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绝唱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deti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略微嘶哑而又绵延不尽的嗓音,伴着一划划勾勒出人形的笔端,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缓缓吟唱着古老的民谣,和着那一记记偶尔响起的驼铃声,它们彼此交融……不经意之间,我们已经飞越千山,被带进了一个似梦亦幻的国度。
  这是美国电影《英国病人》的片头部分。由安东尼·明格拉导演的《英国病人》,是根据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布克奖获奖同名小说改编拍制的。它获得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电影配乐、最佳音乐、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等9项大奖,又获英国演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最佳电影配乐、最佳摄影和最佳摄影6项大奖,同时还是金球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电影配乐2项大奖的得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非红褐色的沙漠无边无际,静静地蔓延;在光影的流动照耀下,它显得那般细腻润滑,好像中世纪欧洲的贵妇人,明艳照人举手投足间尽是古典怀旧式的优雅。没有风,也没有声响,只有远处天尽头的一架飞机。它平稳又轻飘飘地滑翔,在其下的红漠上印出淡淡影子。四周是微微疲惫的静谧。突然间飞机被击落,坠落之时划下颤巍巍的弧线,像是谁流下的泪。
  这是1943年,二战正酣的时候。而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坠机的地方成了一片火海,沙漠中的贝都因游牧人从中救出了一个男子,将他送到盟军战地医院。男子全身皮肤严重烧伤、容貌尽毁、失去了记忆,只好被称作“英国病人”。照顾他的护士汉娜看到他在医院迁徙中的痛苦,便申请将他留在一座位于佛罗伦萨北部山区的废弃古堡中,并且自愿陪着他。汉娜精心照顾着这位英国病人,而病人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渐渐被开启,他断断续续地开始了追忆:他是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艾马殊,以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的身份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行员杰佛及其妻子嘉芙莲。艾马殊与嘉芙莲慢慢被彼此吸引,坠入了爱河。可他们的关系终被杰佛知道,愤怒的杰佛驾着飞机撞向艾马殊,意欲三人同归于尽;杰佛当场死去,躲开了的艾马殊却没能挽救心上人的生命……
  故事的另一线索则是汉娜的情感历程:这位美丽的护士在战争中接连失去了恋人与好友,悲伤之余她趁着照顾英国病人的机会躲进古堡想要避开尘世纷扰。然而不经意间她被艾马殊的回忆深深感动,并在一名印度籍的英军中尉的真诚和执著下,终于敞开心扉再次拥抱了幸福。
  影片最后,艾马殊选择了安乐死,去追随失去的爱人。而汉娜也终究没能和英军中尉在一起,她独自踏上了旅途。
  在世界电影史的长河中 ,《英国病人》 继 《日瓦格医生》、《阿拉伯的劳伦斯》、《宾虚》等片之后, 又成为一部电影史诗巨片 。它被当今国际影坛称誉为20世纪末探求人类心灵饥渴的一出“道德剧”。其实关于它的类型众说纷纭,比如爱情片、战争片、心理探疑片……就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一部通过描述特殊背景下的爱情从而揭示人性、控诉二战的影片。
  在影片中,所有冲突终归都指向了一个最重要的焦点——爱情,或者说人性与战争之间相互的关系。爱情被战争所压抑乃至毁灭,但又正是通过这种对人性的扭曲达到了一种升华,爱情使其更加蕴含深刻、发人深省,进而对战争本质有更清醒认识的效果。
  主人公艾马殊年轻英俊,从里至外蕴藉着充分的闪光的人性。比如他帮助英国政府绘制地图却并不愿隶属其中,又例如他酷爱无拘无束的撒哈拉,想要选它而非原本的故乡作为归宿。他拥有一颗自由的心、拒绝被任何人事所奴使占有,渴求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满足个体的欲望。正因如此,虽然嘉芙莲是有夫之妇,但他一旦爱上了,就坚持诚实地面对内心、勇敢而执着地追求所爱。
  而嘉芙莲,这位阅历渊博、极具魅力的女子,却是生活在社会规则中、被保守的道德观念所束缚。她并不爱杰佛,然而始终没有彻底挣脱陈规旧俗的勇气。她认为与艾马殊之间的爱恋是对丈夫的背叛,所以怀有沉重的罪恶感,甚至后来还压抑真心向艾马殊提出了分手,希望回到自己所习惯的生活圈子——英国去。
  在嘉芙莲看来,自己和艾马殊是不可能的一对儿:除去国籍,不同的社会身份是他们最大的障碍。她总想仅凭个人是绝对无法赢过社会的。而艾马殊则与嘉芙莲相反,他是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因此他们之间落差的根源并非嘉芙莲所以为的婚否问题,而是各自人生观本质上的差异。
  可就是如此迥异的两个人,却还是相爱了,并且爱得不可自拔,最终甚至超越了生与死。
  夜晚的沙漠沉寂又辽阔,天与地浑然一体,中间只有干燥的风缓缓吹过,一队人围着篝火玩乐。嘉芙莲坐到了大家面前,娓娓地讲述一个历史故事。她裹了一条红色的羊毛披肩,她用柔和悦耳的嗓音低低地诉说着,摇曳的火光照亮她美丽的容颜——她整个人是那么的优雅,就像故事中那位不可侵犯的高贵皇后。艾马殊被深深打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而即使大方一如的嘉芙莲,竟也在那样深邃又毫不避讳的注视下不自在起来。
  北非的圣诞时节依旧酷热难当,外边一片热闹,而在与庆祝人群咫尺之隔的白纱窗后,躲着两个只能偷偷相爱的人。当屋外唱赞美诗的声音响起,他们忘情地亲吻彼此,于道德和个人欲望的交界处体验一种生命最初始时的狂野之美。他和她避开了世俗的喧嚣甚至神的庇护,在那个独立开来的世界里只能感受到对方,哪怕需要为此背负原罪沉重的十字架!
