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以“快”为美的时代,很多朋友不理解我对戏曲的热爱,觉得这门古老的艺术太“慢”。其实戏曲于我而言,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它不孤寂,不高傲,不张扬,不自矜,只静静地等待着相隔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它的美丽而流下热泪……
缘起《牡丹亭》
十岁那年,父母第一次带我走进剧院,看的是昆曲《牡丹亭》。台上扮演柳梦梅的,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那一晚,岳老师婉转悠扬的水磨腔,潇洒倜傥的身段,华美精致的戏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幼小的心。我仿佛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夢似幻却又妙不可言。下戏以后,爸爸带我找台下坐着的国宝级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求签名,记得俞老亲切地摸着我的头说:“这么小的娃娃,就喜欢我们的传统戏曲,真是有缘啊!”
或许是俞老的话应验了。后来的日子,我便常常往剧院跑。当时离家最近的是重庆市越剧团,从此,越剧《西厢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成了我童年最好的陪伴。我喜欢王文娟老师的《黛玉葬花》、范瑞娟老师的《十八相送》、尹桂芳老师的《沙漠王子》……便找来唱词,买来磁带,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还缠着妈妈为我自制戏服。慢慢地,我迷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因为细腻的唱词中有最纯正的中国味道。你用心聆听,就会发现它独特的韵味以及令人窒息的美,正如《牡丹亭》所唱:“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缘自开卷来
十六岁,我踏进了中等师范的大门,成为一名预备人民教师。大量的阅读,让我对传统文化和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读李渔的《闲情偶寄》,读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读沈复的《浮生六记》,也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惊喜地发现很多教育界的大师们也有很深厚的戏曲功底。美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年轻时经常反串演出,戏曲的滋养使得他对传统音乐十分敏感,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与越剧《西厢记》唱词中“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叶圣陶先生幼时就读于私塾,放学后父亲常带他去听说书看昆曲,正是这些评书戏曲,培养了叶先生对文艺的兴趣,也促使他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因戏和大师们结缘令我倍感荣幸和亲切,对戏曲也更加一往情深。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一头扎进语文教学的海洋,市区赛课、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参与研修。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无暇再去戏院看戏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戏曲的痴迷。工作之余,我常去图书馆查阅与戏曲有关的资料。一次次探寻中,六百年昆曲岁月、三百年国粹京剧、一百年越剧雅韵就这样扑面而来。戏曲的滋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在三尺讲台上更加丰盈从容。2012年,我幸运地成为重庆市骨干教师。2017年,我被评为重庆市学科教学名师。在成长和奋斗的日子里,戏曲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妙乐章。
缘聚小百花
三年前的一个夏日,经朋友介绍,我在一次越剧雅集中走进了重庆群星小百花越剧团。这是重庆沙坪坝文化馆下设的青年越剧票友团体。团友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因为热爱越剧,大家相约每周日下午一起练功学戏 ,共同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我们的老师,是原重庆市越剧团国家二级演员胡心福。胡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因为常年坚持教学越剧,她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胡老师告诉我,虽然我之前没有任何越剧表演基础,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在胡老师的鼓励下,已经三十九岁的我,选择成为越剧中的一名“女小生”。我从最基本的台步、云手、指法、水袖开始学起,一招一式也不敢懈怠。记得我学戏之后的第三个月,团里正在排练越剧名家傅传香的代表作《情探》。团长让我扮演赴京赶考的一名书生,虽然是不起眼的群众角色,唱腔也是事先录制,但我还是非常紧张。我深知戏曲是包含了“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表演的程式规范,还是台上的眼神念白,处处透着讲究和学问。那段时间,我一有时间就听唱腔,对着视频练身段,还让同学帮我录视频找不足。排练中,因为还不习惯穿两寸高的小生鞋,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戏展演那天,我扮演的书生潇洒可爱,有招有式,居然博得大家一致好评。接下来,我又向老师学习了《情探·伴读》《双飞翼·杏林重逢》《红楼梦·问紫娟》《打金枝·闯宫》《梁祝·十相思》等越剧经典折子戏。我还利用周末和团友们一起走进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育才中学等,免费为师生们举办越剧公益演出。三年来,我从一个戏曲表演的门外汉,慢慢成长为能独立演出折子戏的业余票友。在排练和演出中,我更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感受到戏曲艺术无穷无尽的魅力。
缘结梨园情
如果有人问我,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那么热爱戏曲?我会回答,因为“最美的风景是人”。在爱戏学戏的日子里,无论是戏曲界的大师、普通演员,还是业余票友,他们身上那种奋进勤勉、严谨务实、谦虚真诚的品质时时让我敬佩不已。
