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莱·流浪与隐居 街头纪实摄影的传奇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尔吉奥·拉莱是拉丁美洲首位马格南摄影师,他被誉为智利摄影的国宝,在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他终日流浪,从未公开举办影展,在他去世后的—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为他举办大型回顾展,这样的—位街头流浪摄影家的名字成为了摄影界的焦点。
  动荡的生涯
  塞尔吉奥·拉莱的成长环境十分优秀,年轻时的拉菜是一个“富二代”,他家庭殷实,父亲是智利的文化名人、著名的建筑师,圣地亚哥的一条主要街道以这一人才辈出的姓氏命名。但拉菜很快便逃离了家中纷繁的社交活动。尽管父子间关系紧张,但正是家父丰富的藏书让他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摄影。1949年,拉菜被父亲送到美国读大学,赴美留学期间购买了一台徕卡相机,他开始学习摄影技术,并逐渐对摄影入迷。大学毕业时,一次旅行让他萌生了成为自由摄影师的想法。为摆脱家人的束缚,拉莱跑去了欧洲。在那里,他随心所欲,没有毫无生活压力,结识了众多艺术家朋友,同他们一起服用迷幻剂,是典型的文艺青年。这其间,拉菜的创作视野逐渐开阔,个人风格渐渐成熟,成为《时代》和《巴黎竞赛》等众多大牌杂志的摄影师。牛刀小试的摄影师第一次拍摄的重要作品是圣地亚哥的流浪儿童,这组照片,既是拉莱本人个性的写照,也是他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在街上、在桥下,他将自己视为流浪儿童的一员。同一时期,拉菜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爱德华-史泰钦寄去了几幅作品,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史泰钦评价这些照片“这简直就是圣母玛利亚显灵”。拉菜后来回忆到,正是这种肯定,坚定了他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的抱负。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也为摆脱压抑的家庭环境,拉菜申请了英国文化协会提供的奖学金前往伦敦,并得以追随他崇拜的摄影师——比尔·布兰特。旅欧期间,拉莱的梦想得以实现:偶像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看到他的作品后十分赏识,盛情邀其加入马格南图片社。然而,拉菜很快就产生了疑惑:为了满足杂志的用稿需求,不得不拍摄大量的图片,这使得他反复纠结于工作的拍摄中。
  生命的考验
  如果称布列松是街头摄影师,那拉莱就是一名流浪者。但是拉莱的流浪概念是由自己界定的,他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有赖于经过良好训练的眼界。他曾写道:“好的摄影作品,或任何其他的人类表现形式,源于—种优雅。”为此,要学会通过超脱成规,集中精力,细致观察来表达一幅照片。在马格南期间,拉莱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马不停蹄,足迹遍布阿尔及利亚、伊朗、意大利等世界各地。其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无疑是拍摄西西里岛的黑手党,一次不可思议的冒险经历,一篇难以置信的报道。诚然,以一名智利旅行者的身份刺探黑手党老大的私人生活绝非易事,所以报道被广泛传播。拉莱是否因此而遭到黑手党的追杀,也众说纷纭。何塞-多诺索曾经亲耳听到拉菜对于这次报道的看法,他本人应该是很满意。拉莱说过,“完成那次报道,是一次困难而漫长的旅程,不过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但后来,拉莱尝试过服用迷幻剂,体验了各种超验主义的冥想方法,还沉迷于神秘的东方哲学。最后,拉莱决定回到智利,成为马格南的“通讯员”——这可令他逃离繁复的日常工作。
  隐世回归
  他将现实切割成片段,从不担心有什么落在了取景框之外,更不惧怕大胆的对角线构图,不惧怕图像模糊,也不惧怕烈日直射或者光线暗淡。摄影,是意识的高度集中。拉菜经常使用的词汇包括“摆脱常规束缚”、“纯粹”、“集中”和“奇迹”,这些词汇距离通常用于摄影史的学科语言相去甚远,它们更接近于一种个人神秘主义。在他看来,摄影师不过是一个中介,他们所拍摄的画面早已存在于宇宙间。拉菜在介绍他的第一本书《手中的取景框》的—段文字中写道:“我能够给予这个世界一个形状,当感到神性与我产生共鸣的时候。”拉莱作为摄影师这一媒介,担当了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摆渡的船夫角色。其后,“赞美我主”如同祷语般被反复吟诵,渗透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历经流浪,名声对拉莱而言已触手可及,但他却选择归根于深爱的故乡,传其所学,记其所思,并向人类破坏地球的行为提出强烈警告。愿这位平和的流浪者所虑,能引起世人的觉醒。
  影像的诗歌
  在图片报道鼎盛时期急流勇退,归隐于故乡的深山之中的拉菜。只与外界通过书信交流。作为马格南的元老级摄影师,隐居后的拉菜坚持不公开自己的作品,不举办摄影展,不出版画册。他只与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以及阿格尼丝-塞壬少数几位至友书信频繁。拉莱在一封寄给布列松的信中透露:“我正进行着一个大的拍摄项目,它完全基于个人兴趣,我将全部精力都投诸于此,毫不吝惜时间与金钱。我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两年,那是一座残破不堪,但却十分美丽的港口城市。我拍到了一批十分震撼的照片,一个颓败却散发浪漫气息的城市。”“那里”指的便是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间的瓦尔帕菜索,同—年,拉菜还在写给马克·吕布的信中说道,他对这个拍摄项目已竭尽全力,“无法做得更好了”。显然,《瓦尔帕莱索》可以把它看成拉莱的“封笔之作”。拉菜在瓦尔帕菜索拍摄的作品极为出色,这座“肮脏的玫瑰”深深吸引着他的镜头。拉菜对待摄影作品的态度就更像是诗人,他总是会追寻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其所见融为—体。《瓦尔帕菜索》可以把它看成拉莱的“封笔之作”。拉莱在瓦尔帕菜索拍摄的作品极为出色,这座“肮脏的玫瑰”深深吸引着他的镜头。拉菜对待摄影作品的态度就更像是诗人,他总是会将作品拍得极为出色,这座“肮脏的玫瑰”深深吸引着他的镜头。
