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古文中都凝结着前人的思想精华。学生学好文言文对于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前,我们教文言文,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讲,力求详尽透彻,生怕漏掉重要文言知识点,但其结果是学生课上听得懂,课后忘得精光。学生的文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践告诉我们:课上满堂灌,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违背了认知规律,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便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的确,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热情,改变文言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仔细分析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固然是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法生硬僵化,使学生索然无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其不再视文言文为畏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以学为乐,就只有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高中文言文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不妨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激发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的兴趣;有些包含有成语的文言文,如《劝学》《秋水》等,不妨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而有些对话生动,人物形象突出的文言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特点,进行角色表演;有些文言文可以通过抄录诗句,名句或者引入历史背景而导入课文学习,如《勾践灭吴》《五人墓碑记》等;有些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激情,使学生对文言文“好之”、“乐之”,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诵读感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诵读的地位下降,分析之风盛行而涵咏之风日渐衰微。课堂上教师只知一味的灌输字、词、句的知识,只见老师讲,不闻学生读,忽视了诵读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本,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运用的规律。此外,加强诵读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兴趣。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或小声地吟,或高声的读,甚至可以摇头晃脑的诵。让学生多读多诵,其实也是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高中文言文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很适合朗诵,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使之能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从而读懂文意,领悟技巧,受到熏陶,不知不觉中与作者的心意相通,与作品共鸣,最终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
在诵读中,老师的范读也尤为重要,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外,我给学生范读起示范作用,当我读到烛之武智退秦军时那一大段精彩言论时,我仿佛置身于情境中,学生们也深深被感染,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导读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过去,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过于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并以应付高考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解词—串讲—翻译”的僵化教学模式,将一篇完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只管记笔记,被动接受,因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事实说明这样的教法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
其实,高中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也都是一些浅易的文言文,而且注解相当详细,对于经过了初中三年文言文学习的高中学生来说,结合注解完全能读懂课文大意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不必串讲课文。教师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性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变灌输为导读,变串讲为点拨,让学生进行自主式阅读。通过导读,注重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效果,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与课文对话,与作者沟通,体验阅读乐趣,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或学生的疑点实现突破。同时,教师善于引疑,鼓励学生对课文、注解或老师的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探究,师生共同释疑解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的导读点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实行导读、点拨、质疑的教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授《鸿门宴》这篇经典文言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之后在点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一出古代版《无间道》,理由是曹无伤和项伯互为刘邦和项羽阵营中的“奸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沸腾了,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学生纷纷结合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顺势引导,学生们最终认为两者有所区别,依据是项伯有“感恩的心”,为了报答张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二曹无伤更多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利。
在此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写小论文。在这堂课中,我主要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而且许多学生都对《史记》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以致用,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文言知识去解决课外文言材料中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作用明确了,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借此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文言文教学,要善于拓展、延伸,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归纳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语的古今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文言句式以及文化知识等。因为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才有可能去读懂课外的文言作品。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读本和寻找与课文内容相似或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通过比较阅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让学生自读《邵公谏厉王弭谤》,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就可以让学生自读苏辙的《六国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掘学习的潜力,训练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发掘课文的现实意义。如学完《勾践灭吴》之后,让学生去发掘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成才与条件的问题,明白逆境兴才、刻苦自勉的道理,学完《劝学》,让学生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作为自己学习的借鉴等。
此外,要注意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还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如对课外文言文进行续写、改写、补充细节和情节、新编故事、编写课本剧、评说人物等写作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总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教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窘境。
高中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的确,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热情,改变文言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仔细分析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固然是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更主要的是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法生硬僵化,使学生索然无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其不再视文言文为畏途。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以学为乐,就只有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高中文言文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不妨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激发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的兴趣;有些包含有成语的文言文,如《劝学》《秋水》等,不妨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而有些对话生动,人物形象突出的文言文,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特点,进行角色表演;有些文言文可以通过抄录诗句,名句或者引入历史背景而导入课文学习,如《勾践灭吴》《五人墓碑记》等;有些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甚至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备课、上课、评课等。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激情,使学生对文言文“好之”、“乐之”,从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诵读感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诵读的地位下降,分析之风盛行而涵咏之风日渐衰微。课堂上教师只知一味的灌输字、词、句的知识,只见老师讲,不闻学生读,忽视了诵读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既是认知的手段,又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融入课本,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文言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语言运用的规律。此外,加强诵读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兴趣。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或小声地吟,或高声的读,甚至可以摇头晃脑的诵。让学生多读多诵,其实也是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高中文言文课文都是选自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很适合朗诵,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使之能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从而读懂文意,领悟技巧,受到熏陶,不知不觉中与作者的心意相通,与作品共鸣,最终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
在诵读中,老师的范读也尤为重要,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除了让学生自由诵读,分角色朗读外,我给学生范读起示范作用,当我读到烛之武智退秦军时那一大段精彩言论时,我仿佛置身于情境中,学生们也深深被感染,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了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导读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过去,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过于强调文言文的“工具性”,并以应付高考为根本目的和任务,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解词—串讲—翻译”的僵化教学模式,将一篇完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只管记笔记,被动接受,因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事实说明这样的教法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
其实,高中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也都是一些浅易的文言文,而且注解相当详细,对于经过了初中三年文言文学习的高中学生来说,结合注解完全能读懂课文大意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不必串讲课文。教师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性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变灌输为导读,变串讲为点拨,让学生进行自主式阅读。通过导读,注重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效果,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与课文对话,与作者沟通,体验阅读乐趣,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通过启发、引导、点拨,对课文的重点难点或学生的疑点实现突破。同时,教师善于引疑,鼓励学生对课文、注解或老师的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探究,师生共同释疑解难。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的导读点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实行导读、点拨、质疑的教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授《鸿门宴》这篇经典文言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了解《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之后在点拨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是一出古代版《无间道》,理由是曹无伤和项伯互为刘邦和项羽阵营中的“奸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沸腾了,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学生纷纷结合文本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顺势引导,学生们最终认为两者有所区别,依据是项伯有“感恩的心”,为了报答张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二曹无伤更多是为了自己个人的私利。
在此基础上,我还组织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写小论文。在这堂课中,我主要起着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而且许多学生都对《史记》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原著。
四、拓展延伸,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以致用,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文言知识去解决课外文言材料中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和作用明确了,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借此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文言文教学,要善于拓展、延伸,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归纳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语的古今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文言句式以及文化知识等。因为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才有可能去读懂课外的文言作品。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读本和寻找与课文内容相似或相关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通过比较阅读,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延伸,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如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可以让学生自读《邵公谏厉王弭谤》,学习了苏洵的《六国论》,就可以让学生自读苏辙的《六国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开掘学习的潜力,训练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的文言知识,提高鉴赏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究发掘课文的现实意义。如学完《勾践灭吴》之后,让学生去发掘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看待成才与条件的问题,明白逆境兴才、刻苦自勉的道理,学完《劝学》,让学生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学习方法,作为自己学习的借鉴等。
此外,要注意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还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如对课外文言文进行续写、改写、补充细节和情节、新编故事、编写课本剧、评说人物等写作练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精神。
总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教法,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