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德育课程,它以其开放性、生活性、综合性的特点,一改过去思品课以理论为主、以说教为主、以教师为主的现象,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心感悟和行为习惯培养,它把通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正确的道德观予以认同接受,进而内化为信念并外化成行为表现作为教学效果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使学生通过课堂交流、观察、辩论等一系列活动,领悟教学内容、触及内心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让学生理解、懂得某一个道理,从内心深处说出自己的想法,讲出自己的观点才能收到深化情感的效果。但笔者在自身教学和观摩他人上课时,常常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中,或游离于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或答非所问,有时还出现学生想说又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现象。由此,就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让 “有道之理”从学生的心中说出来,就更能显现品德课堂的实效性。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情理
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叙事性思维,在儿童的心理中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经验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和一般性。因此,小学思品课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将儿童现实中的真实生活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浓缩重组,采用举例拓思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才能完成思想、情感信息的输出。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感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如果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去教,确实能使学生明白一些道理,但内心感受不深。因为这一年龄段的父母正值年轻力壮、精力旺盛,在孩子看来他们并不那么十分辛苦,个别甚至还很潇洒,一有空就打麻将娱乐去了,而自己却要做好多作业,学习任务很重,成绩上不去还要挨批挨骂,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难以抒发。况且像我们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多数父母,只要子女学习好一点就心满意足了,根本不要子女关心家里的事情,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都请了保姆,客观上不需要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好像“为时过早”。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些孩子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话题分组展开讨论,如自从你出生以后,“你父母最操心的一件事”“你父母最担惊受怕的一件事”“你父母最为高兴的一件事”等,我特别强调了“你出生以后”这一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对真实事件和问题的回顾与感受,帮助学生打开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记忆闸门”。在六人小组的讨论中,学生的表达需求非常“旺盛”,大家议论纷纷后就一个一个地接着发言,可谓是畅所欲言但又五花八门。在此基础上,我要求每组推选出一位讲得最完整最感动人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在上台交流的六位同学中,有五位讲到父母为了他的成长所付出的操劳和艰辛,还有一位讲到父母为改善家庭条件而日夜赚钱。其次,让学生观看一组镜头:“孩子生病时,妈妈爸爸一起陪孩子打针、为孩子喂药”“天气转冷时,爸爸给孩子送衣服等候在校门口半个多小时”“妈妈不小心摔破了头,包扎后冒着大雨用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再让学生联系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男生,竟然非常动人地讲述了自己的母亲,从他上幼儿园开始7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地送他上学,有一次妈妈因身体不好把他送到学校后在上班的路上昏倒了,旁人打了110把她送到医院,第二天又带病坚持把他送到学校的感人事例,接着流出了眼泪。全班同学为之感动,个别女生的眼睛已经发红了,眼眶已经湿润了,多么动人的场景。有了这样的感悟,学生就更能发现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却又感人至深的“爱”的画面,并把内在的情感从自己的角度抒发出来,从而使他们懂得,父母的慈爱大多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而在于平凡的细微动作,也许是简单地系一次鞋带,也许是多余的伸手一扶,也许是回头的的深情一瞥,也许是重复的叨唠一句……
有了上面两个环节的铺垫,在“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我们怎样做子女”的活动中,大家的金点子就更多了。在经历了你一言我一语之后,经过集体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要多沟通、有商量,让父母舒心;
二要化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三要走正道、求上进,让父母放心;
四要勤学习、常提问,让父母开心;
五要多做事、肯帮忙,让父母省心。
看来这五要都是“精神回报”,没有涉及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
二、辨事明理——引导学生舒畅地表述切身感受
小学生由于年龄、经历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对课堂交流中涉及的有些问题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回答时也只能在表面上游离,触及不到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可以采用层层剥离的发问方式,让学生深明其理后从口中说出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案例]《集体力量大》教学片断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团结,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请大家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团结合作的事例,好吗?
生:大扫除。
生:篮球比赛。
生:拔河比赛。
……
师:是啊,身边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那请说说从这些活动中你是怎样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的?
生:上次我们四(1)班和四(2)班进行拔河比赛,获得了胜利。
师: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啊,记得两班的选手旗鼓相当,我们班为什么能获胜?
生:比赛前,我们练习了好几次,掌握了拔河的要领,动作很到位。
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生:大家都想得冠军,参加比赛的齐心协力,没有参赛的也在拼命鼓劲加油。
师:是啊,目标一致,配合默契,团结合作就获得了成功。
师:那有因为没合作好而失败的例子吗?
