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宝宝的运动阶梯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之前,父母目标明确,都会关注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和精细动作发展。可是,到了3岁之后,宝宝会走、会跑了,父母们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关注宝宝的运动发展了。怎么看待3~6岁宝宝的体育运动?怎么支持这个阶段宝宝的运动发展?
  别忽视了宝宝的体育运动
  宝宝的早期发展从来都是整体的、全方位、相互关联的,体育运动也是宝宝早期发展中的一环,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大班的小朋友,甚至是上了小学的孩子,拿不好笔,写字歪歪扭扭,控制不好力度,把握不好结构父母该怎么办呢?其实,除了等待宝宝发育成熟之外,体育运动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如果是后背肌肉没有力量导致坐得不正而画写得歪,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宝宝锻炼背部肌肉力量;如果是腕力不够握不住笔,则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锻炼宝宝手腕的力量;如果是因为手指灵活性不够则可以多锻炼宝宝的小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杨园长说,体育运动的好处太多了。有研究发现,经常运动能够促进宝宝大脑皮层的发育,进而促进智力发育。而且身边很多例子也告诉我们,宝宝在运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品质,比如抗挫力强、专注等,也同样能迁移到宝宝的学习等其他方面。
  培养运动意识,父母还要加把劲!
  从宝宝很小开始,就可以每天做运动了。比如,不会翻身的宝宝每天锻炼5~10分钟的俯卧抬头,还坐不稳但头颈有力量的宝宝可以每天练习一下拉坐训练,会走会跑的宝宝则可以每天利用小区基础设施区爬爬、跳跳、跑跑……宝宝的可塑性很强,如果他的生活中常常有规律性的运动安排,运动锻炼就容易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宝宝的运动意识、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都离不开家庭的运动习惯。有些父母运动的能力和意识比较弱,不会设定固定的运动时间安排,常常借口没有时间运动,这些也会让宝宝的运动不够规律。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并做出调整与改变,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会更容易。比如设立专门的运动时间,每周末带宝宝去户外爬山,创造机会让宝宝跟小伙伴一起摸爬滚打,做拓展游戏,等等。
  过犹不及。带宝宝运动的另一个误区是,有很多爱运动的父母认为自家的宝宝体能好,精力旺盛,早早就送去进行专项训练。其实,很多专项训练可能并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父母应该了解宝宝本阶段的运动发展特点和自家宝宝的运动发展优势,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宝宝应该如何发展,也不要过早定性宝宝的发展方向。
  爸爸带娃运动,最好的亲子陪伴
  很多爸爸平时忙,建立亲子关系只能寄希望于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而带娃运动,对于爸爸和娃来说,都是最优选项。爸爸带娃运动,更能发展宝宝的专注、抗挫能力强等品质。因为妈妈带娃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在呵护宝宝的安全上,遇到一点小意外可能就会让整个运动停滞或者隔断。可是爸爸更粗线条,即使宝宝摔跤,爸爸如果查看发现他没有受伤或受伤并不严重,会鼓励宝宝继续活动。并且,爸爸运动中的全情投入更容易让宝宝感受到运动的活力。胜利时的一个举高高,是对宝宝最高的夸赞,也能让宝宝体会到不一样的阳刚之气与力量之美。这些特点无论是对于亲子陪伴,还是体育活动,都是宝宝难得的体验。
  运动好习惯,更需要了解宝宝的运动发展特点
  当然,运动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宝宝的早期发展特点,将适当的运动环节增添到日常生活中来。
  第一阶
  多体验运动乐趣
  ●运动前,先热个身!
  好的运动习惯一开始就要正确。每次运动之前,最好带着宝宝热身,跟宝宝一起逐步活动各个关节。比如活动一下头部,或者做做扩胸或者提肩运动,或者跳一跳,松松膝关节,等等。这样宝宝会知道:热身作为一个运动前的习惯可以唤醒身体,并且保护自己不受运动伤害。
  ●循序渐进,控制活动量
  热身之后,活动量的安排也是有讲究的:可以进行活动量稍小的运动,然后逐渐加大运动量。运动密度也要注意疏密结合和动静结合,比如一个跑跳的活动,不要紧跟着另一个跑跳的活动,可以接着做一组相对安静的活动,让宝宝的身体慢慢放松。每次运动将要结束时,需要有一个放松和整理的运动安排。
  ●提供合适的场地,自由跑跳
  宝宝此时的协调性、灵活性还不够,所以对他不要有过多要求,给他提供合适的场地,比如地面有弹性的、空旷的、大范围的场地让他自由奔跑、自由跳跃,让他能够有更多机会去积累自己的运动经验。可以慢慢观察宝宝的动作是不是协调,及时纠正他的怪姿势。比如跑步摆臂姿势不对、走路顺腿等。
  ●一起运动最重要!
