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卫生法学作为新兴专业,缺乏合适的实践方式,造成了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难以建立,学生学习障碍较大。同时,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纠纷数量与日俱增,其中沟通不畅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指出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进入医院做沟通员帮助沟通,既能改善医患关系,又有利用交叉知识的切合实践机会,我们只要选择合适的模式,此种实践方式就可以产生利于多方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卫生法学 沟通员 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59-02
卫生法学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社会需求极大,然而,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好多问题都尚待研究,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多问题,医学和法学知识不能很好融合,在社会实践方面,法院、律所主要就是涉及传统法律知识,而医院就是单纯学习医学知识。在交叉学科知识运用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专业多有困惑之感,感觉医学知识学了皮毛,不知有何作用,实践中又没有应用的空间。最终进入一个误区,卫生法学得不到发展,不能培养出实践中急缺的能够处理卫生法学问题的专业人才。
《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新方向探索》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通过本专业学生进入医院做沟通员,帮助患者和医生沟通。课题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四家医院(包括中医、西医、三级甲等以及二级医院)针对医生和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对北京两所设立有卫生法学专业的重点高校学生及教师的问卷及访谈进行研究。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逾80%患者认为医患之间沟通存在很大障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医生也认为与患者沟通困难,不能理解患者的想法,出于自卫会不自主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众多,我们应该理清思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这一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比如制度构建,医生培养模式,社会公众意识等等方面,我们卫生法学专业在校学生所能做的或者说能够有很大帮助的就是改善沟通,因此本课题致力于结合社会现实和专业学生自身能力,选择这一最佳结合点寻找新的实践方向。
一、各方的态度
医生方面,对于医患权利义务了解较多,但由于时间精力的问题,不能在临床工作中很好地注意保护患者权利,法律规定还仅仅停留在条文上。这与我国就医现状有关,大家都集中在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工作量极大,身体和精神都难堪工作重负。
医生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的调研,一是因为时间问题,最根本的是好多医生认为我们的沟通起不到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医生认为我们的课题就是一个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二是不信任我们,在医患纠纷急剧增多的今天,医生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将所有的人当作潜在敌人来防备,担心我们会起到坏作用,会加重矛盾。
大部分患者对于医患权利义务就知之甚少,误解较多,而且患者对于医生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或者大部分人是理智上是理解的,但是由于涉及自己或亲友的生命健康,情绪都比较激动,不能理智思考问题。加之社会舆论引导问题,过分宣扬商业贿赂、药品回扣等医疗机构的不良方面,患者敌对情绪较大,不是不了解权利,就是会滥用权利,甚至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然而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调研,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些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多数表示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沟通。
学校老师普遍认为,我们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思维均没有问题,但是医学知识就比较欠缺,不如本科阶段进行医学学习、硕士从事法律学习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医院的工作。其实就是医学与法学知识脱节,没有完成卫生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并不要求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像医生一样精通医术,但是要了解医生的工作,要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最难的是要在法律分析中能够运用我们所知的医学知识。
本课题在调研时,发现本专业学生普遍支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对我们提出的实践方式很感兴趣,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此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这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地人员基础,也保障了此种实践方式具有可行性的前提。
二、合理化建议
从根本来讲,此种实践方式的障碍源自不信任,医生不相信我们有沟通作用,认为我们会加剧矛盾,患者不相信我们的沟通目的和独立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选择克服障碍,使我们此种实践方向成为可能。
具体来讲,我们的实践方式是将我们的沟通员分为两类:
(一)跟诊学生
此类沟通员的身份类似于临床实习医生,承担医生方面的沟通任务。主要是跟随医生学习医学知识,同时观察诊疗过程,注意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情绪。此类沟通员的第一角色是学生,向医生学习,深刻的理解医生的行为。我们的沟通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医生交流,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下,医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沟通建议,或者说善良的细节提醒。
调研过程中,医生们普遍选择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沟通帮助,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医生认为我们是在说教,认为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只会空谈理论,认为我们不理解他们,从情感上鄙视我们、排斥我们。然而通过跟诊形式,我们成为他们的学生,身份关系立刻起了变化,抵触自然就消失了,还会愿意教我们知识,主动与我们沟通,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学生的建议老师一般都会认真考虑的。日本师生理论好地解决了实习医生实践困难的问题。实习医生向患者拜师,将患者奉为老师,像尊敬老师一样尊敬患者,很自然地消除了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抵触情绪。这个理论同样可以运用到医生与我们沟通员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直接以沟通员的身份出现在患者和医生面前,不但他们会抵触,我们自己的知识也不足以承担沟通任务。通过跟诊,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医生的工作,经历诊疗过程见识最真实的医患关系,有了实践基础,发现实践问题,我们能够更有目的的学习,也更有动力多学知识。在实践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帮助沟通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跟诊使医生容易接受我们,这是跟诊的形式意义,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让我们的帮助沟通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变得有现实意义,这是跟诊的实质意义。
