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岳麓版《历史·必修2》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后,全区听课的30多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笔者的课进行了点评,绝大多数肯定了笔者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所作的两方面的探索。
一、时间轴的运用效果好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混编为体系。尤其后者,中外混编时序颠倒,课程体系跳跃性很大,缺乏连续性,使学生弄不清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此,笔者进行了探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怎样掌握呢?很多教师的做法,是简单地投影显示某年开放某个地区,学生被动记忆,效果不好。笔者未步后尘,设计了如下一个时间轴:
而后,每教学一个知识点,笔者就结合课件投影显示其具体位置,学生一目了然。课后,学生反映:时间轴的设计非常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方便记忆。听课教师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改革开放时间轴板书的设计。因为新课改后,历史教材采用专题教学,学生很容易混乱时间,陈老师的时间轴解决了这个问题,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时间轴将成为本课极好的教学工具。”
实际上,根据历史学科时间性强的特点,很多课都可以考虑利用时间轴,特别是历史人物课。如在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教学中,可以将毛泽东一生的重大事迹设计成如下的时间轴:
可以说,时间轴的使用方便了教师教学,也方便了学生记忆和以后的复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间轴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让学生弄明白时间轴上各事件的递进关系或前因后果,真正达成利用时间轴让学生消化、理解相关知识的目的。
时间轴在高考试卷上也显踪影。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北京卷第40题第3问(见下试题),考查的就是时间轴的应用。
试题: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该题要求读图后,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答案:从东南沿海4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虽说是概述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但其实质是考查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及格局的形成,时间性很强,平时如善于利用时间轴,结合时间掌握知识点,弄清它们的递推关系,本题就不难回答。
二、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运用得好
新课程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有的教师就到处查图片、找视频,教学成了资料的简单堆积,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现有以及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培养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教学中,当讲到“为什么中央决定首先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为经济特区”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四地地理位置,并在历史《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再让学生结合地图思考,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原因:沿海地区,交通方便;临近港、澳、台,便于吸引这些地方的投资;都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吸引侨胞到家乡投资。学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开放内地”等知识点时,同样也让学生先在地图册上明确相关地区的空间分布,之后再在《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这样处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概念就自然形成了。
一位听课教师这样评价笔者的教法,说:“很久没有看到有老师在教学中如此充分地利用《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了。陈老师将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的做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和地理。”
实际上,即使从高考应试的角度看,也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读图、识图、解图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以一幅未完成的《古代水路交通图》设置问题,考查水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广东卷第2题(考查学生能否从图中获取“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个信息,判断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全国卷1第39题(选取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一素材,要求考生从提供的地图中体会土尔扈特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精神)、全国卷2第39题(要求从“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形势图”中得出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上海卷A组第9题(学生通过古代行政区划、地方制度获得信息,找出正确结论)等,都是以历史地图为材料呈现形式的试题。如学生善于利用地图册,都不难回答。
总之,新课程下,利用好时间轴和地图册,既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时空观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避免了教师的单一讲授,让学生动了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间轴的运用效果好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混编为体系。尤其后者,中外混编时序颠倒,课程体系跳跃性很大,缺乏连续性,使学生弄不清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此,笔者进行了探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怎样掌握呢?很多教师的做法,是简单地投影显示某年开放某个地区,学生被动记忆,效果不好。笔者未步后尘,设计了如下一个时间轴:
而后,每教学一个知识点,笔者就结合课件投影显示其具体位置,学生一目了然。课后,学生反映:时间轴的设计非常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方便记忆。听课教师也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改革开放时间轴板书的设计。因为新课改后,历史教材采用专题教学,学生很容易混乱时间,陈老师的时间轴解决了这个问题,且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时间轴将成为本课极好的教学工具。”
实际上,根据历史学科时间性强的特点,很多课都可以考虑利用时间轴,特别是历史人物课。如在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教学中,可以将毛泽东一生的重大事迹设计成如下的时间轴:
可以说,时间轴的使用方便了教师教学,也方便了学生记忆和以后的复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间轴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让学生弄明白时间轴上各事件的递进关系或前因后果,真正达成利用时间轴让学生消化、理解相关知识的目的。
时间轴在高考试卷上也显踪影。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北京卷第40题第3问(见下试题),考查的就是时间轴的应用。
试题: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
该题要求读图后,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答案:从东南沿海4个经济特区起步,逐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带,随后进一步开放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本题虽说是概述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但其实质是考查对外开放的几个步骤及格局的形成,时间性很强,平时如善于利用时间轴,结合时间掌握知识点,弄清它们的递推关系,本题就不难回答。
二、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运用得好
新课程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有的教师就到处查图片、找视频,教学成了资料的简单堆积,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现有以及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辅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培养读图、识图、解图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教学中,当讲到“为什么中央决定首先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为经济特区”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四地地理位置,并在历史《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再让学生结合地图思考,学生一般都能说出原因:沿海地区,交通方便;临近港、澳、台,便于吸引这些地方的投资;都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吸引侨胞到家乡投资。学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浦东”“开放内地”等知识点时,同样也让学生先在地图册上明确相关地区的空间分布,之后再在《填充图册》上予以填写。这样处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概念就自然形成了。
一位听课教师这样评价笔者的教法,说:“很久没有看到有老师在教学中如此充分地利用《地图册》和《填充图册》了。陈老师将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的做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历史和地理。”
实际上,即使从高考应试的角度看,也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读图、识图、解图能力的培养。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以一幅未完成的《古代水路交通图》设置问题,考查水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广东卷第2题(考查学生能否从图中获取“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集中在长江流域”这个信息,判断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全国卷1第39题(选取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这一素材,要求考生从提供的地图中体会土尔扈特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精神)、全国卷2第39题(要求从“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形势图”中得出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上海卷A组第9题(学生通过古代行政区划、地方制度获得信息,找出正确结论)等,都是以历史地图为材料呈现形式的试题。如学生善于利用地图册,都不难回答。
总之,新课程下,利用好时间轴和地图册,既能给学生以明确的时空观念,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避免了教师的单一讲授,让学生动了起来。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