浙江嵊州是百年越剧的发源地,也是一座山青水秀的江南小城。2017年暑假,我自费来到嵊州越剧艺校参加越剧票友培训班。在七天的艰苦训练中,我们像专业学员那样每天起床喊嗓,参加声腔、形台、腿功、唱腔课程的学习。我们当中,有来自东北七十高龄的老阿姨,也有不满十岁的学龄儿童。酷暑炎炎,四个小时形台腿功课上下来,大家两腿颤颤不能行,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学习期间,我有幸见到著名越剧范派小生吴凤花老师。吴老师是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因为长期粉墨登台,她的脸患上了严重的油彩过敏症,几近毁容。但她仍然坚守在舞台上,从未轻言放弃。记得培训结束时,吴老师和我们洒泪话别,大家不约而同地清唱起《十八相送》——“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那场景仅“感动”二字不足以形容。短短几天相处,在世外桃源一样的嵊州艺校里,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我们忘记身外红尘,结下深情厚谊,身心净化升华。有时候,与其说是我们热爱戏曲,不如说是我们更喜欢热爱戏曲的人,因为这里有知音,有现代社会难得的纯粹。
缘寄新蓓蕾
斗转星移,不可否认的是,戏剧在多元的娱乐形式中不再那么受热捧。古老的艺术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传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孩子从小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7年开始,我所在的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开设了“国学启蒙”戏曲课程。作为指导老师,我特意邀请到好友——重庆市京剧院优秀青衣田琳老师为孩子们担任辅导员,亲身示范最专业的唱腔和身段。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午后,阳光穿过银杏树金黄的落叶照进校园,风中弥漫着青草的甜香。在三(4)班教室,孩子们正在学唱现代京剧《红灯记》。一张张小脸红润可爱,一双双小手叉在腰间,小身板挺得直直的,嗓门一个赛一个亮。田琳老师正严格要求孩子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把拖腔的尾音唱足,这样才有京剧的味道,表达出人物激动的心情。而我,则在一旁忘情地指挥……我分明看到,一朵朵梨园蓓蕾正在阳光中茁壮成长。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戏曲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真善美,看到诗意,看到人情和人性。而今再品《牡丹亭》,我会更重于唱腔韵味的拿捏,体味司笛司琴的深厚功力。因这水磨腔的妙处,便在于那唱腔,缠绵悱恻,但却又是柔中带刚,暗藏劲道。就像是打太极,在身形流动间,化绵劲于掌底。一阵香风,如舞蝶般的韵味。
著名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唯有我们自己。”我愿带着戏曲给予我的诗心,不浮躁、不盲从、不矫情、不虚饰,陪伴着孩子们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我愿把戏曲之美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在清朗的心灵里记录生命中所有的美丽。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缘起《牡丹亭》
十岁那年,父母第一次带我走进剧院,看的是昆曲《牡丹亭》。台上扮演柳梦梅的,是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老师。那一晚,岳老师婉转悠扬的水磨腔,潇洒倜傥的身段,华美精致的戏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幼小的心。我仿佛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夢似幻却又妙不可言。下戏以后,爸爸带我找台下坐着的国宝级昆曲大师俞振飞先生求签名,记得俞老亲切地摸着我的头说:“这么小的娃娃,就喜欢我们的传统戏曲,真是有缘啊!”
或许是俞老的话应验了。后来的日子,我便常常往剧院跑。当时离家最近的是重庆市越剧团,从此,越剧《西厢记》《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成了我童年最好的陪伴。我喜欢王文娟老师的《黛玉葬花》、范瑞娟老师的《十八相送》、尹桂芳老师的《沙漠王子》……便找来唱词,买来磁带,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还缠着妈妈为我自制戏服。慢慢地,我迷上了中国古典文学,因为细腻的唱词中有最纯正的中国味道。你用心聆听,就会发现它独特的韵味以及令人窒息的美,正如《牡丹亭》所唱:“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缘自开卷来
十六岁,我踏进了中等师范的大门,成为一名预备人民教师。大量的阅读,让我对传统文化和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读李渔的《闲情偶寄》,读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读沈复的《浮生六记》,也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惊喜地发现很多教育界的大师们也有很深厚的戏曲功底。美术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年轻时经常反串演出,戏曲的滋养使得他对传统音乐十分敏感,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与越剧《西厢记》唱词中“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叶圣陶先生幼时就读于私塾,放学后父亲常带他去听说书看昆曲,正是这些评书戏曲,培养了叶先生对文艺的兴趣,也促使他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因戏和大师们结缘令我倍感荣幸和亲切,对戏曲也更加一往情深。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一头扎进语文教学的海洋,市区赛课、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参与研修。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无暇再去戏院看戏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戏曲的痴迷。工作之余,我常去图书馆查阅与戏曲有关的资料。一次次探寻中,六百年昆曲岁月、三百年国粹京剧、一百年越剧雅韵就这样扑面而来。戏曲的滋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在三尺讲台上更加丰盈从容。2012年,我幸运地成为重庆市骨干教师。2017年,我被评为重庆市学科教学名师。在成长和奋斗的日子里,戏曲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妙乐章。
