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一些错误教育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陈旧的教育方法严重阻碍了化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化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八个方面在理论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典型事例剖析,新旧方法对比,找出问题结症,并提出了切实可行操作方法,希望以此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化学 教育观念 转变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化学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对化学教育的认识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笔者认为,要从八个方面转变化学教育观念。
一、教材观的转变
当前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由于教材落后给教材造成的负影响十分巨大。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却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一般每隔5年就要有一次较大变动;有的国家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以保证教学内容现代化。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学内容现代化是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应按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它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层次,因此内容繁杂,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只利于教师教,不利于学生学。现代教学理论则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主张学习化学的基本结构。新的教材观应是:①教材现代化。把20世纪以来化学学科中的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②教材理论化。在教材中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提高理论水平。③教材结构化。在教材中反映出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④教材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⑤教材趣味化。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增加化学史和化学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材内容包括五个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及方法层次。比如对重点知识,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及化学史,讲清来源和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教师观的转变
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能教好课,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一方面,教师应进修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各种技能,教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知识,还应该有社会知识与实用技术知识,不仅能讲授,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教师除了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之外,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个性及心理品质,应该从政治、道德、审美能力等诸方面提高自己,全面发展,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三、课堂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曾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因此,我们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向,即同学——教师、同学——同学、同学——社会,应由课堂活动转向课外活动,促使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
以前我们过分地强调保持教师的尊严,保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情绪受到压抑。现代心理学证明,紧张的情绪是妨碍学习、抑制智力的;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和创立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精心设计游戏、实验、情景,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味、有意思,现在流行的诸如“愉快教育法”、“幽默教学法”、“快乐学习”等均属这种类型。在每节课的45分钟内,目前都是教师讲课;而在美国,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及消化,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像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和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真正的课堂观。
关键词:化学 教育观念 转变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化学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对化学教育的认识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笔者认为,要从八个方面转变化学教育观念。
一、教材观的转变
当前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由于教材落后给教材造成的负影响十分巨大。学生尽管书本知识学了不少,但毕业后面对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却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而发达国家的教学内容一般每隔5年就要有一次较大变动;有的国家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以保证教学内容现代化。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学内容现代化是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传统教育理论认为:教材应按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它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层次,因此内容繁杂,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只利于教师教,不利于学生学。现代教学理论则重视教材内容的基本性,主张学习化学的基本结构。新的教材观应是:①教材现代化。把20世纪以来化学学科中的新成果吸收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②教材理论化。在教材中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提高理论水平。③教材结构化。在教材中反映出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④教材多样化。除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⑤教材趣味化。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增加化学史和化学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材内容包括五个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及方法层次。比如对重点知识,结合科学发现的过程及化学史,讲清来源和应用范围,使学生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教师观的转变
作为教师不应只满足于能教好课,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一方面,教师应进修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化学教育学、化学学习心理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与各种技能,教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知识,还应该有社会知识与实用技术知识,不仅能讲授,还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教师除了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外部行为之外,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个性及心理品质,应该从政治、道德、审美能力等诸方面提高自己,全面发展,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三、课堂观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曾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学生听;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因此,我们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向,即同学——教师、同学——同学、同学——社会,应由课堂活动转向课外活动,促使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
以前我们过分地强调保持教师的尊严,保证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使课堂气氛紧张,学生情绪受到压抑。现代心理学证明,紧张的情绪是妨碍学习、抑制智力的;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和创立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精心设计游戏、实验、情景,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味、有意思,现在流行的诸如“愉快教育法”、“幽默教学法”、“快乐学习”等均属这种类型。在每节课的45分钟内,目前都是教师讲课;而在美国,每节课只讲10分钟,剩下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及消化,教师不“承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变“讲师”为“导师”;学生不再以听、抄、记为主,而是以练、思为主,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阅读、思考、质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像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能看见的东西用视觉,有气味的东西用嗅觉,有滋味的东西用味觉,能感触到的东西用触觉。”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宽松、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知识、方法和能力如泉水般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才是真正的课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