  此时的宝宝的运动经验比较少,如果你给他一个球,他可能会抱着球跑来跑去,根本不知道球还可以踢或者拍。此时宝宝喜欢模仿同伴,所以父母自己也要一起运动,用更多运动经验去感染和带动他,宝宝才会对运动越来越有兴趣。
  ●游戏情境化,宝宝更喜欢参与
  小年龄段宝宝对运动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如果将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宝宝会更喜欢参与,觉得“运动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比如,夏天到了,可以跟宝宝一起玩“打蚊子”的游戏,让宝宝练习弹跳,或者让宝宝玩下蹲,锻炼宝宝不同方面的运动能力。
  第二阶
  运动能力突飞猛进,多注意安全
  ●运动量不能太少了!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运动能力有了很大飞跃,他比一年前跑得更快,更远了。此时,他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和足够多好玩的运动形式才能得到满足。所以,给宝宝的运动时间要足够,上午和下午都需要维持一定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注意运动安全
  此时,很多宝宝特别喜欢运动,运动经验也足够,能感受到运动能力增强的乐趣了,因此特別愿意尝试各种运动形式。此时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比如,练习平衡,可以利用马路牙、有一定间隔的枯树墩等,简便易行,而且孩子常常喜欢走马路牙。这时家长要让孩子双臂打开,家长的双手在孩子的腋下进行保护。刚开始家长的双手可以扶在孩子的腋下,随着孩子平衡能力和胆量逐渐提升,家长的双手虽然还在孩子腋下的位置,但可以不直接接触到孩子的身体。如果孩子平稳地走过去了,家长就不必扶住孩子。如果孩子身体失去平衡,家长也可以及时保护孩子。
  ●运动游戏也要动动脑筋!
  宝宝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和宝宝一起做体育运动,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智力游戏活动。比如把拼图的不同部分藏在小区某个活动区域的不同地方,让宝宝跟小伙伴一起去找,看谁最先拼好拼图,然后按照拼图去找藏着的“宝藏”,在寻宝路上还有障碍跑等,给宝宝增加点难度,宝宝会觉得更有挑战,也对运动更有兴趣。
  第三阶
  运动能力更成熟,加入合作与竞争
  ●锻炼灵活性和爆发力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运动经验丰富了,动作也发展成熟了。此时宝宝不仅会跑,而且还更灵活、更协调了,并且可以慢慢加入变速跑、变方向跑、有一定区别的快速跑、有爆发力的快速跑等运动形式。多跟宝宝一起玩疾跑急停的游戏,能够锻炼宝宝的灵活性和爆发力。
  ●做个观察者,让宝宝主导运动
  带宝宝玩,可以给他定一些规则,在保证运动安全、顺利的前提下给予足够的发挥空间。比如准备一些材料,跟宝宝一起想花样玩法,有时一个轮胎、一个飞盘、一个平衡木就能够变化不同的玩法,给宝宝一个示范之后,让宝宝自己想出更多变化。比如,把轮胎作为支点,把平衡木做跷跷板;再如,把轮胎沿着平衡木直线滚动,等等。在运动进行时,遇到问题也可以跟宝宝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
  ●给竞争一个好开始
  随着宝宝运动能力的增强,他们常常会进行跑步比赛,有了初期的竞争意识。一开始,他们不能很好地面对输赢。但是,成功是多元的。所以,不妨在活动中将评判的标准变得多元,比如,引入运动其他方面能力的评价,如协调能力、灵活性、力量等。这样,快和慢只是标准之一,而不是全部。此外,和孩子比赛的时候,既要让孩子有较多的机会赢得第一,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但也要有家长超过孩子的时候。让孩子适当地感受挫折也是必要的体验,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和接纳输赢。
  ●合作,当然少不了
  宝宝和小朋友一起运动玩耍,当然不能只有竞争,合作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可以跟小伙伴一起配合,玩不用手,每人5步,把球运送到对面的小树底下的游戏。这样的运动游戏能够让宝宝学会与伙伴协调、商议,最终找到最优的方案去完成合作。
其他文献
戏台荒了,观众少了;剧团散了,演员走了……  这是近年来传统戏曲大省山西的真实写照。据一项调查显示,从1984年至今,山西省平均每四五年就有一个小剧种消亡,三分之二的剧种和曲种已经在艺术舞台上消失。  传统戏剧凋零,电影院门可罗雀,文化站名存实亡,农村文化空间的退化和凋敝让人唏嘘不已。此外,精品文化演出难入偏远农村,难以惠及基层群众,成为当前文化下乡活动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  然而,农民需要文艺,
Part1 抓住产后瘦身黄金期  产后半年是瘦身的黄金期。虽说之后瘦身依然有效,但如能高效利用这段时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段时间新妈妈的激素水平会迅速恢复到孕前状态,而新陈代谢率仍然很高,瘦身运动收效显著。  看一则对比数据:那些在产后6个月内将体重恢复到孕前水平的妈妈们,在随后的8~10年中,体重平均只增加2.4千克;而未能控制好体重的妈咪们,在随后的8~10年中,平均体重会增加8.
