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现在不少的中学生漠视生活中的真情,不懂得感恩,更提不到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文以载道”,以道感人,则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设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自我对话的情意场,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培养良好的鉴赏习惯与鉴赏品质。为此,我对高二年级《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目的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亲情之美、文章之趣。
本文设计三课时,本案例只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情景作描述及反思。
教材分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五的《顶脊轩志》,是一篇借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作者归有光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由物及人,即事抒情,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淡,悱恻动人。
学情分析
学生已基本拥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探讨课文思路等任务交给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则由师生共同探讨,因他们可能会觉得归有光的文章太平淡,也就难以真正把握其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以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
2、掌握借、束发、归宁、无聊等词义和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3、练习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强化情感体验。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对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藏的浓浓深情;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心中的亲情,培养其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技巧。(即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为主。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精彩处作鉴赏和分析,归纳此类作品的鉴赏方法,并于课后仿写。以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增加他们的人文积淀。
【案例描述】
学生读文,
师:关键句和过渡句是哪句?
生:我认为是“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
师:那么作者喜从何来,悲又自何出呢?
活动设计: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最能体现作者或喜或悲情感的句子,并以“喜(悲)在()”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解读。
(学生阅读,动笔,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追问。)
生:“余稍为修葺……室始洞然”一句表达出喜悦之情,喜在书斋修葺后的完好与明亮。
师:“完好”指的是什么?
生:“不上漏”,不再有“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尴尬。
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一句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喜在书斋环境的优美。
师:想过作者为什么种兰、桂、竹等花木么?
生(略思考):可能是因为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而桂树和读书人的愿望“蟾宫折桂”有关系。
师:说得很好!看来这里的环境不仅优美,而且优雅。这也告诉我们学习文言文除了学习古代语言,还要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生:我觉得第一段还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作者在书房中读书的自得。我是从“借书满架……珊珊可爱”这几句中读出来的。
师:哪些词句最能体现环境的幽静?
生:“万籁有声”、“寂寂”等词语。
师进一步问:与“万籁俱寂”比较,哪一个更幽静?
生:“万籁俱寂”是非常的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万籁有声”……应该……也比较安静。
生:“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
师:刚才几位同学精彩地诠释了文章“多可喜”的内涵,那么这篇文章是重在表现喜悦还是抒写悲情呢?
生:重在写悲。课文第二段开始到最后都是悲亲人的早逝。
师:都是悲亲人的早逝,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第二段开头几句好像是悲大家庭的不和睦、败落,如“内外多置小门墙”“鸡栖于厅”。
师:读得很仔细。接下来能具体说说哪些内容是悲亲人的早逝吗?
生:妪跟作者说起关于母亲生前的事时,“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师:为什么会这样?文中的母亲只不过说了六个字“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同学平时听到这样的话是怎样的一种反应?也泣吗?
生:是觉得比较烦,觉得父母老把我看作长不大的小孩。
生:大概很多东西失去了才觉得它的可贵吧。文中的慈母再也不能“以指扣门扉”嘘寒问暖了,追忆时确实令人伤怀。
生:作者还悲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望,因此“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
生:课文第四、五两段写的也是悲情,悲在与他很恩爱的妻子也先他而去。
师小结:是啊,家道日衰,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再加上自己虽才华横溢却科举不利,有负重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呢?
片断描述
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活动设计:再次阅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探究本文表现情感的独特手法(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
生: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来写,这些我们平常熟视却不怎么在意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现在不少的中学生漠视生活中的真情,不懂得感恩,更提不到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文以载道”,以道感人,则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设学生与文本、教师、同伴、自我对话的情意场,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并培养良好的鉴赏习惯与鉴赏品质。为此,我对高二年级《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目的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感受亲情之美、文章之趣。
本文设计三课时,本案例只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情景作描述及反思。
教材分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五的《顶脊轩志》,是一篇借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作者归有光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由物及人,即事抒情,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笔墨纡徐平淡,悱恻动人。
学情分析
学生已基本拥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探讨课文思路等任务交给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则由师生共同探讨,因他们可能会觉得归有光的文章太平淡,也就难以真正把握其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体会以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
2、掌握借、束发、归宁、无聊等词义和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3、练习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强化情感体验。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在对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藏的浓浓深情;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心中的亲情,培养其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技巧。(即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学生的体验、探究活动为主。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精彩处作鉴赏和分析,归纳此类作品的鉴赏方法,并于课后仿写。以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增加他们的人文积淀。
【案例描述】
学生读文,
师:关键句和过渡句是哪句?
生:我认为是“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
师:那么作者喜从何来,悲又自何出呢?
活动设计: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最能体现作者或喜或悲情感的句子,并以“喜(悲)在()”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解读。
(学生阅读,动笔,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追问。)
生:“余稍为修葺……室始洞然”一句表达出喜悦之情,喜在书斋修葺后的完好与明亮。
师:“完好”指的是什么?
生:“不上漏”,不再有“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尴尬。
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一句表达的也是喜悦之情。喜在书斋环境的优美。
师:想过作者为什么种兰、桂、竹等花木么?
生(略思考):可能是因为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而桂树和读书人的愿望“蟾宫折桂”有关系。
师:说得很好!看来这里的环境不仅优美,而且优雅。这也告诉我们学习文言文除了学习古代语言,还要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生:我觉得第一段还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作者在书房中读书的自得。我是从“借书满架……珊珊可爱”这几句中读出来的。
师:哪些词句最能体现环境的幽静?
生:“万籁有声”、“寂寂”等词语。
师进一步问:与“万籁俱寂”比较,哪一个更幽静?
生:“万籁俱寂”是非常的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万籁有声”……应该……也比较安静。
生:“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
师:刚才几位同学精彩地诠释了文章“多可喜”的内涵,那么这篇文章是重在表现喜悦还是抒写悲情呢?
生:重在写悲。课文第二段开始到最后都是悲亲人的早逝。
师:都是悲亲人的早逝,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第二段开头几句好像是悲大家庭的不和睦、败落,如“内外多置小门墙”“鸡栖于厅”。
师:读得很仔细。接下来能具体说说哪些内容是悲亲人的早逝吗?
生:妪跟作者说起关于母亲生前的事时,“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师:为什么会这样?文中的母亲只不过说了六个字“儿寒乎?欲食乎?”我们同学平时听到这样的话是怎样的一种反应?也泣吗?
生:是觉得比较烦,觉得父母老把我看作长不大的小孩。
生:大概很多东西失去了才觉得它的可贵吧。文中的慈母再也不能“以指扣门扉”嘘寒问暖了,追忆时确实令人伤怀。
生:作者还悲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望,因此“瞻顾遗迹,长号不自禁”。
生:课文第四、五两段写的也是悲情,悲在与他很恩爱的妻子也先他而去。
师小结:是啊,家道日衰,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再加上自己虽才华横溢却科举不利,有负重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呢?
片断描述
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活动设计:再次阅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探究本文表现情感的独特手法(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
生: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来写,这些我们平常熟视却不怎么在意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