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证性的哲学"到"描述性的哲学"——由超越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二分法"所想到的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证性的哲学"是以形式逻辑为基础的"有立场"的哲学传统,其语言使用上的特色是立足"真"与"假"对立的一分为二传统;"描述性的哲学"去除语言使用过程中包括形式逻辑在内的一切前提条件,诉诸一种不断自指或返回自身的"中性"语言,这种语言从古老的语言悖论现象中获得了巨大的启示,消解了各种人为划定的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哲学敞开了崭新的精神面貌.
其他文献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英国著名女性文学家。她的小说的魅力征服了两个世纪以来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同时由于她的戏剧才华使小说深受电影界的青睐,其6部小说已全部被搬上银幕。
是笔者最近在民间发掘的清代天地门教的珍本秘籍.该部经卷记载了天地门教"派功叩首"的内中理数,组织传承,内丹修炼术以及驱邪咒语、避灾剑诀等法术,对于进一步认识天地门教为
范.弗拉森在批判科学实在论的论证方式的基础上,以“经验的适当性”为要点阐述了建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他认为,接受理论的条件,并不是因为理论是真的,而是因为理论
"恩"的本质是仁慈、爱,恩惠形成于人类之爱."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意,源于人类的基本需要."爱"分为"爱己"和"爱人",基于二者之上的恩德也就相应地分为感恩道德和施恩道德."感
伯林的实践哲学建立在对20世纪那些力图彻底改造社会的多种实践的反思基础上。他认为,用唯理主义的实践方案来处理人类的现实问题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这纯粹是理性的误用。有
哲学能不能成为科学?这在今天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它涉及对哲学的理解.而大家知道,"什么是哲学"是哲学家们至今争论不休而且争论本身就集中反映了哲学研究水平或状况的
目的提高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性、准确性,观察ADHD患儿认知和智力障碍程度。方法对60例ADHD患儿(ADHD组)和6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
梁漱溟是近代以来“复归”论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复归”论不仅在中国文化的困厄时期卓越地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内在生命力,而且亦从特定的角度凸显了中国文化的理论
“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历代儒家对此都十分重视。较之于其他儒家,董仲舒的“生”之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自我言说特色,概言之,他通过极富个性的对天人关系论的解读
孔子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和著述者,也很早注意到了语言表达的有限性,认为言不能尽意.在此基础上,孔子又提出"立象以尽意",以象作为语言的辅助手段.孔子关于言、象、意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