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阎宗学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深有启发。
【片段回放】
师: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林冲武艺高强,洪教头蛮横无礼。
生:林冲为人谦虚,洪教头傲慢。
师:对林冲的印象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生:敬。(师板书)
师:对洪教头的印象用一个字概括——
生:恨。(师板书)
师:再默读课文,看哪些词句让你体会深刻,从这些词句中你对他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读文,思考,交流,“敬”的愈加“敬”,“恨”的愈加“恨”)
师:洪教头傲慢无礼,的确可恨,他当时的处境怎样?林冲来了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生: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害怕柴进会重用他。
生:他害怕林冲会夺去他的饭碗,自己下岗了。
生:我认为洪教头可以原谅。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是个普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蛮横无礼,只是素质低下的问题。
生:这个人只是无知、莽撞,没有多少修养。
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我们怎样看待他们?
生: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但决不会做这样的人。
师:是啊,他当时在柴进门下养家糊口,林冲来了他唯恐工作不保,全是为了生计,如此一来,他也就不那么可恨了,只是可气罢了!(师擦去“恨”字,写下了一个“气”字)
【赏析】这是一段了无痕迹的人文教育片段。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打出了他的自尊,打出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随着一遍遍地亲近文本,林冲那种从容而又节制的绅士风格,使他的形象已由高大走向了高贵。至于此,学生们对林冲的“敬”已是油然而生。而洪教头痞子的衣着、蛮横的言语、狠毒的招数,出他的骄横无礼的性格特点,与林冲相比,“恨”字来得理所当然,发自内心深处。当学生们课堂上把产生的这种“恨”得入骨的感情表达出来,我在为这种强烈感情对比塑造的形象而叫好时,阎老师却巧妙地将“恨”化为“气”,我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巧妙地化解了人们的恨意吗?一个“气”字,大大削弱了洪教头在孩子心目中的负面形象。不,应该说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生命意义的体验,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阎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当学生的体验感悟达到一个水平,教师应该有更高的引导,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走向高远。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功力和人文素养。阎老师对洪教头如此善意而公正的评价,对美好人性如此精心而细致的发掘,不正是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来自教师深厚的人文素养吗?教师解读教材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和深度。教师能看多远,学生就能看多远。教师有了宽阔的视野和气度,课堂才会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样,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走向高远,才会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体验!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片段回放】
师: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林冲武艺高强,洪教头蛮横无礼。
生:林冲为人谦虚,洪教头傲慢。
师:对林冲的印象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生:敬。(师板书)
师:对洪教头的印象用一个字概括——
生:恨。(师板书)
师:再默读课文,看哪些词句让你体会深刻,从这些词句中你对他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读文,思考,交流,“敬”的愈加“敬”,“恨”的愈加“恨”)
师:洪教头傲慢无礼,的确可恨,他当时的处境怎样?林冲来了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生:洪教头是柴进的师父,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害怕柴进会重用他。
生:他害怕林冲会夺去他的饭碗,自己下岗了。
生:我认为洪教头可以原谅。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是个普通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蛮横无礼,只是素质低下的问题。
生:这个人只是无知、莽撞,没有多少修养。
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我们怎样看待他们?
生: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但决不会做这样的人。
师:是啊,他当时在柴进门下养家糊口,林冲来了他唯恐工作不保,全是为了生计,如此一来,他也就不那么可恨了,只是可气罢了!(师擦去“恨”字,写下了一个“气”字)
【赏析】这是一段了无痕迹的人文教育片段。林冲打败了洪教头,打出了他的自尊,打出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随着一遍遍地亲近文本,林冲那种从容而又节制的绅士风格,使他的形象已由高大走向了高贵。至于此,学生们对林冲的“敬”已是油然而生。而洪教头痞子的衣着、蛮横的言语、狠毒的招数,出他的骄横无礼的性格特点,与林冲相比,“恨”字来得理所当然,发自内心深处。当学生们课堂上把产生的这种“恨”得入骨的感情表达出来,我在为这种强烈感情对比塑造的形象而叫好时,阎老师却巧妙地将“恨”化为“气”,我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巧妙地化解了人们的恨意吗?一个“气”字,大大削弱了洪教头在孩子心目中的负面形象。不,应该说这是一种宽容,是一种生命意义的体验,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阎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当学生的体验感悟达到一个水平,教师应该有更高的引导,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走向高远。这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功力和人文素养。阎老师对洪教头如此善意而公正的评价,对美好人性如此精心而细致的发掘,不正是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来自教师深厚的人文素养吗?教师解读教材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和深度。教师能看多远,学生就能看多远。教师有了宽阔的视野和气度,课堂才会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样,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走向高远,才会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体验!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