其他文献
想起老家  近些年,我开始比较频繁地梦见父亲  梦见他一个人在老家忙忙碌碌  有时候砌灶台,搭猪圈  有时候在屋顶上翻检流水错动的旧瓦  有时候坐在门前枫杨下抽纸烟  有时半梦半醒间,感觉父亲仍在人世  心想着一定要赶回去看看他  但彻底醒来,只觉脸上满是泪痕  今年春上雨水泛滥,老家倒塌  堂兄的电话一下子又让我回到梦里边  想起三十五年前,父亲在寒凉的  清晨印制土砖,在黑漆的深夜给瓦窑  添
深入中国西北偏北,那里不是只有风沙干旱,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也有着炫彩夺目的风光。沙漠行车,伟岸胡杨,要留住此行的狂野与色彩,必须要带的装备自然是尼康D7200,它帮我抓住动态与颜色,再好不过了。  优先对焦点稳拍行车冲沙  这是最令人能感受到激情的活动了,那就是开车在内蒙的沙漠中冲沙,这项既刺激又狂野的运动也是每个喜欢开车的小伙伴热爱的,然而比起开车,我更喜欢将汽车在沙漠中狂野行驶的瞬间拍摄下来。尼
1  我到的时候,正赶上嘉宾入座。  小福公司的引宾员领着我从正门进。艳丽的大花篮呈扇形排开,新公司的门标彩虹状横跨在铁门上,被红绸覆盖着,正门右侧一溜竖直的标牌也被红绸覆盖着,从停车场就开始的红地毯一直延伸到进正门后的大屏风。公司职员开始喷洒彩花,弄得嘉宾们一头一脸的姹紫嫣红。  大家鱼贯进入小福公司的大院子里就座。重要人物的名牌别在第一排的椅背上,有发改委的,有区科协的,市安防协会的,还有小福
在战场上,军人手中的武器是枪与炮,而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战地摄影师手中有的只是一台小小的相机和胶卷而已,相机和胶卷虽然不能制造硝烟,但是却能让这些意志的记录永存于世。  与25mm的视角一同流放布拉格寇德卡和很多大师一样不拘小节个性鲜明,同样鲜明的也是他的摄影风格,独爱25mm视角的他也让寇德卡式的战地摄影横跨新闻与艺术。  被流放的视角  这是摄影师里的一个另类,如果说卡帕是勇士,史密斯是艺术家,纳
几米有句话说,“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如果不考虑此语的寓意,我想这绝对是Martin Rietze最真实的拍摄写照了。Martin Rietze是一位年近五十,专以拍摄大自然奇特景象为擅长的著名德国摄影师,尤以火山摄影闻名。十几年来,他的足迹踏遍20多个国家几十座活火山,一次次地陷入生命的绝境,也一次次地记录下了火山爆发中绝美而罕见的“流光溢彩”。  绚烂的地球“烟花”  孩提时
黑白泼墨的写意方式在近代绘画中发展成熟,写意更突出作者的意向表达,而非对于形象的刻画,在阿斗的摄影作品中,黑白的影像犹如近代绘画中泼墨写意,在无色的状态下将观展带入深刻的想象中。  墨点在纸上滴洒,黑色的墨在光线的照射下闪烁着油一样的光芒,那些自由的、挥洒自如的黑白色彩在纸上灵动地舞动着。在阿斗的摄影中,灰尘、草芥、孤枝等中国文化的抽象符号被刻画的如同泼墨绘画般有着精气神,线条、力量、气魄等内在气
口述者:陈美兰  记录者:孟德民  时间:2015年7月18日上午  地点:武汉大学陈美兰教授家中  陈美兰,1937年生,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及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曾参加主持编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是创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最早的重要学者之一。出版的专著《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曾获国家教委全国高
老魏先自灌下几大口酒,咂咂嘴说,  这酒喝得手脚有些发热了,抵得上一条棉裤。  二人围炉喝酒,不觉间浑身发热。  老魏把鞋袜一脱,鞋里就开始冒白烟。老邹挥挥手,嫌脚臭。  老魏嘿嘿一笑说,我这一路可是脚踏白云过来的。  老魏的“自由国”   会喝酒的人往往先吃半碗饭,肚腹温实了,再开始饮酒,据说这样可以保肝护胃。也有人,喝了点白酒,再喝啤酒,说是“漱漱口”,然后饮茶,把酒气一点点冲淡。老魏不是这
极简摄影绝不是“为了简单而简单”的构图方法,而是—种通过简洁有力的画面来诠释摄影者复杂的观念思考的影像表达方式。它看似简单,却暗合了深刻观念,摄影家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转化在摄影上,将影像背后的思考映射在极简的画面中。我们将通过东西方五位摄影大师的作品来诠释极简摄影的哲学内涵,体验极简背后的力量。  杉本博司  极简是对万物的禅修  在杉本博司的作品《海》中,他走访世界各地的海岸,将海最简单的
我们的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部有远行的冲动。但是对于远方的盲目追求只会让我们迷失心性,我们甚至不知道去远方是为了什么。那么在远方之前应该做什么呢?TolTlas Rucke拍摄影作品无疑是最好的参考——面对自我,辨清自我。  远方,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而越神秘就越让人想去探寻,远方总是有种魔力,令人向往。但是有个比远方更远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灵魂深处。要想到达远方,应该先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