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要欣赏一位诗人,你必须喜爱他所属的文化。如你对那种文化没兴趣甚或反感,惊慕就冷却了。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材料二:人心统一的基石就是文化认同的统一,当嬴政意识到文化才是统一人心的根本时,他接受了东方文化,并从中发展出一个专属于秦的文化体系。
——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你可以在阅读其他内容前先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赞同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跟材料一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道题目的最佳立意是什么?可以选用哪些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在筆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以理清写作思路,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文化认同”展开的,点明了“文化认同”的价值和意义。
材料一选用了英国作家、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名言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强调只有对诗人所属的文化产生喜爱,才能真正地欣赏诗人。而这种喜爱就是“文化认同”。后一句从反面说,如果对诗人所属的文化没有兴趣或者反感,那么对诗人的这种喜爱就是一种浅表化的喜爱,不可能产生持续的作用,故而“惊慕就冷却了”。换言之,“文化认同”对了解、喜爱、欣赏文人来说至关重要。此处可以延伸思考:“文化认同”为何如此重要?文化和诗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材料二选取了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讲的是秦始皇认识到了文化统一的重要性,继而在接受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属于秦的文化体系。这则材料的核心是告诉我们,只有对既有文化进行认同、反思、创新、运用,才能创造出带有个体特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说,“文化认同”是文化创造的基础,“文化认同”有利于新文化的创造。
材料提示语要求大家针对两则材料进行思考,自选角度进行写作,但对文体有所限定,要求写论述类文章,即以“论”为主体的文章,这就要考查大家的思维清晰度以及表达的严谨性。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 “文化认同”是“打开”文人的最佳钥匙(针对材料一,“文化认同”对欣赏文人的作用)。
2.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化(针对材料二,“文化认同”对创造新文化的作用)。
3.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综合材料,文化如何源远流长)。
4. 为何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诗人(综合材料,着重反思当下的文化弊病)。
5. 文化孕育文人,文人创造文化(综合材料,着重分析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高分佳作
于无声处听惊雷 1
文/王一川
林清玄言:“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而在我看来,第一流的文章是文化的化妆。因为每一篇文章、诗作的创作都得益于作者根植的深厚文化土壤的浸润。于我们欣赏者而言,对每一部恢宏著作的理解,都要于其后悄无声息的文化环境中听出惊雷。2
《人间食粮》中曾有言:“关键是你的目光,而非你的所见。”喜爱或尊重诗人所属的文化能帮助你用敏锐的目光去认识诗人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与其深层次的创作动机。在对每一首诗乃至每一句诗进行解读之前,对其创作背景的认识都不可或缺。倘若一位外国友人欣赏毛泽东的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而只把其单纯地理解为是在写景,并未了解其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在长征过程中为宣传革命乐观主义而作,那可就贻笑大方了。依托于文化,读者就能用敏锐与深刻的目光把诗与人融为一体。3
看透文化有利于我们更透彻地了解每一位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层意味及含义。梵高曾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过往的人只看到了烟。”所谓“烟”即指诗歌浅显的情感,而“火”则指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精神力量,而沟通“烟”与“火”的桥梁正是深刻地洞察诗人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就是说,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站在作者的背景之下,穿透其孤独寂寞抑或是繁华喧腾之表面,看清那鲜为人知的自我追求之真实。每一种特定的文化、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会催生出不同的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其更折射出作品中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看清文化,看清的便是作者对社会的更深层次的眼界与目光。4
了解并喜爱诗人所属的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融入那个特定的时代、社会,对作品产生特殊的亲近感。各具特色的风格习惯、不同层次的教育素养,还有大相径庭的社会风气,可能对理解作品造成困扰。可一旦我们对文化有了真正的理解,一部作品描述的场景、内容也就唾手可得。草婴为翻译《战争与和平》,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到创作发源地,去探听风俗,了解民智,就是为了能使自己以更为真实的方式去了解作品,从而与作品更为亲近。由此观之,要想真正欣赏到作品的价值,就必须通过文化背景融入那个特定的社会,以获得与作品在心灵上的沟通。5
