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在古代漫长的教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对教师的一系列看法。诸如春秋时的《尚书》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与天、地、君、亲并称来说明教师地位。唐朝韩愈的《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来阐述教师的地位。可以说历朝历代都留下了有关教师的作用、地位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精辟言论。其中不少对我们仍然有借鉴意义。
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共同生存、繁衍,氏族部落中富有经验的能者便在生产活动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把生产知识、制造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以及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传授给部族成员。这就是教育的开始。用韩愈的话解释,即“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一相生之道,为之君,为之师”。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能干的人脱颖而出,教其他人战胜自然和生存的法则,这样的人便成了众人的领袖,同时也是众人的老师。如伏羲氏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稼穑等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学校萌芽,教师也开始由生产生活中的能人长者变成学校中的施教者。直到奴隶制国家正式产生了学校,其特点是“管守学业”“官师合一”,学校由官府控制,只有官府才具备从事教育活动的条件,官吏同时担任教师的职责,官师合一,官师不分。自春秋战国起,教师开始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提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教师“自恃无恃人”。即说明春秋战国时,教师已能凭自己的知识技能为谋生之道了。也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兴起私学,如孔子带领众多弟子在服务的地方从事私人教学,打破了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最终形成了封建王朝时期私学与官学并处共存的教育状况,千百年来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重任。
1.朝闻道,夕死可矣
原始社会以能者为师、为君,出现了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样一些人。而在奴隶制社会,官师合一的局面下有“官人有六等,一日师”(《贾谊集·容经》)的定位可见教师地位之高。尊师重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孔子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诉说着师者对于好学之人的重要。中国封建社会还以尊孔祭孔的独特方式来表示尊师。孔子千百年来被称为“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汉明帝在永平二年首次举行祭孔活动。程门立雪也是尊师的一个典故。民间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以上种种尊师表现,可以看出古代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尊师重教这个传统对中华民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推动古代社会向前发展及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巨大力量。
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自有它的道理。《师说》中曾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道”,而“授业"和“解惑”都是为“传道”服务的。那么教师要想为众人“传道”,首先应该自己先有“道”,所谓“正人先正己”,自身必须遵守道德规范,才能为人师表,以其崇高的人格形象去感化学生,受人尊敬,此乃“身正为仪”。其次教师要有“诲人不倦”,忠实自己本职工作,不辞劳苦,为之奋斗终身的敬业精神和“学而不厌”,一生勤学不怠,不断获得新知识,教学相长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不隐其学”为学生呕心沥血,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代教育推崇“以严厉教”,教师要以严率众,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学生自流,要为学生成才着想;当然,教师还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自愿“安贫乐道”。以上这些就是古代教师传统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身上便具有这些思想品格。孔子曾说过:“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职业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有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尊重敬仰呢?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是古来圣贤之人对于好学之君子的诉求,也是符合中国传统几千年文化价值的理念。孔子以身作则,“温、良、恭、俭、让”是他的人格写照。我们后人把他当作道德的化身,善的标志,仁的本体,所以必定会有一群好学之人希望跟随他不辞劳苦走遍诸侯列国,以求匡正自己的言行。孔子门徒众多,三千门徒更有七十二贤士,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是成功的,也说明一个有德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授与被授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匡扶学生的思想品德。《先进第十一》有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大意是鲁国的权臣季家非常富有,甚至超过了鲁国国君始祖周公。而这个不肖的学生冉求还为季家聚敛百姓的赋税,使之更加富有。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不承认冉求是他的学生。他不仅要开除冉求,还进一步号召他的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也很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人得有人品,像冉求附益权臣,为非作歹,就成了孔子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教材。教师要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告诉学生哪些事情是要“鸣鼓而攻之”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空前的变革,至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载,经济迅猛腾飞,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融入这个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在中国遍地开花,人们不只是接受一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化的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如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与现代的、高雅的与通俗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正确的与另类的、大众的和精英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等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使各个方面都受益,应该是多样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实现人类进步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来文化的入侵,正在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各种思潮的涌入,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机会主义等等负面影响被我们很多人全盘接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价值观的多样化,挑战着一元道德权威,形成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客观上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是非标准模糊,提供了“土壤”和“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弱化了现有的道德观念。
曾经看到了一个笑话,讲的是教师生活的现状: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元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地位、房产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教师这个行业着实不再让人羡慕,社会地位也跟着下降了,不再受人尊重。很多教师工作了大半辈子却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似乎教师必须是两袖清风,安贫乐道。现如今社会给了教师太大压力,既要高分数、高升学率,又要减负,而高考制度依然当道其中,既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谈何容易啊!而现在的学生也是打不得,骂不得,严不得,松不得,打骂学生属于体罚学生,属于教育事故,这是其一。其二,如今的学生家长已经很难有尊师重教的了,动不动就棒喝教师,指责教师。学生养尊处优惯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荡然无存,留下的是一日为师,终身受骂,你对学生严厉,他骂你,你对学生宽松,他长大后回想起来也要骂你。教师陷入了一个可悲的境地。