生:有一次大扫除,本来规定在30分钟内完成,结果一节课结束了,教室里还是零乱不堪,没完成任务。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班干部分配任务不明确。
生:大家都抢着做自己喜欢的一项,结果连擦桌子的水都没人端。
生:有的插不上手,成了一个旁观者,结果大家都很晚才回家。
师:现在知道合作的秘诀了吧?
生:分工清楚,意见统一,抓紧时间,团结协作。
“团结合作”这个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得很深刻,只能是字面解释为“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为了真正明确“团结合作”的内涵,从学生身边的事谈起,从学生的原认知经验出发设计对话情景,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内心的切身感受,从而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所在。
三、深度体验——点燃学生感恩的心灵火花
在课堂交流中,当学生回答“卡壳”或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将问题变换角度,或化难为易,或化大为小,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途径接近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寻求结论,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将学生束缚和框死,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如教学《珍惜劳动成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一味地要求学生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把桃树上的树胶刮下留着用来粘毛笔等,他们不一定认同。而换一种思路和途径让学生从正面弄清道理,这里可以通过演示动画,简单介绍一本书、一支笔或一件衣服的制作过程等方式来启发学生。
【课堂拾锦】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吗?
(生无语)
师:老师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身上穿的衣服的制作过程。
(多媒体演示从农民种棉花,把棉花纺成纱,到织成一匹匹布,再经过染色后,由服装厂裁剪、缝纫、钉纽扣、包装等工序,运到商场出售的过程。)
师:做一件衣服大约需要经过哪几个大的过程?
生:种棉花、纺纱、织布、印染、裁缝……
……
师:这些过程涉及哪些工种或哪些人?
生:农民种植、工人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厂缝纫。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以前不知道做一件衣服要有这么多人的劳动,凝结着这么多人的汗水。
生:确实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加倍爱护衣服。
师:以后怎样爱护衣服?
生:衣服穿旧了不嫌弃。不与别人比衣服好坏。
生:衣服小了时可以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生:有一点点破损可以补一补再穿。
让学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此付出了心血。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进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引导他们对一些带普遍性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练习本上的纸,随便撕下来,折成飞机来玩;铅笔盒用不了几天,又换新的,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从中真正受到教育,自觉地珍惜劳动成果。
四、激发真情——诱导学生尽情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
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不顺心和烦恼的事情,比如父母、老师对他们要求太严;想买点自己喜欢的文具、零食而家长却不给钱或没有钱等等。当思品课堂涉及此类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言不由衷”,不愿暴露真实的想法,一是怕同学笑话,看不起;二是怕不符合老师“心意”,受到批评。此时,教师要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用自己成长过程中幼稚可笑的事例或科学家小时候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引导学生大胆地暴露思想。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尽情地倾诉心中的苦恼。对不善言谈的学生则可以采取“心理信箱”“悄悄话”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开心理疙瘩,走出心理阴影,坦诚地面对生活。
[案例]《家人的爱》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讲讲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
生:过生日时……
生:病时……
生:外出游玩时……
师: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家人的爱,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生:爸爸妈妈真好。
生: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他们很辛苦。
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师:但是在家中,也会发生这样一些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吗?
