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教育的重提与回归是中外教育文明传承的需要,也是时代现实的呼唤。语文学科在人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应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通过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来实施。语文课堂德性教育实践中,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相融共生,它们指向同一个目的——促进学生形成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人文教育 知识引领 情感熏陶 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6-02
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背景下,语文教学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理应起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二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语文教材中很多的阅读文本都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的结晶,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语文,让人文教育更有效、更精彩!
知识引领 人文教育应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教学意识,语文教师自己应该做一个有着丰厚人文素养的人,应该有着比学生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更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准确抽象归纳古今中外蕴涵着丰富德育资源的人文素材,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变迁不断赋予人文教育新的理解和活的功能,并合理地转化为学生正确的认知。
一、人文知识的归纳
人文教育应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并在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并勤于引领学生将课堂教学素材进行必要、适当而自然的归纳和演绎。文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感性素材的主要内容压缩成简洁精炼的格言隽语,譬如,教学《老王》,我们可以将骨瘦如柴的三轮车夫的美德概括为“身残、家破、境窘的底层人令人尊敬、震撼的老实和善良”;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可以将文章意旨概括为“狼的一声深沉、骄傲的嗥叫启示我们‘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透过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了爱思梅拉达的一滴水的精彩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在那黑暗的中世纪,人性在一刹那间超越了男和女、丑和美、坏和好,发散着迷人的光辉”。精炼的“格言隽语”犹如一盏盏明灯,照耀着学生的道德求索之路,指引着他们走向光明。
二、人文知识的创新
人文知识的理解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语文教师应能“随机应变”,创新见解,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积极意义。笔者在指导学生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意思是说“君子庄重但不与别人争执,合群但不结党”,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各种不同的群体和党派,我国的执政党就是一个有着几千万党员的大群体,难道我们的共产党员都不是君子吗?传统政治道德和现实政治存在的“矛盾”给人生观和价值趋向正在形成而尚未完善的学生带来了困惑,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出辩证而合理的解释,这里的“党”,除了有“结党”的意思外,它还含有偏私、袒护、包庇的意思;所谓不党,就是不偏袒不包庇,不因私利而结成小集团,这句话就是教育人们不要“结党营私”,更不能“党同伐异”。
情感熏陶 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人文教育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教师应带着感情走进课堂,并挖掘教材、诱发学生的内蕴情感,与作者情情相通,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作者与学生激情碰撞、交融,形成情感的“高峰体验”,从而营造出一种“诚挚、放松”的和谐道德感染氛围。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能伴随着一篇篇美文所蕴涵道德情感的跌宕而起伏着自己的感情,他会在课堂上,“多情善感”,“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譬如,教学《陈情表》,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作者所面对的“亲情如山”与“君恩似海”的两难境地中的心灵抉择而扼腕,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乌鸟私情,原乞终养”和“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孝忠挚情而垂泪;教学《赤壁赋》, 他会和学生一起跟随着苏东坡梦回赤壁,一起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儒家悲悯,一起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佛家禅语,一起做享“江上之清风”,赏“山间之明月”“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道家达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活动体验 赫尔巴特将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主观和客观的。他说:“凡是他在这种自我观察中视为业己存在的那部分意愿,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客观部分,但是那种在自我观察中和随着自我观察刚刚产生的新的意愿,为与前一种相区别起见,必须称之为性格的主观部分。”③无论是客观人格的强化还是主观人格的生成都应有学生的活动体验参与,增强健全人格形成的自觉性和内生性。丰富的课堂活动,会比一些反复灌输人文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生态体验论者认为,“一切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体验是教育的本体”。笔者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有效的课堂人文教育活动体验应遵循三个原则:1.语文味——语文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2.生活性——内容应贴近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3.通俗化——形式应让学生喜闻乐见,能激起他们参与的兴趣。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活动体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本型”,就是以课内或课外某一篇或多篇特定的阅读文本作为“引子”,引出相关话题,开展相关的活动。譬如,教学《图片两组》,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两组图片,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相互交流面对图片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课堂举办“渴望和平、诅咒战争”图片展,选一幅自己认为最具震撼力的图片,向同学们作介绍,谈感受。另一类是“非文本型”,或者叫“随机型”,就是以生活中某个(些)时日或人事为载体,引出相关人文话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譬如,节日型 :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引子”, “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诵咏月古诗”“抒思乡怀人情”;“母亲节”可以让学生“送母亲一句话”“忆母亲一件事”;“国庆节”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影片,进行主题演讲;人事型:可以就班级或学校中发生的一些常见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诸如男女生交往、过生日、偶像崇拜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寓教于乐的体验形式吸引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过程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人文认知水平和人文活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在语文课堂人文教育实践中并非是一个单向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相融共生的“循环”系统,它们指向同一个目的——促进学生形成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关键词】人文教育 知识引领 情感熏陶 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6-02
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背景下,语文教学在学校人文教育中理应起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二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语文教材中很多的阅读文本都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的结晶,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语文,让人文教育更有效、更精彩!
