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大多数基金会都把精力花在如何透明上,但最后还是得不到认可。我们不如换个思维,比如去让基金会接地气,从高高在上到扎扎实实,让老百姓可以互动参与,我们当前慈善事业不被理解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中国经济信息:您能从自身的公益实践谈谈中国近些年对公益和慈善事业方面的变化?
贝晓超:我大学时学的哲学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偏企业伦理学方向。2005年回国后在外企500强里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那时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还很少涉及,真正被关注应该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真正到达了一个爆发点。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去了百度做同样的工作。其实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种职业,但经历过一些灾难之后,人们开始意识的这是必要的。企业的公民意识也开始觉醒。现在各大企业都有这样的岗位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中国公益事业的很多变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专业到更专业,从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做到现在企业都有自己的方向。这都是非常良性的变化。很多企业意识到,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不仅仅是公益,还有很多层面的内容。
中国经济信息:怎么看待新浪微博对于公益事业的贡献和它自身的优势?
贝晓超:大家对互联网的认知是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媒体,特别是新浪微博。这样就可以重新界定为何很多互联网公司做公益会很专业。
每家公司的定位也直接导致他的企业社会责任输出是什么。新浪微博把自己界定为一个承担更多的发自微博本身的职能性东西。微博是什么?微博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它可能给了你一个说话的机会、权利和平台。以前想表达却没有一个恰当的平台,对公益有看法和情绪又无从表达的人很多,微博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新浪微博首先是互联网,它在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中有他独到的优势。这个平台上,公众可以知道钱捐给了谁,还能知道他具体是怎么用的,而且还可以去找他。这些在以前都难以想象的。
我认为微博有两个特别大的价值。第一是给了自媒体机会,能让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当时我们给新浪微博梳理社会责任的时候,完全是基于微博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和外界需要微博做什么三个设问来考量的。知道自己的能量与需求后,我们最后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首先基于用户的需求,例如他们对公益透明和公开的诉求,接下来基于产品架构问题。现阶段而言把微公益做好,就是新浪微博最大的社会责任。这只是其中的一块,但一定是我们能做好的一块。新浪微博可能没有其他互联网巨头那样大的资金实力,我们选择的是专注、精准和踏实的道路,坚持做下去。未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现阶段只想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定义微公益的时候,希望把微公益平台作为新浪微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好的品牌,做好,做扎实,让老百姓觉得可信赖,这也是我们当初的想法和定位。
微公益平台本身也承担两个职能。一方面我们宣传和灌输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用户通过微博参与到公益中来。其实,参与比透明还重要,参与进来才知道什么是透明。
在国内,大多数基金会都把精力花在如何透明上,但最后还是得不到认可。我们不如换个思维,比如去让基金会接地气,从高高在上到扎扎实实,让老百姓可以互动参与,我们当前慈善事业不被理解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所以现在新浪微博的平台上有很多基金会TOP100和我们合作,我们利用平台帮助他们传播,筹款。
特别强调一点,新浪微博在定义自己的微公益的时候,部门不向捐赠方收一分钱。目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定好方向,把团队建设好,扎扎实实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我们自己定位的一个思路。
目前微公益运营还不到17个月,2012年2月17号上线。目前为止已经帮助基金会募了1.59亿元,发起项目数超过6000个。我们欣喜的是,很多用户已经接受持续捐款的概念,其中有一个用户捐款连续2000多次,我们自己内部有个榜单,这个榜单不是以金钱数量来衡量,是一个综合权衡值。有蓝V、橙V和不加V的,结合活跃度和捐款值进行公开透明的综合考量。
我们为了重新树立公益的信心现,在很多方面都设立了严格的机制。我们努力让有爱心的人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一切,但是要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展现出来。
中国经济信息:从专业角度讲,您认为中国公益事业怎样才能走向更成熟?
贝晓超:首先要让公益组织发展起来。美国光基金会就有10万家,中国只有3000家。太少了。国外基金会门槛低,两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基金会,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首先,做到公众要求的透明是需要成本的,这一点目前在中国就接受不了。在国外会用掉30%的成本。
国外有一种专门的职业叫劝款人,中国就没有。一般恩威,在中国做公益就应该是苦哈哈地在前线。当然,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正在向好的方向努力。作为媒体,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向什么方向努力,进而向公众传播成熟的理念认识。
我们也想让学生及时接触公益的内容,方法就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中去。我们最近跟团中央大学部合作的公益项目涵盖了1000多个学校和八个赛区,我们鼓励让大学生找一个项目、一个需求,然后发到微博上,你去为他筹钱、物资,实践其中,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难度以及公益成本。如果不参与其中,就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真正的公益。
中国经济信息:您能从自身的公益实践谈谈中国近些年对公益和慈善事业方面的变化?
