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中的《西游记》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uggi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西游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间山河交替、流转千般光影,和其创作时间相近的其他作品,如《红楼梦》等都在某阶段内被厄运所限制过。《西游记》则截然不同,顺利流传下来,并对后来的神魔小说和现代玄幻小说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将从传播视阈研究《西游记》,并探究了其重要性。
  对于百回本《西游记》而言,不论把作者认定为丘处机还是吴承恩,从不同层面来看二者都不是最适合的,唐三藏取经这一历史事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看成一种文学素材或者题材而应用。有学者曾提出:很多古典小说以《西游记》为首的都被视为一种世代累积型成书的过程,但这些作品的实际状况并非完全雷同。
  一、《西游记》简述
  历史上,唐三藏只身一人一路向西去印度取经。在百回本《西游记》中,其被改编成师徒几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此过程是一个神魔化的、想象力丰富的过程。经过此次改变,唐僧取经的故事并未停止,却因其特殊的魅力而广泛流传,变成世人重新塑造稀有故事的突破口。截至目前,和唐僧取经故事有关的作品,主要有游戏、电影、曲艺、小说、动漫以及戏曲等,虽然缺少准确统计,但其数量已有上千个。就影视著作来讲,其数量就已超过上百个;针对动漫、Flash和动漫而言,数量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唐僧取经是中外文化沟通的最佳实例,此故事在发展进程中步履维艰,涉及众多异域。在全球化时代,其更是漂洋过海,备受异国文化的青睐,衍生出诸多改编作品。所以,从自身发展历程奇特、仿编方式众多和情节生动形象越出越奇方面来看,《西游记》是一部非常适合站在传播学视角来研究的古典作品。
  二、传播视域下的《西游记》研究
  传播学视域下的《西游记》研究,具体是指将此小说用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观照,把过去唐僧取经的时代到现如今的影视戏剧、互联网动漫的改编时代之间的所有作品都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取经故事的传递链条。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环环递进、时代延续取经故事的传递,并不单单展示眼前所看到的简单的、固定的文本,还呈现了一个隐含着的动态变化过程。现阶段,人们所了解到的吉光片羽版的传统文本,如《西游记》杂剧等,只是取经全过程发展长河中偶尔被凝结而成的一片小浪花,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能留存下来的。以取经诗话为例,其简陋程度是一个有幸被留存且比较粗糙的本册,但今天人们所欣赏到的《朴通事谚解》中所留存的《西游记》片段,必然被视为一种偶然概率超过必然规律的情况。在取经故事传播进程中,会出现多少种和文本相似或有别的文本,这是人们无法获悉的。这虽然使人遗憾,却是一种必然结果。
  在传播取经故事的各个时期,自然数百回本的《西游记》传播范围最广,最受人们喜爱。其在改遍和加工西游故事上有着突出贡献,一跃置于西游故事传播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此故事的传播过程可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前《西游记》时代,二是《西游记》时代,三是后《西游记》时代。
  在过去的《西游记》时代,若把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看成西游故事传递链条的起点,其中流行的《大唐西游记》则是对此历史事件的首次传播。此后,各种渐渐把取经事件神魔化的杂记、笔记等,变成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传播。经过数年的传播总结与整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变成说书人所用的传播媒介,把和听觉有关联的语言与搭配的图画当作主要传播路径,视市井人民为目标传播对象,虽然传播效果无从可知,却可从其他资料里推测讲话人的精湛技艺,像唐僧取经类似包括了异域无法可知的神秘,刺激的冒险故事在当时非常博人眼球,而且在传播时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与优化,为《西游记》故事广泛流传打下良好基础。
  以《西游记》杂剧为例,其是《西游记》时代顶替故事传播取得的良好成果。因为此种作品断代模糊,现已无法鉴别出哪些是已存在的部分,哪些是后出现的部分,但可联想的是,此故事在传播进程中一定是愈来愈奇特,愈来愈丰富。伴随此故事从寺院流传到世俗,从僧侣手中传到市井人民、文人骚客手中,其蕴含的含义、价值倾向也会有所改变。比如,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根本就没有提到唐僧取经过程中受到色欲的考验此方面内容,但在此后的取经诗话中渐渐有所表示,后来的《西游记》杂剧里更是添加了形象的描述,等到百回本《西游记》诞生后,此种考验已发展成众多劫难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并且变成小说呈现人物特色、突出文化意味的主要途径。此情节还激发了后《西游记》时代中继承人的写作灵感,不论是西游补中的破情根之意,亦或是大话西游中为爱情增加一万年期限的经典描述,都把情字界定成人们一生之中最高级别的考验。
  对于百回本《西游记》在传播史中的地位问题,之前就有学者予以评价。需要明确的是,这之后每部和取经故事有关的作品都可用西游冠名,不再叫做取经。一个游字,不仅代表一种目的更代表一种手段,而经字则表示着一种隐喻。
  三、传播视域下的研究《西游记》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西游故事的演化进程,人们可以发现,百回本《西游记》并不是这一故事的历程终止者,是一个全新的立足点。相关人员不可忽略其去了解稀有故事,也不可用自认为成终止者而停滞不前,排斥其他方式的创造和改编。每一时代所描述的西游故事都必须印上这一时代的特色,例如,现代西游故事中加入了太阳黑子、Only you等。对此状况,人们不可完全责怪,要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把唐僧从取经以来一直到现在所出现的所有西游故事的改编都列入传播学范围之中。这不仅是对历史过程的一种正视,也是对现阶段《西游记》探究局面的一种拓展和延伸,还是现如今进一步感受经典,继承与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一种需求。