这种多元化的思想势必也波及我们教师和准教师们。我注意到了,很多人考入师范大学后并不是准备当老师,只不过把进师范学校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毕业后再用各种手段到其他单位就职。许多在职的老师也为了追逐更高的薪资,不断地跳槽,“有能力者”为了谋求更经济实惠的发展干脆直接辞职脱离教师岗位,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对事关办学方向的某些重大问题,思想认识模糊,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在教学全过程,既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只教书,不育人。二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教师只顾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砝码,忘记了自己承担重要的育人和师表的责任。三是奉献精神不够。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急功近利,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无私奉献精神。极个别教师甚至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四是科研作风不实。有的教师从事科学工作却缺乏科学精神,存在浮躁心理,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这也是造成出现学术腐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五是协作精神欠缺。有的教师热衷于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关心他人进步,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因此,一些教师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淡漠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对学生的关爱变差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变重了,对名誉的追逐变强了。师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我们也不难看出,如今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为了升学率、为了优分率,加班加点,体罚、斥责、作业超量,教师在社会的斥责声中艰难前行。而教师本身的休息时间被挤占,教学负担的加重,工作密度的增加却无人过问。首先,最明显的是教师的文化地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播,使学生有越来越多的途径来接受新鲜知识而不仅仅依赖教师。所以教师必须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否则,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是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尊重降低。再次是学校里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奖金挂钩,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定挂钩。教师们逐渐发现,在学校中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专业知识的多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是次要的,只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班级平均分和优秀率就行了,哪怕不择手段,比如说加班加点、体罚、变相体罚等等。在社会、家长、学生、领导各方面压力面前,文化优势地位的动摇让教师对自己愈来愈没有自信。教师在疲惫、矛盾、危机中人格的抽象与扭曲使教师越来越消极,心理枯竭,应付课堂,甚至厌恶教学。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元文化给处于文化前沿的教师们带来了系列的冲击。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师者文化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经济高速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却屡屡受挫的纷繁现状中,处理好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波,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国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改革,市场经济愈加发达,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不能再像传统那样要求教师“安贫乐道”,不计较物质利益。教师如果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经济因素在人的成长、就业和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最终也会落后于时代,因为人的经济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是社会中受尊重的职业,并且这一职业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人们都能看到的,理应获得与之贡献相适应的经济地位,真正意义上提高社会地位。要真正落实《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在政策上应当给教师这一职业适当的补偿。这样才能鼓励教师爱业乐教,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师职业也会因此成为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真正达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应该尊重教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就教师问题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保证教师工资待遇的落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在变化,必然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改善。学校要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的学府,无不高度重视管理,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不仅仅是靠社会环境,更多方面,它还需要作为教师的管理者的学校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改善和提升其管理的方式和管理水平,从体制上解决现今教师行业的“尴尬”,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至于家长,要配合学校教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应该帮助教师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家长应该与教师形成合力。要理解,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惩罚教育能够使孩子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相信教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教师的威信,要千方百计地拉近孩子与教师的距离。要懂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不能与老师唱反调,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对批评教育孩子的老师说长道短,那样会使孩子用异样的视觉审视教师,会对教师发出的教育信息产生排斥,其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彻底地害了自己的孩子。
作为教师自己,在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人文修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2005~2007年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当前教师行业,教师的心理状态令人担忧,主要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分不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则必然影响心理和生理规律。的确,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因此,今天的教师们,要学会为自己的心理号脉,在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发生冲突之时,更好地把握自己,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地担当起育人重任。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多元文化下教师行业何去何从?我们都不能去左右什么,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承受众多的责难和诘问,仍然有很多出色的默默奉献的师者,面对复杂的文化侵袭,做到不守旧、不盲从、锐意革新、敢于迎接时代的挑战,能随时代脉搏跳动。既不逆潮流而动,也不能随波逐流而失,能理性看待行业的发展,在新思潮肆虐、舶来文化横行的今天,我们的师者定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松柏般坚翠。今天的教师,承受着诸多指责的手指,鄙夷的眼神,无情的批评,然仍若泰山巍峨不动摇的,是自古至今教师所具备的魂魄。