文化始终是作品的精神与灵魂,我们应于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着耳,听出那惊世骇俗的至理名言。6
1 标题极具文学性,也带有隐含意义,文化“润物无声”却又“暗流奔涌”,十分贴切。
2 作者用林清玄的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点明文章是文化的外化,文化为文章提供了强大的背景,也提出读者需要听到“悄无声息”背后的“惊雷”。
3 点出第一个分论点,并通过假设论证有力论证了观点。
4 点出第二个分论点,通过引用梵高的名言及比喻论证来解读文化与文人、作品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深刻。
5 点出第三个分论点,举草婴的例子论证,十分典型。
6 收束全文,回扣标题,强化论点。 模拟评分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发展18分= 58分
评分依据 本文是一篇非常规范且出彩的论述文。作者紧紧围绕材料提出核心论点——读者需要有文化认同感才能够在悄无声息的文化环境中听出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文章层次清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了解写作动机、体悟深层含义、融入背后文化等维度来论证核心论点,层层推进,层层深化。本文还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大量的引用论证、恰当的举例论证、形象的比喻论证都为文章增色不少。当然,如果文章能够再推进一层,说说“文化认同”对创造新文化的作用会更好。
低分病文
以文化人,因人成文
文/周子涵
一位哲学家说:“要欣赏一位诗人,你必须喜爱他所属的文化。”在我看来,文化与人是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关系。1
所谓一个人所属的文化,可以指人的心灵意识、精神思想,也可以指大环境中的时代背景、存在方式。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洞见并反思社会形式,并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表现现状、表达情感,这便是人与文化间建立的联系。2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有塑造作用。张充和从小接受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学唱昆曲,学习书法。这培养了她的艺术精神和文人气质,使她即便旅居海外,也过着中国式的诗意生活,演绎着古典式的淡雅人生。由此观之,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人文素养的形成,并深深烙在个体思想精神之上。3
特定的文化背景能衬托出崇高的人格和不朽的灵魂。“时势造英雄”,在充斥着战争、屈辱、饥饿、丑恶的旧中国,周恩来少时便立下了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鲁迅以笔为矛,猛烈抨击旧中国的社会,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有志之士的觉醒。4
人的表达内容体现文化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从人的表达中可反映出文化背景。李白和杜甫同是中国诗坛的佼佼者。李白的诗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侠义之间可领略到盛唐的自由思想和繁盛景致;而杜甫的诗则偏向沉郁顿挫,悲壮的诗词之中更显百姓的艰辛、朝代的没落。
人的作品丰富了文化内涵。人的价值体现在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丰盈的情感。我们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编撰《史记》,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理性的评论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费孝通运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一部《乡土中国》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乡村的风貌,剖析了乡土文化。5
文化与个体密不可分,相互塑造,彼此成就。6
1 重复材料,缺少新意。
2 表述不清,论点模糊,未能很好地点明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叙述过长,材料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因论证缺乏力度而显得不够紧密。
4 所选例子偏于老套。
5 缺少过渡,所举司马迁的例子不够准确,并未突出文化内化和文化创造的价值体现。
6 结尾收束太笼统,对文化与个体关系的表述不够精准。
病因分析 作为论述文,本文的结构比较清晰,内容也比较翔实。但遗憾的是,文章缺少了必要的过渡,使得段与段之间有断层感。另一方面,文本的语言比较啰唆,不够干净利落,尤其是分论点的表述上偏于烦琐。此外,在论述文中,事例要有利于文章观点的表述,且事例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事例并没有很好地为观点服务,语言也需要修正。最终本文得42分,属于三类文。
病文升格
以文化人,因人成文
文/周子涵
作为一种文化的具象表现,诗的博大精妙往往映照出诗人的气质,也映照出诗人所属文化的气质。所谓的文化,不仅指人的心灵意识、精神思想,还有大环境中的时代背景和存在方式。文人,或者说人,往往能够因为文化的影响而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现状、表达情感,也因此建立起人与文化的联系。
换言之,文化可以塑造人,人也同样可以成就文化。1
首先,文化为人的精神成长提供土壤。张充和自小受到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学唱昆曲、练习书法培养了她独有的艺术精神和文人气质。即便日后旅居海外,她也依旧从容淡雅,灵魂芳香。由此观之,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它改变了人的三观,塑造了人的品性,形成了人独有的精神世界。2
