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自学辅导模式的实施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qi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倡导“自主先学”、倡导“先学后教”,要求教师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要求。文章对“先学后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探讨了“先学后教”实施的主要形式“自主辅导式”的主要途径,并对“自主辅导式”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粗浅的论述,与同仁们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自学辅导式;实施策略
  一、 自学辅导模式在课前预习环节中的运用
  “凡事预则立”,预习质量的高低,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为此,注重课前预习,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加强自主预习的辅导尤为重要。预习环节的辅导,主要体现在预习提纲的精心设计,以及预习内容的把握和预习方法的点拨。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前,对于预习提纲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构建知识结构
  《函数的概念》的教学前,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个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的给出,让本章节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让学生对章节的结构和知识体系初步感知。同时,思维导图的给出,也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形成数学能力。
  2. 明确学习目标
  有效预习,首先应快速抓住章节的重点和目标。为此,预习提纲的设计上,应突出学习目标,有明确的目标,自学才有针对性。如对于《函数的概念》第一节的教学,在自学提纲的设计上,将学习目标设计为:(1)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要素;(2)能用区间表示数集;(3)能求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如此的学习目标的定位,让学生明确先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对预习学习情况反思的依据。
  3. 知识导学
  (1)函数的定义是;(2)函数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3)是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的值域;(4)如果函数g(x 2)=2x 3,则g(3)=。(5)如果f满足f(ab)=f(a) f(b),且f(2)=p,f(3)=q,那么f(72)=。
  ……这些问题设计,基于学习目标中的概念,注重基礎概念,突出概念在运用,凸显“学以致用”。
  二、 自学辅导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运用
  课前思维导学,重在预习的指导,重在让学生自学先知,注重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课堂则是“导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导学”的重心。课堂导学,一般是新课的导入—新知识的学习—设疑辅导—讨论和训练。情境是快速引出新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巧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由三个生活现象而引出函数的概念:(1)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2)随着CO2排放的增加,地球正在变暖;(3)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增长。
  情境化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从这些情境中,在从初中数学的函数的概念——变量,而分析三个现象都阐述一个事实——世界时刻在变化。然后,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关系”,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生动认识函数的性质。
  三、 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关注
  问题导学,是教师课堂“导学”的主要方法和根本途径,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引思”和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
  如《函数的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情境导入后,设计情境化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要素。如设A和B是两个非空数集,f是两个集合的对应关系,使A中的数x在B中都有数y相对应,那么,f就可以被认为是A到B的一个,记作;其中x叫,y叫,x的取值范围是,y的取值范围是,x的值对应的y的值,叫。这个问题,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并且这个问题,再次巩固函数概念以及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问题的设计,有效指向教学的重点。再如《函数的表示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如先用图表显示某一天昼夜温差的变化,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情境中用什么表示时刻与温差的变化的?常见的函数关系除了列表法,还有哪些表示方法,是如何定义的?函数的图像法与列表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画出函数的图像?问题串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教师的适时引导和点拨,为学生思考和探讨,推开一扇窗。再者,学习的练习环节的导学也很关键,此时的导学重方法的指导、思路的点拨。如《函数的表达法》教学时,让学生练习如下习题:f(x)=|x-1|的图像是。
  教师的“导学”在这个环节,主要表现在解题方法的引导上,通过对练习的解析,为学生点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掌握技能和方法。
  总之,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与新课改完全吻合,符合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是数学学科素养的根本需要。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学中、学后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指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为会学、乐学、探究、创新的学习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尚志.试谈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式学案”的设计[J].数学教学研究,2017(1).
  [2]殷立本,缪雪松.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模式——兼谈自学辅导模式的超越[J].中学数学研究,2003(5).
  作者简介:
  许洪福,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仅仅关注数学的基础性和科学性。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情感教育。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促进师生感情的增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迁移这种感情,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的同时,也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数学;融入  小学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往往不具备明确的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兴趣培养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的需要。研究小学数学的课堂现状,找到适合教学时代发展的课堂策略,要从教学理念更新和课堂教学手段更新开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急需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的含义有着两层要求:学科知识水平;学生学习能力。二者关系相辅相成
摘 要:新课程标准环境之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探究能力进行培养,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给学生学习其他复杂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培养  新课标之下对初中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让学生背诵公式,套用公式,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学习
摘 要:高中数学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难度存在差别,知识落差较大,从而引发一些学习问题。基于当前学生数学的学习状况,教师应加强重视,采取恰当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本文将以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学习现状、影响因素,从而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一、 引言  
摘 要:对于理工类学生来说高等数学在考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考研学生高等数学的成绩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了基于考研导向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从分层教学、网上选师制和建立课后服务平台APP、增强习题的指导、端正态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对《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给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育;网上选师制;课后服务平台“APP”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内容中的重头戏,因为它对开发孩子的智,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数学又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其中的几何图形,更是难中之难,因为几何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太过于抽象,不易理解。而小学学生又太小,空间思维、抽象思维都没有形成,如若教学措施选择不当,则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迷茫之中。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深思熟虑,设计好恰当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实
摘 要:为提高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利用Excel软件实现矩阵的基本运算及初等行变换,并结合例题讲解操作方法。  关键词:线性代数;矩阵;初等变换;Excel  《线性代数》是一门广泛开设的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但由于其内容抽象、计算繁复,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MATLAB为代表的数学专业软件被引入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之中,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这门古老的学科。可是由于此类软件的专业性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探究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当下小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通过实践个案构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模式,最后对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小学数学;实践研究  一、 探究式教学内涵  1. 探究式教学概念  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钻研精神,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探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