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对于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个人应当具有优秀的思想品格及实践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实现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以生为本
以往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少教师都把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视为教学的重点,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着很强的教育功能。当前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普及,教师也应当紧紧跟随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从知识本位逐步转变为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中心,积极改善历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效。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實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当前教育领域中,面对新课标的提出和普及,学校也提高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故而教师也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采用教学方法时,也应当要转变传统的理念,体现出核心素养培育的明显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但可以深入挖掘出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完善学生的思想及人格。
第二,有助于让教学内容更为贴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往有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时,偶尔会出现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这样不但会误导学生,还容易使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标内容背道而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着重凸显出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让学生能够按照新课标的需求逐渐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升学并走入社会,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针对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核心素养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若是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则会导致历史教学遭遇各方面的阻碍,乃至于使学生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把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学生的适应程度,并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征,全面满足其学习需要。同时,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划分成多个层次,一步一步地打造学生。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核心素养之后,其他方面的素养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应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核心素养的培育同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纸上谈兵的方式,给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第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师要转变以往统一问答的形式,使用新颖、积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拥有思维自由发挥的空间,突破传统历史学习的束缚。只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并努力开展创新实践,才能够真正强化其核心素养。教师可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打造高效而科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并找到一条适宜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比如,教师讲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时,其中会学到《古代日本》的有关知识。此时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征,在讲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有关的PPT,让学生观看古代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并讲述相关历史故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能够证实这些历史故事的科学根据,最终再把教学落实到书本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做到以生为本,并加强其历史核心素养。
第二,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同初中历史课堂相融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吸引学生专注力,同时转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古板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趣味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及核心素养才可得到全面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可以将美国的独立作为例子,运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展示该课内容。当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产生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历史知识挑战”的小游戏,如“青蛙过河”,先用鼠标点击准备过河的小青蛙,屏幕上就会出现和美国独立知识有关的历史问题。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小青蛙就能跳到面前最近的一张荷叶上。若学生又答对一题,小青蛙继续跳到下一张荷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正确指定数量的问题,就可以让小青蛙跳到对面的岸上,游戏成功。反之,则小青蛙掉到河里,游戏失败。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被全面开发出来,积极动脑思考历史问题。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展开思考,强化其探究精神,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第三,科学运用合作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必须要坚持对合作教学法的妥善应用,使学生能够始终处在良好的交流情境当中,通过与他人的密切协作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及活动参与度,进而获得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能力、知识及情感态度发展可能性。例如,当教师和学生一同探究《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时,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其合作展开探讨。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制定详细的分组计划。比如询问学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当学生结束探讨之后,再引导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到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对资料实施整理及分析,在讨论与沟通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得出研究成果,并对其最终的结果进行修正。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瓦特等发明家的资料,研究其获取成功的路径,最终使学生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都必须要进行技术革命。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要刻苦钻研,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综上可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提高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历史教学,同时科学运用合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与自主学习的观念。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并养成其终身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对初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4-195.
[2]韩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3-34.
[3]毕阿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6):59.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以生为本
以往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少教师都把历史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视为教学的重点,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历史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着很强的教育功能。当前新课改的理念逐步普及,教师也应当紧紧跟随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从知识本位逐步转变为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中心,积极改善历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成效。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實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当前教育领域中,面对新课标的提出和普及,学校也提高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故而教师也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采用教学方法时,也应当要转变传统的理念,体现出核心素养培育的明显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这样的途径,不但可以深入挖掘出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完善学生的思想及人格。
第二,有助于让教学内容更为贴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往有的教师在历史教学时,偶尔会出现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这样不但会误导学生,还容易使学生的发展和新课标内容背道而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着重凸显出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让学生能够按照新课标的需求逐渐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升学并走入社会,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针对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核心素养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若是教师没有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则会导致历史教学遭遇各方面的阻碍,乃至于使学生丧失了对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把核心素养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学生的适应程度,并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主的理念,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征,全面满足其学习需要。同时,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划分成多个层次,一步一步地打造学生。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核心素养之后,其他方面的素养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产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应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核心素养的培育同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纸上谈兵的方式,给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第一,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教师要转变以往统一问答的形式,使用新颖、积极的方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拥有思维自由发挥的空间,突破传统历史学习的束缚。只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并努力开展创新实践,才能够真正强化其核心素养。教师可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打造高效而科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并找到一条适宜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途径。比如,教师讲到《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时,其中会学到《古代日本》的有关知识。此时教师就可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征,在讲课之前先给学生播放有关的PPT,让学生观看古代日本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并讲述相关历史故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能够证实这些历史故事的科学根据,最终再把教学落实到书本上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做到以生为本,并加强其历史核心素养。
第二,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有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同初中历史课堂相融合,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吸引学生专注力,同时转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古板的认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趣味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及核心素养才可得到全面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可以将美国的独立作为例子,运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展示该课内容。当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产生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历史知识挑战”的小游戏,如“青蛙过河”,先用鼠标点击准备过河的小青蛙,屏幕上就会出现和美国独立知识有关的历史问题。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小青蛙就能跳到面前最近的一张荷叶上。若学生又答对一题,小青蛙继续跳到下一张荷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回答正确指定数量的问题,就可以让小青蛙跳到对面的岸上,游戏成功。反之,则小青蛙掉到河里,游戏失败。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被全面开发出来,积极动脑思考历史问题。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展开思考,强化其探究精神,让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第三,科学运用合作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必须要坚持对合作教学法的妥善应用,使学生能够始终处在良好的交流情境当中,通过与他人的密切协作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及活动参与度,进而获得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能力、知识及情感态度发展可能性。例如,当教师和学生一同探究《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时,就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其合作展开探讨。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制定详细的分组计划。比如询问学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当学生结束探讨之后,再引导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到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资料,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对资料实施整理及分析,在讨论与沟通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得出研究成果,并对其最终的结果进行修正。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瓦特等发明家的资料,研究其获取成功的路径,最终使学生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历史及社会的发展都必须要进行技术革命。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要刻苦钻研,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综上可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提高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历史教学,同时科学运用合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与自主学习的观念。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并养成其终身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对初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94-195.
[2]韩琼.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3-34.
[3]毕阿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9(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