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惯用语的语法功能,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惯用语的整体化意义;二、惯用语的结构形式;三、惯用语的语法功能。
【关键词】惯用语 语法功能 整体化意义 结构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5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归入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行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主要归功于惯用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日常生活。如“吃白饭”“带头羊”“臭老九”“炒鱿鱼”“乌纱帽”等。这些惯用语都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生活细节联系紧密。经过使用后慢慢定下来,一般来说,都是脱口而出,不必临时组织。那么,怎么理解惯用语的语法功能呢?
一、惯用语的整体化意义
首先,惯用语它的结构是词组,但是意义却是整体化了的。比如,我们把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叫“炒冷饭”,把奉承别人叫“戴高帽子”。“炒冷饭”和“戴高帽子”从结构上看都是词组。但是从意义上看,“炒冷饭” 和“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却不是“炒”和“冷饭”简单相加的字面意义,“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也不同于“戴”和“高帽子”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字面意义只是词组的语源意义,一旦成为惯用语之后,这个词组的字面意义就不再起作用,通常通过一定的转义手段(如修辞)将意义转化为描绘性、抽象性的虚指或泛指才是它的实际意义。
二、惯用语的结构形式
首先,从内部结构形式上看,动宾形式所占比例最多,如“出(动)洋相(宾)”“过(动)独木桥(宾)”“碰(动)钉子(宾)”“背(动)黑锅(宾)”等,其次是偏正式的惯用语占比例较多,如“门外(偏)汉(正)” “糖衣(偏)炮弹(正)”等。然后是主谓式的,如“鬼(主)画符(谓)”“天(主)晓得(谓)” “驴(主)打滚(谓)”,而连谓、联合、补充式的惯用语则比较少。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惯用语内部结构还具有特殊性,主要指的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很多惯用语我们之所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还有原因是从字面上看意义是荒谬的,是不同常理的。最常见的超常组合是动宾的超常搭配,如“喝西北风”“嚼舌头”等。“喝”本来是指把液体咽下去,一般与其搭配的是液体类,如“喝水”,“喝酒”等。“西北风”与“喝”的搭配显然是超常的,“风”本来是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的事物。因此“喝西北风”用来比喻没有东西吃,饿肚子。类似的还有主谓式的超常搭配,如“眼皮子浅”,常理的“眼皮子”是眼敛的通称,“眼皮子”和形容词“浅”的超常搭配指的是目光短浅或见识浅薄。
当然,惯用语虽然是定型的词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是它的整体意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格式不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动词可以进行同义或近义的转换。
这种情况在动宾式和主谓式的惯用语里比较常见,如动宾式的“兜圈子”可以说成“绕圈子”或者“转圈子”;“赶鸭子上架”也可以说成“拿鸭子上架”“打鸭子上架”,主谓式的“生米煮成熟饭”,可以说成“生米做成熟饭”;“食苦果”可以说成“吃苦果”。
而这种同义或近义词变换现象,也不限于动词。有的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也可以变换,如: “戴绿头巾”也可以说成“戴绿帽子”。元明两代规定娼妓家,乐人家中的男子要戴绿头巾。“戴绿头巾”是早期形式,今多说成“戴绿帽子”。
(二)构成成分可以拆开,插入其他成分。
有的惯用语的构成成分在运用中不仅可以替换,还可以增加或减少,以体现惯用语构成的相对灵活性。
惯用语“碰钉子”在动宾之间常常会添加一些成分,使得所指更加明确。“碰硬钉子”“碰了一个软钉子”都是在宾语前加了定语来修饰。“硬”强调了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的态度是强硬的,而“软”则强调了遭到的拒绝是以委婉的的形式。修饰的定语不同,整个惯用语的意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惯用语的语法功能
惯用语通常在语法上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做句子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做句子的组成部分;二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都能独立成句。
第一、做句子成分的功能。
(1)作主语,如:
○1瞎猫碰见死老鼠是最妥当的办法。(老舍《四世同堂》第一章)
(2)作谓语,如:
○1他吹胡子瞪眼,熊了我一顿。(李满天《水向東流》)
(3)作宾语,如:
○1你看,头一件你就给我个闷葫芦。(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六章)
(4)作定语,如:
○1这个地方不象话的地方多得很。只要你多住几天,多看看就像话了。《曹禺选集》
(5)作状语,如:
○1没见梁永生的影儿,便横鼻子竖眼地责问翠花道:“他哪里去啦?”(郭澄青《大刀记》一卷第七页)
(6)作补语,如:
○1这下子把柳国斌砸了个狗吃屎,头昏眼黑。(《负曝闲谈》第三回)
第二、有时相当于一个分句,充当复句的组成部分。
○1火点着了,狗咬狗,让他们咬去吧。(冯志《敌后武工队》)
○2江湖上的道理,半点也不懂,头发胡子一把抓,全部分个青红皂白,你我咋个闯过呢?(艾芜《荒山上》)
第三、有成句的功能。
“惯用语”成句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单独成句充当句群的组成部分,如:
○1摘了奶,忘了娘!自己翻了身,就知想着守男人抱娃娃,享清福啦!(冯德英《迎春花》)
○2忠于职守。拿得起,放得下。(陈云《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个问题》)
四、结语
通过惯用语的语法功能浅探,我们可以看到惯用语在我国语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惯用语数量浩繁、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自成一类的特点。结构的相对固定化以及语义的通俗化、功能的多样化,使惯用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更新,惯用语不仅成为社会生活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而且还将让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温端正:《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 施宝义:《汉语惯用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版。
[3] 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例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出版。
[4] 周荐:《二十一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5] 周荐、温端正:《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俗语》,书海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惯用语 语法功能 整体化意义 结构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5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归入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流行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具有很强的口语性。这主要归功于惯用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日常生活。如“吃白饭”“带头羊”“臭老九”“炒鱿鱼”“乌纱帽”等。这些惯用语都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与生活细节联系紧密。经过使用后慢慢定下来,一般来说,都是脱口而出,不必临时组织。那么,怎么理解惯用语的语法功能呢?