(二)志愿者
在医院设立类似于北京奥运会模式的志愿者服务站,专门提供咨询服务。此种形式很好地确立了沟通员独立于医院第三方的地位,解决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问题。患者就诊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到服务站进行咨询陈述或者说投诉。
问卷调查显示,有时患者的不满情绪仅来源于沟通不足,患者的期望沟通未能实现。例如,排队时间久又支付不菲的挂号费,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期待将会提高,起码希望医生能够认真听自己陈述病情。如果医生快速完成诊疗过程,跟患者几乎没有交流,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此方面原因造成的患者投诉,我们志愿者沟通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聊天,让患者把想要陈述的病情都陈述清楚,这时不满应该已经消减了一半(倾诉能够很好地发泄情绪),然后利用自己知道的医学知识再结合跟诊了解到的医生行为方式分析医生的行为,让患者体谅超负荷工作的医生。当然,我们不仅仅是消除患者的不满情绪,还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反馈给医生,从源头上防止发生。
我们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还能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包括媒体不良引导造成的对医疗行业的整体认识偏差,以及对法律规定认识不清导致的权利认识错误。
在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行为确实侵犯患者权利的情况下,我们志愿者服务站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维权服务。因为患者不太了解法律规定,不懂医学知识,在医疗纠纷中维权就显得十分困难。志愿者服务站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咨询帮助和意见,告知患者合法维权的各种途径,为患者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维权之路。如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提醒患者家属进行尸检,告知患者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在患者不知道医生行为不合法仅是存有疑惑时我们也会如实客观地告知患者等等,弥补患者专业知识的不足,也为合法维权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将合法途径引向患者。志愿者服务站的咨询服务,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暴力维权,医闹团伙帮助“维权”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三、实现方式
我们在实践中,学生首先进行跟诊学习,有了实践经验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补充扩展之后才能承担志愿者沟通员的职责。在此之后,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时两种角色轮流互换,在不同位置的换位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问题,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寒暑期,因为,大四阶段主要是实习时间,一年都会有学生在医院实习,我们的志愿者服务站不会中断,保证了它的工作持续性。
要想实现这种实践方式,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各方协调,对于第一种类型,可以按临床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方式安排,比如与承担临床教学认为医院合作,安排我们卫生法学专业学生跟诊学习。这也是在医学院校培养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一个便利条件。第二种类型志愿者服务站需要学校向有关部门申请,由有关政府部门设立。类似于便民服务站的建立,由政府部门与医院协商,在医院建立。政府出面设立,解决了医院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问题。
由于这种方式只是尝试性的,我们应该先选一家医院进行试点工作,总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小有成效之后在发展其他,稳步发展扩大,不断总结问题,利用PDCA循环,使我们的工作呈现螺旋式上升。
四、实践方式的意义
(一)改善医患关系
医院受益,帮助医院解决大量纠纷,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做贡献。在医院没有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这些纠纷志愿者服务站就可以独立解决,且消除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情绪。即使在医生和医疗机构存在错误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的引导,患者会采取合法维权途径,医院只需要针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赔偿,对于受害患者这是医院应该给予的。同时避免了暴力袭击医生、医闹干扰影响医院正常秩序等恶劣情况的发生。患者亦受益,小的纠纷问题能够很方便的迅速解决,就医心情舒畅,如果出现问题,比较容易维权。且在我们的跟诊学生努力下,医生的态度会有很大转变,很多细节性的改善恰是患者的最大获利点,就医质量大大提高。我们帮助共建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在信任普遍缺失的今天,这将大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最终是全社会获益。
(二)促进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困惑较多,好多学生不能理解本专业的意义所在,认为是医学和法学都没学好。这种困惑之下本专业学生有两个方向,通过自己努力主要学习法学或者主要学习医学。然而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在医疗活动在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今天,社会急需的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却没有培养出来。
本课题提出的实践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实践是最佳的练兵场,实践是运用知识的最好环境。我们提出的实践方式能够很好地结合医学和法学知识,学生通过接触现实问题,更好地结合运用医学与法学的知识,建立起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本专业的意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主动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此种实践方式提供了与本专业最为切合的实习方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还能补充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锻炼实践经验,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克服大学生仍与社会脱离的现状。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日后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做律师法官或是学术研究或是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实践是亲临现场的感受,为以后解决纠纷提供思路,也更了解实际情况,在处理问题时不会与实际脱离。
