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知识的前提条件,是打开知识大门的要是,是成功的起点。”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此略陈管窥。
一、明确目的唤起兴趣
学生的作文兴趣来自各个方面的动力,作文的间接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目的、任务或活动结果引起的。如果学生明确作文目的、任务或活动结果引起的。如果学生明确作文目的,激发其间接兴趣,就可以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缺乏对作文的认识,缺乏对作文必要的心理准备。我从学生最喜欢看《孙悟空大闹天宫》影片进行启发谈话:“要是吴承恩先生生前不会写文章,我们就看不到这样好的录像了。”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学生惊奇地睁大眼睛,紧锁眉头,迷惑不解。接着,我边放映演示文稿、边点拨、边联系实际、边揭示,学生对作文的目的才恍然大悟,在幼小的心灵上唤起并萌发了对作文的兴趣。
二、指导观察培养兴趣
遵循《小学语文大纲》中的有关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在教完《我爱故乡的杨梅》,正值草莓上市,于是,我讓学生习作《我爱故乡的草莓》。我带着一颗草莓标本,端着一盘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草莓走进课堂,同学们面带笑容惊喊着:“草莓!”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草莓的形状,成熟和未成熟草莓的颜色、特点,草莓的根、茎、叶,还让学生亲口尝一尝草莓。学生口述见闻,我随时点拨,而后学生习作。
观察——口述——习作,学生兴趣盎然,求知欲强烈。习作时不像以往愁眉苦脸、搜肠刮肚,而是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很充实。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与积极的情境相联系。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去感知,去体验,触景生情,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例如,在学生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后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母亲,讲讲母亲最使自己和别人感动的事。在学生头脑中思绪渐欲翻腾之际,我打开对媒体设备,播放影片主题歌,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动人的情境下,感情的泉水在汩汩流淌,心理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外,情感迸发,串起温馨的母爱,笔下怎能不生花?
四、下水文导航调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遗憾的是,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语文教师,他们教的学生不会作文,其简单的原因是自己不会作。”教师精于作文又精于教学,是作文教学合力原因。
教师写“下水文”能透彻,深入了解本次作文立意选材表达方面的难点。教师像导演,指导演员(学生)演戏前,即对戏路掌握得融会贯通,对角色揣摩到家,给演员说戏才能生动,现身说法,使演员受到感染。下水文对学生习作思路的激发起到“不愤不悱”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写事习作时,我先让学生打草稿,再对学生草稿进行小结。略加点拨,就播放广播电台我写的《一件衣服寄深情》的录音,出示《小学校园文化报》上我写的《隔山隔水难隔情》的通讯。在我下水文的诱导下,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写出了《难忘的瞬间》、《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等,文章情真意切,充满童趣。
五、展开续写促进兴趣
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和想象,我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续写。例如教完《鲁班学艺》后让学生续写,学生们有的写鲁班带头传艺,为民造福,有的写鲁班遇到困难,重返终南山求师,有的写鲁班骄傲自满,不求进取,碰壁后悔过自新等,真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又例如教完《刻舟求剑》和《穷人》后,分别让学生续写结尾,学生的续写文章想象合理,情节曲折生动,语言诙谐,层次分明,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续写不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促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常教常新发展兴趣
少年儿童的兴趣常常是无意识和不稳定的。根据学生兴趣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常教常新,真正做到年年岁岁搞教学,岁岁年年有不同。
1、教學语言常新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语言,学生总是精神振奋,听得津津有味,大大点燃学生作文思维的火花,诱发和开展学生作文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2、教学方法常新
长时间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减退,降低教学效果;求新图变,有意识的追求教学新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会使用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综合运用,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
3、教学手段常新
在教学中,我抓了三点:一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现代教学手段;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三是课内向课外延伸。因此,使学生由以往的厌作文,变成现在的盼作文。
实践使我认识到,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对做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很难提高作文水平的。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教师应当独具匠心,使作文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异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乐中做,做中乐,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聪明。
