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在思想方面需要进行包括“大局观”“系统论”“服务性”在内的理念培养,同时在操作中则需真正做到“以制度为准绳”,尊崇制度、服从制度。科学发展观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理念培养随着各个高校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展开,以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建设已成为诸多高校实现进一步发展的总体要求。若实现这一发展,我们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建设要求的理念培养和制度建设。
一、对科学发展基本内涵的理解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1.第一要义: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对于发展的关注应结合当前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大背景。
首先,当前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是经济发展,其关键点则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体制、观念和文化的创新。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发展和创新是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有机统一,我们国家如果想在21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一则必须将经济发展置于创新基础之上,从高耗能、粗放型等落后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解脱不能囿于一时一地,而应通过制度、体制、观念乃至文化的创新使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二则我们的创新必须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发展,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点上,上个世纪前苏联被军备竞赛拖垮国民经济的历史以及我国曾走过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这段弯路当引以为戒。
其次,从国内发展看,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亦或是繁荣社会文化,所有这些任务、目标都离不开一点:经济发展。所谓厚积而薄发,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国家在走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也好、国内外经验的借鉴也好、我们自己的摸索也好,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行进路上的指导和路标。但我们要在这条路上走的又好又快,决然无法脱离一个基础,即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学的经济体系,它是我们快速行走的依托,也是我们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必要调整的凭仗。
2.最终取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既是我们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文化结晶。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劳动的个人和人类最终将逐步克服片面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在物质和精神等领域全面发展,回归“人”的本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故而,我们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中国传统儒文化以“家族”为基础,再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列过程,使“人”的生存价值通过“家、国、天下”的存在、发展得以传承,人类个体的生命也因其作为“家、国、天下”的一部分得以永恒。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则将“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终极使命可谓相得益彰。
二、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正是基于上述对科学发展内涵的理解,我们的实践就是把这种理解内化为个人和群体工作的指针,使之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理念、制度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科学发展。时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高校发展的内涵也由其在学生、教师、校院等指标在“数量”上的增加转向在“质量”上的提升。这种由“量”到“质”的改变需要我们在理念上进行改变,同时更需要建设符合现代大学治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制度体系中,如何正确树立制度的地位,如何正确规范“制度”与“人”的地位。
引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的首先是人的理念。要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具有整体视野和长远目光的大局观、需要将学校内外建设结合起来的系统论、更需要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性。
1.大局观
不论个体多么伟大,较之于煌煌历史和巍巍山河,都是沧海一粟,但是,所谓一滴水珠能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如何使自己的工作契合时代的脉搏和大环境的需要,是我们每个高校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重要素质。我们所讲的前瞻性、预见性,其本质都是对整个大局发展趋势的分析、预判,并据此规划部门和个体的后续工作,其本质既是大局观。
2.系统论
凡事各有其序,高校之间、部门之间也好,部门内部也好,其工作虽有分工,但绝不孤立。如何借助兄弟部门的工作促进本部门工作开展;如何让本部门工作与兄弟部门工作互相促进,为兄弟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如何使本部门内部各系统、各工作人员的工作保持科学合理的节奏,不出现“木桶效应”,以保证其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用。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科学发展中必须考虑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科学”发展。
3.服务性
我国的文化传统、高校的产生历史和现行管理体制都决定了一点: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正是由他们所主导。在“去行政化”完成之前,高校的主要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力依然掌握在领导,也就是“官”的手中,这一点与社会上没有区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的改变决定着体制改革的成败。
上文讲到,我们的最终取向是以人为本,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呢?这一原则的体现就在于领导和行政系统的服务性,或者说服务意识。我们称各级官员为“公仆”,而“公仆”的本职工作既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但这一点在我们的思想中可能最难改变,就社会层面来说,中国古代称地方官为一方“牧守”或“父母官”,要“协天子以牧万民”,要管理“子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全局观和系统论更多的是“能力问题”,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那么服务性则是“态度问题”,标志着我们能否将两千余年的官民体系“乾坤移位”,真正将民众视为“衣食父母”。
三、结语
中国的高校产生于社会土壤,也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传统,不可能完全消除“官本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改革的主要推动者——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恰恰是原有体制的权力掌握者。我们需要“掌权者”自己来改变权力布局。历史经验表明,为达成这一点,我们有两条路,而在和平前提下,我们只有一条路——制度。
参考文献:
[1]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程伟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性.理论参考,2007,(3).
