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
目前的语文课堂还脱离不了“师问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倾向于教师的解读,陷入了一种定向思维模式,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使语文课缺少生机与活力,无法让学生爱上语文。
【实施措施】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朗读气息和思考空间;以读为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悟,学会质疑,在文本中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让语文回归本色,焕发个性化的魅力。
【具体过程】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时,一个学生忽然举手问:“天气闷热,萨沙的爸爸妈妈还要外出郊游,是不是刻意安排的?”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我被问住了,他也把大家问住了。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说:“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课前没有想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都不要急着回答,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学生们在朗读中思考。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说:“‘假日里,天气闷热,一家人到森林里去。’按经验来看天气变化,可能会下暴雨,父母明知要下雨,还带孩子郊游,而我父母是不会这样做的,看来萨沙的父母早有打算。” 我说:“有道理,但他的父母又不是天气预报员,未必准确知道天气变化,怎么知道一定会下雨呢?他们有什么打算?你从哪儿看出萨沙父母早有打算?” 学生陷入了沉思。
忽然,另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我找到了证据,大家看课文‘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我又问:“递雨衣的情节中就已作了暗示,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直接给萨沙呢?你们有没有发现,雨衣的传递过程跳过了托利亚。妈妈为什么没有将雨衣传给托利亚,而是传给了萨沙?”一个学生若有所悟地说:“课本插图中托利亚的微笑告诉我们她认同父母的做法。我认为这次郊游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萨沙。”
这时有了反对的声音:“说不定萨沙的爸爸妈妈是随手给了身边的萨沙,根本没考虑到底是给谁。”我随即问:“大家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合理性,想想萨沙妈妈随手递雨衣给萨沙,怎么不递给靠近她的托利亚?而且还安排闷热的天气到外郊游,为什么不选个好日子?刚才你们有同学认为这是萨沙父母的打算,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那他们想教育萨沙什么呢?”
学生若有所悟地低声回答:“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我问:“能不能改成每个人都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学生答:“不行,意思改变了。妈妈说的意思是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就要去保护。而改了的句子是说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那么,萨沙的爸爸一定要把雨衣给萨沙吗?”我紧接着问。
沉默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明白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就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是随意的,只要是比他弱小的人,他就会去保护。至于那个人是不是最弱小的,他没有去研究。” “对呀!妈妈没把雨衣给托利亚也是这个原因,妈妈并没有去分析接下去是谁,该保护谁,当她身边有需要她保护的人时,她就去保护,并没有考虑顺序。”另一个学生兴奋地说。
“可是,保护最弱小的人,难道不对吗?”几个学生提出质疑。学生们面面相觑。
“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我轻轻地问。
“是萨沙。”
“不对,是蔷薇花。”
“不,一定还有比蔷薇花更弱小的,像风雨中的小草、小虫。”
“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一个学生响亮而激动地说。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以,当我们身边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人或物时,我们就应该马上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而不是一味地去等待那个最弱小者出现。”这个学生继续补充。掌声再次响起。我们都被感动了,朴素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你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启发。是的,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去保护、帮助那些比我们弱小的人或物,不再等待,付诸行动吧!”
【教后反思】
一个完全超出预设的问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却让我和学生们欣喜地得到了一份意外收获。这是一种个性化阅读魅力的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从这个课堂上,我深刻体会到要让个性化阅读走进课堂,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灌输与被管束的关系,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任意阐释,而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关系,让师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要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期待学生自我提高,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注意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以免个性化阅读进入误区。
(责编 陈剑平)
目前的语文课堂还脱离不了“师问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总倾向于教师的解读,陷入了一种定向思维模式,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这使语文课缺少生机与活力,无法让学生爱上语文。
【实施措施】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朗读气息和思考空间;以读为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悟,学会质疑,在文本中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让语文回归本色,焕发个性化的魅力。
【具体过程】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时,一个学生忽然举手问:“天气闷热,萨沙的爸爸妈妈还要外出郊游,是不是刻意安排的?”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我被问住了,他也把大家问住了。我决定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说:“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课前没有想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都不要急着回答,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学生们在朗读中思考。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手说:“‘假日里,天气闷热,一家人到森林里去。’按经验来看天气变化,可能会下暴雨,父母明知要下雨,还带孩子郊游,而我父母是不会这样做的,看来萨沙的父母早有打算。” 我说:“有道理,但他的父母又不是天气预报员,未必准确知道天气变化,怎么知道一定会下雨呢?他们有什么打算?你从哪儿看出萨沙父母早有打算?” 学生陷入了沉思。
忽然,另一个学生激动地说:“我找到了证据,大家看课文‘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我又问:“递雨衣的情节中就已作了暗示,爸爸为什么不把雨衣直接给萨沙呢?你们有没有发现,雨衣的传递过程跳过了托利亚。妈妈为什么没有将雨衣传给托利亚,而是传给了萨沙?”一个学生若有所悟地说:“课本插图中托利亚的微笑告诉我们她认同父母的做法。我认为这次郊游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萨沙。”
这时有了反对的声音:“说不定萨沙的爸爸妈妈是随手给了身边的萨沙,根本没考虑到底是给谁。”我随即问:“大家的说法都有各自的合理性,想想萨沙妈妈随手递雨衣给萨沙,怎么不递给靠近她的托利亚?而且还安排闷热的天气到外郊游,为什么不选个好日子?刚才你们有同学认为这是萨沙父母的打算,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那他们想教育萨沙什么呢?”
学生若有所悟地低声回答:“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我问:“能不能改成每个人都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学生答:“不行,意思改变了。妈妈说的意思是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就要去保护。而改了的句子是说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那么,萨沙的爸爸一定要把雨衣给萨沙吗?”我紧接着问。
沉默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明白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就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是随意的,只要是比他弱小的人,他就会去保护。至于那个人是不是最弱小的,他没有去研究。” “对呀!妈妈没把雨衣给托利亚也是这个原因,妈妈并没有去分析接下去是谁,该保护谁,当她身边有需要她保护的人时,她就去保护,并没有考虑顺序。”另一个学生兴奋地说。
“可是,保护最弱小的人,难道不对吗?”几个学生提出质疑。学生们面面相觑。
“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我轻轻地问。
“是萨沙。”
“不对,是蔷薇花。”
“不,一定还有比蔷薇花更弱小的,像风雨中的小草、小虫。”
“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一个学生响亮而激动地说。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所以,当我们身边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人或物时,我们就应该马上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而不是一味地去等待那个最弱小者出现。”这个学生继续补充。掌声再次响起。我们都被感动了,朴素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你说得太好了,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启发。是的,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去保护、帮助那些比我们弱小的人或物,不再等待,付诸行动吧!”
【教后反思】
一个完全超出预设的问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计划,却让我和学生们欣喜地得到了一份意外收获。这是一种个性化阅读魅力的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从这个课堂上,我深刻体会到要让个性化阅读走进课堂,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灌输与被管束的关系,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任意阐释,而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关系,让师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当然,要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期待学生自我提高,教师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注意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以免个性化阅读进入误区。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