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审美理论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校音乐教育学科形成角度出发,音乐审美问题属于知识学范畴,即高校音乐学科概念体系构建及逻辑模型演化均具有一定抽象性,尤其是音乐审美理论主要源于对前人音乐“审美知识”的确认与继承。但知识学兼具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以純粹的理论视角审视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审美知识,显然是失之偏颇的,还需基于音乐教育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审美的思考。聚焦音乐教育实践领域,关于审美思考可从两个维度展开:其一为文化维度,音乐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种类之一,在固定文化场域演变的过程中,必然形成民族性、历史性、社会性等审美伦理,而相关审美伦理并非形而上的空中楼阁,它们均源自文化的物质性基础,如乐器的选材与工艺、乐谱的表达与识别、诗词的融合与协同等,这意味着音乐审美是一种“参与性审美”,而非独立于文化基石之上的艺术形式。其二为美学维度,高校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艺的手段,也是展开美育熏陶的重要途径。而判断一种或一类美学知识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合法性,关键取决于它在审美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行性。现实中不难发现,音乐是文化内卷化的主要破壁力量,它不存在类似文学、绘画、舞台剧等艺术形式的介质壁垒,仅以声音作为传播途径的前提,不同音乐形式及风格可以实现很好地融合,即便在跨文化视阈下也不影响受众接受。同时,声音作为一种无实体媒介,它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是针对人类精神情感层面的,是不存在直观具象认知效果的,受众需要沉浸其中才能完成音乐审美的意义建构,从这一角度说,音乐审美是一种“体验性审美”。无论参与性审美还是体验性审美,都表明音乐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实践层面的审美思考,这有助于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理论内涵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一书由甘露著写,作者从音乐教育实践出发展开音乐审美思考,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审美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持。总览全书,具备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一、逻辑清晰,以音乐教育实践阐明音乐审美理论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只闻其声、不见其美”的问题,即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师资队伍及资源配给的重点都是服务于音乐技艺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主观上认为“音乐审美”是一种自然生成的能力,只要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够多、具备的音乐技能够强、接触的音乐形式够广,音乐审美体系就能够自发地形成。在这种错误观念引导下,高校音乐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称之为“音乐艺术家”,只能称之为“音乐技术工人”。事实上,相对于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知识与技巧,音乐审美能力处在更高的文化素养地位,如果前者是让学生“知其然”的手段,那么后者就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的必要途径。广义上的音乐审美,是指人们以音乐的形式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形式,是以音乐为桥梁构建主体与客体之间联系的方式,它并不能决定一种音乐形式或风格是不是美的,但能够解答一种音乐文化之所以美的缘由。从这一点判断,音乐审美代表了一种无功利性的音乐情感,有助于高校学生更深刻认识音乐知识技巧背后的文化基因。相对应的,音乐审美在音乐文化框架下,具有与之对应的场域约束性,如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场域下,音乐审美理论受到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等要素的约束,而在流行音乐文化场域下,音乐审美理论受到科技性、全球性、潮流性等要素的约束。
   本书注重构建音乐教育实践与审美理论的关系,具有实践与理论高度协同的特色。其中,音乐教育实践发挥着研究工具与途径功能的作用,音乐审美理论则是研究方向与目的,以此攻破高校音乐教学中坚硬的理论壁垒,为高校音乐人才达到“知行合一”的能力指明了方向。仅从本书结构设计上看,彰显出作者清晰的音乐教育实践及审美理论对称逻辑,一方面基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层次实践途径,论述了音乐审美理论来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结合“音乐美”与“音乐美感”的因果关系、“音乐美育论”与“音乐审美能力”的互动关系、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与目标辩证关系,全方位阐明了音乐审美理论的内容。本书通过音乐教育实践与审美理论协同性关系的构建,很好地揭示了音乐与音乐教育的本质,其中音乐是音乐教育实践的对象,它是客观存在的声音属性艺术形式,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情感的、心理的、精神的功能;而音乐教育则是赋予音乐情感的、心理的、精神的功能手段——如果音乐教育只是传授声音规律,那本质上与自然科学无异,音乐教育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科教育,正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审美理论,实现学习者的情感塑造、心理体验、精神陶冶等需求。而要保持音乐声音属性的客观性与音乐教育价值的主观性一致,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音乐审美理论。如二胡演奏“二泉映月”表达的忧郁、古筝演奏“高山流水”表达的恬静、唢呐演奏“百鸟朝凤”表达的热烈等,音乐的声音属性是客观的,之所以形成差异性的主观体验(包括欣赏与演奏两种行为),正是源于音乐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理论的不同解释。
   二、见解独特,以音乐教育实践丰富音乐审美理论内涵
