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语文学习的动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9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乐学”思想的本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小孩子对于学习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缺乏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而教师最大的职责就应是合理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过我们的合理引导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他们乐在其中,这是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功,学生也能够因此而受益一生。以下我想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备课充分,以生为主
  备课不能机械地备课本,应在全面充分地了解班级学生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教学语言方面,要选择用孩子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既亲切又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问题的设计方面,要分层设计问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增加一些游戏的环节,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只能保持几分钟,但他们对做游戏兴趣极高,如果能设计好教学游戏,必定能提高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将教学内容很好地传授给孩子,可谓一举两得。
  2.创设情境,充分激趣
  小学生的想象力虽丰富,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与社会常识,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好情境,不能空洞说
  教,否则无异于“对牛弹琴”。如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jqx”的教学,书本上提供的是一幅“妈妈在洗衣机旁洗衣,我来帮忙”的插图,这幅图不是以孩子的视角去设计的,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我重新设计了一幅“七只小黄鸡”插图,并给插图配了新儿歌:“地上好多小黄鸡,一二三四五六七,小黄鸡,小黄鸡,早上见面笑嘻嘻。”孩子们看到小黄鸡时明显兴趣大增,那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调动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1.语文课上学习的方法
  (1)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老师上课需要备课,同样的,学生学习也需要备学,只有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预习对上好语文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这一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他们需要老师的帮助,一方面老师要在开学之初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养成动眼看、用耳听、动口议、动笔写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老师要多花心思设计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同时不忘时刻提醒那些开小差的孩子。
  (3)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后复习要及时,及时弥补缺漏,反复阅读教材,达到完全理解教材。课后复习一定要在遗忘之前进行,不要在忘掉以后再来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充分进行实践运用,力求有所创新。
  2.语文课后自学的方法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阅读时,要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多读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因为这些均是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阔眼界、启迪思维、陶冶情操。语文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真正教给孩子们课外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习语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不再是一种硬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快乐地汲取新知。
  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坚持学习语文。激励的方法非常简单,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稍加用心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课堂上多肯定学生言之成理的回答,对于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一定要多给予他们机
  会,不能打消其积极性;要多关注那些胆怯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浅显易答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作答。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上多花心思,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如:可以在学生写得好的字旁画笑脸、在写得好的句子旁写一句赞赏的话语……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情都能够在学生那幼小的心灵中掀起波澜,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够激励他们更好地去学习,更快乐地去学习。教师还应多组织一些班级内的读书小竞赛,给那些表现好的学生一些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这样能够让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很有成就感。
  我们应尽我们所能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更好、更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
其他文献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说“‘我’的课堂,学生做主”。大家都知道,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学手段的使用等等主动权都掌握在老师的手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点拨者、参与者、指导者,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只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才有生命力!在课堂中只有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才能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才
摘 要:论述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其次要博览群书,提升文化底蕴。  关键词:语言素养;文化底蕴;语文老师  诗人海德格尔曾对人的生活作了一个最为美妙的构想:“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觉得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更要“让学生诗意地栖息在文化生活的课堂上”。但是在教学文化生活模块时,常常深感自己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老舍“想北平”时对北平细微之处记忆的理解,感受老舍对北平深挚的情感。  能力目标:用短文或诗歌的形式,将自己所揣摩和感受到的老舍的内心描绘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老舍对北平深挚的感情。  (说明:老舍的这篇文章粗看之质朴平淡,细究之却饱蕴着深情。可是对于学生而言,却还只能味其“淡”、不能赏其“深”,如何让这些对日常生活熟视无睹的心灵走进这返璞归真的文字世界
摘 要: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把握幼儿学习科学的各个环节,运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获得更为广泛的经验,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科学;渗透;生活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科学就藏在孩子对自己周围具体的物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办好一所学校,一靠方针政策的正确;二靠管理上的科学。某些学校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或提高不快,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除了社会、历史、家庭的原因外,主要是与学校管理者自身素质和管理方法不当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人性化  当今“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导思想,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人性”这个中心是不会改变的。离开了人去谈社会管理那就是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对于网络海洋的丰富多彩充满了好奇,掌握好上网技巧,能便捷快速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对他们而言是比较有诱惑力的。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更简捷高效地获取这些知识和方法呢?  关键词:便捷;教学片段;信息技术;反思  【案例背景】  《便捷访问网站》是网络教学单元的第二课,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英特网并学会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
摘 要:语文改革大潮如火如荼,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投身其中,努力实践自己的教学体验。但是,语文高效课堂不能完全背离教学的传统,更不能一味求新、求变、求另类,否则在本质上就是走入了另一个误区,所以,针对语文课堂改革,千万不能矫枉过正,否则肯定会过犹不及。  关键词:反思;课堂;过犹不及  回望近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曾经流连于应试教育的园地,曾经徘徊于新课改的门口,而今到了“悟”的时候,我却迷惘了。我虽
【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第三册第7课《萝卜青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看图片使学生认识生活中每天会吃的萝卜、青菜、白菜。  2.情感目标:引导他们要多吃蔬菜,做个不挑食、不偏食的好孩子。  3.能力目标:能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认知、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精细动作。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组织教学  1.木头人游戏:一二三,木头
摘 要:高中艺术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大都对课本内容尤其是其中的道德内容持怀疑态度,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通过充分尊重艺术生、塑造教师形象、进行德育专题教育等方式,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艺术生;思想政治教学;道德教育  作为德育核心和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课,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摘 要:每一个班级里面都有学困生,为了能够帮助学困生,教师首先要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不断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中充满信心。教师应该主动接近以及关心学困生,还要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适当鼓励学困生,只有这样做才可以激发学困生的潜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从班级学困生着手,重点分析了如何让班级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的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关心;鼓励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师不应该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