远古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共同生存、繁衍,氏族部落中富有经验的能者便在生产活动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把生产知识、制造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与技能,以及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传授给部族成员。这就是教育的开始。用韩愈的话解释,即“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一相生之道,为之君,为之师”。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能干的人脱颖而出,教其他人战胜自然和生存的法则,这样的人便成了众人的领袖,同时也是众人的老师。如伏羲氏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稼穑等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学校萌芽,教师也开始由生产生活中的能人长者变成学校中的施教者。直到奴隶制国家正式产生了学校,其特点是“管守学业”“官师合一”,学校由官府控制,只有官府才具备从事教育活动的条件,官吏同时担任教师的职责,官师合一,官师不分。自春秋战国起,教师开始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提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教师“自恃无恃人”。即说明春秋战国时,教师已能凭自己的知识技能为谋生之道了。也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兴起私学,如孔子带领众多弟子在服务的地方从事私人教学,打破了官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最终形成了封建王朝时期私学与官学并处共存的教育状况,千百年来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重任。
1.朝闻道,夕死可矣
原始社会以能者为师、为君,出现了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样一些人。而在奴隶制社会,官师合一的局面下有“官人有六等,一日师”(《贾谊集·容经》)的定位可见教师地位之高。尊师重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孔子用“朝闻道,夕死可矣”来诉说着师者对于好学之人的重要。中国封建社会还以尊孔祭孔的独特方式来表示尊师。孔子千百年来被称为“先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汉明帝在永平二年首次举行祭孔活动。程门立雪也是尊师的一个典故。民间也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以上种种尊师表现,可以看出古代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地位也是相当的高。尊师重教这个传统对中华民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推动古代社会向前发展及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巨大力量。
教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自有它的道理。《师说》中曾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道”,而“授业"和“解惑”都是为“传道”服务的。那么教师要想为众人“传道”,首先应该自己先有“道”,所谓“正人先正己”,自身必须遵守道德规范,才能为人师表,以其崇高的人格形象去感化学生,受人尊敬,此乃“身正为仪”。其次教师要有“诲人不倦”,忠实自己本职工作,不辞劳苦,为之奋斗终身的敬业精神和“学而不厌”,一生勤学不怠,不断获得新知识,教学相长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不隐其学”为学生呕心沥血,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古代教育推崇“以严厉教”,教师要以严率众,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学生自流,要为学生成才着想;当然,教师还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贫,自愿“安贫乐道”。以上这些就是古代教师传统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身上便具有这些思想品格。孔子曾说过:“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孔子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职业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有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尊重敬仰呢?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是古来圣贤之人对于好学之君子的诉求,也是符合中国传统几千年文化价值的理念。孔子以身作则,“温、良、恭、俭、让”是他的人格写照。我们后人把他当作道德的化身,善的标志,仁的本体,所以必定会有一群好学之人希望跟随他不辞劳苦走遍诸侯列国,以求匡正自己的言行。孔子门徒众多,三千门徒更有七十二贤士,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是成功的,也说明一个有德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授与被授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匡扶学生的思想品德。《先进第十一》有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大意是鲁国的权臣季家非常富有,甚至超过了鲁国国君始祖周公。而这个不肖的学生冉求还为季家聚敛百姓的赋税,使之更加富有。孔子知道这件事后不承认冉求是他的学生。他不仅要开除冉求,还进一步号召他的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也很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做人得有人品,像冉求附益权臣,为非作歹,就成了孔子教育其他学生的反面教材。教师要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告诉学生哪些事情是要“鸣鼓而攻之”的。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生空前的变革,至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三十载,经济迅猛腾飞,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融入这个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在中国遍地开花,人们不只是接受一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化的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如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与现代的、高雅的与通俗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正确的与另类的、大众的和精英的。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等等。多元文化之间的影响应该是积极的,使各个方面都受益,应该是多样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实现人类进步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外来文化的入侵,正在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民族文化,各种思潮的涌入,诸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机会主义等等负面影响被我们很多人全盘接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扩大,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价值观和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价值观的多样化,挑战着一元道德权威,形成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客观上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是非标准模糊,提供了“土壤”和“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弱化了现有的道德观念。
曾经看到了一个笑话,讲的是教师生活的现状:校长贵族化,领导多元化,教师奴隶化,学生祖宗化,人际复杂化,加班日夜化,上班无偿化,检查严厉化,待遇民工化,翻身是神话。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金钱、地位、房产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教师这个行业着实不再让人羡慕,社会地位也跟着下降了,不再受人尊重。很多教师工作了大半辈子却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似乎教师必须是两袖清风,安贫乐道。现如今社会给了教师太大压力,既要高分数、高升学率,又要减负,而高考制度依然当道其中,既想马儿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谈何容易啊!而现在的学生也是打不得,骂不得,严不得,松不得,打骂学生属于体罚学生,属于教育事故,这是其一。其二,如今的学生家长已经很难有尊师重教的了,动不动就棒喝教师,指责教师。学生养尊处优惯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荡然无存,留下的是一日为师,终身受骂,你对学生严厉,他骂你,你对学生宽松,他长大后回想起来也要骂你。教师陷入了一个可悲的境地。
