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编教材经典古诗文阅读延伸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基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精神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古诗文阅读教学对传承中华文化、塑造民族文化意义重大,这是国家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结合统编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课外阅读,由学校推进,有指导、有要求、有氛围、有比赛,学生才会在诵读过程中兴趣盎然。如何通过一则古诗文,实现经典古诗文的阅读延伸呢?本文以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三字经》为例,谈谈小学阶段经典古诗文阅读延伸的有效性策略。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统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课《人之初》,是用两个《三字经》的共八行精选片段进行识字教学。第一个片段讲述的重点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性,第二个片段讲述的内容是儿童成长中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倡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抛砖引玉之用,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共享这道精美的中华文化大餐。我校古诗文研究课题组的教师们经过商议,决定全班统一诵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全国百佳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丛书《三字经》。该书每个4句为一篇,有注音帮助扫除“拦路虎”,有插图,有经文解释,还有与经文相关的故事,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文的历史背景。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究,探索小学阶段古诗文阅读延伸的有效性策略,丰富中华经典文化教学的实践案例。
  二、研究的路线和方法
  1.研究路线
  学生背诵——反馈——调整策略,再背诵——反馈——每天坚持课前背诵反馈——展示
  2.研究方法
  收集文献资料、实践法、总结经验法、研究总结案例。
  三、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1.利用零碎时间,背下一部《三字经》
  每天课前预备铃开始,班长组织大家一边作课前准备,一边背诵。教师上课前,用大概5分钟提问。一学期下来,学生能够把整一本《三字经》背诵下来。“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全班同学在舞台上自信地诵读《三字经》,配上音乐,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利用课前零碎时间,比别人多掌握了一部《三字经》,教师为学生的表现骄傲,为大家的坚持感动。《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但对意思的理解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不理解经文,也读不流利。教师反思:让一年级小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经文的意思,是否拔高要求了?于是进行第三轮改变,教师描绘一个场景,让学生说出相应的经文,能够联系经文了解相关历史故事,甚至把相关提问发到班级群,由家长向学生提问。比如说:今天阅读《三字经》42页至47页,明天背诵经文,提问:人类与生俱来的七种情绪分别是什么?古时候制乐器的八种材料是什么?复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知道他的什么故事?这样设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个学生在家里都接受了家长的提问,第二天信心满满地回答教师的问题,领会经典,学习精华思想,不再是死记硬背。
  2.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诵读《三字经》过程中,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进行总结,希望通过这样的指导方式,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一步步成为真正的“国学经典传诵人”。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诵读,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描绘的场景中,能说出相应经文,能够联系经文了解相关历史故事。将文言文知识童趣化、系统化、条理化,然后记诵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字经》中的许多句段都有一定的哲理性,这些道理都会引发学生深思。到后来,基本上学生不需要教师的提问,自己已经可以根据《三字经》的经文进行互相提问,互相回答。遵循“课内打基础,课外增实力”这一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全书,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学生越学越感兴趣。
  3.全体带动,兼顾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由学校推进,为了引起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全班共同努力,适当地表扬鼓励,会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兴趣盎然。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背《三字经》,提升学生积极展示的兴趣,达到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差异,采用动态教学方法,让学生联想竞答。课堂上把所有学生都充分动员起来,让他们在比赛中再次加深了对《三字经》的理解。比赛以鼓励为主,注意表扬时的策略,达到层次化、多样化,旨在使后进生看到自身价值,优生继续进步。其次,开展学习活动要利用差异。要充分利用差异,在教学中发挥优势同学的主导作用。有些学生有良好的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我会让他们在背诵后讲故事,推理;我在课堂上设计的叙述部分既是练习又是展示,对能力稍差的学生适当地增强他们的语感,只让他们背会原文,倾听故事,預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吟文言诗句,传中华文化之精髓
  吟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路径。文言诗句一定要会吟诵,才能得到它的精华。温儒敏教授曾说,课文分析不应该琐碎、程式化,要鼓励学生多诵读以激发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三字经》在吟诵的过程中,向全体学生推开吟诵之门,全体学生跟着录音吟诵《三字经》片段。吟诵,改变了文言诗文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让文言诗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学生因吟诵而爱上文言诗文,爱上汉语汉字,爱上中国文化。
  5.播下国学种子,传承、传播
  为了展现中华文化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深入挖掘,与时俱进弘扬创新。一个学期下来,能够背诵《三字经》并参加展演的学生,颁发一年级“国学经典传诵人”名誉证书。获得第一阶段“国学小名士”称号。在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让教师认识到学习古诗文带给学生的价值。因此,背诵有价值的古诗文,让学生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是教师今后教学常抓不懈的工作。小学阶段经典古诗文阅读延伸的有效性策略,是教师今后教学探索研究的方向。希望国学的种子悄然植在学生心中,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中流传,在细细阅读、用心背诵、积极思考中迸发出属于教师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鲍继平.教学《三字经》[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 陈怡编.《三字经》解析与教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3] 陈玮:“经典有约,知遇甚美——由《三字经》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7.
其他文献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这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把握后进生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后进生和优等生一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都渴望取得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成绩不理想。英语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不仅在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在于他们的学习情绪、态度和学习动力等,作为
东莞市寮步镇横坑小学,创建于1922年,距今已有98年历史。学校凭借“敢为人先”的开拓文化内涵,秉承“力争上游”的新时代锐气,吸纳“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走进校园,墨香悠远,环境怡人,布局合理。学校经过90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和提炼,形成了“至诚·至善”的办学理念,精心培养“信仰坚定、学业优良,体魄强健、思维创新”的世界公民,致力建设“高素质教师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对于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个人应当具有优秀的思想品格及实践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实现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以生为本  以往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少教师都把历史知识的讲
【摘要】《语文課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这种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起步阶段。但据笔者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调研中发现,小学中年段的学生由于受性格、生理、思维等发展特点的制约,“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发展不足。因此,笔者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研究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阶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一线教师中年段的教学有效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摘要】不少学生在学习溶解度相关内容时,虽然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却是两眼一抹黑,缺乏科学思路与合理方法,导致解题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在解溶解度曲线相关内容时,不少学生会读图却不会做题,所以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科学、多样、正确的解题思路。本文围绕数据与图像的转换、根据知识简化问题、透过题干明晰要点、基于问题理解思路等方面,就溶解度曲线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展开探讨,但愿
【摘要】经典诗文浩如烟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小学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从经典诗文中去粗取精,按课程体系优化编排,探究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之路,达到文化传承等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而传统文化宝库中,经典诗文无疑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解决复杂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持久地进行深度学习呢?我觉得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赏识的激励性作用,通过尊重、赏识、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度思考的学习中建立自信,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赏识
古人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小学阶段,学生是否敢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每个小组敢问的同学总是那几个,胆小的同学总充当一个旁观者,如何调动这些孩子的积极性,这是笔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在健康的心理环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农村中学,欲实现正规化的生物实验教学却是一大挑战。不管是学校层面、教师还是学生层面,亦或是条件设施层面都存在着问题。理性看待并剖析问题的存在,找到合理可行的改进策略对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意义不容小觑。
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是在于提升自己,启发别人,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比赛课是展示给别人观摩、评论和借鉴的,授课教师在上课时不但要有创意,凸显个人特色;而且要以简洁、清晰、精练、完美的外在形式具体地表达丰富的教学内涵,从备课到授课,都要尽量做到完美,让课堂教学不仅要感动自己,激励学生,更要憾动听课者。  一、以赛促研,提升教师教研的实效性  (一)创新备课,运筹教学方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凡善教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