   结合现状来看,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理论传播主要采用宣讲方式,即教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国内外音乐审美理论内容,并采用课堂组织方式展开宣传、讲解。客观上说,这种教育实践手段非常直观、高效,大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理顺不同音乐形式、音乐风格、音乐文化的审美理论架构,但这种教育教学实践途径存在“脱媒性”,音乐审美理论脱离了音乐声音载体,转化成一种纯粹的音乐知识信息,即便大学生掌握再多,在音乐演奏实践中也难以“对号入座”,更不可能形成直击心灵、引导思考的作用。《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一书的核心在于“实践”,作者主张从音乐教育实践切入构建大学生音乐审美基础,并基于“音乐聆听”的具体手段展开教育实践,这一独特见解也有利于丰富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理论的内涵。
   从人类的社会属性出发,音乐聆听的内涵本身就极为丰富,它可以解读为音乐欣赏、鉴赏、批评等,为丰富音乐审美理论内涵提供了多样性机制。但在更本质的层面,音乐聆听实践的过程就是音乐审美体验形成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聆听者根据音乐风格、节奏、曲调等展开对音乐内容的解构,在主观上形成对此类音乐的基调构建。另一方面,聆听者会将自己的情感、心理、精神特征融入音乐内容中,形成有规律的音乐信息编码,以此形成主客体间的共鸣。因此,音乐聆听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音乐信息接受机制,它需要调动聆听者主体及音乐本体各方面的要素,在不断融合作用下,对音乐审美理论进行意义建构。那么,音乐聆听的基础是什么呢?作者在书中虽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通过乐音体系、旋律释义、曲式结构、节拍节奏等音乐教学基础知识,为高校大学生开启了认知“如何正确进行音乐聆听”的大门。以声乐作品为分析对象,音乐聆听依据以上基础知识对作品展开解构,可以判断出它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题材,如劳动类音乐作品在节奏上整齐划一,歌颂类音乐作品在旋律上宽广舒展,爱情类音乐作品在曲式上灵活自然,依据相关规律展开音乐聆听,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审美理论内涵,并在音乐演奏及创作中自觉地遵循理论原则。    三、方法具体,以音乐教育实践发挥音乐审美理论价值
   任何领域的理论与實践都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是音乐审美理论构建的基础,它决定了一套审美理论是否符合高校音乐教育需求,也可以解读为“音乐教育实践是发挥音乐审美理论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高校音乐审美理论对音乐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性价值,它能够有效规避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盲目性、无序性。整体上,高校音乐教育实践必须与审美理论相适应、相匹配才能发挥价值,本书严格遵循两者辩证统一的原则,提出了培养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具体方法。
   音乐教育具有“行易知难”的特点,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通过模仿、强化训练等方式,较容易掌握一个音乐作品的演奏,但直接学习乐理知识却存在很大难度,这也是本书强调实践为先的原因。按照教育循序渐进开展的原则,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简单手段就是音乐聆听——音乐聆听先后经历感受、鉴赏、欣赏三个阶段,音乐感受是直观的,不同声乐、器乐作品所产生的直观感受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一阶段的音乐审美重在“定调”,即在广义音乐审美理论框架下,避免学生产生音乐声音属性与主观审美特征的过大偏差,例如将“喜悦的”辨识为“悲伤的”,纠正偏差之后才能进入鉴赏阶段。而所谓鉴赏,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高校音乐教育实践范畴,需要学生依据美学、乐理学、文学、哲学等知识给出评价,并通过不同作品的对照进行批判,旨在构建音乐审美理论与音乐作品内容之间的联系。最后一步是音乐欣赏,它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思维过程,关系到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与音乐审美理论能否完美对接,欣赏过程中涉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碰撞,本书给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音乐本质特征识别”“多元欣赏媒介及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审美听觉对象建立”等。
   音乐聆听是破解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理论“次元壁”的主要手段,但要真正发挥音乐审美理论的价值,还需要实现音乐实践与理论的充分融合,这一方法就是音乐创造——如果将音乐聆听中感受、鉴赏、欣赏作为“理论向实践的发展”,那么音乐创造就是“实践向理论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事,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逆向思维实施,而是高校大学生在掌握音乐实践及音乐理论融合能力基础上,通过创意、灵感等作用达到的升华境界。在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上,可通过即兴创作、沉淀创作、糅合创作等多种方式展开,当然,这种创作严格意义上属于“二次创作”,它并没有脱离音乐审美理论的约束框架。
   通读全书,作者以独特视角展开高校音乐教学中审美理论体系建设,实现了音乐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性。全书有关音乐审美理论内容的阐述逻辑清晰、要素全面,所提供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具体可行、适用广泛,不仅适合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音乐爱好者自学教材。
   (胡永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
其他文献
西洋木管乐是西洋管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常见的西洋乐器。在高校的乐器表演教学中,独立性的乐器教学是较为普遍。对此,专家学者认为,高校乐器表演教学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重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培养,重视西洋木管乐等组合器乐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得以更全面地掌握西洋木管乐的核心艺术内涵与技巧,在学习中真正获益。由郭玉所著的《西洋木管乐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一书主要针对的是西洋木管
期刊
