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在迅速变化,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正开始从关注表层、眼前向深层、长远变革。
  新课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针对现状,我们教研组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切入点,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为指导思想,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我们认为新课改不同于原有的知识教育教学模式,也不应只是加上或减少一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活动,应成为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
  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学生的终身发展
  要树立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调发展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
  1.在目标的构成和内涵上,应优先考虑情感态度,强调探求的过程、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所以目標应是:(1)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己能自主探究问题;(2)获得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3)获得经验并能运用解决问题。
  与以往不同的是情感目标成为首位,学生学习的内因调动了,学生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也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以往教师习惯于依自己的判断判定学生的对错,学生关注的只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本身,被动地接纳他人的观点,在呼唤个性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进行知识产生过程的体验,变得更为重要。如地理学科中,活动的增多即是例证(许多知识点没有书面表达,而是贯穿于活动中,例如世界气温、降水分布,东西半球的划分等活动)。
  当今许多地方和媒体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面的方法,而我们认为,科学的方法不应是单向传输给学生,同时也不是固定的模式,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关键,应是获得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应针对不同情况分析对待。
  关于知识经验,我们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但更强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强调为学生创设不断运用知识的条件。例如:讲世界气温分布中的纬度因素时、我们先拿手电筒照0°纬线让学生感知体验。
  (1)由赤道开始,向南和向北所获光热有何变化?(越来越少。)
  (2)气温由赤道向两极如何变化?
  (3)向北气温越来越低的两条等温线在什么半球?(北半球。)
  向南气温越来越低的两条等温线在什么半球?(南半球。)
  以上3点使学生既有了知识产生的体验,又有了知识运用的经历,同时还可创立条件让知识深化。如以上知识可拓展到两条等温线a和b(a>b)在哪个半球等问题,使学生体验升华。
  2.教育目标中,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分成若干层次分层共进。
  由于我们学生的统一编班,以往教师设定的目标,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不能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为克服这一弊端,我们采用了以学生发展水平和能力为线索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式的教育。(1)练习题分三类,学生任选一个按时完成。(2)每个人在规定的范围内出试题,并附上答案(可参考书本但自己一定要会,因为需要在课上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获。(3)提倡学生利用感官经验积极寻找与问题有关的信息。(4)解释交流,互相质疑,提出新问题、新发现。通过以上四点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和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因。
  二、教育的策略是体验、发现、运用
  1.强调教育者本身的体验。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调动学生去体验,即常说的必须先备好学生。
  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是进行学习的前提。
  (1)尊重每一位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兴趣,及时引导。
  (2)给予出错的权利。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不可能一点就通,而是在渐进中有正确的认识;同时错误的观点认识也是一种知识体验,从错误的到正确的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验认识过程。
  (3)给予每个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只要发表意见和看法就说明学生有了知识体验,无论正确还是错误,只有表扬激励,学生的主动性才可调动,体验才可变为经验,而不应扼杀错误体验。
  3.正确诱导学生动手、动脑发现运用知识的学习策略。
  (1)使知识内容与生活密切结合,扩展教育内容,是新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例如地球运动中畅畅与姨妈的对话。
  (2)允许学生运用已有体验去解释问题,如《地图》中如何测定两地曲线距离,学生方法多样。
  (3)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在练习中多鼓励表扬,使其明显看到自己获取的真实体验,使其有满足感。
  (4)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在集体中将自己的体验升华为经验。
  (5)指导学生将讨论的结果与自己的体验进行比较,使学生加深对获得经验的理解。
其他文献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读后感都按引、议、联、结的思路行笔。不论读后感的体裁如何,它都是读的产物,只要读中悟实、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读中悟趣,都将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我在教学《灯光》一文时,时值清明,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祭奠亡人,寄托哀思。而在农村中焚香烧纸、鼓乐齐奏、
期刊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无时不在探求一种以最小代价让学生获得最佳效果的课堂教学。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发现语文课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我们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了使学生不遗漏每一个知识点,我们总想讲多讲全、面面俱到,结果投入很多、收效甚微,语文教学成为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走上高效之路呢?我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精心取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
期刊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积极情感。它是以师生情感为纽带、以兴趣为动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旨在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那么,怎样做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数学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从“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通过接触自然、社会,运用课堂上学来的数
期刊
一、数形结合的定义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是对数形结合思想所作的非常精辟的描述。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解题中的基本思想,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
期刊
摘 要: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学习要一步一步地来,学习历史心急不得,第一要学会整体把握,再就是要学会将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第三是要学会分析比较,最后要注意善于在课本上做记号和做笔记。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法 事半功倍  进入初中, 历史是必修课之一。学生觉得《中国历史》这门学科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般来说,初一的考试题目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列举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等几种,只要掌握了有针对
期刊
摘 要:学生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段。明确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认清和学会的問题,而学习效率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习效率的高低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注重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清影响提高学习效率的因素。本文认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内在因素;环境是影响学习效率的基本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若把从甲地去往乙地的走路方向称为顺向,则从乙地返回甲地的方向就可以称为逆向。这里所谓的顺向和逆向,指的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方向截然相反的两种顺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成对的知识点,对于它们的认识都存在顺向和逆向思维的过程。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数学学习 顺向 逆向  在现实生活中,若把从甲地去往乙地的走
期刊
作文讲评,既是对本次写作活动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为今后作文指明了方向,是一个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很多老师有过这样的体验,当看到考试试卷上的作文题目,欣喜地发现,这个作文题目我们曾经练过,但同时又马上后悔、感叹没有讲评过,因此,即使练过,你班的作文分数也并不比没练过的班级高。究其原因就是你当时缺少讲评,写得好的文章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的问题是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和同仁交流。  一、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就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