一、惯用语的整体化意义
首先,惯用语它的结构是词组,但是意义却是整体化了的。比如,我们把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叫“炒冷饭”,把奉承别人叫“戴高帽子”。“炒冷饭”和“戴高帽子”从结构上看都是词组。但是从意义上看,“炒冷饭” 和“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却不是“炒”和“冷饭”简单相加的字面意义,“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也不同于“戴”和“高帽子”的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字面意义只是词组的语源意义,一旦成为惯用语之后,这个词组的字面意义就不再起作用,通常通过一定的转义手段(如修辞)将意义转化为描绘性、抽象性的虚指或泛指才是它的实际意义。
二、惯用语的结构形式
首先,从内部结构形式上看,动宾形式所占比例最多,如“出(动)洋相(宾)”“过(动)独木桥(宾)”“碰(动)钉子(宾)”“背(动)黑锅(宾)”等,其次是偏正式的惯用语占比例较多,如“门外(偏)汉(正)” “糖衣(偏)炮弹(正)”等。然后是主谓式的,如“鬼(主)画符(谓)”“天(主)晓得(谓)” “驴(主)打滚(谓)”,而连谓、联合、补充式的惯用语则比较少。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惯用语内部结构还具有特殊性,主要指的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很多惯用语我们之所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还有原因是从字面上看意义是荒谬的,是不同常理的。最常见的超常组合是动宾的超常搭配,如“喝西北风”“嚼舌头”等。“喝”本来是指把液体咽下去,一般与其搭配的是液体类,如“喝水”,“喝酒”等。“西北风”与“喝”的搭配显然是超常的,“风”本来是来无影去无踪,摸不着看不见的事物。因此“喝西北风”用来比喻没有东西吃,饿肚子。类似的还有主谓式的超常搭配,如“眼皮子浅”,常理的“眼皮子”是眼敛的通称,“眼皮子”和形容词“浅”的超常搭配指的是目光短浅或见识浅薄。
当然,惯用语虽然是定型的词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是它的整体意义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格式不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动词可以进行同义或近义的转换。
这种情况在动宾式和主谓式的惯用语里比较常见,如动宾式的“兜圈子”可以说成“绕圈子”或者“转圈子”;“赶鸭子上架”也可以说成“拿鸭子上架”“打鸭子上架”,主谓式的“生米煮成熟饭”,可以说成“生米做成熟饭”;“食苦果”可以说成“吃苦果”。
而这种同义或近义词变换现象,也不限于动词。有的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词也可以变换,如: “戴绿头巾”也可以说成“戴绿帽子”。元明两代规定娼妓家,乐人家中的男子要戴绿头巾。“戴绿头巾”是早期形式,今多说成“戴绿帽子”。
(二)构成成分可以拆开,插入其他成分。
有的惯用语的构成成分在运用中不仅可以替换,还可以增加或减少,以体现惯用语构成的相对灵活性。
惯用语“碰钉子”在动宾之间常常会添加一些成分,使得所指更加明确。“碰硬钉子”“碰了一个软钉子”都是在宾语前加了定语来修饰。“硬”强调了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的态度是强硬的,而“软”则强调了遭到的拒绝是以委婉的的形式。修饰的定语不同,整个惯用语的意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三、惯用语的语法功能
惯用语通常在语法上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做句子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做句子的组成部分;二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都能独立成句。
第一、做句子成分的功能。
(1)作主语,如:
○1瞎猫碰见死老鼠是最妥当的办法。(老舍《四世同堂》第一章)
(2)作谓语,如:
○1他吹胡子瞪眼,熊了我一顿。(李满天《水向東流》)
(3)作宾语,如:
○1你看,头一件你就给我个闷葫芦。(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六章)
(4)作定语,如:
○1这个地方不象话的地方多得很。只要你多住几天,多看看就像话了。《曹禺选集》
(5)作状语,如:
○1没见梁永生的影儿,便横鼻子竖眼地责问翠花道:“他哪里去啦?”(郭澄青《大刀记》一卷第七页)
(6)作补语,如:
○1这下子把柳国斌砸了个狗吃屎,头昏眼黑。(《负曝闲谈》第三回)
第二、有时相当于一个分句,充当复句的组成部分。
○1火点着了,狗咬狗,让他们咬去吧。(冯志《敌后武工队》)
○2江湖上的道理,半点也不懂,头发胡子一把抓,全部分个青红皂白,你我咋个闯过呢?(艾芜《荒山上》)
第三、有成句的功能。
“惯用语”成句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单独成句充当句群的组成部分,如:
○1摘了奶,忘了娘!自己翻了身,就知想着守男人抱娃娃,享清福啦!(冯德英《迎春花》)
○2忠于职守。拿得起,放得下。(陈云《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个问题》)
四、结语
通过惯用语的语法功能浅探,我们可以看到惯用语在我国语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惯用语数量浩繁、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自成一类的特点。结构的相对固定化以及语义的通俗化、功能的多样化,使惯用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更新,惯用语不仅成为社会生活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而且还将让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温端正:《汉语语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 施宝义:《汉语惯用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5年版。
[3] 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例释》,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出版。
[4] 周荐:《二十一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5] 周荐、温端正:《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俗语》,书海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