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及实施方法探析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复杂育人工程体系,是将育人目标逐渐深入、不断完善,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实施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建设结构体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联系,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育人体系的构建,同时引导学生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避免出现“中学大学化”和“大学中学化”这样与学生实际发展阶段不符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通过不断加强思政课一体化的结构建设,来加强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重要维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06-02
  立德是育人之根本,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结构建立、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思政课程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其中提到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符合时代要求,也贴近新时代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纵向的深入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面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以及社会经历,教师需要构建不同的思政课体系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丰富横向的培养标准体系。即同一时期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进行思政课建设的比较以及改进,其主要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所有参与人员需要同向同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建设。纵向发展的良好基础是开展横向发展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即只要纵向工作到位、思政课体系构建基础良好,横向发展工作则水到渠成。下文对现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从纵向教学体系的构建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发展建议。
  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指导作用,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使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中小学生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没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坚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但在现行的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错误认知。
  首先是片面地将育人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育人是教学的基础,将育人目标完全转化为教学目标,将会使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出现教学内容过于机械、不符合学生个体情况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是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及阶段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而且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也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设更加完善丰富的思政课程体系,同时,还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来制订不同深度的思政课程内容。
  最后是机械地照搬原有理论。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现在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比原来的学生要丰富得多。现阶段,原有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就这需要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创新,拓展新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从而收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螺旋式上升存在断层与重复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这两个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在大中小学都有涉及。建设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就是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思政课程的学习深度,使学生拥有完善的思政课程学习理念。现行的思政课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课程断层。例如,高中的“文化生活”中,涉及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建设等内容,与中小学的思政课程以及大学思修等一系列的思政课程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形成了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断层。
  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重复的简单内容。在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思政教学中,有许多重复的简单内容,造成了基础课程重复授课以及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
  (三)教学形式、方法存在差异,造成学习方式衔接不足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经历以及思想政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现有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的思政课程教学形式、方法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中小学思政教学更加注重实际案例的讲述;但是大学的思政教学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其并没有设置过多的实际案例以及實践活动教学。因此,造成了在两个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理念衔接不到位。
  另一方面,中小学德育课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相关理论、实践的支撑;在大学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网络教学平台对思政教学进行补充。因此,出现了由于两个学习阶段学习情况的不同造成的学习方式衔接上的不足。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丰富中小学思政教学形式,对中小学思政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从而与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授课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二、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建议
  (一)引导学生逐渐认识、理解思政课程的理论思想
  在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由于思政课程理论性较强,思政课程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而中小学生的价值认知体系尚未成形,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难度大、积极性不高。同时还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些思想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思想,是否真正符合现代要求呢?”这就需要相关的思政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向学生解释说明思政课程的根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而且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与时俱进的,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也从未丧失其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教师可以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与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以人为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更加合适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同时,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思想理论的教学,还要加强学科实践,因为所有学到的思想理论最后都要付诸实践,进行理论的检验以及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这也是在实现理论教学价值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具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结合。
  (三)把握发展规律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社会经验发展程度,并根据学生相应的发展情况选择有效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中学生大学化、大学生中学化”等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客观社会经验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来建设不同内容、不同深度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不同阶段的学生接收到更加符合现阶段发展情况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师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同教学阶段的衔接不到位,以及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重复教学,造成不必要的教学资源浪费,进而更好地构建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体系。
  结 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而中小学生恰好处于思想政治观念以及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阶段,所以,中小学生教学工作中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多维度、全方位分析,針对现行体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希望能促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寒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程逻辑与实践理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1(3):55-61.
  [2]赵 菁,陈 俊.红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5):146-149.
  [3]杨永庚,第五太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44-45,48.
  [4]白洪文,徐诗悦,郭天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文存阅刊,2021(11):58-59.
  [5]郭亚红,张洪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2):82-85.
  [6]常 城.新时代思政课纵向一体化建设探讨[J].教学与管理,2021(9):106-109.
  作者简介:马高峰(1965— ),男,山东寿光人,中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
其他文献
5G时代,媒体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融媒”时代进入了“智媒”时代。作为党报的领军者,《人民日报》滚石上山,蝶变转型,续写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答卷。从2014年客户端上线运营的1.0版到今天的7.0版,人民日报客户端不断升级改造、拓宽传播渠道,增强用户黏性,形成了智能化、视频化、定制化的全新架构。
摘 要: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城市学生来说比较薄弱,他们学习数学中的一些抽象知识点时就比较困难。传统应试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具有极强的局限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教学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对此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农村小学;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
文章作者在“细胞呼吸的原理”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以生产生活实际为背景,通过提供实验资料,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引领学生分析归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阶段,在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批判研究的重要分支,不同于文化研究对文本与话语的强调,该学派从政治、经济、技术、媒介等控制关系出发,探讨媒介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与再生产的宏观流通过程。从批判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淘宝“妇女节”节日营销广告,广告是受政治、经济、技术等力量强制约束的,同时广告也会对社会产生反作用。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事物的探索精神,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小学生保持好奇心及集中注意力有很大帮助。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倡的学习模式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热情,还能为小学生营造有利于打破传统课堂思维模式的科学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在中学学校管理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能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教育管理者须结合教职工的具体需求,坚持及时激励、适度激励以及公平激励的原则,并采取科学的激励手段来管理学校。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可通过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实现。基于此,文章作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在中学学校管理中怎样运用激励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几点注意事项,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
摘 要:钱学森老先生有这样一句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这句话引发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人士产生了解决该问题的意识。在多次教育改革下,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得到了广泛重视,生活化教学能够扭转学生在课堂上死记硬背的学习现状,让学生从生活中领略知识的魅力,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应用型人才。但是,就初中科学教学而言,很多一线教师受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幅度拓展和延伸,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手段和形式也更加多样,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百花齐放、大放异彩,新闻传播过程变得更加精准复杂,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新闻的传播周期也在不断缩短,新闻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整体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
新时期,电视民生新闻要聚焦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创新节目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挖掘视听语言的合理性因素渗透到节目中,提高新闻的艺术色彩,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应用要从健全评估体系、创设批评氛围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展开,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加强自律,为受众创设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传递社会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备思维能力很重要。文章主要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从而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7-0034-02  随着课程大纲要求的变化,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思想、形式等方面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