知识引领 人文教育应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教学意识,语文教师自己应该做一个有着丰厚人文素养的人,应该有着比学生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更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准确抽象归纳古今中外蕴涵着丰富德育资源的人文素材,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变迁不断赋予人文教育新的理解和活的功能,并合理地转化为学生正确的认知。
一、人文知识的归纳
人文教育应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并在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并勤于引领学生将课堂教学素材进行必要、适当而自然的归纳和演绎。文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感性素材的主要内容压缩成简洁精炼的格言隽语,譬如,教学《老王》,我们可以将骨瘦如柴的三轮车夫的美德概括为“身残、家破、境窘的底层人令人尊敬、震撼的老实和善良”;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可以将文章意旨概括为“狼的一声深沉、骄傲的嗥叫启示我们‘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透过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了爱思梅拉达的一滴水的精彩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在那黑暗的中世纪,人性在一刹那间超越了男和女、丑和美、坏和好,发散着迷人的光辉”。精炼的“格言隽语”犹如一盏盏明灯,照耀着学生的道德求索之路,指引着他们走向光明。
二、人文知识的创新
人文知识的理解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语文教师应能“随机应变”,创新见解,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积极意义。笔者在指导学生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意思是说“君子庄重但不与别人争执,合群但不结党”,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各种不同的群体和党派,我国的执政党就是一个有着几千万党员的大群体,难道我们的共产党员都不是君子吗?传统政治道德和现实政治存在的“矛盾”给人生观和价值趋向正在形成而尚未完善的学生带来了困惑,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出辩证而合理的解释,这里的“党”,除了有“结党”的意思外,它还含有偏私、袒护、包庇的意思;所谓不党,就是不偏袒不包庇,不因私利而结成小集团,这句话就是教育人们不要“结党营私”,更不能“党同伐异”。
情感熏陶 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人文教育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教师应带着感情走进课堂,并挖掘教材、诱发学生的内蕴情感,与作者情情相通,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作者与学生激情碰撞、交融,形成情感的“高峰体验”,从而营造出一种“诚挚、放松”的和谐道德感染氛围。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能伴随着一篇篇美文所蕴涵道德情感的跌宕而起伏着自己的感情,他会在课堂上,“多情善感”,“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譬如,教学《陈情表》,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作者所面对的“亲情如山”与“君恩似海”的两难境地中的心灵抉择而扼腕,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乌鸟私情,原乞终养”和“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孝忠挚情而垂泪;教学《赤壁赋》, 他会和学生一起跟随着苏东坡梦回赤壁,一起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儒家悲悯,一起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佛家禅语,一起做享“江上之清风”,赏“山间之明月”“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道家达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活动体验 赫尔巴特将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主观和客观的。他说:“凡是他在这种自我观察中视为业己存在的那部分意愿,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客观部分,但是那种在自我观察中和随着自我观察刚刚产生的新的意愿,为与前一种相区别起见,必须称之为性格的主观部分。”③无论是客观人格的强化还是主观人格的生成都应有学生的活动体验参与,增强健全人格形成的自觉性和内生性。丰富的课堂活动,会比一些反复灌输人文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生态体验论者认为,“一切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体验是教育的本体”。笔者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有效的课堂人文教育活动体验应遵循三个原则:1.语文味——语文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2.生活性——内容应贴近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3.通俗化——形式应让学生喜闻乐见,能激起他们参与的兴趣。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活动体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本型”,就是以课内或课外某一篇或多篇特定的阅读文本作为“引子”,引出相关话题,开展相关的活动。譬如,教学《图片两组》,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两组图片,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相互交流面对图片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课堂举办“渴望和平、诅咒战争”图片展,选一幅自己认为最具震撼力的图片,向同学们作介绍,谈感受。另一类是“非文本型”,或者叫“随机型”,就是以生活中某个(些)时日或人事为载体,引出相关人文话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譬如,节日型 :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引子”, “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诵咏月古诗”“抒思乡怀人情”;“母亲节”可以让学生“送母亲一句话”“忆母亲一件事”;“国庆节”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影片,进行主题演讲;人事型:可以就班级或学校中发生的一些常见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诸如男女生交往、过生日、偶像崇拜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寓教于乐的体验形式吸引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直观而生动的教育过程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人文认知水平和人文活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在语文课堂人文教育实践中并非是一个单向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相融共生的“循环”系统,它们指向同一个目的——促进学生形成人文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