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真正接受系统学习的开始,人一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良好习惯、重要素质和能力都需要在这一阶段播种和培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呢?
一、情境问题。引导探究
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如果问题过于浅显,答案唾手可得,学生就会缺乏探究热情。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则会无所适从,必会丧失探究的信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设计能诱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唤起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探究中去。如教师课前准备好水和量筒、量杯、小石块、小木块等实验材料。首先创设问题:利用浸入法或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学生先自主思考2分钟,激活思维,形成个人观点。然后学习对子交流讨论,再带着疑惑进入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最后全班展示,利用实验材料演示、验证小组结论。最终得出结论:相同点是不规则物体都要全部浸没在水中;不同点是:利用浸入法,不规则物体浸入后量筒内水不能溢出,且重点观察水面的高度变化;利用排水法,重点测量溢出水的体积。由猜测到验证,经历数学思考过程,教学效果好。
二、自主发现。有效合作
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由学生亲自发现,其理解数学新知将会最深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思维活动,而这一切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合作探究前,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本或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探求未知的好奇,通过疑问迭出的悬念,豁然开朗的顿悟,自我经验的总结,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此时,再开展小组探究,学生才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问题可提,有不同的观点可争。认知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揭示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和联系.提高合作探究的效果。
三、拓宽空间。创新思维
受传统教学影响,一些教师把教室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场所,甚至把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困住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探究的问题也多是指向集中、答案唯一、解法简单,结论唾手可得。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或有效整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中去探究创新。如“统计”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种统计方法,重点学会“正”字法。教师可安排这样的活动:课间十分钟内,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数量,统计各班佩戴红领巾学生数量,学校门口统计一定时间内经过的不同车辆等。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让他们学生活中的数学。边实践边比较哪种统计方法更有效,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懂得了数学是有用的,确实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避免形式,回归真实
新课改以来,轰轰烈烈的小组活动成为某些新课堂的外在表现。有的小组为合作而合作,只追求形式,实效性很差,突出表现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在问题情境中,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思维的火花能在相互碰撞中闪光。例如:归纳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正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迁移类推,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长x宽x高(当长、宽与高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底面积×高来计算。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形状的物体体积可用公式“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关键是什么?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各抒己见,即使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在教数学,而应是教师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在探索中激起兴趣。教师要主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伙伴,达到启发式讲解、赏识性引导、活动中学习、情境中感受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这个小社会里,亲历生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一、情境问题。引导探究
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如果问题过于浅显,答案唾手可得,学生就会缺乏探究热情。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则会无所适从,必会丧失探究的信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的放矢,设计能诱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唤起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探究中去。如教师课前准备好水和量筒、量杯、小石块、小木块等实验材料。首先创设问题:利用浸入法或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什么区别?学生先自主思考2分钟,激活思维,形成个人观点。然后学习对子交流讨论,再带着疑惑进入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最后全班展示,利用实验材料演示、验证小组结论。最终得出结论:相同点是不规则物体都要全部浸没在水中;不同点是:利用浸入法,不规则物体浸入后量筒内水不能溢出,且重点观察水面的高度变化;利用排水法,重点测量溢出水的体积。由猜测到验证,经历数学思考过程,教学效果好。
二、自主发现。有效合作
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是人的灵魂深处都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由学生亲自发现,其理解数学新知将会最深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思维活动,而这一切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合作探究前,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本或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探求未知的好奇,通过疑问迭出的悬念,豁然开朗的顿悟,自我经验的总结,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此时,再开展小组探究,学生才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问题可提,有不同的观点可争。认知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揭示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和联系.提高合作探究的效果。
三、拓宽空间。创新思维
受传统教学影响,一些教师把教室作为学生唯一的学习场所,甚至把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困住了学生的手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探究的问题也多是指向集中、答案唯一、解法简单,结论唾手可得。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或有效整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合作学习环境中去探究创新。如“统计”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多种统计方法,重点学会“正”字法。教师可安排这样的活动:课间十分钟内,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数量,统计各班佩戴红领巾学生数量,学校门口统计一定时间内经过的不同车辆等。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让他们学生活中的数学。边实践边比较哪种统计方法更有效,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懂得了数学是有用的,确实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避免形式,回归真实
新课改以来,轰轰烈烈的小组活动成为某些新课堂的外在表现。有的小组为合作而合作,只追求形式,实效性很差,突出表现在时间上得不到保证。在问题情境中,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思维的火花能在相互碰撞中闪光。例如:归纳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根据正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迁移类推,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长x宽x高(当长、宽与高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底面积×高来计算。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形状的物体体积可用公式“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关键是什么?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各抒己见,即使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在教数学,而应是教师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在探索中激起兴趣。教师要主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伙伴,达到启发式讲解、赏识性引导、活动中学习、情境中感受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这个小社会里,亲历生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