友先后来到。好友相聚,毫不客气,老张说:“老吴,今晚你请我们来,水果可要让我们吃个够啊!”  老王、老林随声附和:“对!应该这样!”  老吴一边擦水果盘一边说:“完全接受,你们喜欢尝什么水果尽管说吧!”  老张用
期刊
十月末,北方的绿色正渐渐消退,渐渐消隐于浅黄。我家窗下的那几棵杨树,也已从蓊郁葱茏中淡出,叶片飘零,悄然步入冬天的梦境。就在此时,我们来到坐落于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从深圳下飞机,自机场到樟木头的路旁已擎起万盏灯火。别的没什么感觉,只是呼吸似乎比在北京的傍晚顺畅了许多。我们一向对树木净化空气的功能、对负离子含量等等缺乏概念。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作为并非森林大省的广东,2002年期
期刊
楼下车库前的窨井道里老鼠成群,肥硕的老鼠常常肆无忌惮窜来窜去,还殃及了我们车库,车库里存放的一些旧家具被咬得支离破碎。简直是忍无可忍。  无奈之下,我养了一只猫。那只猫还真不赖,经常能捉到老鼠。有时候,它还把老鼠叼回家,在我面前炫耀。那天大清早,那只猫又叼着一只老鼠在我面前“邀功请赏”,我吓了一跳,因为那只老鼠不是一般的老鼠,而是对门王局长家养的宠物小白鼠,我经常看到王局长的孙子提着个鼠笼到楼下去
期刊
公司最近生意很红火,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忙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的供水系统出了故障,我被工程部紧急借调过去协助他们现场处理。我自幼喜欢机械,曾经拆烂了家里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后来在大学里还自学了机械维修知识,现在虽然是金秋时节,但太阳依然毒辣,我换了一身破旧的衣服,戴了一副墨镜,急匆匆地赶到工程部。  我和工程部的同事检查了公司的供水系统,发现是发电机散热功能出了毛病,导致动力不足
期刊
一都市巧遇    马嘉丽出生在长江边的小县城,读初中时父母双双下岗,在街头摆弄夜宵摊。不久,她父亲遭遇车祸身亡,而肇事车辆趁天黑逃逸,母女俩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高中毕业,马嘉丽以优异成绩考上省城名牌大学,因受到县城民营企业家程老板的结对帮扶助学,一次性资助5万元,她才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毕业的马嘉丽,心里时刻记挂着妈妈在家乡县城摆摊的艰辛,想着自己怎样尽快去上班,挣钱生存,赡养妈妈,让她过
期刊
老魏是建桥的。我是在单位附近的工地上认识他的。那时正是冬天,在单位食堂吃过午饭后,我都会出门散散步,晒晒太阳。那个建桥的工地,是我常去的地方。  第一次见老魏时,他和工友们在吃午饭,都背靠着帐篷坐着,一字儿排开,一人端一个搪瓷缸子。老魏咀嚼的声音很响。有工友喊他,老魏,你能不能小声点?好像几天没吃饭似的。老魏有些不好意思,说,饿坏了,顾不得吃相了。  去的次数多了,就和老魏熟起来。知道老魏是山西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