[3]赖永海.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0,(3).
一、对科学发展基本内涵的理解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1.第一要义: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对于发展的关注应结合当前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大背景。
首先,当前的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基础是经济发展,其关键点则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体制、观念和文化的创新。我们应该注意到,经济发展和创新是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有机统一,我们国家如果想在21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一则必须将经济发展置于创新基础之上,从高耗能、粗放型等落后发展方式中解脱出来,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解脱不能囿于一时一地,而应通过制度、体制、观念乃至文化的创新使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二则我们的创新必须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发展,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一点上,上个世纪前苏联被军备竞赛拖垮国民经济的历史以及我国曾走过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这段弯路当引以为戒。
其次,从国内发展看,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亦或是繁荣社会文化,所有这些任务、目标都离不开一点:经济发展。所谓厚积而薄发,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国家在走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路,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也好、国内外经验的借鉴也好、我们自己的摸索也好,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行进路上的指导和路标。但我们要在这条路上走的又好又快,决然无法脱离一个基础,即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学的经济体系,它是我们快速行走的依托,也是我们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必要调整的凭仗。
2.最终取向: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以人为本既是我们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文化结晶。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看,劳动的个人和人类最终将逐步克服片面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在物质和精神等领域全面发展,回归“人”的本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故而,我们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中国传统儒文化以“家族”为基础,再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列过程,使“人”的生存价值通过“家、国、天下”的存在、发展得以传承,人类个体的生命也因其作为“家、国、天下”的一部分得以永恒。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则将“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终极使命可谓相得益彰。
二、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
正是基于上述对科学发展内涵的理解,我们的实践就是把这种理解内化为个人和群体工作的指针,使之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理念、制度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科学发展。时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高校发展的内涵也由其在学生、教师、校院等指标在“数量”上的增加转向在“质量”上的提升。这种由“量”到“质”的改变需要我们在理念上进行改变,同时更需要建设符合现代大学治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制度体系中,如何正确树立制度的地位,如何正确规范“制度”与“人”的地位。
引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的首先是人的理念。要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需要具有整体视野和长远目光的大局观、需要将学校内外建设结合起来的系统论、更需要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性。
1.大局观
不论个体多么伟大,较之于煌煌历史和巍巍山河,都是沧海一粟,但是,所谓一滴水珠能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辉,如何使自己的工作契合时代的脉搏和大环境的需要,是我们每个高校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重要素质。我们所讲的前瞻性、预见性,其本质都是对整个大局发展趋势的分析、预判,并据此规划部门和个体的后续工作,其本质既是大局观。
2.系统论
凡事各有其序,高校之间、部门之间也好,部门内部也好,其工作虽有分工,但绝不孤立。如何借助兄弟部门的工作促进本部门工作开展;如何让本部门工作与兄弟部门工作互相促进,为兄弟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如何使本部门内部各系统、各工作人员的工作保持科学合理的节奏,不出现“木桶效应”,以保证其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用。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科学发展中必须考虑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科学”发展。
3.服务性
我国的文化传统、高校的产生历史和现行管理体制都决定了一点: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或者可以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正是由他们所主导。在“去行政化”完成之前,高校的主要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力依然掌握在领导,也就是“官”的手中,这一点与社会上没有区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的改变决定着体制改革的成败。
上文讲到,我们的最终取向是以人为本,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实现以人为本这一原则呢?这一原则的体现就在于领导和行政系统的服务性,或者说服务意识。我们称各级官员为“公仆”,而“公仆”的本职工作既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但这一点在我们的思想中可能最难改变,就社会层面来说,中国古代称地方官为一方“牧守”或“父母官”,要“协天子以牧万民”,要管理“子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说全局观和系统论更多的是“能力问题”,考验着我们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那么服务性则是“态度问题”,标志着我们能否将两千余年的官民体系“乾坤移位”,真正将民众视为“衣食父母”。
三、结语
中国的高校产生于社会土壤,也就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传统,不可能完全消除“官本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可能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改革的主要推动者——高校的领导和行政系统——恰恰是原有体制的权力掌握者。我们需要“掌权者”自己来改变权力布局。历史经验表明,为达成这一点,我们有两条路,而在和平前提下,我们只有一条路——制度。
参考文献:
[1]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程伟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性.理论参考,2007,(3).
[3]赖永海.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