这种多元化的思想势必也波及我们教师和准教师们。我注意到了,很多人考入师范大学后并不是准备当老师,只不过把进师范学校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毕业后再用各种手段到其他单位就职。许多在职的老师也为了追逐更高的薪资,不断地跳槽,“有能力者”为了谋求更经济实惠的发展干脆直接辞职脱离教师岗位,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育人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对事关办学方向的某些重大问题,思想认识模糊,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在教学全过程,既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关心学生的全面成才,只教书,不育人。二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有的教师只顾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并以此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砝码,忘记了自己承担重要的育人和师表的责任。三是奉献精神不够。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急功近利,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无私奉献精神。极个别教师甚至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四是科研作风不实。有的教师从事科学工作却缺乏科学精神,存在浮躁心理,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这也是造成出现学术腐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五是协作精神欠缺。有的教师热衷于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不关心他人进步,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因此,一些教师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淡漠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对学生的关爱变差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变重了,对名誉的追逐变强了。师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我们也不难看出,如今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为了升学率、为了优分率,加班加点,体罚、斥责、作业超量,教师在社会的斥责声中艰难前行。而教师本身的休息时间被挤占,教学负担的加重,工作密度的增加却无人过问。首先,最明显的是教师的文化地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普及,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播,使学生有越来越多的途径来接受新鲜知识而不仅仅依赖教师。所以教师必须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否则,在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地位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是家长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尊重降低。再次是学校里学生成绩的好坏与奖金挂钩,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与职称评定挂钩。教师们逐渐发现,在学校中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专业知识的多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都是次要的,只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班级平均分和优秀率就行了,哪怕不择手段,比如说加班加点、体罚、变相体罚等等。在社会、家长、学生、领导各方面压力面前,文化优势地位的动摇让教师对自己愈来愈没有自信。教师在疲惫、矛盾、危机中人格的抽象与扭曲使教师越来越消极,心理枯竭,应付课堂,甚至厌恶教学。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元文化给处于文化前沿的教师们带来了系列的冲击。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师者文化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经济高速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在我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却屡屡受挫的纷繁现状中,处理好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波,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国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改革,市场经济愈加发达,人们的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不能再像传统那样要求教师“安贫乐道”,不计较物质利益。教师如果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经济因素在人的成长、就业和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最终也会落后于时代,因为人的经济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是社会中受尊重的职业,并且这一职业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人们都能看到的,理应获得与之贡献相适应的经济地位,真正意义上提高社会地位。要真正落实《教师法》第二十五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在政策上应当给教师这一职业适当的补偿。这样才能鼓励教师爱业乐教,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师职业也会因此成为在社会上受到尊重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真正达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应该尊重教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就教师问题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保证教师工资待遇的落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在全社会掀起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大环境在变化,必然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改善。学校要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的学府,无不高度重视管理,把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国民教育水平,不仅仅是靠社会环境,更多方面,它还需要作为教师的管理者的学校和相关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改善和提升其管理的方式和管理水平,从体制上解决现今教师行业的“尴尬”,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至于家长,要配合学校教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应该帮助教师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家长应该与教师形成合力。要理解,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惩罚教育能够使孩子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相信教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教师的威信,要千方百计地拉近孩子与教师的距离。要懂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道理。不能与老师唱反调,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对批评教育孩子的老师说长道短,那样会使孩子用异样的视觉审视教师,会对教师发出的教育信息产生排斥,其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彻底地害了自己的孩子。
作为教师自己,在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人文修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2005~2007年连续三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当前教师行业,教师的心理状态令人担忧,主要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分不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常常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不是纯粹的机器。我们或许有理由要求他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他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没有则必然影响心理和生理规律。的确,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的以升学率论英雄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因此,今天的教师们,要学会为自己的心理号脉,在传统观念和社会现实之间发生冲突之时,更好地把握自己,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地担当起育人重任。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多元文化下教师行业何去何从?我们都不能去左右什么,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承受众多的责难和诘问,仍然有很多出色的默默奉献的师者,面对复杂的文化侵袭,做到不守旧、不盲从、锐意革新、敢于迎接时代的挑战,能随时代脉搏跳动。既不逆潮流而动,也不能随波逐流而失,能理性看待行业的发展,在新思潮肆虐、舶来文化横行的今天,我们的师者定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松柏般坚翠。今天的教师,承受着诸多指责的手指,鄙夷的眼神,无情的批评,然仍若泰山巍峨不动摇的,是自古至今教师所具备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