其次,文化刻画出人的品格与灵魂。当面对充斥着战争、屈辱、饥饿、丑陋的旧中国,深受西方进步自由文化影响的林觉民毅然决然地与爱人诀别,蹈死而不顾;当面对国人麻木、人吃人的旧社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鲁迅以笔为矛,敢为人先,以一己之力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有志之士。他们的品格是高尚的,他们的人格是不朽的,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所受到的文化的影响和熏陶。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无比深刻的,但同时人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文化,形成创新的、深刻的文化体系。李白用雄奇夸张的语言,为盛唐自由的思想和繁盛的景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杜甫用沉郁顿挫的诗文,道破了“安史之乱”中百姓的流离与朝代的没落,建立起他的精神王国。苏轼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开拓了被贬谪文人的视野,李清照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了绝境中文人的气节,龚自珍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唤醒了时代铁蹄下文人的沉梦……4
当然,个体只有对既有文化进行反思和内化,才能够创造出属于他的新文化。我们既是既有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太史公司马迁只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才能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才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费孝通充分认知中国乡村,并運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才能进一步展现中国乡村的风貌,剖析乡土文化,成就真正的《乡土中国》。5
文化培育了我们的精神,刻画了我们的品格,开拓了我们的三观,我们也将反思与内化先人的文化,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6
1 第一段说明了文化的概念,也厘清了文化与人的关系。第二段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自己的论点,简单、精炼、突出。
2 修改后,用语更简练,中心更突出。
3 运用林觉民和鲁迅的点例,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文化与品格之间的关系。
4 过渡自然,运用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龚自珍的点例来论证,气势磅礴,文化味十足。
5 沿用原文事例,但在语言上进行了优化,中心更突出。
6 回归论点,强调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文化的作用,有力地收束全文。
升格指津 本文修改的主要方向是厘清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梳理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优化叙述与议论的语言,使论述中心更突出。其一,文章切分为“以文化人”和“因人成文”两部分,每部分有两个小论点,论点之间呈递进关系,步步为营。其二,将原文一些例证修改为点例,使文章叙述更清晰,例证更丰富,论证更有力。其三,强调每个段落的中心,突出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性。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后的文章除了语言、结构上有所优化外,其语言内部的逻辑性也提升了。在阅卷场上,本文可得55分,成功升格为一类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要欣赏一位诗人,你必须喜爱他所属的文化。如你对那种文化没兴趣甚或反感,惊慕就冷却了。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材料二:人心统一的基石就是文化认同的统一,当嬴政意识到文化才是统一人心的根本时,他接受了东方文化,并从中发展出一个专属于秦的文化体系。
——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这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你可以在阅读其他内容前先思考一下自己是否赞同材料一的观点?材料二跟材料一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道题目的最佳立意是什么?可以选用哪些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在筆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以理清写作思路,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文化认同”展开的,点明了“文化认同”的价值和意义。
材料一选用了英国作家、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名言。名言由两句话组成,前一句强调只有对诗人所属的文化产生喜爱,才能真正地欣赏诗人。而这种喜爱就是“文化认同”。后一句从反面说,如果对诗人所属的文化没有兴趣或者反感,那么对诗人的这种喜爱就是一种浅表化的喜爱,不可能产生持续的作用,故而“惊慕就冷却了”。换言之,“文化认同”对了解、喜爱、欣赏文人来说至关重要。此处可以延伸思考:“文化认同”为何如此重要?文化和诗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材料二选取了央视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讲的是秦始皇认识到了文化统一的重要性,继而在接受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属于秦的文化体系。这则材料的核心是告诉我们,只有对既有文化进行认同、反思、创新、运用,才能创造出带有个体特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说,“文化认同”是文化创造的基础,“文化认同”有利于新文化的创造。
材料提示语要求大家针对两则材料进行思考,自选角度进行写作,但对文体有所限定,要求写论述类文章,即以“论”为主体的文章,这就要考查大家的思维清晰度以及表达的严谨性。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 “文化认同”是“打开”文人的最佳钥匙(针对材料一,“文化认同”对欣赏文人的作用)。
2.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化(针对材料二,“文化认同”对创造新文化的作用)。
