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的诗文赏析(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标题是“三棵树”。这本来是一个地名,与本文的主旨原本毫无关系,作者却用它作为文章的“导入”,也就是引子。其实引子本身并没有多少内涵,但是,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三百多字的篇幅里,先后七次说到“三棵树”,这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啰嗦了?然而,读者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怅惘。这种怅惘非常深,所以才反反复复地念叨。即使这样念念叨叨,作者却仍旧说“我不知道三棵树是什么树”,于是就引出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树令我怅惘。”从这里,可以看出,念念叨叨,其实就是一种抒情。
  接下去,又念叨起来,不过进了一步,不再是“三棵树”,而是“我没有树”。“我没有树”,在这里,有三重含义。第一,就是字面表层的含义,在这个城市的居住区没有树,自己的家不在林阴道,没有院子,所以没有树。这是一种描绘。第二,是孩子心灵的含义,联系着孩子顽皮(爬树,掏鸟蛋)的天性。而在他的想象中,带着对比,在西双版纳,在大兴安岭,在乡村,孩子们都有树。树在那里,并不是珍奇,因而内心流露出不平。第三,许多孩子都没有树,没有树就没有树,习惯了,没有感觉了。树并不是生命的必需,除了树之外,孩子们生活在并不宽裕的家庭中匮乏的东西还很多,把“没有树”突出得好像是惟一缺憾,就暗示了树在这个孩子心目中非同小可,在一个不长的段落里,念叨了四次。越是念叨,怅惘就越是强烈。
  在这里展开的,表面上是树,实质上是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但是,本文分析的任务是这篇文章的童心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在树上,除了树以外,一概不谈。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对于树的向往,其特点是反反复复地念叨。
  接下来的文脉,则是对于这种怅惘缺憾的补偿,从“我没有树”变成了:我有了自己的树,这棵树是有点可怜的。第一,是一棵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居然是栽在花盆里的,树在这样的土壤里,就是生长起来,也是可怜的。从这种可怜的抒写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
  我把它栽在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
  这段叙述很精彩。精彩在哪里呢?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错误”,一个是“欢迎”。我们用还原法来分析:本来,把树苗栽到花盆里,是别无选择,不存在错误不错误的问题。但是作者却说“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城市建筑中“不是水泥,就是石板”,缺乏绿地,本来是人的错误,却说成是地面的错误,这里有怨尤。这种怨尤,没有用讲正理的方法,而是用讲歪理的方法表述出来。这就构成一种诙谐的趣味。接下来的“欢迎”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来,石板、水泥地没有意志,对于鞋子、箱子、椅子不存在欢迎或者拒绝的问题。但是,把它说成不欢迎,拒绝苦楝,好像不是人为造成,而是没有意志的石板和水泥有情感的选择似的。这样的描述,和现实构成了反差,就跟直接说人们设计城市建筑时,根本就没有为树木留下空间有很大的不同。这样说,好像不符合事实,但是,却寄托了对人、对城市的调侃情趣。
  但是,这种情趣,很快就被另一种趣味所取代。
  写到苦楝树受到孩子疼爱,不料却遭遇一夜狂风时,文章的这一段写得也很精彩:
  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要注意的,首先是,风把花盆砸破的时候,几个动词,分别是“抱”“砸”“拖”“推”和“留”。有意思的是“抱”,为什么是“抱”呢?因为前面说了这是一场“亲子误杀”。更有分析余地的是“留”。本来狂风把花盆砸破了,把破盆和泥土留在岸上,已经足够了,但是后面又来一个“留给我”,这个“留”和前面那个“留”不同。那个“留”是残存的意思,是自然现象,这个“留”却是一个心理感受,珍爱的树没有了,只剩下没有生命的泥土和破片。加上一个“留给我”,是不是隐含着“呆呆地看着”的意味?在这样的叙述语言中,其实饱含着隐痛,这种隐痛无疑是要强化表现的。作者接着又从“记忆”中把那呆看的过程作细致的展开:
  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抖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水中生长。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有明显的无奈和悲哀。文章的情感和思绪的脉络在这里就联贯起来了:在开头是念叨中有一种渴望,接下来是意识到城市的缺憾、惆怅和可怜的补偿,再下来是无奈的悲哀,变成隐痛,在记忆中念念不忘,再下来,则是一个情感层次的飞跃,寻找“我的树”。尽管有旅游区的树,“但那不是我的树”,主题的第二层次出来了:“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经过这样曲折的酝酿,终于作者第二次有了自己的树,引来了一个从怅惘到欢乐的转折:
  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作家用什么来表达他的激动呢?当然是抒情的语言,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抒情的特点是情绪的极端化。难道一生就没有比这更为珍贵的礼物了吗?理解这样情绪化的语言是不难的,他把自己的感情之树,看得很重要,这和别的树是不一样的。“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对多年的惆怅和不安的答案。这是一棵私有的属于作者自己的树,自己的感情之树,在15年后,这一点土和那花盆里的树,恰成“巧合”,对遭受“亲子误杀”造成的隐痛,又是一棵感情补偿之树。这显然具有情感补偿价值。
  这棵树的“恩惠”(花的色彩,果的丰硕)的性质,情感补偿价值,还被强化到:首先,使自己从一个郁郁寡欢的人,变成了自己相信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由此而“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其次,这两棵树还变成了他的朋友和他彻夜长谈,“我是你的树,我是你的树”;最后,树还使作家的内心变得宽厚,即使有孩子来破坏,他也意识到“树的奉献是无私的”,树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孩子们)的:
  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与悲悯。
  这其实是说,作者因为与树长达七年的相互凝视,变得宽容与悲天悯人了。这样,树的情感价值就达到了高潮,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情感的(审美的)象征的程度。作家把树的珍贵提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为了转折、跌荡。城市建筑的蓝图埋葬了这两棵树,这实在是无可奈何。树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恶的动机,而是因为善的愿望。这就是作品的深刻之处。树的死亡,也并没有导致作者反对城市的规划和改建,他甚至没有要求拆房工人把他珍爱的树多保留一些日子,他知道“这两棵树必须消失”。这种消失,有一点两难的、宿命的意味。他把这种宿命写得很是无奈:
  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七年一梦”,是有典故的。从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中来,所引起的联想是一场情感的追思虚无。而在结构上,从“并不是我的树”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我没有树”上来。这显然是结构对称的构思。但是,又不是对开头简单的重复: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这里的“三棵树”已经不仅仅是地名,也是第一棵自己的树和消失的两棵树的结合。但是这三棵树,都已经宿命式的消亡了。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这一笔,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已经不是写实,而是写自己的幻觉。这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是主观的幻觉。说的是“我在这里”,实际是一去不复返。此生,不可能复有一棵自己的,私有的,独享的树。但又那么念叨这样的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导致树的稀缺的,是城市的水泥森林,导致树的死亡的,是城市的拓展,这都是历史的发展。本来都是可喜的,但是,作者在这里显示的是,社会的前进生活的提高,不能以此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树的消亡,其性质是生态的破坏。这种生活前进的步伐带来的怅惘和隐痛,是不可排解的,只有在幻想的境界中,才可能获得一点并不现实的安慰。从这个意义来说,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者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又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作者通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对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进行分步骤地、孤立地翻译、分析和附会式归纳,导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揉成了片片花瓣。众所周知,语言、意象和情感是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诗歌的主要要素还是它的情感,情感性是诗歌的基本特性,诗歌的语言和意象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重点应定位于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吸取人类丰富的文化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地位:《我的第一本书》处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或揭示人生意义,其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具特色。本单元的安排重在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  2.本课地位:《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淡雅的随笔。安排在《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
《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作者托物言志,悼亡念存,写出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文章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韵绵远,如品佳酩,醇香绵绵,余味悠长;又清新淡雅,不事雕饰,自然动人,如行云舒卷,似细流涓涓。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
细品当前的课堂教学,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存有预设。近来,拜读了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的一篇文章《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对其中的“预设与落空”颇有感触,聊以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为例,谈谈我对“预设”和“生成”的看法。  一、预设之险  1.教学目标之“一网打尽”。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习惯和自足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大
写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件让人头疼的事,不单是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更是如此。高考要求议论文写作做到材料丰富、表达生动、文句有意蕴,且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有启发性。但是学生们尽管绞尽了脑汁,写出来的作文却依旧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论证无力。如何让学生能相对“轻松”地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成为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要阐述的道理构筑了议论文的骨架,那么支撑观点的事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将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溶进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铸就具有中华民族气息的龙的传人。“国学”属于语文学科所载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作为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有用之才。然而,面对现代化教育改革匆忙的步调,这位曾经为中华民族发展摆渡的老人,她那蹒跚的步履遭到时代的质疑。我们有必要还原古代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其实是对必修课程的重复,比如作为文言读本的《〈史记〉选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归纳重点文言词,进行文本大意的疏通。即使有一些鉴赏陶冶,也终会止步于“引导探索研
【评议论著】 胡根林《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 所谓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实际追求的是有品性、品位和品格的语文教学,是价值、效果、效率和魅力相统一的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术含金量,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最终体现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之上。   程红兵先生在为胡根林博士新作《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撰写的序言中,对该书关键词“品
《最后一课》中某些语句读来疑点重重,令人费解。  “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  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母语会这样一无所知吗?怎么感觉小弗郎士学法语就跟我们初学英语时一样,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呢?  如果说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故而没有学会法语,再看成人:  “郝叟老头儿跟初级班一起拼这些字母。”  如果说郝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