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教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探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其健身价值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特别受到女大学生青睐,并作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健美操教学存在部分问题:在健美操教学中,大部分体育教师沿袭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具有划一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主,注重成套操化动作的完成,造成运动技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运动基础水平差、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健美操教学中,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形式,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教学内容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或多媒体呈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的体育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评价,教师监控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进程。
   1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可以按教学大纲的规定、要求组织教学过程,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学生能快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
   2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学目标具有划一性。体育教学目标强调整齐划一,相同的教学目标应用于存在个体差异的所有学生,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
   第二,教学内容具有统一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的认知活动容易受到限制,学生动脑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能动性会受到限制。
   第三,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体育教师使用统一标准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且对学生的评价偏重于运动成绩的评定。运动素质差的学生通过很大的努力,也可能无法达到体育考核的标准,这些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不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概念和教学原则
   1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概念
   分层递进教学是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选项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层递进,各层次逐级提高的原则下开展的教学[1]。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健美操选项班学生的基础,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体育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与进步。
   2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分层递进教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差异,依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运动知识、技能,每位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提高和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位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因素方面,还表现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方面。不同学生在同一运动项目,身体素质的发展速度、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学生在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体育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每位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教学,促使包括体育学习困难生在内的学生能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第三,体现了最近发展区原则。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又称潜在发展区,是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L. S. Vygotsky , 1896- 1934) 在1932~1934年间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2]。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认知活动,通过身体各运动器官及理性的感知获得,新运动技能的获得与学生原有技能、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运动知识与技能现实发展水平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及学生的帮助,不断完成向最近发展区过渡,获得渐进式发展,递进到更高层次,最终掌握所需的运动知识、技能。
  三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施
   健美操教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主要由“分层”和“递进”两个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是“分层”,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上下肢的协调性、节奏感等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并分层考核评价。第二个模块是“递进”,教师通过利用各种激励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体育潜能调动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迈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健美操课程的导入
   健美操课的导入阶段,是健美操教学的起始阶段,体育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有利于师生在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层递进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
   2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制定分层体育教学目标
   首先,对学生进行测试,内容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柔韧性、协调性等项目。其次,根据测试获得的数据,初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在健美操教学中,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基础组、中层组、发展组。对学生分层次后,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对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多个层次,在健美操分层递进教学中,按照布卢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健美操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学生从生理、心理、情绪等方面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掌握基本的健美操动作,学会基本的锻炼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完成所学的健美操动作套路;学生能改编所学的健美操动作,创编新的队形,创编新的健美操套路。高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以低一级或几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体育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要关注各个层次目标的递进关系。    3 组织健美操教学活动,分层施教
   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差异,设计、组织健美操教学活动是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重要且不易操作的教学环节。体育教师组织健美操教学包括全班上课、班内小组教学、班内个别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健美操分层递进教学中,采用全班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教师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及任务、健美操课的准备活动、讲授健美操步伐等教学环节;以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主要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讲授相应的教学内容;班内个别教学,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采用教师个别指导纠正的教学形式。
   4 开展分层教学评价
   按照分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分层评价,从学生的“技能”知识层面和体育表现层面进行评价。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是不同的,健美操课的考核标准因人而异,主要以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上进步的大小为基准。学期初和学期末,对每位学生进行各项素质测试,把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体育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关注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的进步与收获,鼓励有进步的学生递进到高一层次,让所有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体验健美操运动带来的快乐。
   四 健美操教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意义
   1 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协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能促使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更高层次的运动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协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了教学过程中“一刀切”的现象,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递进提高,保证了基础能力差、节奏感差、体育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跟不上而放弃健美操的学习,促使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好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健身知识、技能。
   2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健美操教学按照“基础性—提高性—创新性”的层次内容安排教学,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健美操课程,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内容,并能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健美操分层教学模式便于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使每位学生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在分层教学考核中,学生可以得到公平、合理的体育成绩,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主动性、积极性。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健美操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的身体水平和运动能力出发,把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健美操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建立学习健美操的自信心,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红,赵栩博.“三阶段-两形式”模式下的健美操教学创新实践[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4):49-51.
   [2]Vygotsky, L.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86.
其他文献
一责任感及社会责任感教育1责任及责任感责任指的是每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以及对自己的选择或过失所承受的后果。它是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联系的
2014年5月我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同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步伐的新里程,而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的新里程的标志,就是要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方面一技之长的培养,更要突破“技能本位”培养模式的桎梏,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上实现新突破,构建起实现学生的“技能”和“人格”共同进步的培养模式,最终实现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真正落实,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原则和价值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实践性教学密切联系。实践性教学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在积极的参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新生力量,经过十多年来母体院校的支持和自身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小的比重,社会评价良好,生命力强盛。由于办学体制机制灵活,上学费用较高而导致教育成本增加,独生子女比例相对增大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学生越来越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所以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
风靡全球的大学开放课程教育浪潮给国内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以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国内众多高校纷纷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实践。网络空间教学的兴起与发展,给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学历补偿教育任务渐近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成人高校生源开始萎缩,办学规模逐渐缩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国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这对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人才先行”的战略措施,为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示范
民族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品质、道德规范等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本科专业的技术基础主干课程之一。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强化机械设计知识,还安排有2~3周的课程设计。在以往的教学中,机械设计和课程设计分属两门课程,前者属理论教学,后者则为实践教学,前者强调知识学习,后者强调知识运用,前者以“学”为主,后者则以“做”为主,本文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分立教学模式”。在“分立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激发不起兴趣,学了前者不会后者,花费了大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引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引入环节,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复习引入新课,温故而知新。课堂开头通过复习旧知识而提出新课题,这是课堂引入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件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成熟的根本标志。”在我们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