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精心取舍出高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无时不在探求一种以最小代价让学生获得最佳效果的课堂教学。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发现语文课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我们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了使学生不遗漏每一个知识点,我们总想讲多讲全、面面俱到,结果投入很多、收效甚微,语文教学成为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走上高效之路呢?我认为,对课堂教学的精心取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只有学会精心取舍,才能走出贪大求全的心理怪圈,成就扎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那么,何谓“取舍”?即取其当取、舍其当舍。这里的“取舍”是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对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进行大胆合理的取舍。
  如何取舍?我认为,语文教学“备课——上课——巩固”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学取舍”的过程,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四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以定取舍。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目标定位准确,直接决定着老师的教学方向,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标不能贪多求大,应集中明确。可以从三个方面定取舍:
  1.研读作者。教师要分析作者的思路,分析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而要分析文字背后的东西,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所在,明确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2.研读编写者。编辑挑选编排文章都有一定的用意,教师在熟悉教材的时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要把它融入到整册教材中、单元中去考虑,想想: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到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联系或区别吗?
  3.研读学习者。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学生是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纪律、思维、参与程度等情况是不同的,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也不相同,我们要找出大部分學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课程目标的差异,来确定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紧扣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定取舍。
  王荣生先生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首先,要紧扣目标进行取舍。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学工作的指南。因此,内容必须体现目标。有的内容尽管好,但与教学目标不符,要坚决舍去;一味贪多,势必“蜻蜓点水”,不深不透,学生也会感觉不痛不痒。
  其次,从学生出发,确定内容取舍。有些教师完全按照教参上名师的教案上课,但课上得并不成功。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名师所面对的学生与我们的学生在生活环境、知识准备、基本素质等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名师所设计的教案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学生的学情。所以教学内容的取舍,还要注意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为目的,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出发,以定取舍。
  旧课翻新,是我们一个普遍心理,但有时会弄巧成拙。有些课用了大量多媒体课件,精美的幻灯片甚至视频虽绚丽多姿,增强了趣味性,但教师也成了一个机械的放映员,课堂缺少灵活性和师生主观能动性,大大影响了上课效果。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的,因此,应根据需要来选择。为了达到形式的新颖性,而不顾及教学内容的特定性,就是本末倒置。在多媒体技术大肆涌入课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取适合教学需要的,舍不适合学生实际的;取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舍帮助不大的;取自己得心应手的,舍自己把握不好的;取自己已学到的,舍自己目前还不会的。
  四、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定取舍。
  布置作业的目的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是对新内容的预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但由于片面追求分数,许多教师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作业单调、重复,内容窄,份量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学生埋头于烦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做作业作为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该细思量巧设计,探究作业内容与课文内容的整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和富有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主”成为中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就得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巩固训练等环节进行恰当的取舍定位,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充满困惑和不断充实提高的过程,我这里只不过是个浅显的尝试。但古语说得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效课堂教学的应用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理想和心愿,它需要我们的不懈追求和勇敢探索。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培育
期刊
摘 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赏识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说了一下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赏识教育 鼓励 尊重  一直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而在众多称谓中我却对“辛勤的园丁”这一说法情有独钟,也许是自己和农民接触得比较多,对于“
期刊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众多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类历史的推动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来培养正确的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结合自身实践,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把历史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重在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 基本程序 教学特征 教学实施  物理实验教学不同于概念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介绍的初中物理实
期刊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情感教育对小学生的语感培养和道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找准情感激发点,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应考虑如何找准情感激发点,根据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新版地理教学中运用创新性教学的方法,具体从教材的编写到案例教学,综合运用了创造性教学,达到了超常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 创新教学 案例教学 拓展延伸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授结构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从教材结构到教材内容组织,均渗透了创新意识。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
期刊
《语文課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期刊
摘 要: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由现实问题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并整理成标准形式后,一般具有大整数系数的特点,若用通常的公式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解这类方程运算量较大,因此学生常常不能迅速、正确地求出它的解。本文给出了此类大整数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化解法,并且给出了一种证明过程及其应用举例。这种方法新颖独特、简便有效,很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大整数系数 一元二次方程 简化解法  我们知道,一元
期刊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学生对语文活动课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如何使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更受学生青睐呢?以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语文活动课设计要从全面和综合出发。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全面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过
期刊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读后感都按引、议、联、结的思路行笔。不论读后感的体裁如何,它都是读的产物,只要读中悟实、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读中悟趣,都将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  我在教学《灯光》一文时,时值清明,这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祭奠亡人,寄托哀思。而在农村中焚香烧纸、鼓乐齐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