关键词卫生法学 沟通员 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59-02
卫生法学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的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迅速,社会需求极大,然而,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好多问题都尚待研究,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较多问题,医学和法学知识不能很好融合,在社会实践方面,法院、律所主要就是涉及传统法律知识,而医院就是单纯学习医学知识。在交叉学科知识运用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专业多有困惑之感,感觉医学知识学了皮毛,不知有何作用,实践中又没有应用的空间。最终进入一个误区,卫生法学得不到发展,不能培养出实践中急缺的能够处理卫生法学问题的专业人才。
《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社会实践新方向探索》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通过本专业学生进入医院做沟通员,帮助患者和医生沟通。课题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四家医院(包括中医、西医、三级甲等以及二级医院)针对医生和患者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对北京两所设立有卫生法学专业的重点高校学生及教师的问卷及访谈进行研究。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逾80%患者认为医患之间沟通存在很大障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医生也认为与患者沟通困难,不能理解患者的想法,出于自卫会不自主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众多,我们应该理清思路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这一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比如制度构建,医生培养模式,社会公众意识等等方面,我们卫生法学专业在校学生所能做的或者说能够有很大帮助的就是改善沟通,因此本课题致力于结合社会现实和专业学生自身能力,选择这一最佳结合点寻找新的实践方向。
一、各方的态度
医生方面,对于医患权利义务了解较多,但由于时间精力的问题,不能在临床工作中很好地注意保护患者权利,法律规定还仅仅停留在条文上。这与我国就医现状有关,大家都集中在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工作量极大,身体和精神都难堪工作重负。
医生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的调研,一是因为时间问题,最根本的是好多医生认为我们的沟通起不到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些医生认为我们的课题就是一个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二是不信任我们,在医患纠纷急剧增多的今天,医生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将所有的人当作潜在敌人来防备,担心我们会起到坏作用,会加重矛盾。
大部分患者对于医患权利义务就知之甚少,误解较多,而且患者对于医生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够,或者大部分人是理智上是理解的,但是由于涉及自己或亲友的生命健康,情绪都比较激动,不能理智思考问题。加之社会舆论引导问题,过分宣扬商业贿赂、药品回扣等医疗机构的不良方面,患者敌对情绪较大,不是不了解权利,就是会滥用权利,甚至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然而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我们的调研,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些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多数表示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沟通。
学校老师普遍认为,我们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思维均没有问题,但是医学知识就比较欠缺,不如本科阶段进行医学学习、硕士从事法律学习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医院的工作。其实就是医学与法学知识脱节,没有完成卫生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并不要求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像医生一样精通医术,但是要了解医生的工作,要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最难的是要在法律分析中能够运用我们所知的医学知识。
本课题在调研时,发现本专业学生普遍支持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对我们提出的实践方式很感兴趣,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此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这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地人员基础,也保障了此种实践方式具有可行性的前提。
二、合理化建议
从根本来讲,此种实践方式的障碍源自不信任,医生不相信我们有沟通作用,认为我们会加剧矛盾,患者不相信我们的沟通目的和独立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选择克服障碍,使我们此种实践方向成为可能。
具体来讲,我们的实践方式是将我们的沟通员分为两类:
(一)跟诊学生
此类沟通员的身份类似于临床实习医生,承担医生方面的沟通任务。主要是跟随医生学习医学知识,同时观察诊疗过程,注意医生的行为和患者的情绪。此类沟通员的第一角色是学生,向医生学习,深刻的理解医生的行为。我们的沟通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医生交流,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下,医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沟通建议,或者说善良的细节提醒。
调研过程中,医生们普遍选择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沟通帮助,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医生认为我们是在说教,认为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只会空谈理论,认为我们不理解他们,从情感上鄙视我们、排斥我们。然而通过跟诊形式,我们成为他们的学生,身份关系立刻起了变化,抵触自然就消失了,还会愿意教我们知识,主动与我们沟通,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学生的建议老师一般都会认真考虑的。日本师生理论好地解决了实习医生实践困难的问题。实习医生向患者拜师,将患者奉为老师,像尊敬老师一样尊敬患者,很自然地消除了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抵触情绪。这个理论同样可以运用到医生与我们沟通员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直接以沟通员的身份出现在患者和医生面前,不但他们会抵触,我们自己的知识也不足以承担沟通任务。通过跟诊,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医生的工作,经历诊疗过程见识最真实的医患关系,有了实践基础,发现实践问题,我们能够更有目的的学习,也更有动力多学知识。在实践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帮助沟通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跟诊使医生容易接受我们,这是跟诊的形式意义,更重要的是扩大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让我们的帮助沟通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变得有现实意义,这是跟诊的实质意义。
