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的壮大依赖经济效益和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保障,思政工作从指导思想上着手,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和政治水平,能够加快企业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思政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探讨影响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全方位强化思政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保证了思政工作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思政工作;实效性;创新措施
传统思政工作的开展拘泥于形式和贯彻手法,已经不能及时适应现代化企管理的要求。从转换传统理念、拓宽思政工作途径、创新开展思政的工作手法、健全和完善思政工作体制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找寻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是当下企业寻求自身改变的必选项目。这对于实现企业自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一、转换传统理念
传统理念认为企业的主体是发展壮大获取经济利益,而思政工作只是一种在文化层面的辅助罢了。这样的理念造成的影响就是,虽然部分企业的思政工作具备一定的基础,也有相对完善的体制,但在实际效果上却大打折扣。各级领导和员工都对开展思政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思政工作已经有名无实,更别谈其实效性了。所以,转换传统理念是重中之重。 思政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总指导。一方面,这样重要的地位要求企业开展思政工作时不能仅仅针对下层员工,还应该将范围扩大到对于高层领导的教育上。所谓“平等对待”就是,思政工作面前,企业是一个整体对象,各级领导认真学习,才能带动下层员工去积极贯彻。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最高层领导,应该对于思政工作足够重视,将它的实际地位摆到与其名义地位相匹配的位置。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员工才能奉为圭高,行之不怠。此外,企业可以在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引入严格的奖惩机制,将思政工作摆到与工作业绩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员工切身利益上表明企业的决心,这在客观上也能端正员工对于思政工作的认知态度。
二、拓宽思政工作途径
1.思政理论的革新
随着时代发展,思政工作也会有新内容,落后的思政理论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时代性理论的融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思政工作的趣味,制造大家都能参与的话题,避免一味自上而下灌输的低效。除此之外,思政理论可以将社会热点以案列的形式作为某一次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改变以往只针对理论本身解读的乏味形式。举个例子说明,对于特种设备协会,由于其协会特点鲜明,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适当灵活化,更具有针对性。将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比如锅炉爆炸、大型游乐场内游乐设施安全事故、知名旅游景点索道安全事故、地铁商场各式电梯安全事故等与特种设备关系紧密的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引发员工讨论,并对事件与特种设备协会自身思政工作的开展相联系,将最终探讨的话题归结到思政工作上,以发人深思的故事提升员工对于思政工作的认识。这样的举措可以大大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让员工感到思政工作切实有用,而且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主观的角度去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思政工作形式的创新
对于大多数理论知识来讲,将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合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多媒体技术、思政理论竞赛、以思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思政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等形式来拓宽思政工作的途径。与此同时,可在在多种形式中融入企业产品相关内容,将员工日常工作内容引用进去。比如,对于特种设备协会内部的各种思政主题活动来说,都可以在活动流程中将社会上、工作中遇到的趣味事件合理巧妙的设置进去,以增加活动的厚度。当然对于比赛之类的活动形式,可以适当给以奖励,刺激员工参与的热情,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贯彻思政工作的手法
1.优化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创新开展思政工作时的手法是提升思政工作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长久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思政工作的内容大多属于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考虑,频繁而又时间漫长的贯彻实施思政工作容易使员工普遍产生腻烦和抵抗心理,不利于提升工作的实际效果。对此,企业可以分小组、分阶段、分程度地开展思政教育,减小单次培训时间,优化培训内容,减少培训次数,合理安排各层次员工的培训,既不耽误现实中的工作,又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有益的思政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在员工工作中带来潜在的作用,像一个隐形的手,推动员工个人提升,又像一个无形的纽带将整个团队联系起来,大大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转化员工思想,提升员工认识
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优秀人才的要求已经远远不再局限在专业技能方面,员工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准、政治观念都是企业引进人才时的重要考量。企业内部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企业单方面的需求,还是企业立足时代对于员工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举措。然而,在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因为企业主导、员工参与的这种模式的存在,员工在潜意识中降低了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视度。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思政工作关键培训内容(前提是这些内容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确实有效),实行有偿培训。
四、健全思政工作体制
思政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融汇的过程,不会在一朝一夕内就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由于这个特性,对于思政教育一时的热情往往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半途而废。因此,建立、健全一个开展思政工作的体制是确保其长效运行的最可靠办法,而这个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1.明确思政管理工作各岗位职责;2.保障思政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3.严格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4.实时、畅通、准确的信息反馈网络。
五、结论
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效果影响着企业文化的打造和企业效益,更广泛来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思政工作的开展,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思想政治过硬,对外展示一个良好的形象,对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最终保障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英国,闫亮亮,黄磊,丁英宏.充分发挥学习辅导的德育功能,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11(08):65-67
[2]杨宏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思政工作[J].学术探索,2012(07):112-113
