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精彩的“前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数学学习中的“合理抢跑”. 课前的预习工作,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预习”收到实效.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留给教师的:重视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只有及时养成反馈、检查的好习惯,才能让“课前预习”起到“开胃酒”的作用.
  【关键词】 先学后教;预习兴趣;预习方法;检查反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 经过多样的教学模式实践,我深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无疑是实现教学终极目标最好的模式. “课前预习”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语文老师的“专利”,数学教师总担心提早让学生看书,聪明的孩子课堂上就不听了. 即使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也常常这样说:“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 ”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口头上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自从参加了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我们都要求课题实验教师在教学预案之前加上预习方案及预习作业设计,如何布置预习作业?结合学生实际从哪些方面进行预习?通过这些方面的集体交流,使教师对于每一课的预习目标和要求更明确了,对于学生预习习惯的指导也更有效了.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和体会.
  一、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作品的总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 预习的目的在于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带到第二天上课时有针对性听讲.
  预习有四个好处:第一,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第二,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第三,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课前预习就等于先学习了一遍,有利于加强记忆;有利于搞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掌握、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关键,以便于听课中把握思考方向,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二、 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赞可夫说过:“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一名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时,预习就不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
  1.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因此让学生在课前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探究数学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准备上“旋转”一课时问学生:“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肯定有很多学生喜欢,然后教师就马上接着说:“今晚,老师就布置一项作业,玩‘俄罗斯方块’的游戏. ”就在学生感到诧异的同时,教师接着说:“你们当然不能只顾着玩,在玩时注意观察那些方块是怎么变换的?”这样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来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把生活带进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定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利用表现欲,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当他们有机会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时,会产生极高的兴奋感,兴奋引发兴趣,他们将努力使自己表现得精彩. 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品尝预习成功的“甜美”,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特别是学困生进步时,更要不吝其爱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前一天我对班里一名学习有困难、平日不爱完成预习作业的学生说:“明天老师要上平行四边形这一课,还想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当小老师,你愿不愿意?”他说:“我愿意,但我不会. ”我紧接着说:“你可以提前预习呀,老师帮助你,明天给大家个惊喜好吗?”放学之后,我和他留在教室里,帮他“开小灶”. 我先让他把明天要教的内容通读,接着让他说说新的知识,每个步骤都达到要求后,我由衷地对他说:“你进步真快,老师很佩服你.”第二天,他真的登上了讲台. 看着同学们钦佩的目光,孩子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以后他坚持每天预习,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数学学习进步得很快.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
  1. 读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句地读,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画,画出重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总体上了解新知,初步明白新课的主要内容,为后面理解和掌握新知做准备. “读”一定要找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争对教材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完整的理解.
  2. 想
  在精读后,想一想,这一课的内容与之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它与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况相关联,或者是老师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提出一些合适的预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从而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在预习的时候要想想这节新课和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可以先复习旧知. 如:“找次品”一课,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思考何谓“次品”?如何发现“次品”并找到“次品”?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次品”?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学生已有初步感知,所谓“次品”即质量不合格或与其他物品有差异的那一个,必须通过检验才能找到,为课堂上的新知导入打好基础.
  3. 动
  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光靠眼睛去看是很难理解的,还必须动手去做一做,从活动中感性认知,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比较形象的操作过程.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知识时,不管是形体特征的认识还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都是非常抽象的知识点. 所以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先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让全班学生都试着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第二天上课时,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摆在桌面上,有的同学的模型歪歪扭扭,“奇丑无比”;有的同学的模型边上粘了好多透明胶,“惨不忍睹”,只有几个女生的作品比较像样,之后我让这几个孩子说了自己的制作过程,大家才豁然开朗,原来必须剪出三组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才能粘合成一个长方体,在介绍制作过程中,其实我们已经在学习它的特征了. 再结合剪长方体,认识展开图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了解得更透彻了,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形象地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为后面学习它的表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练
  每名同学都必须准备一本预习本,预习完本节后,让学生将本节的“课内练习”在预习本上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待教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来.
  四、重视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教师及时检查学生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坚持不懈地预习对孩子来说是件“吃苦”的事,独生子女特有的娇气、意志薄弱等缺点及家长的配合不力、纷繁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预习工作比较难做到自觉,更难做到坚持. 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安排检查反馈的环节,检查的形式可以是提问检查、同桌互相检查、小组交流汇报式检查;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也可以放在课后. 检查中,若发现学生没有完成预习作业,要督促其及时补上.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检查,检查后教师都要对学生们的预习情况进行讲评,以推动下一次的预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 ”学生通过预习,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参与课堂实践,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这一过程是快乐的;学生通过预习,找寻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探究、分析新知,这个过程是辛苦的. 不管是快乐的还是辛苦的,这些体验都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能力将逐步提高. 他们会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预习活动,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预习成为数学课堂精彩的“前奏”.
  【参考文献】
  [1]苏春风.新形势下“先学后教”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8).
  [2]张江梅.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模式实施之要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03).
  [3]吕志明.小学生数学策略学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然后是照搬学习,大力推行,结果是邯郸学步,不仅先进经验没有学到,就连自己以往好的做法也丢掉了,学校叫苦连天,学生和家长也不领情,怨声载道.事实上不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昌乐中学的“271高效课堂模式”,他们课堂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观念,教师少教,学生多
一、預备知识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以兴趣激发对话、以提问生成对话、以幽默推动对话、以氛围创造对话等几方面的探讨,以期探索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以兴趣激发对话,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摘要】 类比是根据两个不同的对象,在某些方面(特征、属性、关系等)的类同之处,猜测这两个对象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类同之处,并作出某种判断的推理方法.本文分别介绍了类比的含义,类比的作用及类比在数学解题中的各种应用.  【关键词】 类比;推理方法;数学;应用  一、类比法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 通俗地
【摘要】一节课中老师总会无意识地提出许多问题,但是很多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根本就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激不起学生的思维,如果一节课中研究和操作过程有着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除了有预设问题,还有备设问题,那么就能让课堂在未知的方向发展,却又不会偏离轨道。  【关键词】提问;质疑;引导;预设;发展  提问、质疑是数学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听了几位数学大师的课之后我对这一常用的教学
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 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有意设计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
【摘要】 在高中阶段如何把数学概念讲全面、透彻,让学生能深入领会数学概念精髓,有效进行数学知识学习与掌握,不仅是数学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数学教学实践课题,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一步探究教学方法.下面不妨结合个人教学体会浅谈如何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关键词】数学;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教学  一、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由于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 我校是区内一所普通高中,不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通常是死记硬背,一知半解,在只是机械记住零碎知识,而没有形成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去匆忙做题,模仿教师讲过的某些典型的例题. 其结果是,一旦遇到新背景、新问题,就束手无策. 何况,没能切实领会数学概念的本质
【摘要】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有证据表明:我国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不容乐观. 本文以此为线索,具体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及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质疑;问题场;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在《数学的心脏》这篇文章中强调指出
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每一名学生都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特性,同时,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双边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彰显个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体察到学生的这种需求,以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载体,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方向,大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体现,培养具有个性的数学人才.  一、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生个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