新时代背景下,小提琴演奏艺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小提琴演奏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进一步规范小提琴演奏的专业教学体系,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小提琴演奏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学校需要在传统小提琴演奏教学方法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展开新时代探索。由前苏联小提琴教育家尤·伊·扬凯列维奇著述的《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2003年4月1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小提琴演奏方面的经典教材之一,该书涵盖了作者在小提琴
期刊
传统文化是饱含民族特质、历史风貌、文化风俗的集合,是有别于外来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最能够反映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价值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高校思政教育则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高校及教师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民族文化认同度高、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由王
期刊
摘要:校企共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启动阶段、稳定阶段、停止阶段。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分析某实践基地建设在各个运转阶段的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因素。从案例得到启示,提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激励制度、学校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升级校内课堂,打造“教学工厂”,成为克服实践教学基地不确定性发展的破局之策。  关键词:社会交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  一、问题
期刊
中国民族音乐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新时期应当坚守的重要音乐类型。随着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和民族化发展加快,我国民族音乐教育改革还应当持续深化,提高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总体质量与水准。《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一书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邓光华主编的专业性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鉴赏教材。该书在内容上既包括系统化的中国民族音乐及作品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历史知识,又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示
期刊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外语教学更加注重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交互融合,通过跨文化交际形成文化教学,以进一步推动语言教学的持续创新和发展。中日两国由于地缘、文化因素,目前和未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将会有更加持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中国的日语教育也应当结合时代变化,对当前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开展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日语教学新模式,以推动和加强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的理解,形成跨文化
期刊
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学鉴赏对学好汉语言文学作用显著,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称为成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坚持探索出有效的培养方式,将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立足点。《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旨在结合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从研究汉语言和当代文学入手,在有关文学研究理论指导下,探究现代汉语思维下
期刊
摘要:研究基于前期英媒历时话语研究得出的四领域九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框架,自建语料库收集自2008年8月至2019年8月共11年间的澳媒《悉尼先驱晨报》网络报道。基于语料库技术和内容分析的话语分析结果显示,自2012年起,在制度域的国际化评价、经济域的国际教育市场、教学域的教师国际化方面,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原有的消極话语趋向积极,令报道整体朝积极语义韵方向发展。澳媒话语认知的积
期刊
摘要: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校采取“开学不返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师生线上教学情况的调查,并建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教和学两个角度分析线上教学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发现高校线上教学情况良好,实施效果较佳,师生的满意度较高,但由于全面推行线上教学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推出的一项应急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性骚扰容忍度是影响高校性骚扰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容忍度越低投诉率越高,治理效果越好。通过对A省6所大学1 562名在校生问卷调查发现,习性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大学生性骚扰容忍度是“特殊性习性”,受到亲子性话题、师德评价、性骚扰舆情等“关联性实践”的显著影响,关联性实践越丰富容忍度越低。关联性实践通过生成的“关联性知识”影响大学生性骚扰容忍度。加强高校性骚扰治理,提高大学生遭遇性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