一、明确目的唤起兴趣
学生的作文兴趣来自各个方面的动力,作文的间接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目的、任务或活动结果引起的。如果学生明确作文目的、任务或活动结果引起的。如果学生明确作文目的,激发其间接兴趣,就可以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缺乏对作文的认识,缺乏对作文必要的心理准备。我从学生最喜欢看《孙悟空大闹天宫》影片进行启发谈话:“要是吴承恩先生生前不会写文章,我们就看不到这样好的录像了。”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学生惊奇地睁大眼睛,紧锁眉头,迷惑不解。接着,我边放映演示文稿、边点拨、边联系实际、边揭示,学生对作文的目的才恍然大悟,在幼小的心灵上唤起并萌发了对作文的兴趣。
二、指导观察培养兴趣
遵循《小学语文大纲》中的有关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在教完《我爱故乡的杨梅》,正值草莓上市,于是,我讓学生习作《我爱故乡的草莓》。我带着一颗草莓标本,端着一盘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草莓走进课堂,同学们面带笑容惊喊着:“草莓!”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草莓的形状,成熟和未成熟草莓的颜色、特点,草莓的根、茎、叶,还让学生亲口尝一尝草莓。学生口述见闻,我随时点拨,而后学生习作。
观察——口述——习作,学生兴趣盎然,求知欲强烈。习作时不像以往愁眉苦脸、搜肠刮肚,而是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很充实。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与积极的情境相联系。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去感知,去体验,触景生情,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例如,在学生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后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母亲,讲讲母亲最使自己和别人感动的事。在学生头脑中思绪渐欲翻腾之际,我打开对媒体设备,播放影片主题歌,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动人的情境下,感情的泉水在汩汩流淌,心理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外,情感迸发,串起温馨的母爱,笔下怎能不生花?
四、下水文导航调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遗憾的是,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语文教师,他们教的学生不会作文,其简单的原因是自己不会作。”教师精于作文又精于教学,是作文教学合力原因。
教师写“下水文”能透彻,深入了解本次作文立意选材表达方面的难点。教师像导演,指导演员(学生)演戏前,即对戏路掌握得融会贯通,对角色揣摩到家,给演员说戏才能生动,现身说法,使演员受到感染。下水文对学生习作思路的激发起到“不愤不悱”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写事习作时,我先让学生打草稿,再对学生草稿进行小结。略加点拨,就播放广播电台我写的《一件衣服寄深情》的录音,出示《小学校园文化报》上我写的《隔山隔水难隔情》的通讯。在我下水文的诱导下,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写出了《难忘的瞬间》、《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等,文章情真意切,充满童趣。
五、展开续写促进兴趣
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和想象,我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续写。例如教完《鲁班学艺》后让学生续写,学生们有的写鲁班带头传艺,为民造福,有的写鲁班遇到困难,重返终南山求师,有的写鲁班骄傲自满,不求进取,碰壁后悔过自新等,真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又例如教完《刻舟求剑》和《穷人》后,分别让学生续写结尾,学生的续写文章想象合理,情节曲折生动,语言诙谐,层次分明,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续写不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促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常教常新发展兴趣
少年儿童的兴趣常常是无意识和不稳定的。根据学生兴趣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常教常新,真正做到年年岁岁搞教学,岁岁年年有不同。
1、教學语言常新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运用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语言,学生总是精神振奋,听得津津有味,大大点燃学生作文思维的火花,诱发和开展学生作文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2、教学方法常新
长时间地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减退,降低教学效果;求新图变,有意识的追求教学新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会使用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综合运用,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
3、教学手段常新
在教学中,我抓了三点:一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现代教学手段;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三是课内向课外延伸。因此,使学生由以往的厌作文,变成现在的盼作文。
实践使我认识到,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对做作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很难提高作文水平的。而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教师应当独具匠心,使作文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新异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乐中做,做中乐,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