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江苏卫生战线,有这样一位名医:1996年被授予白求恩奖章,2009年又被评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他力倡中医特色、坚持实践标准;他济世救人、一心为患者。他献身岐黄,耄耋之年仍在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奋斗不已。罗志军省长曾亲切地对他说:您为江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传承发扬了中医文化,大家都要感谢您。他,就是省中医院上世纪八十年代院长、主任医师徐景藩。
徐景藩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尤其在中医脾胃病学方面学有建树、造诣深厚、临证经验独特。他治学严谨,德高望重,在全国中医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前不久,在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发起的全省投票中,他被遴选为“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之一。最近,我们专门走访了这位享誉省内外的中医大家。
思源:荣光归于党
作者:首先,由衷祝贺您当选50位感动江苏人物。同时很高兴能在本刊策划推出新年首期的第一时间采访您。请您谈谈获得新荣誉后的心情。
徐老: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也不是我的医术怎样高明,我也有很多疾病解决不了。是国人对中医国粹的信任和珍爱,是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工作都是同仁做的、团队做的,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
作者:我们知道,您自幼随父研习中医,始终以“良医济世”为己任,步入杏林60余春秋。您能做到职守与国学相伴、生命与中医共荣。对理想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一直伴随着您为人、为医的金色年华。可不可以这样说,是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北大5年的系统学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有了您今日的殊荣。回眸过去,您有哪些切身体会?
徐老:我在人生路上悟出的至理首先一条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今天的中医事业,没有中国共产党更没有我徐景藩的成功与荣光。是我们的党,给我上大学深造的第一次重大机遇;还是我们的党,为我搭建平台、用我平生所学、让我延展专长、使我发挥余热。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除了得益于党、归功于党之外,追根溯源,也得益于我的祖传家教熏陶,并与本人早年济世救人的志向有点关系。
83年前,我出生在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在家学氛围里,我幼时就熟读《药性赋》等启蒙医籍,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小学毕业后,随父学习中医。上午抄方,下午整理、抄书、读书,结合病例查阅有关书籍加深理解,晚上聆听父亲对疑难病例的经验,天天如此,寒暑不辍。应该说,家父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第一任导师,他的传带让我受益终身,为后来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接着,我又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一边侍诊,一边研读中医经典及各家医籍,还将他治验病案分门别类整理抄录,并装订成册。从21岁那一年起,我开始自立门户,一边在社会上独立行医,一边自修考学。
1952年,我收到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处发来的一封信函,通知我已被卫生部中医研究班录取,要我按时去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命运的转机,使我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乡医能到国家一流名校研修,全赖于中国共产党对医学的重视,是尊重知识、培养人才的具体体现。从此,我把这封信函作为平生最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珍藏至今。
从业:学用为患者
作者:从医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从事中医药更是难能可贵。您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最早一批中医高层次人才之一。用现在最时兴的话形容,您完全可以称为学习型的国医大师。
徐老:要说还有什么人生体会的话,第一。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早年如前所述,告别乡医生活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它对实现自己志向的重要,无论是在涉猎的知识面上,还是在汲取的方式和路径上,都更加宽泛,也更加理性。一是认真在课堂上学,在北京大学的5年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西医学。二是虚心向同行前辈学,1957年到省中医院工作后,我向当时院内孟河、吴门诸等知名中医学习,取众家之长。三是坚持在实践中学,从进省中医院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搞临床工作,从未离开过病房,现在依然每周三查房。为了防止学习与实践脱节,我曾列出这样几条与诸多学员共勉,这就是“读书从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改进给药方法,针对病情,达于病所,庶能提高治效;积累临床资料,撰文求实,常年不懈,集腋始能成裘”。
作者:那么,您的第二点体会请问又是什么?
徐老:那就是服务到老,保持本色,追求和谐,这也是本人从业以来领悟的岐黄之道。
对于患者,长期以来,我要求自己做到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行医一甲子,个人认为,医生对病人要有感情,仁爱之心是从医之本,对病人没有情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医生的。例如1982年,溧水县一农民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以致贫血而极度虚弱,听说我能治这种病,便卖掉耕牛来求医。不幸的是,他在半路上被扒手偷走了“保命”钱,哭得死去活来。我从家里拿了200元给了这位患者,并安排其住院,精心为他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时,感激涕零,称我是“救命恩人”。能为患者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也是我的座右铭。上世纪60年代在急诊室工作期间,我夜间值班常常带米粥做夜餐,看到一些患者需要营养,宁愿自己空着肚子,也要把粥分给重症患者补充营养。又如安徽一患胆囊炎农民出院前,我得知他家里经济困难,给了他回家的路费。
作者:半个多世纪里,经您手,减轻痛苦、驱走病魔者数不胜数,感戴者和谢恩者一定很多。您是怎样看待和处理这种医患关系的?