贝晓超:我大学时学的哲学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偏企业伦理学方向。2005年回国后在外企500强里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那时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还很少涉及,真正被关注应该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真正到达了一个爆发点。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去了百度做同样的工作。其实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种职业,但经历过一些灾难之后,人们开始意识的这是必要的。企业的公民意识也开始觉醒。现在各大企业都有这样的岗位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中国公益事业的很多变化: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专业到更专业,从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做到现在企业都有自己的方向。这都是非常良性的变化。很多企业意识到,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不仅仅是公益,还有很多层面的内容。
中国经济信息:怎么看待新浪微博对于公益事业的贡献和它自身的优势?
贝晓超:大家对互联网的认知是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媒体,特别是新浪微博。这样就可以重新界定为何很多互联网公司做公益会很专业。
每家公司的定位也直接导致他的企业社会责任输出是什么。新浪微博把自己界定为一个承担更多的发自微博本身的职能性东西。微博是什么?微博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它可能给了你一个说话的机会、权利和平台。以前想表达却没有一个恰当的平台,对公益有看法和情绪又无从表达的人很多,微博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新浪微博首先是互联网,它在追求公平、公正和公开中有他独到的优势。这个平台上,公众可以知道钱捐给了谁,还能知道他具体是怎么用的,而且还可以去找他。这些在以前都难以想象的。
我认为微博有两个特别大的价值。第一是给了自媒体机会,能让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完成。当时我们给新浪微博梳理社会责任的时候,完全是基于微博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和外界需要微博做什么三个设问来考量的。知道自己的能量与需求后,我们最后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首先基于用户的需求,例如他们对公益透明和公开的诉求,接下来基于产品架构问题。现阶段而言把微公益做好,就是新浪微博最大的社会责任。这只是其中的一块,但一定是我们能做好的一块。新浪微博可能没有其他互联网巨头那样大的资金实力,我们选择的是专注、精准和踏实的道路,坚持做下去。未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多,现阶段只想把这件事做到极致。
定义微公益的时候,希望把微公益平台作为新浪微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好的品牌,做好,做扎实,让老百姓觉得可信赖,这也是我们当初的想法和定位。
微公益平台本身也承担两个职能。一方面我们宣传和灌输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用户通过微博参与到公益中来。其实,参与比透明还重要,参与进来才知道什么是透明。
在国内,大多数基金会都把精力花在如何透明上,但最后还是得不到认可。我们不如换个思维,比如去让基金会接地气,从高高在上到扎扎实实,让老百姓可以互动参与,我们当前慈善事业不被理解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所以现在新浪微博的平台上有很多基金会TOP100和我们合作,我们利用平台帮助他们传播,筹款。
特别强调一点,新浪微博在定义自己的微公益的时候,部门不向捐赠方收一分钱。目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定好方向,把团队建设好,扎扎实实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我们自己定位的一个思路。
目前微公益运营还不到17个月,2012年2月17号上线。目前为止已经帮助基金会募了1.59亿元,发起项目数超过6000个。我们欣喜的是,很多用户已经接受持续捐款的概念,其中有一个用户捐款连续2000多次,我们自己内部有个榜单,这个榜单不是以金钱数量来衡量,是一个综合权衡值。有蓝V、橙V和不加V的,结合活跃度和捐款值进行公开透明的综合考量。
我们为了重新树立公益的信心现,在很多方面都设立了严格的机制。我们努力让有爱心的人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我们不能改变一切,但是要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展现出来。
中国经济信息:从专业角度讲,您认为中国公益事业怎样才能走向更成熟?
贝晓超:首先要让公益组织发展起来。美国光基金会就有10万家,中国只有3000家。太少了。国外基金会门槛低,两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基金会,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首先,做到公众要求的透明是需要成本的,这一点目前在中国就接受不了。在国外会用掉30%的成本。
国外有一种专门的职业叫劝款人,中国就没有。一般恩威,在中国做公益就应该是苦哈哈地在前线。当然,从不成熟到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正在向好的方向努力。作为媒体,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向什么方向努力,进而向公众传播成熟的理念认识。
我们也想让学生及时接触公益的内容,方法就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中去。我们最近跟团中央大学部合作的公益项目涵盖了1000多个学校和八个赛区,我们鼓励让大学生找一个项目、一个需求,然后发到微博上,你去为他筹钱、物资,实践其中,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难度以及公益成本。如果不参与其中,就永远理解不了什么是真正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