透过荧幕,我们见惯了运动员面对失败,泪洒赛场。可是我们几乎不会听到他们说要放弃,在失败后的赛场上,终会留下他们闪着泪光坚毅的眼神,和永不服输下次再战的决心。  除了身体健壮、开心快乐之外,在体育运动中,孩子需要不停地克服恐惧、挑战自我,这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也是体育运动的另一奥义所在。  晚上我在院子里散步,看到七八个小朋友正在上体能课。今天的课程是微型跳栏,需要孩子们立定、起跳、过栏,栏杆的数量从
起数学,父母关心的问题数不胜数:  “孩子还没进幼儿园,只能认识1、2、3这几个数吧,需要教到他会数多少呢?”  “人家孩子3岁就会数数了,我家孩子都3岁半了还弄不明白,这可怎么办?”  “孩子才2岁,现在就开始学数数,会不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这些问题大部分都聚焦在数数上。数数是孩子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较早出现的数学活动。很多孩子刚牙牙学语,父母就开始教他数数了。数数也是学前数学的核心
人體咽部的两边分别有一个粉红色、橄榄样的组织,它们像两个门神一样守卫着咽喉,这就是扁桃体。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能过滤病原体。
历史给孟尝君田文一把很好的交椅,百分百雷翻众玩家。老田当世雄立,生前为相,身后扬名,一直飙红,其名声是被历史用关注和支持养活、养大并养壮的。其实他迎风臭千里,熏了历史数千年,历史就晕了。  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考量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重量级人物,其地位和知名度的获得,并非源于他的政治水准、道德人格和天地良心,而是同其他政客尤其是与他并立于世的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等一样,是其占有了具有
0-1岁他们原来不是我  读懂他  妈妈原来不是我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胎儿不用感受外界的不适刺激,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因为那是一个非常安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当宝宝呱呱坠地,诞生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里,他仍然会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  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他会注意到,原来妈妈并不是无时无刻地存在着的。尿布湿了、肚子饿了,如果妈妈不在
参与的父母以“80后”为主,在北京各区(县)均有分布,职业分布广泛,覆盖不同收入群体。大多数家庭有一个孩子,孩子的年龄从0~15岁均有分布,其中大部分孩子处在0~3岁的婴儿期和幼儿园阶段。  本调查为北京市妇联2018年家庭文明建设项目,由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父母必读杂志社、育学园完成,以上为部分数据。更多调查结果,关注“养育科学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回复“新生代父母”即可获取。  在新生代家庭
历经开奶之痛的妈妈,会特别珍惜每一滴母乳。但哺乳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妈妈的奶量减少时,宝宝哇哇的哭声会不会让你更加焦虑?如何科学追奶,值得每位哺乳期妈妈认真学习。  哺乳中出现奶量的波动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了暂时性的母乳不足,妈妈们千万不要气馁,想办法追加奶量,才是王道。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能追奶成功,有些人却失败了?其实,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了解追奶背后的原因,以及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追奶方法。  母
老重庆分为上半城和下半城,而十八梯曾经是从下半城通往上半城的重要通道,连接传统和现代,分隔清贫与富庶。  对外地人来说,上、下半城只是一个与落差有关的地理概念。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重庆都是立体的、有层次的,在纵向维度上错落铺展。  以解放碑为圆点,环伺在这座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的“抗战胜利纪功碑”身边的,是渝中半岛制高点的“民生城市之冠”超高建筑群,与周边的山形一起,构建出高低起伏的城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