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田径运动是集走、跑、跳、投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能够快速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身体协调性等方面的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坚忍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田径项目现状分析,如何进行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需要社会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生活和工作,再加上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爱好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家长、教师都对体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再加上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场所、运动器材等的要求比较低,更加适合学生自主运动和锻炼,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爱好,提高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打好基础
为了能让田径运动教学科学、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的任务、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明确田径运动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技术,并能以此为中心,围绕着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的设计,在避免学生发生身体损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田径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田径素质,培养学生终身的运动习惯和体育爱好。
二、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创新应用。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宁愿看老师示范,进而模仿,也不愿接受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可以给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换一种呈现的方式。例如,多媒体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形象结合,可以对田径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可以对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进行回放,通过观看分解动作纠正学生自身的动作缺陷,通过观看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田径运动积极性,字里行间渗透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田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改观,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
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中,游戏教学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田径运动兴趣。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中,我设置了一个“木头人、机器人”的游戏,将篮球场设为游戏场地,学生都是机器人,分为两组,以篮球架为阵地,一组往自己对面的篮筐下进发,称为“侵略者”,另一组则是对“侵略者”进行拦截,守卫自己阵地,称为“守卫者”,只要“守卫者”的手接触到“侵略者”的身体任何部位,“侵略者”就要停在原地,成为“木头人”,等待同伴的营救,营救后要跑回自己阵地,重新往对面阵地进发。这样的游戏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短跑急加速和长久跑动的耐力进行训练,还能避免单调重复的训练模式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促进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培养,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再次,可以引进一些较为现代时尚的田径休闲项目,促进学生的田径兴趣培养。教育是科技和经济的根本,而教育也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适当地引进新兴的休闲项目,如,酷跑、越野跑等,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实现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
三、针对男女差异,进行专项兴趣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而在相关的书籍、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中也证明了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性。但是田径项目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成绩,而考官也不会因为考生的性别而有丝毫的仁慈。所以,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并加强女生田径兴趣的培养,通过对田径重要性的解说,通过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新兴田径休闲项目的新鲜刺激,充分调动女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田径运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田径运动是体育可得一个重要项目,要想提高学生田径运动参与度以及田径参与质量,得从培养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做起。學生只有建立起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田径运动,才能真正体会到田径运动的乐趣,真正从田径运动中受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兴海.体育课的田径内容不容忽视[J].田径,2003(12).
[2]张宇.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培养[J].中学教育信息,2010(06).
[3]彭杰,孙大明,项立敏编著.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汁,2002,8.
[4]贵州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编写组编著.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让,2001,10:32-35.
[5]丁英俊主编.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82.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需要社会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生活和工作,再加上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爱好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家长、教师都对体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再加上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场所、运动器材等的要求比较低,更加适合学生自主运动和锻炼,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爱好,提高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打好基础
为了能让田径运动教学科学、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的任务、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明确田径运动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技术,并能以此为中心,围绕着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的设计,在避免学生发生身体损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田径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田径素质,培养学生终身的运动习惯和体育爱好。
二、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创新应用。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宁愿看老师示范,进而模仿,也不愿接受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可以给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换一种呈现的方式。例如,多媒体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形象结合,可以对田径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可以对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进行回放,通过观看分解动作纠正学生自身的动作缺陷,通过观看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田径运动积极性,字里行间渗透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田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改观,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
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中,游戏教学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田径运动兴趣。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中,我设置了一个“木头人、机器人”的游戏,将篮球场设为游戏场地,学生都是机器人,分为两组,以篮球架为阵地,一组往自己对面的篮筐下进发,称为“侵略者”,另一组则是对“侵略者”进行拦截,守卫自己阵地,称为“守卫者”,只要“守卫者”的手接触到“侵略者”的身体任何部位,“侵略者”就要停在原地,成为“木头人”,等待同伴的营救,营救后要跑回自己阵地,重新往对面阵地进发。这样的游戏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短跑急加速和长久跑动的耐力进行训练,还能避免单调重复的训练模式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促进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培养,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再次,可以引进一些较为现代时尚的田径休闲项目,促进学生的田径兴趣培养。教育是科技和经济的根本,而教育也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适当地引进新兴的休闲项目,如,酷跑、越野跑等,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实现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
三、针对男女差异,进行专项兴趣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而在相关的书籍、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中也证明了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性。但是田径项目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成绩,而考官也不会因为考生的性别而有丝毫的仁慈。所以,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并加强女生田径兴趣的培养,通过对田径重要性的解说,通过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新兴田径休闲项目的新鲜刺激,充分调动女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田径运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田径运动是体育可得一个重要项目,要想提高学生田径运动参与度以及田径参与质量,得从培养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做起。學生只有建立起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田径运动,才能真正体会到田径运动的乐趣,真正从田径运动中受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兴海.体育课的田径内容不容忽视[J].田径,2003(12).
[2]张宇.中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培养[J].中学教育信息,2010(06).
[3]彭杰,孙大明,项立敏编著.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汁,2002,8.
[4]贵州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编写组编著.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让,2001,10:32-35.
[5]丁英俊主编.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