3.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综合材料,文化如何源远流长)。
4. 为何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诗人(综合材料,着重反思当下的文化弊病)。
5. 文化孕育文人,文人创造文化(综合材料,着重分析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高分佳作
于无声处听惊雷 1
文/王一川
林清玄言:“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而在我看来,第一流的文章是文化的化妆。因为每一篇文章、诗作的创作都得益于作者根植的深厚文化土壤的浸润。于我们欣赏者而言,对每一部恢宏著作的理解,都要于其后悄无声息的文化环境中听出惊雷。2
《人间食粮》中曾有言:“关键是你的目光,而非你的所见。”喜爱或尊重诗人所属的文化能帮助你用敏锐的目光去认识诗人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与其深层次的创作动机。在对每一首诗乃至每一句诗进行解读之前,对其创作背景的认识都不可或缺。倘若一位外国友人欣赏毛泽东的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而只把其单纯地理解为是在写景,并未了解其创作背景、创作目的——在长征过程中为宣传革命乐观主义而作,那可就贻笑大方了。依托于文化,读者就能用敏锐与深刻的目光把诗与人融为一体。3
看透文化有利于我们更透彻地了解每一位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层意味及含义。梵高曾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过往的人只看到了烟。”所谓“烟”即指诗歌浅显的情感,而“火”则指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精神力量,而沟通“烟”与“火”的桥梁正是深刻地洞察诗人所处的文化环境。也就是说,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站在作者的背景之下,穿透其孤独寂寞抑或是繁华喧腾之表面,看清那鲜为人知的自我追求之真实。每一种特定的文化、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会催生出不同的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其更折射出作品中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看清文化,看清的便是作者对社会的更深层次的眼界与目光。4
了解并喜爱诗人所属的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使读者融入那个特定的时代、社会,对作品产生特殊的亲近感。各具特色的风格习惯、不同层次的教育素养,还有大相径庭的社会风气,可能对理解作品造成困扰。可一旦我们对文化有了真正的理解,一部作品描述的场景、内容也就唾手可得。草婴为翻译《战争与和平》,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到创作发源地,去探听风俗,了解民智,就是为了能使自己以更为真实的方式去了解作品,从而与作品更为亲近。由此观之,要想真正欣赏到作品的价值,就必须通过文化背景融入那个特定的社会,以获得与作品在心灵上的沟通。5
文化始终是作品的精神与灵魂,我们应于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着耳,听出那惊世骇俗的至理名言。6
1 标题极具文学性,也带有隐含意义,文化“润物无声”却又“暗流奔涌”,十分贴切。
2 作者用林清玄的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点明文章是文化的外化,文化为文章提供了强大的背景,也提出读者需要听到“悄无声息”背后的“惊雷”。
3 点出第一个分论点,并通过假设论证有力论证了观点。
4 点出第二个分论点,通过引用梵高的名言及比喻论证来解读文化与文人、作品之间的关系,生动、形象、深刻。
5 点出第三个分论点,举草婴的例子论证,十分典型。
6 收束全文,回扣标题,强化论点。 模拟评分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发展18分= 58分
评分依据 本文是一篇非常规范且出彩的论述文。作者紧紧围绕材料提出核心论点——读者需要有文化认同感才能够在悄无声息的文化环境中听出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文章层次清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了解写作动机、体悟深层含义、融入背后文化等维度来论证核心论点,层层推进,层层深化。本文还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大量的引用论证、恰当的举例论证、形象的比喻论证都为文章增色不少。当然,如果文章能够再推进一层,说说“文化认同”对创造新文化的作用会更好。
低分病文
以文化人,因人成文
文/周子涵
一位哲学家说:“要欣赏一位诗人,你必须喜爱他所属的文化。”在我看来,文化与人是相互塑造、相互成就的关系。1
所谓一个人所属的文化,可以指人的心灵意识、精神思想,也可以指大环境中的时代背景、存在方式。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洞见并反思社会形式,并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表现现状、表达情感,这便是人与文化间建立的联系。2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有塑造作用。张充和从小接受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学唱昆曲,学习书法。这培养了她的艺术精神和文人气质,使她即便旅居海外,也过着中国式的诗意生活,演绎着古典式的淡雅人生。由此观之,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人文素养的形成,并深深烙在个体思想精神之上。3
特定的文化背景能衬托出崇高的人格和不朽的灵魂。“时势造英雄”,在充斥着战争、屈辱、饥饿、丑恶的旧中国,周恩来少时便立下了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鲁迅以笔为矛,猛烈抨击旧中国的社会,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有志之士的觉醒。4
人的表达内容体现文化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从人的表达中可反映出文化背景。李白和杜甫同是中国诗坛的佼佼者。李白的诗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豪放侠义之间可领略到盛唐的自由思想和繁盛景致;而杜甫的诗则偏向沉郁顿挫,悲壮的诗词之中更显百姓的艰辛、朝代的没落。