【播放录像片段:
①爸爸不帮我系鞋带。
②妈妈不给我买玩具。
③晚上9点了,孩子还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让他睡觉】
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请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
【生自由畅谈:当我们有困难时父母应该帮助解决;当我们有需要时大人有条件的也应该给予满足;那不一定,父母可能为了我们好;或许妈妈暂时没有钱,以后会买给我的;爸爸不帮儿子系鞋带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师: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
生:有一次父母要我把作业擦了重写,当时想想很生气,因为擦了重写很麻烦。现在想想他们是为了让我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晚上要看动画片不睡觉,该影响明天上学了,妈妈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而且太晚睡觉对健康不好。
……
师:不仅我们的快乐牵动着家人的心,我们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心血,这些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
疼爱固然是一种最直接的爱,那么对你严格要求是不是爱你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享受家人关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让学生懂得爱不是对孩子的迁就,还可能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体验生活的情景,并作有意的引导,就能让学生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调节自己的心情,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使人生的航船不至于在个人的小河上翻沉,而是驶向更广阔的人生海洋。
让“有道之理”从学生的心中说出来,是值得每一位小学思品教师研讨的课题,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渊博的各类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聪颖的教学智慧。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让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适于学生接受,让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世界,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一定能达到相对理想的境界,为小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表达情理
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叙事性思维,在儿童的心理中具体性、形象性、情境性以及直接经验永远先于并优于间接性、抽象性和一般性。因此,小学思品课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把教材知识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具体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将儿童现实中的真实生活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浓缩重组,采用举例拓思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才能完成思想、情感信息的输出。如在教学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感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时,如果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去教,确实能使学生明白一些道理,但内心感受不深。因为这一年龄段的父母正值年轻力壮、精力旺盛,在孩子看来他们并不那么十分辛苦,个别甚至还很潇洒,一有空就打麻将娱乐去了,而自己却要做好多作业,学习任务很重,成绩上不去还要挨批挨骂,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难以抒发。况且像我们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多数父母,只要子女学习好一点就心满意足了,根本不要子女关心家里的事情,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都请了保姆,客观上不需要孩子承担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好像“为时过早”。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些孩子们平时不太关注的话题分组展开讨论,如自从你出生以后,“你父母最操心的一件事”“你父母最担惊受怕的一件事”“你父母最为高兴的一件事”等,我特别强调了“你出生以后”这一前提条件,引导学生对真实事件和问题的回顾与感受,帮助学生打开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记忆闸门”。在六人小组的讨论中,学生的表达需求非常“旺盛”,大家议论纷纷后就一个一个地接着发言,可谓是畅所欲言但又五花八门。在此基础上,我要求每组推选出一位讲得最完整最感动人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在上台交流的六位同学中,有五位讲到父母为了他的成长所付出的操劳和艰辛,还有一位讲到父母为改善家庭条件而日夜赚钱。其次,让学生观看一组镜头:“孩子生病时,妈妈爸爸一起陪孩子打针、为孩子喂药”“天气转冷时,爸爸给孩子送衣服等候在校门口半个多小时”“妈妈不小心摔破了头,包扎后冒着大雨用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再让学生联系父母谈谈自己的感受。有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男生,竟然非常动人地讲述了自己的母亲,从他上幼儿园开始7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地送他上学,有一次妈妈因身体不好把他送到学校后在上班的路上昏倒了,旁人打了110把她送到医院,第二天又带病坚持把他送到学校的感人事例,接着流出了眼泪。全班同学为之感动,个别女生的眼睛已经发红了,眼眶已经湿润了,多么动人的场景。有了这样的感悟,学生就更能发现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却又感人至深的“爱”的画面,并把内在的情感从自己的角度抒发出来,从而使他们懂得,父母的慈爱大多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而在于平凡的细微动作,也许是简单地系一次鞋带,也许是多余的伸手一扶,也许是回头的的深情一瞥,也许是重复的叨唠一句……
有了上面两个环节的铺垫,在“怎样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我们怎样做子女”的活动中,大家的金点子就更多了。在经历了你一言我一语之后,经过集体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要多沟通、有商量,让父母舒心;
二要化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三要走正道、求上进,让父母放心;
四要勤学习、常提问,让父母开心;
五要多做事、肯帮忙,让父母省心。
看来这五要都是“精神回报”,没有涉及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情感。
二、辨事明理——引导学生舒畅地表述切身感受
小学生由于年龄、经历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对课堂交流中涉及的有些问题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无法进行深入思考,回答时也只能在表面上游离,触及不到问题的核心和实质。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可以采用层层剥离的发问方式,让学生深明其理后从口中说出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案例]《集体力量大》教学片断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团结,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请大家列举一些生活中有关团结合作的事例,好吗?
生:大扫除。
生:篮球比赛。
生:拔河比赛。
……
师:是啊,身边的例子多得数不胜数。那请说说从这些活动中你是怎样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的?
生:上次我们四(1)班和四(2)班进行拔河比赛,获得了胜利。
师: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啊,记得两班的选手旗鼓相当,我们班为什么能获胜?
生:比赛前,我们练习了好几次,掌握了拔河的要领,动作很到位。
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生:大家都想得冠军,参加比赛的齐心协力,没有参赛的也在拼命鼓劲加油。
师:是啊,目标一致,配合默契,团结合作就获得了成功。
师:那有因为没合作好而失败的例子吗?
生:有一次大扫除,本来规定在30分钟内完成,结果一节课结束了,教室里还是零乱不堪,没完成任务。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班干部分配任务不明确。
生:大家都抢着做自己喜欢的一项,结果连擦桌子的水都没人端。
生:有的插不上手,成了一个旁观者,结果大家都很晚才回家。
师:现在知道合作的秘诀了吧?
