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从外地返京的人员越来越多,在隔离期隔离人员与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一度成为较为敏感的话题。
张大妈老家在武汉,在北京生活30多年,今年56岁,一家子多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张大妈春节前高兴地和丈夫回武汉老家,女儿因为其他原因没有一起回武汉。因为疫情张大妈在武汉被“困”两个月,期间不幸被弟弟传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不过由于症状较轻,很快得以痊愈。武汉解封后,她们回到了北京,按照要求完成一系列手续后,满足居家隔离条件,进行居家隔离,感到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然而在隔离过程中,张大妈的女儿却遭到了周围人的白眼,邻居甚至向社区反映,要求她们离开小区,理由也很直接,就是害怕感染。虽然张大妈的隔离环境完全符合政策要求,但邻居的不安与指责还是给她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与烦恼,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这个故事,我们大致能看到有三类人际关系角色:一类是张大妈(患者)及家属,一类是张大妈的邻居(反对者),还有一类人是社区管理者。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其中矛盾双方即张大妈和邻居的心理感受。
邻居
下意识放大疫情标签和
相关的联想
有些邻居把“张大妈的病”当成了“张大妈”,也就会出现“看见张大妈”就等于“看见了病毒”,就等于“看见了自己被传染、自己患病甚至是死亡”等。如果这样的联想继续扩大下去,张大妈—张大妈的家人—张大妈小区的这栋楼—张大妈这个小区—张大妈居住的城市—张大妈所在的国家—张大妈所在的星球……恐懼也就无穷无尽,没有终点。给张大妈贴标签,就是对这样的恐惧和威胁的一个放大过程。这种威胁在不断地被识别、被放大、被效仿。在认知层面上,不断去感知与威胁相关的信息,在情绪上会表现出恐惧、无助、愤怒等一系列情绪特点。在行为层面上,会出现躲避、攻击等特点。
张大妈及家属
愤怒与自责相兼
虽然张大妈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强烈感受到被抛弃、被歧视,进而产生孤独、愤怒、自责的多重心理变化。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重的打击,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对于张大妈来说,罹患疫病已经足够不幸,本身就会有诸多联想:为什么这样倒霉?怎么会得上这样的病?为什么不够小心谨慎?这个时候她期待的是周围人的关爱与帮助,但实际上她听到看到的却是窃窃私语、躲闪的眼神等细微动作所清晰传递的鄙视情绪,加之有一些人的直接谩骂投诉等,会让张大妈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进而处于痛苦甚至愤怒之中,难以化解心中的矛盾。
无论是邻居还是张大妈,在特殊时期出现这种比较极端的情绪,其实都再正常不过。
作为相对被动一方的张大妈来说,需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要认识到邻居的反应是一种正常的心态体现。所有的外在表现,完全是出于对病毒的过度恐惧,之所以指向某个人是因为将个体与病毒混同所致,并非刻意针对自己。这时候,在心里要主动加强与自身的沟通,将自己和病毒进行分离,知道大家恐惧的是病毒和疾病而不是自己。其次是要注重养护自己的身体。不管别人在做什么,只要自己是稳定的,就可以让自己的身心在某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尽量规避外界干扰,把自己保护起来,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生活。
对邻居(大众)来说,也应该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是自己恐惧的一种表现,要避免隐藏的和直接的攻击。做到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体会她们的无助,多给予关爱而非责备。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这其中也包括避免主动接收过多负面信息,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与行为。
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梳理这样的关系,去平复较为极端的社会情绪。帮助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注意强调防控的对象是病毒而非具化的个体,把病毒和病人进行区别对待。
情绪调整小贴士
在生活中像张大妈这样碰到不如意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大家应该学会一些方法来平复自己的情绪,下面给大家推荐三种方法:
1花10分钟停留在自己的心理空间。让大脑走走神,跑远点。可以把亲爱的人相片、信物、饰品等随身携带,当自己特别艰难的时候,可以去摸摸它,看看它,给自己找一个片刻的属于自己内心的温暖时刻,让内心变得舒服和温暖。
2动用身体建立稳定感和秩序感。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部非常灵敏的机器,当我们感到心烦、担心、恐惧时,这表示情绪控制已经开始报警。此时可以拿支笔,在一张白纸上随便涂鸦十分钟,直到烦躁得以消缓。当我们在情绪即将失控时,应及时让自己跑一跑动一动,洗个澡,唱支歌,反复抖抖腿、甩甩手,等等,都是可以让身体内部的情绪能量得到释放,让身体变得稳定下来。
3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不佳情绪状态下进行自救最好的一个方法。人的呼吸和心率比例是1:4,当呼吸下降的时候,我们的心率就会自动下降,人自然也会变得稳定起来,所以10分钟的深呼吸,可以有效平复心境,帮助我们控制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