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生物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提升。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农村中学,欲实现正规化的生物实验教学却是一大挑战。不管是学校层面、教师还是学生层面,亦或是条件设施层面都存在着问题。理性看待并剖析问题的存在,找到合理可行的改进策略对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意义不容小觑。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策略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生物实验教学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校过于注重成绩而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至于生物课程的安排相对较少,一周两节,没有专门的实验课程。除去理论知识的讲授,基本没有时间进行实验操作。今年中考的改革,生物科的分值只剩40分,生物课程由原来的一周两节变成了一周一节,时间安排更加紧迫。但凡涉及的实验,教师照搬课本的操作,让学生记忆一般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这失去了实验设计的真正意义,十分不利于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
  近两年来,由于学校创均创强,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力度。部分农村学校的生物实验室慢慢建成,有了实验操作的场地与部分器材。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观念仍未转变。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成绩,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实验操作,经常利用视频或直接要求学生记忆课本的操作步骤,以代替实际操作。此外,农村大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生物教师。因受到专业的限制,教师对实验操作有种回避的态度。在实验前不重视准备工作,缺乏良好的实验素养。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严谨,以至于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质量不高。在指导学生实操的过程中,教师不会引导学生去了解实验目的,多想几个为什么,纯粹照搬课本步骤,任务式完成。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挖掘。
  (三)实验室基础条件的不足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与教育发展的滞后,近两年才有了专门的生物实验室。而实验设备及实验试剂仍不够齐全。比如,显微镜的数量,有些实验室里,显微镜才20台左右。而显微镜的操作实验是非常重要且需要学生亲身去体验才能更好地掌握实验。数量的不足,导致一半以上的学生在真正的实验过程中只能观望,而不能亲自操作体验。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还会影响整个课堂纪律。
  (四)学生实验过程随意
  在生物實验操作过程中,场面往往是比较混乱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纪律差。由于少接触实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控制不住自己主动去碰各种实验设备与试剂,课堂上没有注意教师的任何话语;2.实验操作随意。学生不愿开动脑筋,在小组内,通常把整个实验任务交给某一个学生完成。不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照搬课本的步骤,也不管实验现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所有的步骤走过场。在实验报告填写的过程中也马虎对待,不按照实际情况填写;3.实验操作习惯不好。每次做完实验后,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走出实验室,无人理会试验台的脏乱,试剂与器材乱放。无形中干扰了后面进行实验的学生。学生的随意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改进策略
  (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会影响生物教学的质量,阻碍实行素质教育的步伐。学校应该花点人力、物力与财力建设相对完善的生物实验室。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添置合理数量的操作器材。此外,应配置专门的实验员进行管理与维护。比如,在实验前,实验员可以将所用试剂与器材分配好,这样有利于促进实验的顺利进行,为实验教学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与实施计划
  首先,学校需要根据生物实验的数量安排合理的生物实验课程,而非理论与实验混在一起,这样教师将不好去把控教学进度。其次,生物学科教师在开学前应该梳理好整个学期的生物实验,制定好生物实验的教学计划,确定好哪些实验为示范性实验,哪些实验需要学生亲手操作,哪些实验需要实地考察等。此外,在每一次实验之前,教师要按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反复操作,以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度。除了备教材外,还需要备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哪些步骤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在哪些步骤会出现疑问等。作为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实验课程顺利进行。
  (三)加强对生物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
  在农村的大部分学校,生物教师是相对缺乏的,很多生物课的任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而实验的操作相对专业性较强,以至于让部分教师专业不过关而有点回避。加强生物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为促进农村生物实验教学起关键作用。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相关生物教师参加生物专业的培训或到一些发达城市的学校参加课程观摩。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专业素养,从而让教师更加自信、更加专业。
  (四)强化实验教学的管理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的教学也需要有配套的课堂管理条例,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正常有序地进行。首先,学校与教师一定得合作制订一套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条例。比如,在实验操作前,需要保持安静,认真听取、观察教师示范;在实验操作中,不得随意走动,全员参与,共同讨论;实验结束后,如实填写实验报告,收拾整理好实验器材与桌面等。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务必让学生了解每条规定,若不按规定进行,则按学校的处理措施作出相关处理。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确定好每个小组的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监督员。让每个组员在实验课中都有各自的职责,有事可做。当然每个角色可以定期更换,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领域得到锻炼。
  三、总结
  在农村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但只要学校加大重视力度,教师树立终身的学习观,不断地吸收新观念,学习前沿知识。那么,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被解决。农村的教育也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村的学子也可以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生物实验教学更具活力,让生物理论与实验有效地结合,让实验成为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阶梯。
  参考文献:
  [1]黄菲.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才智,2015(4).
  [2]李文尧.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OL].https://doc.wendoc.com/bb79dd3a7a816dd2866381074-2.html.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册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旨在增加“习作”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每个习作单元都聚焦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某一方面,从而使习作教学更具系统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乐于表达,增强写作自信” ,让写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本文将从统编教材习作教学中如何从激发学生乐于表达入手
[摘要]词语的教学具有无限魅力,对词语进行理解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需要以及词语特点。教师可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对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进行引导,使学生自觉依据文章段落对词语加以运用,借助对词语内涵的理解,进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理解;词语;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課程的标准表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丰富,对他们的语感进行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将对语文学习基本的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课题,在这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把握后进生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后进生和优等生一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都渴望取得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成绩不理想。英语学习成绩是否优秀,不仅在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在于他们的学习情绪、态度和学习动力等,作为
东莞市寮步镇横坑小学,创建于1922年,距今已有98年历史。学校凭借“敢为人先”的开拓文化内涵,秉承“力争上游”的新时代锐气,吸纳“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走进校园,墨香悠远,环境怡人,布局合理。学校经过90多年办学实践的积淀和提炼,形成了“至诚·至善”的办学理念,精心培养“信仰坚定、学业优良,体魄强健、思维创新”的世界公民,致力建设“高素质教师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对于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强调个人应当具有优秀的思想品格及实践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这一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实现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以生为本  以往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少教师都把历史知识的讲
【摘要】《语文課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这种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起步阶段。但据笔者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与调研中发现,小学中年段的学生由于受性格、生理、思维等发展特点的制约,“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发展不足。因此,笔者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研究多种适合学生发展的阶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一线教师中年段的教学有效性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摘要】不少学生在学习溶解度相关内容时,虽然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却是两眼一抹黑,缺乏科学思路与合理方法,导致解题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在解溶解度曲线相关内容时,不少学生会读图却不会做题,所以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科学、多样、正确的解题思路。本文围绕数据与图像的转换、根据知识简化问题、透过题干明晰要点、基于问题理解思路等方面,就溶解度曲线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展开探讨,但愿
【摘要】经典诗文浩如烟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开展经典诵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小学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从经典诗文中去粗取精,按课程体系优化编排,探究适合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之路,达到文化传承等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而传统文化宝库中,经典诗文无疑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解决复杂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持久地进行深度学习呢?我觉得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赏识的激励性作用,通过尊重、赏识、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度思考的学习中建立自信,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赏识
古人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小学阶段,学生是否敢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每个小组敢问的同学总是那几个,胆小的同学总充当一个旁观者,如何调动这些孩子的积极性,这是笔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在健康的心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