人的作品丰富了文化内涵。人的价值体现在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丰盈的情感。我们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编撰《史记》,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理性的评论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费孝通运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一部《乡土中国》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乡村的风貌,剖析了乡土文化。5
文化与个体密不可分,相互塑造,彼此成就。6
1 重复材料,缺少新意。
2 表述不清,论点模糊,未能很好地点明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
3 叙述过长,材料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因论证缺乏力度而显得不够紧密。
4 所选例子偏于老套。
5 缺少过渡,所举司马迁的例子不够准确,并未突出文化内化和文化创造的价值体现。
6 结尾收束太笼统,对文化与个体关系的表述不够精准。
病因分析 作为论述文,本文的结构比较清晰,内容也比较翔实。但遗憾的是,文章缺少了必要的过渡,使得段与段之间有断层感。另一方面,文本的语言比较啰唆,不够干净利落,尤其是分论点的表述上偏于烦琐。此外,在论述文中,事例要有利于文章观点的表述,且事例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事例并没有很好地为观点服务,语言也需要修正。最终本文得42分,属于三类文。
病文升格
以文化人,因人成文
文/周子涵
作为一种文化的具象表现,诗的博大精妙往往映照出诗人的气质,也映照出诗人所属文化的气质。所谓的文化,不仅指人的心灵意识、精神思想,还有大环境中的时代背景和存在方式。文人,或者说人,往往能够因为文化的影响而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现状、表达情感,也因此建立起人与文化的联系。
换言之,文化可以塑造人,人也同样可以成就文化。1
首先,文化为人的精神成长提供土壤。张充和自小受到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学唱昆曲、练习书法培养了她独有的艺术精神和文人气质。即便日后旅居海外,她也依旧从容淡雅,灵魂芳香。由此观之,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它改变了人的三观,塑造了人的品性,形成了人独有的精神世界。2
其次,文化刻画出人的品格与灵魂。当面对充斥着战争、屈辱、饥饿、丑陋的旧中国,深受西方进步自由文化影响的林觉民毅然决然地与爱人诀别,蹈死而不顾;当面对国人麻木、人吃人的旧社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鲁迅以笔为矛,敢为人先,以一己之力揭露社会的弊病,唤醒有志之士。他们的品格是高尚的,他们的人格是不朽的,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所受到的文化的影响和熏陶。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无比深刻的,但同时人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文化,形成创新的、深刻的文化体系。李白用雄奇夸张的语言,为盛唐自由的思想和繁盛的景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杜甫用沉郁顿挫的诗文,道破了“安史之乱”中百姓的流离与朝代的没落,建立起他的精神王国。苏轼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开拓了被贬谪文人的视野,李清照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了绝境中文人的气节,龚自珍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唤醒了时代铁蹄下文人的沉梦……4
当然,个体只有对既有文化进行反思和内化,才能够创造出属于他的新文化。我们既是既有文化的接受者和享用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太史公司马迁只有“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才能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才能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费孝通充分认知中国乡村,并運用自己的社会学知识,才能进一步展现中国乡村的风貌,剖析乡土文化,成就真正的《乡土中国》。5
文化培育了我们的精神,刻画了我们的品格,开拓了我们的三观,我们也将反思与内化先人的文化,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6
1 第一段说明了文化的概念,也厘清了文化与人的关系。第二段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自己的论点,简单、精炼、突出。
2 修改后,用语更简练,中心更突出。
3 运用林觉民和鲁迅的点例,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文化与品格之间的关系。
4 过渡自然,运用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龚自珍的点例来论证,气势磅礴,文化味十足。
5 沿用原文事例,但在语言上进行了优化,中心更突出。
6 回归论点,强调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人对文化的作用,有力地收束全文。
升格指津 本文修改的主要方向是厘清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梳理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优化叙述与议论的语言,使论述中心更突出。其一,文章切分为“以文化人”和“因人成文”两部分,每部分有两个小论点,论点之间呈递进关系,步步为营。其二,将原文一些例证修改为点例,使文章叙述更清晰,例证更丰富,论证更有力。其三,强调每个段落的中心,突出分论点之间的联系性。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后的文章除了语言、结构上有所优化外,其语言内部的逻辑性也提升了。在阅卷场上,本文可得55分,成功升格为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