徐老:昔有“医者德之本、无德之人不可为医”之古训,现在服务行业有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对我们医生来讲,患者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从职业要求看,我们理应视他们如同亲人。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讲,廉洁自律才能胸怀宽广;只有不计报酬,才能一切为病人着想;中医要特别重视“认真诊疗,合理检验”这8个字。所以,平时每开一味中药,我都要反复斟酌,总是把最佳配方提供给每一个患者。同时,我都是亲自、亲手核对药名、药量。正是因为如此,患者一般都比较信任我,有的提前一个星期来挂号等我的门诊。也正因为此,经我手治愈的人事后又会真诚地来酬谢我。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心领好意而不收财物。有一次门诊,一患者多年胃病已治愈,特意带来家乡新茶以表其意。在我婉拒之下,他悄悄将茶叶放下走了。我发现后坚持让学生想办法将茶叶退还给了这位“谢恩”者。对于近年来社会上非议的“红包”现象,本人始终认为,要做好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人格。
知行:真经结硕果
作者:徐老,我们知道,几十年来,您一直奋斗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立足临床,知行合一:钻研学术,启迪后学,医德高尚,深得同仁拥戴、后学爱戴、病 员感戴。我们同样知道,您不仅是位学习型的国医大师、临床型的国医大师和清廉型的国医大师,还是一位思想型的国医大师,硕果累累,著述颇丰。在医务与学术、工作与科研方面,您一定也有不少高见。
徐老:硕果与高见谈不上,做法和拙文倒是有一些。比如,本人搞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曾经提出一个“糊剂方卧位服药法”,用它去解决食道炎中药附着难题,效果较好;我对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也提出过若干见解和方法,付诸实践后取得的成果获省部级多项奖励。
比如,1958年,本人参与创建医院内科教研组,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基础上兼任课堂和临床教学任务,提出学科分化;1986年在原有脾胃、肝胆病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消化科,经过“多方位研究、多学科结合”,使其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脾胃病专科”“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脾胃病)研究基地等”,对脾胃病的研究在国内先人一步。
又如,多年来,我本着知行合一的精神,且干且思,亦思亦写,先后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编写和专著9部,在中医杂志、中医药研究等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还有,临床上用的“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改进剂型和服用方法,把汤药变成糊状中药,受到好评。
另外,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也是本人的一贯做法,如诊治肝病重症阴虚膨胀,我采用内服、鼻饲、外治用药、针刺并进以及运用养阴利水方等方法;对胃脘疼痛者,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有些难治病症还兼用泡足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我则采用清化通腑消滞法和外治法。都很有效。
夙愿:国粹展宏图
作者:人民的健康事业无止境,传统文化的中医亦无止境。您的学术思想、做人准则影响和造就了大批后继中医人才,据说他们中有的已成为领导、博导和学科带头人,在临床、科研和管理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您老还先后指导、培养出众多的国内外中医学生和各类进修生。值此机会,我们还想请您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现况,再谈谈对江苏中医事业的展望和建议。
徐老:当前全省中医药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需要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一方面,就我们业界而言,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相互补充,要运用和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所用。简单地说,一要在传统与现代医学间走自己之路。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从业者应坚定信念,整合资源,能中不西,坚持医疗、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全力突破,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二要为人师者重于传承。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给后学;指导、培养各类中医学生和进修医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给他们。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三要注重中医人才梯队自身建设,从老到中再到青这三代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把中医接过来、传下去、发展好,巩固我省中医药人才高地。四要正确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任何科学都需要不断吸收外界营养以丰富自己,中医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还应不断虚心学习西医,并将之同中医理论联系起来,开拓思路,丰富治法。五要不断提高中医药整体水平。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坚持以临床为核心,着力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和药物研制,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另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地中医药发展上新台阶。其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殊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出台政策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其二,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深入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活动,深化对中医药的宣传,真正使江苏人民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享受中医药。其三,进一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中医药政策,切实履行保护、扶持中医药事业的职责,确保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使得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物介绍:徐景藩,男,生于1927年12月,苏州吴江人。现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等荣誉和称号。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病学组副组长、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等职。
责任编辑:汤建奎
徐景藩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尤其在中医脾胃病学方面学有建树、造诣深厚、临证经验独特。他治学严谨,德高望重,在全国中医界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前不久,在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发起的全省投票中,他被遴选为“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之一。最近,我们专门走访了这位享誉省内外的中医大家。
思源:荣光归于党
作者:首先,由衷祝贺您当选50位感动江苏人物。同时很高兴能在本刊策划推出新年首期的第一时间采访您。请您谈谈获得新荣誉后的心情。
徐老: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也不是我的医术怎样高明,我也有很多疾病解决不了。是国人对中医国粹的信任和珍爱,是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支持,工作都是同仁做的、团队做的,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
作者:我们知道,您自幼随父研习中医,始终以“良医济世”为己任,步入杏林60余春秋。您能做到职守与国学相伴、生命与中医共荣。对理想的向往、对事业的追求一直伴随着您为人、为医的金色年华。可不可以这样说,是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师承教育。北大5年的系统学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有了您今日的殊荣。回眸过去,您有哪些切身体会?
