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初中教育中,学校应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这一学科不会受到逻辑结构及知识体系的制约和限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较强的联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对策浅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单一地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而对社会上的其他知识极为匮乏的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入了初中教学。这一课程,通过有意思的文化、科学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通过实践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先进技术,通过参与的方式体验小区和社区的管理,通过集体劳动和相互配合锻炼生活技能,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还不是很普及,很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仅仅是了解,但如何组织、如何开展、如何实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就显得无从下手。再加上任何一种学习模式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尝试和应用,才能够普及,所以很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二)缺乏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没有制订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笔者在部分实验区调查发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95%的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活动主题制订具体的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二、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以生活为依托,让活动回归生活
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为了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新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距离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实践课程回归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全面挖掘生活元素,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理解、感知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科教学中,都无法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从当前我国初中实践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关注点存在偏差,喜欢实践课程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可以摆脱枯燥的课堂,而对于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意义认识不足,所以课程开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确立一个情境主题,让学生以情境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避免实践内容过于随意。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开展一期以“剪纸”为主题的情境活动,事先将与剪纸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料整理成PPT,在活动中进行展示,然后再结合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剪纸文化,包括可剪纸的符号类型及代表意义等,最后让学生亲自剪纸,这样学生对于剪纸文化就会有系统的认识,而不会简单地认为剪纸就是剪着玩。
(三)明确教学方案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青春期,不仅情绪多变,想法复杂,叛逆心理强,而且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自我的突出意识比较强。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动而又感性,渴望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获得需求的东西,包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在这一个阶段的心理,明确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而制订出符合学生心理得活动方案。比如说,七年级侧重感性认识以及知识的直接运用,进行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的技能培养、情感培养。八年级则侧重运用原理、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八年级的孩子,可以多安排一些实验性实践活动。
(四)制订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教师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展开全方位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重学习过程、技能应用、全员参与等内容,评价要与指导相结合,以提升评价的激励作用。为体现课堂评价的价值度,教师还要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形式,以提升评价的多元性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课堂评价还要注重正能量释放,多给出积极性评价,减少负面评价的消极影响。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体验和感悟,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的反思;其次,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记入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挂钩,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響,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固定不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争取让实践活动的主题尽量贴合生活实际,并且尽可能地扩展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多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大懿.探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张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3-274.
[3]冯晨俊.探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J].考试周刊,2020(57):3-4.
关键词:初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对策浅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单一地学习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而对社会上的其他知识极为匮乏的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入了初中教学。这一课程,通过有意思的文化、科学主题鼓励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通过实践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先进技术,通过参与的方式体验小区和社区的管理,通过集体劳动和相互配合锻炼生活技能,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还不是很普及,很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仅仅是了解,但如何组织、如何开展、如何实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就显得无从下手。再加上任何一种学习模式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尝试和应用,才能够普及,所以很多教师对于综合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二)缺乏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没有制订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笔者在部分实验区调查发现,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95%的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活动主题制订具体的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缺乏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二、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教师指导的策略
(一)以生活为依托,让活动回归生活
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基础。为了有效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新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距离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实践课程回归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全面挖掘生活元素,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理解、感知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科教学中,都无法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活动课程也不例外。从当前我国初中实践课的开展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关注点存在偏差,喜欢实践课程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可以摆脱枯燥的课堂,而对于实践活动本身的开展意义认识不足,所以课程开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确立一个情境主题,让学生以情境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实践活动,避免实践内容过于随意。如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开展一期以“剪纸”为主题的情境活动,事先将与剪纸文化有关的信息资料整理成PPT,在活动中进行展示,然后再结合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剪纸文化,包括可剪纸的符号类型及代表意义等,最后让学生亲自剪纸,这样学生对于剪纸文化就会有系统的认识,而不会简单地认为剪纸就是剪着玩。
(三)明确教学方案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青春期,不仅情绪多变,想法复杂,叛逆心理强,而且具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自我的突出意识比较强。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动而又感性,渴望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获得需求的东西,包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在这一个阶段的心理,明确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而制订出符合学生心理得活动方案。比如说,七年级侧重感性认识以及知识的直接运用,进行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的技能培养、情感培养。八年级则侧重运用原理、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八年级的孩子,可以多安排一些实验性实践活动。
(四)制订系统的、有指导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和评价指标
教师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展开全方位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重学习过程、技能应用、全员参与等内容,评价要与指导相结合,以提升评价的激励作用。为体现课堂评价的价值度,教师还要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形式,以提升评价的多元性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课堂评价还要注重正能量释放,多给出积极性评价,减少负面评价的消极影响。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体验和感悟,关注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促进学生的反思;其次,对教师的科学评价。教师评价应侧重于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进行评价,将评价的结果记入工作量,与教师工作绩效挂钩,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響,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固定不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争取让实践活动的主题尽量贴合生活实际,并且尽可能地扩展实践空间,鼓励学生多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大懿.探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张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创新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73-274.
[3]冯晨俊.探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J].考试周刊,2020(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