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标题是“三棵树”。这本来是一个地名,与本文的主旨原本毫无关系,作者却用它作为文章的“导入”,也就是引子。其实引子本身并没有多少内涵,但是,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三百多字的篇幅里,先后七次说到“三棵树”,这是不是有点重复,有点啰嗦了?然而,读者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怅惘。这种怅惘非常深,所以才反反复复地念叨。即使这样念念叨叨,作者却仍旧说“我不知道三棵树是什么树”,于是就引出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树令我怅惘。”从这里,可以看出,念念叨叨,其实就是一种抒情。
接下去,又念叨起来,不过进了一步,不再是“三棵树”,而是“我没有树”。“我没有树”,在这里,有三重含义。第一,就是字面表层的含义,在这个城市的居住区没有树,自己的家不在林阴道,没有院子,所以没有树。这是一种描绘。第二,是孩子心灵的含义,联系着孩子顽皮(爬树,掏鸟蛋)的天性。而在他的想象中,带着对比,在西双版纳,在大兴安岭,在乡村,孩子们都有树。树在那里,并不是珍奇,因而内心流露出不平。第三,许多孩子都没有树,没有树就没有树,习惯了,没有感觉了。树并不是生命的必需,除了树之外,孩子们生活在并不宽裕的家庭中匮乏的东西还很多,把“没有树”突出得好像是惟一缺憾,就暗示了树在这个孩子心目中非同小可,在一个不长的段落里,念叨了四次。越是念叨,怅惘就越是强烈。
在这里展开的,表面上是树,实质上是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但是,本文分析的任务是这篇文章的童心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在树上,除了树以外,一概不谈。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对于树的向往,其特点是反反复复地念叨。
接下来的文脉,则是对于这种怅惘缺憾的补偿,从“我没有树”变成了:我有了自己的树,这棵树是有点可怜的。第一,是一棵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居然是栽在花盆里的,树在这样的土壤里,就是生长起来,也是可怜的。从这种可怜的抒写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
我把它栽在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
这段叙述很精彩。精彩在哪里呢?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错误”,一个是“欢迎”。我们用还原法来分析:本来,把树苗栽到花盆里,是别无选择,不存在错误不错误的问题。但是作者却说“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城市建筑中“不是水泥,就是石板”,缺乏绿地,本来是人的错误,却说成是地面的错误,这里有怨尤。这种怨尤,没有用讲正理的方法,而是用讲歪理的方法表述出来。这就构成一种诙谐的趣味。接下来的“欢迎”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来,石板、水泥地没有意志,对于鞋子、箱子、椅子不存在欢迎或者拒绝的问题。但是,把它说成不欢迎,拒绝苦楝,好像不是人为造成,而是没有意志的石板和水泥有情感的选择似的。这样的描述,和现实构成了反差,就跟直接说人们设计城市建筑时,根本就没有为树木留下空间有很大的不同。这样说,好像不符合事实,但是,却寄托了对人、对城市的调侃情趣。
但是,这种情趣,很快就被另一种趣味所取代。
写到苦楝树受到孩子疼爱,不料却遭遇一夜狂风时,文章的这一段写得也很精彩:
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要注意的,首先是,风把花盆砸破的时候,几个动词,分别是“抱”“砸”“拖”“推”和“留”。有意思的是“抱”,为什么是“抱”呢?因为前面说了这是一场“亲子误杀”。更有分析余地的是“留”。本来狂风把花盆砸破了,把破盆和泥土留在岸上,已经足够了,但是后面又来一个“留给我”,这个“留”和前面那个“留”不同。那个“留”是残存的意思,是自然现象,这个“留”却是一个心理感受,珍爱的树没有了,只剩下没有生命的泥土和破片。加上一个“留给我”,是不是隐含着“呆呆地看着”的意味?在这样的叙述语言中,其实饱含着隐痛,这种隐痛无疑是要强化表现的。作者接着又从“记忆”中把那呆看的过程作细致的展开:
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抖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水中生长。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有明显的无奈和悲哀。文章的情感和思绪的脉络在这里就联贯起来了:在开头是念叨中有一种渴望,接下来是意识到城市的缺憾、惆怅和可怜的补偿,再下来是无奈的悲哀,变成隐痛,在记忆中念念不忘,再下来,则是一个情感层次的飞跃,寻找“我的树”。尽管有旅游区的树,“但那不是我的树”,主题的第二层次出来了:“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经过这样曲折的酝酿,终于作者第二次有了自己的树,引来了一个从怅惘到欢乐的转折:
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作家用什么来表达他的激动呢?当然是抒情的语言,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抒情的特点是情绪的极端化。难道一生就没有比这更为珍贵的礼物了吗?理解这样情绪化的语言是不难的,他把自己的感情之树,看得很重要,这和别的树是不一样的。“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对多年的惆怅和不安的答案。这是一棵私有的属于作者自己的树,自己的感情之树,在15年后,这一点土和那花盆里的树,恰成“巧合”,对遭受“亲子误杀”造成的隐痛,又是一棵感情补偿之树。这显然具有情感补偿价值。