徐老:我在人生路上悟出的至理首先一条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今天的中医事业,没有中国共产党更没有我徐景藩的成功与荣光。是我们的党,给我上大学深造的第一次重大机遇;还是我们的党,为我搭建平台、用我平生所学、让我延展专长、使我发挥余热。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除了得益于党、归功于党之外,追根溯源,也得益于我的祖传家教熏陶,并与本人早年济世救人的志向有点关系。
83年前,我出生在盛泽镇的一个中医世家,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在家学氛围里,我幼时就熟读《药性赋》等启蒙医籍,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小学毕业后,随父学习中医。上午抄方,下午整理、抄书、读书,结合病例查阅有关书籍加深理解,晚上聆听父亲对疑难病例的经验,天天如此,寒暑不辍。应该说,家父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第一任导师,他的传带让我受益终身,为后来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接着,我又拜当地名医朱春庐为师,一边侍诊,一边研读中医经典及各家医籍,还将他治验病案分门别类整理抄录,并装订成册。从21岁那一年起,我开始自立门户,一边在社会上独立行医,一边自修考学。
1952年,我收到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处发来的一封信函,通知我已被卫生部中医研究班录取,要我按时去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命运的转机,使我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乡医能到国家一流名校研修,全赖于中国共产党对医学的重视,是尊重知识、培养人才的具体体现。从此,我把这封信函作为平生最值得纪念的物品之一珍藏至今。
从业:学用为患者
作者:从医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从事中医药更是难能可贵。您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最早一批中医高层次人才之一。用现在最时兴的话形容,您完全可以称为学习型的国医大师。
徐老:要说还有什么人生体会的话,第一。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早年如前所述,告别乡医生活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它对实现自己志向的重要,无论是在涉猎的知识面上,还是在汲取的方式和路径上,都更加宽泛,也更加理性。一是认真在课堂上学,在北京大学的5年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西医学。二是虚心向同行前辈学,1957年到省中医院工作后,我向当时院内孟河、吴门诸等知名中医学习,取众家之长。三是坚持在实践中学,从进省中医院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搞临床工作,从未离开过病房,现在依然每周三查房。为了防止学习与实践脱节,我曾列出这样几条与诸多学员共勉,这就是“读书从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改进给药方法,针对病情,达于病所,庶能提高治效;积累临床资料,撰文求实,常年不懈,集腋始能成裘”。
作者:那么,您的第二点体会请问又是什么?
徐老:那就是服务到老,保持本色,追求和谐,这也是本人从业以来领悟的岐黄之道。
对于患者,长期以来,我要求自己做到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行医一甲子,个人认为,医生对病人要有感情,仁爱之心是从医之本,对病人没有情感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医生的。例如1982年,溧水县一农民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以致贫血而极度虚弱,听说我能治这种病,便卖掉耕牛来求医。不幸的是,他在半路上被扒手偷走了“保命”钱,哭得死去活来。我从家里拿了200元给了这位患者,并安排其住院,精心为他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时,感激涕零,称我是“救命恩人”。能为患者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也是我的座右铭。上世纪60年代在急诊室工作期间,我夜间值班常常带米粥做夜餐,看到一些患者需要营养,宁愿自己空着肚子,也要把粥分给重症患者补充营养。又如安徽一患胆囊炎农民出院前,我得知他家里经济困难,给了他回家的路费。
作者:半个多世纪里,经您手,减轻痛苦、驱走病魔者数不胜数,感戴者和谢恩者一定很多。您是怎样看待和处理这种医患关系的?