生:分工清楚,意见统一,抓紧时间,团结协作。
“团结合作”这个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得很深刻,只能是字面解释为“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为了真正明确“团结合作”的内涵,从学生身边的事谈起,从学生的原认知经验出发设计对话情景,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内心的切身感受,从而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所在。
三、深度体验——点燃学生感恩的心灵火花
在课堂交流中,当学生回答“卡壳”或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将问题变换角度,或化难为易,或化大为小,或化虚为实,让学生换一个途径接近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寻求结论,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将学生束缚和框死,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如教学《珍惜劳动成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一味地要求学生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把桃树上的树胶刮下留着用来粘毛笔等,他们不一定认同。而换一种思路和途径让学生从正面弄清道理,这里可以通过演示动画,简单介绍一本书、一支笔或一件衣服的制作过程等方式来启发学生。
【课堂拾锦】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吗?
(生无语)
师:老师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身上穿的衣服的制作过程。
(多媒体演示从农民种棉花,把棉花纺成纱,到织成一匹匹布,再经过染色后,由服装厂裁剪、缝纫、钉纽扣、包装等工序,运到商场出售的过程。)
师:做一件衣服大约需要经过哪几个大的过程?
生:种棉花、纺纱、织布、印染、裁缝……
……
师:这些过程涉及哪些工种或哪些人?
生:农民种植、工人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厂缝纫。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以前不知道做一件衣服要有这么多人的劳动,凝结着这么多人的汗水。
生:确实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加倍爱护衣服。
师:以后怎样爱护衣服?
生:衣服穿旧了不嫌弃。不与别人比衣服好坏。
生:衣服小了时可以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生:有一点点破损可以补一补再穿。
让学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此付出了心血。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进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引导他们对一些带普遍性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练习本上的纸,随便撕下来,折成飞机来玩;铅笔盒用不了几天,又换新的,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使他们从中真正受到教育,自觉地珍惜劳动成果。
四、激发真情——诱导学生尽情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
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不顺心和烦恼的事情,比如父母、老师对他们要求太严;想买点自己喜欢的文具、零食而家长却不给钱或没有钱等等。当思品课堂涉及此类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往往是“言不由衷”,不愿暴露真实的想法,一是怕同学笑话,看不起;二是怕不符合老师“心意”,受到批评。此时,教师要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用自己成长过程中幼稚可笑的事例或科学家小时候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引导学生大胆地暴露思想。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尽情地倾诉心中的苦恼。对不善言谈的学生则可以采取“心理信箱”“悄悄话”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开心理疙瘩,走出心理阴影,坦诚地面对生活。
[案例]《家人的爱》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讲讲和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
生:过生日时……
生:病时……
生:外出游玩时……
师: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感受到家人的爱,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生:爸爸妈妈真好。
生: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他们很辛苦。
师:家人的爱就在这一件件小事中,就在家人关爱的目光中,我们享受着浓浓的情、厚厚的爱,我们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多幸福呀!
师:但是在家中,也会发生这样一些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也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吗?
【播放录像片段:
①爸爸不帮我系鞋带。
②妈妈不给我买玩具。
③晚上9点了,孩子还想继续看动画片,妈妈坚持让他睡觉】
师:这些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们怎样看待这些事呢?请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你们认为家人这样做也是爱吗?
【生自由畅谈:当我们有困难时父母应该帮助解决;当我们有需要时大人有条件的也应该给予满足;那不一定,父母可能为了我们好;或许妈妈暂时没有钱,以后会买给我的;爸爸不帮儿子系鞋带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师: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
生:有一次父母要我把作业擦了重写,当时想想很生气,因为擦了重写很麻烦。现在想想他们是为了让我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晚上要看动画片不睡觉,该影响明天上学了,妈妈怕耽误孩子的学习,而且太晚睡觉对健康不好。
……
师:不仅我们的快乐牵动着家人的心,我们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心血,这些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为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
疼爱固然是一种最直接的爱,那么对你严格要求是不是爱你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享受家人关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让学生懂得爱不是对孩子的迁就,还可能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体验生活的情景,并作有意的引导,就能让学生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调节自己的心情,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使人生的航船不至于在个人的小河上翻沉,而是驶向更广阔的人生海洋。
让“有道之理”从学生的心中说出来,是值得每一位小学思品教师研讨的课题,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渊博的各类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聪颖的教学智慧。只要我们努力探索、不断实践,让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适于学生接受,让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世界,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一定能达到相对理想的境界,为小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