(二)志愿者
在医院设立类似于北京奥运会模式的志愿者服务站,专门提供咨询服务。此种形式很好地确立了沟通员独立于医院第三方的地位,解决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问题。患者就诊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到服务站进行咨询陈述或者说投诉。
问卷调查显示,有时患者的不满情绪仅来源于沟通不足,患者的期望沟通未能实现。例如,排队时间久又支付不菲的挂号费,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期待将会提高,起码希望医生能够认真听自己陈述病情。如果医生快速完成诊疗过程,跟患者几乎没有交流,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此方面原因造成的患者投诉,我们志愿者沟通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聊天,让患者把想要陈述的病情都陈述清楚,这时不满应该已经消减了一半(倾诉能够很好地发泄情绪),然后利用自己知道的医学知识再结合跟诊了解到的医生行为方式分析医生的行为,让患者体谅超负荷工作的医生。当然,我们不仅仅是消除患者的不满情绪,还要发现问题,然后及时反馈给医生,从源头上防止发生。
我们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还能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包括媒体不良引导造成的对医疗行业的整体认识偏差,以及对法律规定认识不清导致的权利认识错误。
在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行为确实侵犯患者权利的情况下,我们志愿者服务站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维权服务。因为患者不太了解法律规定,不懂医学知识,在医疗纠纷中维权就显得十分困难。志愿者服务站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咨询帮助和意见,告知患者合法维权的各种途径,为患者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维权之路。如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提醒患者家属进行尸检,告知患者各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在患者不知道医生行为不合法仅是存有疑惑时我们也会如实客观地告知患者等等,弥补患者专业知识的不足,也为合法维权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将合法途径引向患者。志愿者服务站的咨询服务,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暴力维权,医闹团伙帮助“维权”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三、实现方式
我们在实践中,学生首先进行跟诊学习,有了实践经验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补充扩展之后才能承担志愿者沟通员的职责。在此之后,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时两种角色轮流互换,在不同位置的换位能够使我们发现更多问题,也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的社会实践不仅限于寒暑期,因为,大四阶段主要是实习时间,一年都会有学生在医院实习,我们的志愿者服务站不会中断,保证了它的工作持续性。
要想实现这种实践方式,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各方协调,对于第一种类型,可以按临床医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方式安排,比如与承担临床教学认为医院合作,安排我们卫生法学专业学生跟诊学习。这也是在医学院校培养卫生法学专业学生的一个便利条件。第二种类型志愿者服务站需要学校向有关部门申请,由有关政府部门设立。类似于便民服务站的建立,由政府部门与医院协商,在医院建立。政府出面设立,解决了医院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问题。
由于这种方式只是尝试性的,我们应该先选一家医院进行试点工作,总结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小有成效之后在发展其他,稳步发展扩大,不断总结问题,利用PDCA循环,使我们的工作呈现螺旋式上升。
四、实践方式的意义
(一)改善医患关系
医院受益,帮助医院解决大量纠纷,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做贡献。在医院没有实质性错误的情况下,这些纠纷志愿者服务站就可以独立解决,且消除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情绪。即使在医生和医疗机构存在错误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的引导,患者会采取合法维权途径,医院只需要针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赔偿,对于受害患者这是医院应该给予的。同时避免了暴力袭击医生、医闹干扰影响医院正常秩序等恶劣情况的发生。患者亦受益,小的纠纷问题能够很方便的迅速解决,就医心情舒畅,如果出现问题,比较容易维权。且在我们的跟诊学生努力下,医生的态度会有很大转变,很多细节性的改善恰是患者的最大获利点,就医质量大大提高。我们帮助共建医生与患者的信任,在信任普遍缺失的今天,这将大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最终是全社会获益。
(二)促进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卫生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困惑较多,好多学生不能理解本专业的意义所在,认为是医学和法学都没学好。这种困惑之下本专业学生有两个方向,通过自己努力主要学习法学或者主要学习医学。然而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在医疗活动在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今天,社会急需的卫生法学专业人才却没有培养出来。
本课题提出的实践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困惑,实践是最佳的练兵场,实践是运用知识的最好环境。我们提出的实践方式能够很好地结合医学和法学知识,学生通过接触现实问题,更好地结合运用医学与法学的知识,建立起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了解本专业的意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主动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此种实践方式提供了与本专业最为切合的实习方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还能补充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锻炼实践经验,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克服大学生仍与社会脱离的现状。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日后我们的学生不管是做律师法官或是学术研究或是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实践是亲临现场的感受,为以后解决纠纷提供思路,也更了解实际情况,在处理问题时不会与实际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