徐老:昔有“医者德之本、无德之人不可为医”之古训,现在服务行业有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对我们医生来讲,患者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从职业要求看,我们理应视他们如同亲人。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讲,廉洁自律才能胸怀宽广;只有不计报酬,才能一切为病人着想;中医要特别重视“认真诊疗,合理检验”这8个字。所以,平时每开一味中药,我都要反复斟酌,总是把最佳配方提供给每一个患者。同时,我都是亲自、亲手核对药名、药量。正是因为如此,患者一般都比较信任我,有的提前一个星期来挂号等我的门诊。也正因为此,经我手治愈的人事后又会真诚地来酬谢我。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心领好意而不收财物。有一次门诊,一患者多年胃病已治愈,特意带来家乡新茶以表其意。在我婉拒之下,他悄悄将茶叶放下走了。我发现后坚持让学生想办法将茶叶退还给了这位“谢恩”者。对于近年来社会上非议的“红包”现象,本人始终认为,要做好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一个人,我们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丧失人格。
知行:真经结硕果
作者:徐老,我们知道,几十年来,您一直奋斗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立足临床,知行合一:钻研学术,启迪后学,医德高尚,深得同仁拥戴、后学爱戴、病 员感戴。我们同样知道,您不仅是位学习型的国医大师、临床型的国医大师和清廉型的国医大师,还是一位思想型的国医大师,硕果累累,著述颇丰。在医务与学术、工作与科研方面,您一定也有不少高见。
徐老:硕果与高见谈不上,做法和拙文倒是有一些。比如,本人搞脾胃病诊治研究60余年,曾经提出一个“糊剂方卧位服药法”,用它去解决食道炎中药附着难题,效果较好;我对胃肠、肝、胆、胰腺等脏腑病证也提出过若干见解和方法,付诸实践后取得的成果获省部级多项奖励。
比如,1958年,本人参与创建医院内科教研组,在繁重的医疗工作基础上兼任课堂和临床教学任务,提出学科分化;1986年在原有脾胃、肝胆病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消化科,经过“多方位研究、多学科结合”,使其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脾胃病专科”“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和“国家中医临床(脾胃病)研究基地等”,对脾胃病的研究在国内先人一步。
又如,多年来,我本着知行合一的精神,且干且思,亦思亦写,先后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编写和专著9部,在中医杂志、中医药研究等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还有,临床上用的“糊剂方卧位服药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改进剂型和服用方法,把汤药变成糊状中药,受到好评。
另外,运用中医综合疗法也是本人的一贯做法,如诊治肝病重症阴虚膨胀,我采用内服、鼻饲、外治用药、针刺并进以及运用养阴利水方等方法;对胃脘疼痛者,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有些难治病症还兼用泡足方法;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我则采用清化通腑消滞法和外治法。都很有效。
夙愿:国粹展宏图
作者:人民的健康事业无止境,传统文化的中医亦无止境。您的学术思想、做人准则影响和造就了大批后继中医人才,据说他们中有的已成为领导、博导和学科带头人,在临床、科研和管理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您老还先后指导、培养出众多的国内外中医学生和各类进修生。值此机会,我们还想请您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现况,再谈谈对江苏中医事业的展望和建议。
徐老:当前全省中医药工作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需要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一方面,就我们业界而言,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相互补充,要运用和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中医所用。简单地说,一要在传统与现代医学间走自己之路。中医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从业者应坚定信念,整合资源,能中不西,坚持医疗、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全力突破,形成一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二要为人师者重于传承。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给后学;指导、培养各类中医学生和进修医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给他们。使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三要注重中医人才梯队自身建设,从老到中再到青这三代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把中医接过来、传下去、发展好,巩固我省中医药人才高地。四要正确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任何科学都需要不断吸收外界营养以丰富自己,中医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还应不断虚心学习西医,并将之同中医理论联系起来,开拓思路,丰富治法。五要不断提高中医药整体水平。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坚持以临床为核心,着力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和药物研制,努力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另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地中医药发展上新台阶。其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对中医药特殊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出台政策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其二,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行为形象、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深入开展中医药知识普及活动,深化对中医药的宣传,真正使江苏人民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享受中医药。其三,进一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中医药政策,切实履行保护、扶持中医药事业的职责,确保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使得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物介绍:徐景藩,男,生于1927年12月,苏州吴江人。现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等荣誉和称号。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病学组副组长、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等职。
责任编辑:汤建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