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文性历史课堂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采用灵活教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构建;以生为本;人文性;历史课堂
  课程改革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到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是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所谓“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历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成为新课改的关键环节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但长期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成绩至上、缺乏人文内涵的学校教育,导致许多学生社会、道德感降低;导致许多学生认识结构片面,对社会伦理、道德、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甄别和选拔人才的决定性手段的现状下,部分教师的教学和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体现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忙的是如何让学生记住某一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缺乏兴趣,背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无法统一,历史课难以发挥其德育功能。如,有一位学生刚在课堂上按老师要求熟记了“我国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犯”的知识要点,下课后就因一点小事和同学发生口角而大打出手,把刚刚记住的法律置于脑后,这正是人文缺失带来的后果。再如,有的学生经常处于老师的不当教育方式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这样的学生个体是不健全的,试想这样的课堂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呢?当代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一位历史教师,要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由、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关注与需求、交流与合作,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幸福与快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性历史课堂,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构建“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必备条件。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接纳、交流合作、互动分享,形成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关系。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也处于活跃、流畅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可以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为广阔的空间。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可以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要抛弃所谓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作为平等活动的主体,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让课堂洋溢出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氛,学生才会把课堂当作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这样才能启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发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情投入,有话说、想说话;真情流露,说真话,说心里话。教师要无成见、无条件地关注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初中学生,求知欲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老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授课前的五分钟,我让学生进行时事历史讲演或今日时政播报。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养成参与课堂的习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相互关照,幸福成长。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平等、开放自主、合作、创新的氛围中学习,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学生形成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学生高效进行学习的前提。可以说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量、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各样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段,在小学阶段实施群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是对于在小学阶段实施群文阅读策略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
在初一下期第十四周星期三,我班的数学实习老师拿着批改完的试卷对我说:“张老师,我发现班上有很多娃儿抄作业哟。”我一听,这还得了。当即就让实习老师找出有抄袭嫌疑的试卷,把这几个同学喊到办公室,有的默不作声,有的极力为自己辩解,拿着他们的卷子,我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判断,一顿批评、教育、处罚后,就喊学生写一份检讨。  第二天早上,一到办公室,几份检讨就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有一份检讨是这样写的:  “是
摘 要:高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正在进行身心发展的质变。这个学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能力,想要实现自我的价值。体育学科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对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运用高中体育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发展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下想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  高中体育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主要
摘 要:功在课堂,利在课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化;提高;效果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严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改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中,教学、课程、教师这三者相辅相成,是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的社会需求势必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传授知识,搭建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搭建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大主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当前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实施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是教育界关心的重要内容,是当下广大教师探索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但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各有不同
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班主任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班级管好了,很多的工作都会迎韧而解。当了十二年班主任的我总结了一些心得要和大家分享。  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
摘 要:“因材施教”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我们应该领会其精神,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我们正在使用的美术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发展一代新人而服务。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更多地是教育学生怎样学会做人,而且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一个很完美的人。  关键词:初中;美术;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情境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作为一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挖教材的同时,恰当运用情境,开拓学生思维视野,成为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我将情境图有效使用,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恰当运用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