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尚思小学)
摘 要:识字与写字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能为日后阅读、写作等奠定基础,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发展较为缓慢的部分。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既存在教师认知的误区,也存在学生因枯燥产生抵触情绪等,这些都阻碍了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写字负担等,全面提高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对策
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提高,能够为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学科本身就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任务,而这又将成为学生阅读、写作甚至交流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进行讨论,进而探讨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以推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问题所在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目标,并且小学语文教学制定了明确的生字表,规定了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数,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却不能很好地依据于此,更多的教师盲目追求扩大学生的字词量,无论是在日常作业还是在考核中总是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字词一概抄写等,这些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长期下来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教学组织乏味的问题,由于需要学生去写和记忆这些字,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的抄写,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认知写字的意义,长期下来学生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抵触写字,将写字视为枯燥的事情。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学生识字、写字教学发展,需要教师有效避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思考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习,将识字与写字分开,使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汉字学习本身的魅力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发展做出启示。其中,教师将学生学写字的内容减少了,学生就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练习中,从而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要扩大学生写字的关注度,尤其是关注到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等问题,减压的同时增加对写字质量的把关,使学生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美地完成学习任务。
2.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是模糊的,此时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直观的接受为主;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有许多“象形”的情况存在,如“日”表示太阳,就是一个框框,原来是圆的,后来发现方的更方便书写,于是转变过来等。其实汉字中有许多象形文字,对于这些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将汉字的构造教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汉字的结构等了解汉字,投入其学习中。教师可以把汉字的笔画等做成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视觉产生冲击,进而加深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汉字与拼音结合到一起,借助于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能够快速记住汉字。记住汉字是会写汉字的起点,也是基础。
3.将游戏教学引入汉字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组织。其实汉字的记忆与书写也可以参照现在许多辅导机构的英语词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记住,但需要以丰富的形式、游戏等为载体达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游戏引入汉字教学中。例如,当学生学习“羊”字的时候,可以联想到“草”字,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字的接龙,给一个新的字再说出一个合理的联想过程,这就是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儿童识字还可以充分利用识字卡片等,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推进儿童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对字本身、对课堂产生兴趣。
4.加强汉字的书写练习
教师要避免盲目的汉字扩展以及大量的机械重复抄写,而一旦降低了识字内容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可操作时间。在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练习。学生对字词进行练习,除了能熟悉字词,还能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关注到其中的美感所在,而不是进行盲目的模仿与抄写。学生需要写的字减少了,这就意味着更为精益求精,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汉字的书写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从小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
整体而言,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为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文立.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2]蒋淑娟.识字教学以“趣”导航[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347)“第二三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边缘化的研究与应对”的研究成果。
编辑 鲁翠红
摘 要:识字与写字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能为日后阅读、写作等奠定基础,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发展较为缓慢的部分。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既存在教师认知的误区,也存在学生因枯燥产生抵触情绪等,这些都阻碍了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写字负担等,全面提高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对策
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提高,能够为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学科本身就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任务,而这又将成为学生阅读、写作甚至交流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推进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即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进行讨论,进而探讨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以推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问题所在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目标,并且小学语文教学制定了明确的生字表,规定了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数,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却不能很好地依据于此,更多的教师盲目追求扩大学生的字词量,无论是在日常作业还是在考核中总是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字词一概抄写等,这些增加了学生的压力,长期下来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课堂教学组织乏味的问题,由于需要学生去写和记忆这些字,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机械的抄写,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认知写字的意义,长期下来学生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抵触写字,将写字视为枯燥的事情。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学生识字、写字教学发展,需要教师有效避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思考
1.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习,将识字与写字分开,使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汉字学习本身的魅力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发展做出启示。其中,教师将学生学写字的内容减少了,学生就能以更多的精力投入练习中,从而实现教学的突破与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要扩大学生写字的关注度,尤其是关注到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等问题,减压的同时增加对写字质量的把关,使学生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美地完成学习任务。
2.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是模糊的,此时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直观的接受为主;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有许多“象形”的情况存在,如“日”表示太阳,就是一个框框,原来是圆的,后来发现方的更方便书写,于是转变过来等。其实汉字中有许多象形文字,对于这些内容需要教师进行挖掘,将汉字的构造教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汉字的结构等了解汉字,投入其学习中。教师可以把汉字的笔画等做成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视觉产生冲击,进而加深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将汉字与拼音结合到一起,借助于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能够快速记住汉字。记住汉字是会写汉字的起点,也是基础。
3.将游戏教学引入汉字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组织。其实汉字的记忆与书写也可以参照现在许多辅导机构的英语词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记住,但需要以丰富的形式、游戏等为载体达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游戏引入汉字教学中。例如,当学生学习“羊”字的时候,可以联想到“草”字,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字的接龙,给一个新的字再说出一个合理的联想过程,这就是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儿童识字还可以充分利用识字卡片等,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推进儿童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让学生对字本身、对课堂产生兴趣。
4.加强汉字的书写练习
教师要避免盲目的汉字扩展以及大量的机械重复抄写,而一旦降低了识字内容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小,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可操作时间。在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练习。学生对字词进行练习,除了能熟悉字词,还能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关注到其中的美感所在,而不是进行盲目的模仿与抄写。学生需要写的字减少了,这就意味着更为精益求精,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汉字的书写情况,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从小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学的突破发展。
整体而言,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为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文立.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2]蒋淑娟.识字教学以“趣”导航[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347)“第二三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边缘化的研究与应对”的研究成果。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