这棵树的“恩惠”(花的色彩,果的丰硕)的性质,情感补偿价值,还被强化到:首先,使自己从一个郁郁寡欢的人,变成了自己相信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由此而“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其次,这两棵树还变成了他的朋友和他彻夜长谈,“我是你的树,我是你的树”;最后,树还使作家的内心变得宽厚,即使有孩子来破坏,他也意识到“树的奉献是无私的”,树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孩子们)的:
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与悲悯。
这其实是说,作者因为与树长达七年的相互凝视,变得宽容与悲天悯人了。这样,树的情感价值就达到了高潮,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情感的(审美的)象征的程度。作家把树的珍贵提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为了转折、跌荡。城市建筑的蓝图埋葬了这两棵树,这实在是无可奈何。树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恶的动机,而是因为善的愿望。这就是作品的深刻之处。树的死亡,也并没有导致作者反对城市的规划和改建,他甚至没有要求拆房工人把他珍爱的树多保留一些日子,他知道“这两棵树必须消失”。这种消失,有一点两难的、宿命的意味。他把这种宿命写得很是无奈:
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七年一梦”,是有典故的。从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中来,所引起的联想是一场情感的追思虚无。而在结构上,从“并不是我的树”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我没有树”上来。这显然是结构对称的构思。但是,又不是对开头简单的重复: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这里的“三棵树”已经不仅仅是地名,也是第一棵自己的树和消失的两棵树的结合。但是这三棵树,都已经宿命式的消亡了。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这一笔,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已经不是写实,而是写自己的幻觉。这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是主观的幻觉。说的是“我在这里”,实际是一去不复返。此生,不可能复有一棵自己的,私有的,独享的树。但又那么念叨这样的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导致树的稀缺的,是城市的水泥森林,导致树的死亡的,是城市的拓展,这都是历史的发展。本来都是可喜的,但是,作者在这里显示的是,社会的前进生活的提高,不能以此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树的消亡,其性质是生态的破坏。这种生活前进的步伐带来的怅惘和隐痛,是不可排解的,只有在幻想的境界中,才可能获得一点并不现实的安慰。从这个意义来说,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者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又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作者通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接下去,又念叨起来,不过进了一步,不再是“三棵树”,而是“我没有树”。“我没有树”,在这里,有三重含义。第一,就是字面表层的含义,在这个城市的居住区没有树,自己的家不在林阴道,没有院子,所以没有树。这是一种描绘。第二,是孩子心灵的含义,联系着孩子顽皮(爬树,掏鸟蛋)的天性。而在他的想象中,带着对比,在西双版纳,在大兴安岭,在乡村,孩子们都有树。树在那里,并不是珍奇,因而内心流露出不平。第三,许多孩子都没有树,没有树就没有树,习惯了,没有感觉了。树并不是生命的必需,除了树之外,孩子们生活在并不宽裕的家庭中匮乏的东西还很多,把“没有树”突出得好像是惟一缺憾,就暗示了树在这个孩子心目中非同小可,在一个不长的段落里,念叨了四次。越是念叨,怅惘就越是强烈。
在这里展开的,表面上是树,实质上是孩子的童心。
童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但是,本文分析的任务是这篇文章的童心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在树上,除了树以外,一概不谈。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对于树的向往,其特点是反反复复地念叨。
接下来的文脉,则是对于这种怅惘缺憾的补偿,从“我没有树”变成了:我有了自己的树,这棵树是有点可怜的。第一,是一棵没有什么可爱之处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居然是栽在花盆里的,树在这样的土壤里,就是生长起来,也是可怜的。从这种可怜的抒写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
我把它栽在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泥就是石板,它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
这段叙述很精彩。精彩在哪里呢?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错误”,一个是“欢迎”。我们用还原法来分析:本来,把树苗栽到花盆里,是别无选择,不存在错误不错误的问题。但是作者却说“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城市建筑中“不是水泥,就是石板”,缺乏绿地,本来是人的错误,却说成是地面的错误,这里有怨尤。这种怨尤,没有用讲正理的方法,而是用讲歪理的方法表述出来。这就构成一种诙谐的趣味。接下来的“欢迎”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来,石板、水泥地没有意志,对于鞋子、箱子、椅子不存在欢迎或者拒绝的问题。但是,把它说成不欢迎,拒绝苦楝,好像不是人为造成,而是没有意志的石板和水泥有情感的选择似的。这样的描述,和现实构成了反差,就跟直接说人们设计城市建筑时,根本就没有为树木留下空间有很大的不同。这样说,好像不符合事实,但是,却寄托了对人、对城市的调侃情趣。