[3]徐增勇.网络的挑战与思政工作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0(03):28-29
[4]龔旭峰.增强基层广播电视站思政工作实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84-85
[5]王雪.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产生的影响探讨[J].商情,2012(08):57-58
[6]蔡仕珍.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对提高国企思政工作实效性的促进[J].企业家天地,2010(01):38-39
【关键词】思政工作;实效性;创新措施
传统思政工作的开展拘泥于形式和贯彻手法,已经不能及时适应现代化企管理的要求。从转换传统理念、拓宽思政工作途径、创新开展思政的工作手法、健全和完善思政工作体制等多个方面去分析,找寻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是当下企业寻求自身改变的必选项目。这对于实现企业自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一、转换传统理念
传统理念认为企业的主体是发展壮大获取经济利益,而思政工作只是一种在文化层面的辅助罢了。这样的理念造成的影响就是,虽然部分企业的思政工作具备一定的基础,也有相对完善的体制,但在实际效果上却大打折扣。各级领导和员工都对开展思政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思政工作已经有名无实,更别谈其实效性了。所以,转换传统理念是重中之重。 思政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总指导。一方面,这样重要的地位要求企业开展思政工作时不能仅仅针对下层员工,还应该将范围扩大到对于高层领导的教育上。所谓“平等对待”就是,思政工作面前,企业是一个整体对象,各级领导认真学习,才能带动下层员工去积极贯彻。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最高层领导,应该对于思政工作足够重视,将它的实际地位摆到与其名义地位相匹配的位置。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员工才能奉为圭高,行之不怠。此外,企业可以在思政工作的开展中引入严格的奖惩机制,将思政工作摆到与工作业绩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员工切身利益上表明企业的决心,这在客观上也能端正员工对于思政工作的认知态度。
二、拓宽思政工作途径
1.思政理论的革新
随着时代发展,思政工作也会有新内容,落后的思政理论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时代性理论的融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思政工作的趣味,制造大家都能参与的话题,避免一味自上而下灌输的低效。除此之外,思政理论可以将社会热点以案列的形式作为某一次活动的主要研究对象,改变以往只针对理论本身解读的乏味形式。举个例子说明,对于特种设备协会,由于其协会特点鲜明,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可以适当灵活化,更具有针对性。将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比如锅炉爆炸、大型游乐场内游乐设施安全事故、知名旅游景点索道安全事故、地铁商场各式电梯安全事故等与特种设备关系紧密的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引发员工讨论,并对事件与特种设备协会自身思政工作的开展相联系,将最终探讨的话题归结到思政工作上,以发人深思的故事提升员工对于思政工作的认识。这样的举措可以大大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让员工感到思政工作切实有用,而且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主观的角度去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思政工作形式的创新
对于大多数理论知识来讲,将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合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多媒体技术、思政理论竞赛、以思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以思政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创建活动等形式来拓宽思政工作的途径。与此同时,可在在多种形式中融入企业产品相关内容,将员工日常工作内容引用进去。比如,对于特种设备协会内部的各种思政主题活动来说,都可以在活动流程中将社会上、工作中遇到的趣味事件合理巧妙的设置进去,以增加活动的厚度。当然对于比赛之类的活动形式,可以适当给以奖励,刺激员工参与的热情,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贯彻思政工作的手法
1.优化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变化,创新开展思政工作时的手法是提升思政工作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长久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思政工作的内容大多属于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考虑,频繁而又时间漫长的贯彻实施思政工作容易使员工普遍产生腻烦和抵抗心理,不利于提升工作的实际效果。对此,企业可以分小组、分阶段、分程度地开展思政教育,减小单次培训时间,优化培训内容,减少培训次数,合理安排各层次员工的培训,既不耽误现实中的工作,又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有益的思政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在员工工作中带来潜在的作用,像一个隐形的手,推动员工个人提升,又像一个无形的纽带将整个团队联系起来,大大地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2.转化员工思想,提升员工认识
现代社会对于一个优秀人才的要求已经远远不再局限在专业技能方面,员工的思想品质、道德水准、政治观念都是企业引进人才时的重要考量。企业内部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企业单方面的需求,还是企业立足时代对于员工综合素养提升的一个举措。然而,在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因为企业主导、员工参与的这种模式的存在,员工在潜意识中降低了对于思政工作的重视度。所以,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一些思政工作关键培训内容(前提是这些内容对于员工能力提升确实有效),实行有偿培训。
四、健全思政工作体制
思政工作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融汇的过程,不会在一朝一夕内就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由于这个特性,对于思政教育一时的热情往往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半途而废。因此,建立、健全一个开展思政工作的体制是确保其长效运行的最可靠办法,而这个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1.明确思政管理工作各岗位职责;2.保障思政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3.严格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4.实时、畅通、准确的信息反馈网络。
五、结论
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开展思政工作的效果影响着企业文化的打造和企业效益,更广泛来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思政工作的开展,增强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具备的素质。由此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思想政治过硬,对外展示一个良好的形象,对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最终保障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英国,闫亮亮,黄磊,丁英宏.充分发挥学习辅导的德育功能,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11(08):65-67
[2]杨宏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思政工作[J].学术探索,2012(07):112-113
[3]徐增勇.网络的挑战与思政工作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0(03):28-29
[4]龔旭峰.增强基层广播电视站思政工作实效性[J].东方企业文化,2013(07):84-85
[5]王雪.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产生的影响探讨[J].商情,2012(08):57-58
[6]蔡仕珍.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对提高国企思政工作实效性的促进[J].企业家天地,2010(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