  后来杰佛发现了他们的恋情,驾着飞机撞向艾马殊企图三人一同毁灭,结果是他当场逝去。身负重伤的嘉芙莲则被艾马殊安置在山洞中,然而前去求援的艾马殊却一去不复返。寒冷、病痛和恐惧当中,嘉芙莲并未失去信心,她就那样抱着不渝的信赖,在幻梦中静静地沉眠、沉眠……而当经历了一系列阻挠的艾马殊终于千辛万苦地回到山洞时,心爱的人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只有一本她临终前留下的日记在无言地诉说:我爱你……我不想死在沙漠里……
  人从来都应有把握自身命运的权利。于艾马殊,幸福仅是和爱人一起。为此他不惜用本应属于英军谍报机关的军用地图同德国人交换,换来了拯救嘉芙莲的机会。对他来说,这是比战争利益重要得多的事,即使需要牺牲个人的名誉乃至国家的利益。可是在乱世之中,无论做出怎样的牺牲,那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却都是难以实现的。艾马殊最终还是只能面对爱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也许影片对战争的控诉抨击之由就于此——战争的残酷可恶不仅仅在于破坏世间美好的事物,更在于对人性的彻底摧毁和扼杀:让人们不止是身在万丈深渊,更把人逼至绝望、万劫不复、无法再相信什么的颓废境地。
  因此《英国病人》中看似是世俗观念毁灭了艾马殊与嘉芙莲的爱情,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毕竟当艾马殊把嘉芙莲抱进山洞时,本执意与他分手的嘉芙莲就已向他表明了真心——这个时候人性的光辉已经超越了俗尘间的障碍。所以真正的刽子手,是那场战争!战争,让人们灰心、绝望直至失去一切激情和梦想!
  影片中的另一主人公汉娜,在战争中连续失去了恋人和好友,曾一度心灰意冷。可在“英国病人”的感染下,她深受启发,明确了生存的权利,不再刻意封闭自己,而是直面内心、争取自己渴望得到的——爱。如果说艾马殊给她阴霾的生活划开了一道裂缝注入了一缕阳光,那么英军中尉的出现,则是给她倾下的满满一抱光芒。那个身为导弹专家的中尉,眼神炯炯皮肤黝黑,工作负责严格得过分;然而在那正直几近刻板的模样下,却有那么一颗温暖细密的心!
  他一路搁下一支支如莲般盛开的火烛,将她引进了教堂,把绳索拴在她的腰际让她在半空荡漾;荡至高墙时,看手中蜡烛照亮的地方,竟全是他为她作的壁画。
  他温柔地将她拥抱,是那种一生一世的拥抱……
  已经有了那样多的幸福时光,竟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因一次事故,中尉自责工作的失误;加之远调异乡,注定了从此他和她只能天各一方。此时的汉娜,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人事过后,终于开始明白了爱的意义、生的意义以及人性的意义。虽然痛苦和不舍,可她最终还是笑着与他告别。于她,这又是完成了一次超脱意义上的蜕变!
  艾马殊在最后,请求汉娜让他安乐死。他离去时面部是憧憬的表情,也许他真的在幻境当中与挚爱重逢。而汉娜,则在送走艾马殊、告别了中尉之后,再次踏上旅途向远方出发。
  对于艾马殊,他的爱埋葬在昨天,他的生命在爱人离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停止,因此死亡是一种解脱。而于汉娜,她的人生还要继续;她不再迷茫,同样一脸憧憬地慢慢露出了笑容,那么宁和,那么动人……
  在这里,死与生、过去与未来、悲与喜,一起汇聚彼此交织,将爱升华到了一个宁静神圣如斯的境界,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谛,人性中所有的光明和感动——我们活在这世上,无论经历怎样的苦痛,都要认真地生活、用心去爱!