但是,这种情趣,很快就被另一种趣味所取代。
写到苦楝树受到孩子疼爱,不料却遭遇一夜狂风时,文章的这一段写得也很精彩:
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是要注意的,首先是,风把花盆砸破的时候,几个动词,分别是“抱”“砸”“拖”“推”和“留”。有意思的是“抱”,为什么是“抱”呢?因为前面说了这是一场“亲子误杀”。更有分析余地的是“留”。本来狂风把花盆砸破了,把破盆和泥土留在岸上,已经足够了,但是后面又来一个“留给我”,这个“留”和前面那个“留”不同。那个“留”是残存的意思,是自然现象,这个“留”却是一个心理感受,珍爱的树没有了,只剩下没有生命的泥土和破片。加上一个“留给我”,是不是隐含着“呆呆地看着”的意味?在这样的叙述语言中,其实饱含着隐痛,这种隐痛无疑是要强化表现的。作者接着又从“记忆”中把那呆看的过程作细致的展开:
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抖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水中生长。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里有明显的无奈和悲哀。文章的情感和思绪的脉络在这里就联贯起来了:在开头是念叨中有一种渴望,接下来是意识到城市的缺憾、惆怅和可怜的补偿,再下来是无奈的悲哀,变成隐痛,在记忆中念念不忘,再下来,则是一个情感层次的飞跃,寻找“我的树”。尽管有旅游区的树,“但那不是我的树”,主题的第二层次出来了:“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经过这样曲折的酝酿,终于作者第二次有了自己的树,引来了一个从怅惘到欢乐的转折:
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作家用什么来表达他的激动呢?当然是抒情的语言,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抒情的特点是情绪的极端化。难道一生就没有比这更为珍贵的礼物了吗?理解这样情绪化的语言是不难的,他把自己的感情之树,看得很重要,这和别的树是不一样的。“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对多年的惆怅和不安的答案。这是一棵私有的属于作者自己的树,自己的感情之树,在15年后,这一点土和那花盆里的树,恰成“巧合”,对遭受“亲子误杀”造成的隐痛,又是一棵感情补偿之树。这显然具有情感补偿价值。
这棵树的“恩惠”(花的色彩,果的丰硕)的性质,情感补偿价值,还被强化到:首先,使自己从一个郁郁寡欢的人,变成了自己相信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由此而“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其次,这两棵树还变成了他的朋友和他彻夜长谈,“我是你的树,我是你的树”;最后,树还使作家的内心变得宽厚,即使有孩子来破坏,他也意识到“树的奉献是无私的”,树不仅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孩子们)的:
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与悲悯。
这其实是说,作者因为与树长达七年的相互凝视,变得宽容与悲天悯人了。这样,树的情感价值就达到了高潮,甚至可以说,到了一种情感的(审美的)象征的程度。作家把树的珍贵提到这样的高度,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而是为了转折、跌荡。城市建筑的蓝图埋葬了这两棵树,这实在是无可奈何。树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恶的动机,而是因为善的愿望。这就是作品的深刻之处。树的死亡,也并没有导致作者反对城市的规划和改建,他甚至没有要求拆房工人把他珍爱的树多保留一些日子,他知道“这两棵树必须消失”。这种消失,有一点两难的、宿命的意味。他把这种宿命写得很是无奈:
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七年一梦”,是有典故的。从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中来,所引起的联想是一场情感的追思虚无。而在结构上,从“并不是我的树”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我没有树”上来。这显然是结构对称的构思。但是,又不是对开头简单的重复:
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
这里的“三棵树”已经不仅仅是地名,也是第一棵自己的树和消失的两棵树的结合。但是这三棵树,都已经宿命式的消亡了。
那还有一棵树在哪里呢?我问自己,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这一笔,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这已经不是写实,而是写自己的幻觉。这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是主观的幻觉。说的是“我在这里”,实际是一去不复返。此生,不可能复有一棵自己的,私有的,独享的树。但又那么念叨这样的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导致树的稀缺的,是城市的水泥森林,导致树的死亡的,是城市的拓展,这都是历史的发展。本来都是可喜的,但是,作者在这里显示的是,社会的前进生活的提高,不能以此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树的消亡,其性质是生态的破坏。这种生活前进的步伐带来的怅惘和隐痛,是不可排解的,只有在幻想的境界中,才可能获得一点并不现实的安慰。从这个意义来说,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者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又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作者通联: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