  四、結语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西游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研究取经故事中的每一环节,从中挖掘出其隐含寓意和潜在价值,不断提高其传播效果,为我国经典著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武汉大学)
其他文献
母亲的蓝袍子  雪花在春天凋零  化成一片湖水  母亲采集了这片湖水和湖水里天空的颜色  给我缝制了一件蓝袍子  我把袍子盖在身上  远远地听见睡在松林中的泉水的颤息  闻见草尖上雨水隐约的呼吸  看见月亮跃出丛林  越过连绵的青山  照亮了我母亲苍白、瘦弱、挺拔的身躯  我悄悄掀起月光的一角  她就消失于沉默的黑夜中  闲在案台上的针正在生锈  就像帐外的青草正在吞没我的栅栏  栅栏外的人看尽了
期刊
作为中国现代乡土作家,建构起自身的文学世界是创作的重心,许杰作为乡土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在继承鲁迅思想的前提下,以其故乡浙东乡镇为背景,创作了《惨雾》《改嫁》《的笃戏》等短篇小说,极大推动着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发展。作者通过对乡土风习的细致刻画,对原始性宗法意识及农民盲目的宗族信仰提出强烈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文本中隐含的个体生命悲剧。同时,作者将创作最终指向到古老乡土文化中官绅政治的压迫和家族模
期刊
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主人公欧维身上,重合了“命运多舛和不合时宜”两大悲剧。一个最想死的人怎么也死不了,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却仍然坚强地活着,如此“戏剧性的情境”对叙事反而是一个陷阱,一不留神就掉入“滥情”和“鸡汤”的俗套。创作者却避免了这点,并且表现出了独特的叙事特色。首先归功于创作者高超的叙事策略,为观者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圆融贯通的故事网络;其次,是因为创作者开发了很多新颖别致的叙
期刊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安吉拉·卡特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虽然成书时间相差甚远,但两部作品在起源和描述内容有相似性,皆是以民间传说为起源、以精灵鬼怪故事为描述对象,还塑造了诸多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两部作品都对“悍妇”这一形象有着深入的描写。本文结合集体无意识概念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比两部作品中“悍妇”形象的相似性与不同之处,旨在探究中西文化视野中“悍妇”现象成因。  清代蒲松龄
期刊
在安徒生创作的160篇童话中,以死亡为主题的童话将近40篇。透过他的童话,人们不难发现安徒生本人对死亡的直视和思索。在童话中,“死亡”不仅仅代表肉体的枯朽和生命的终结,他多次强调人类固然难逃死亡,但是也赞扬与死抗衡和向死而生的巨大勇气。他认为尽管肉体的消亡是不可逃避的,但是通过直面死亡与对永恒灵魂的追求,歌颂了人类所特有的勇气与美德。  一、童年经历与死亡主题的联系  安徒生的父亲是一名朴实的鞋匠
期刊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与诗人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它奠定了艾米莉在英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作品写于1845年10月到1846年6月,并于1847年以“艾利斯·贝尔”的笔名出版。这部小说被认为具有哥特式小说的元素,它以爱情和复仇为主题,讲述了希斯克利夫在自己最爱的女人凯瑟琳嫁给别人之后,开始对社会充满仇恨并进行复仇的故事。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小说的作者、创作背景、
期刊
影片《董夫人》(The Arch)  由小说《贞节坊》改编而来,在保持故事基本元素和总体脉络大体一致的情况下,电影对小说的部分关键情节、人物关系、情绪基调和叙事方式等做出了一定改动。本文将通过对小说文本、电影文本的基本情节梳理和三个方面内容改编的分析,探讨小说的反封建启蒙主题是如何在电影叙事中转变为“人”本位内涵的。  林语堂的小说《贞节坊》也是一个改编之后的文本,据林语堂转述,原来的文本讲述了“
期刊
东乡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意蕴丰厚,源远流长。东乡族文学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乡族文学包括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当代东乡族文学指1949年迄今经历了发展到成熟过程的东乡族文学。  一、国内相关研究  当代东乡族文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经历了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文学史的编写、文学成果的专题性研究三个既相交叉又过程鲜明的阶段。  (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20世
期刊
《我不是药神》取材于2015年轰动一时的“陆勇案”,讲述了一家神油店老板程勇接受一个白血病人吕受益的建议,从一个普通的保健品店商贩,转变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药贩子的故事。电影上映后饱受称赞,甚至成为不少观众心目中的年度最佳,这样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导演文牧野和主演徐峥的功劳,更多的是影片带来的真诚的故事、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现实事件和认真刻画出的非常贴近生活的角色。  一、真实的小角色们  徐峥饰演
期刊
19世纪的法兰西宗教横肆,维克多·雨果借诞生在巴黎贫民窟的冉阿让的双眼去揭示当时人民在黑暗中低头摸索无法抬头仰望的现状。丑攀附着美而生,美为丑低下了头颅。被黑暗蔓延的社会虽然不可避免会生出散发腐烂恶臭的被利益催动的行尸走肉,但是大多的是不曾泯灭的纯粹的灵魂。本文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描写互相救赎、有关于爱的人性面,向那些坚持本我的人们予以致敬。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