其他文献
小个子、肌肉结实、圆脸,一双炯炯有神、狡黠的眼睛,满脸的胡子,嘴里经常叼着一支香烟,头戴一顶圆顶礼帽,手拿一根手杖,这就是阿尔班·米歇尔(1873—1943)。米歇尔先生(人们是这样称呼他的)什么都管,从审阅书稿到管理人员,他把出版社看作是一个人的身体,什么都要关照到。米歇尔还是位美食家,但极力回避社交活动。米歇尔十分喜欢打猎,这是他除了出版事业外的惟一爱好。米歇尔曾说过,“我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我
一张波澜不惊看不出表情的脸,一双深邃冷静不动声色的眼。  看完德国电影《窃听风暴》(获2007年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张脸和这双眼总在我的眼前晃动,我感受着主人公毫无表情的面容所掩盖的心灵的巨大悸动,感受着影片对正义战胜邪恶、人性艰难复归的默默讴歌。  主人公魏斯勒是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情报处的秘密警察,他忠于职守,深陷的眼窝,永远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对方。他具有高超的窃听、审讯等技巧,工作中
萨福其人    出生于公元前612-630年之间的萨福是古希腊文明为人类捧出的一轮明月。她作为仅有的几位上古时期的女诗人的名声绝不逊色于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男性诗人,并且被视作女性主义写作的奠基者。  据说萨福出身自一个贵族世家,小时候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尽了富足奢华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卷入一桩反对执政王执政的逆案,而在青春年少之时被放逐西西里岛。在流寓期间她得以与一富裕的西西里男子完婚,还生有一个女儿
难以评述的“隔离墙”    1998年5月,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期间,面对长城感慨地说:“以色列也需要这样巨大的墙来保障它的人民的安全。”当时,站在他身旁的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回答说:“能给以色列人真正安全保障的是和平,而不是混凝土墙。”  然而,以色列的领导人却并未听取朱总理的劝告,2002年6月沙龙领导的以色列内阁以25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修建“隔离墙”的计划。那投唯一的一张
1916年一个冬夜,乔奇登上从英格兰驶往法国的“苏塞克斯”渡轮。当时欧洲战火纷飞,这趟持续5小时的旅途很可能也不轻松。旅客几乎塞满整艘船。好在当晚的穿越海峡之旅很顺利。但两个月后,“苏塞克斯”被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白色笔状物划过苍穹  截至1916年,美国对欧洲战事一直袖手旁观。因此对于像乔奇这样的美国人来说,战争是遥远的。但那个冬天他被派往法国,搜集盟军医院、救护车路线和医疗站信息。作为一名
提起法兰克福,在当代思想文化界,在学术界,人们首先会想到“法兰克福学派”。它的名气,盖过了它挂靠的团体——法兰克福大学;毕竟法兰克福大学只不过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所,而“法兰克福学派”则是独一无二。它为人类所增添的精神财富也是独特的,是没有其他学派可替代的。  它创建于一战结束后,当时的德国,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思想混乱。有一个做谷物进出口生意的百万富翁海尔曼·韦尔,拗不过自己宠爱的独子弗里克斯·
约翰·罗尔斯(1921-2002),被誉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先后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担任过美国政治与社会哲学家协会主席以及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地区主席,并荣获1999年度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奖章。1971年他的第一部著作《正义论》出版后,成为哲学和政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据说当时的西方学者人手一册,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著作中都要提到罗尔斯的名字。目前
2019年7月4日,狂风暴雨期间,一只就像外星虫子的昆虫吓坏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一家人。当时,这只模样恐怖的虫子从房屋天花板上爬向百叶窗。房主人哈利虽然有些惊骇,但依然抓住机会拍摄了这只虫子。他说,这只虫子当时看来是想寻找安全的地方。他还决定让它在家里过一夜,但仅仅一夜。哈利还说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虫子,因此他相信它来自周围其他地方。他把这只怪虫的照片传到互联网上,结果也吓坏了不少人。  其实,早
把大海当作知音,当作既不能摆脱的心中的哈姆雷特又不能使之拥有一刻平静的累尔提斯,这是现代人的理念。拜伦和雪莱在诗中创造了大海;海涅把大海当作知音,向它诉说自己的爱情;华兹华斯将大海当作道德感化的力量;伯朗宁一反诗人们的常态,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着大海;在马休·阿诺德心中,大海是命运之声,传达的是失意和绝望;雨果与大海交流就像跟谦卑的朋友说话一样,发出的高谈阔论是前所未有的。那些抒情诗人们也都无不如此…
在15、16世纪的人类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家无疑是当时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们尊崇的。哥伦布飘洋过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绕过了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发现了印度洋和通往印度的航线;麦哲伦成功地进行了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然而,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却始终没有被找到。在这些伟大的航海家之后,欧洲人纷纷扬帆出海,去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几个世纪的海上探险,他们并没有找到他们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