缘聚小百花
三年前的一个夏日,经朋友介绍,我在一次越剧雅集中走进了重庆群星小百花越剧团。这是重庆沙坪坝文化馆下设的青年越剧票友团体。团友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因为热爱越剧,大家相约每周日下午一起练功学戏 ,共同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我们的老师,是原重庆市越剧团国家二级演员胡心福。胡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因为常年坚持教学越剧,她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胡老师告诉我,虽然我之前没有任何越剧表演基础,但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在胡老师的鼓励下,已经三十九岁的我,选择成为越剧中的一名“女小生”。我从最基本的台步、云手、指法、水袖开始学起,一招一式也不敢懈怠。记得我学戏之后的第三个月,团里正在排练越剧名家傅传香的代表作《情探》。团长让我扮演赴京赶考的一名书生,虽然是不起眼的群众角色,唱腔也是事先录制,但我还是非常紧张。我深知戏曲是包含了“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表演的程式规范,还是台上的眼神念白,处处透着讲究和学问。那段时间,我一有时间就听唱腔,对着视频练身段,还让同学帮我录视频找不足。排练中,因为还不习惯穿两寸高的小生鞋,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站起。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戏展演那天,我扮演的书生潇洒可爱,有招有式,居然博得大家一致好评。接下来,我又向老师学习了《情探·伴读》《双飞翼·杏林重逢》《红楼梦·问紫娟》《打金枝·闯宫》《梁祝·十相思》等越剧经典折子戏。我还利用周末和团友们一起走进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育才中学等,免费为师生们举办越剧公益演出。三年来,我从一个戏曲表演的门外汉,慢慢成长为能独立演出折子戏的业余票友。在排练和演出中,我更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感受到戏曲艺术无穷无尽的魅力。
缘结梨园情
如果有人问我,三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那么热爱戏曲?我会回答,因为“最美的风景是人”。在爱戏学戏的日子里,无论是戏曲界的大师、普通演员,还是业余票友,他们身上那种奋进勤勉、严谨务实、谦虚真诚的品质时时让我敬佩不已。
浙江嵊州是百年越剧的发源地,也是一座山青水秀的江南小城。2017年暑假,我自费来到嵊州越剧艺校参加越剧票友培训班。在七天的艰苦训练中,我们像专业学员那样每天起床喊嗓,参加声腔、形台、腿功、唱腔课程的学习。我们当中,有来自东北七十高龄的老阿姨,也有不满十岁的学龄儿童。酷暑炎炎,四个小时形台腿功课上下来,大家两腿颤颤不能行,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学习期间,我有幸见到著名越剧范派小生吴凤花老师。吴老师是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全国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因为长期粉墨登台,她的脸患上了严重的油彩过敏症,几近毁容。但她仍然坚守在舞台上,从未轻言放弃。记得培训结束时,吴老师和我们洒泪话别,大家不约而同地清唱起《十八相送》——“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那场景仅“感动”二字不足以形容。短短几天相处,在世外桃源一样的嵊州艺校里,在高雅艺术的熏陶下,我们忘记身外红尘,结下深情厚谊,身心净化升华。有时候,与其说是我们热爱戏曲,不如说是我们更喜欢热爱戏曲的人,因为这里有知音,有现代社会难得的纯粹。
缘寄新蓓蕾
斗转星移,不可否认的是,戏剧在多元的娱乐形式中不再那么受热捧。古老的艺术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传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孩子从小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7年开始,我所在的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开设了“国学启蒙”戏曲课程。作为指导老师,我特意邀请到好友——重庆市京剧院优秀青衣田琳老师为孩子们担任辅导员,亲身示范最专业的唱腔和身段。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午后,阳光穿过银杏树金黄的落叶照进校园,风中弥漫着青草的甜香。在三(4)班教室,孩子们正在学唱现代京剧《红灯记》。一张张小脸红润可爱,一双双小手叉在腰间,小身板挺得直直的,嗓门一个赛一个亮。田琳老师正严格要求孩子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把拖腔的尾音唱足,这样才有京剧的味道,表达出人物激动的心情。而我,则在一旁忘情地指挥……我分明看到,一朵朵梨园蓓蕾正在阳光中茁壮成长。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戏曲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真善美,看到诗意,看到人情和人性。而今再品《牡丹亭》,我会更重于唱腔韵味的拿捏,体味司笛司琴的深厚功力。因这水磨腔的妙处,便在于那唱腔,缠绵悱恻,但却又是柔中带刚,暗藏劲道。就像是打太极,在身形流动间,化绵劲于掌底。一阵香风,如舞蝶般的韵味。
著名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唯有我们自己。”我愿带着戏曲给予我的诗心,不浮躁、不盲从、不矫情、不虚饰,陪伴着孩子们徜徉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我愿把戏曲之美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在清朗的心灵里记录生命中所有的美丽。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