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文厚植学生成长的土壤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新春,一个爱读诗词、爱穿汉服,随身携带苏轼诗集,奉陆游为男神的16岁姑娘红遍大江南北。这个名叫武亦姝的姑娘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成为新一届擂主。她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的样子,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学霸代表!武亦姝的走红,源于她的诗词文化积淀,也源于她的淡定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或许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入门方式。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对于文化血脉的延续、精神家园的建立至关重要。武亦姝用丰富的诗歌储备赢得比赛,源于个人的爱好与积累,也与她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莫大关系。武亦姝在节目中背诵的诗词,大多出自该校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这套校本教材一共6册,在复旦附中和语文课本同为必修,融入日常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考纲要求。教材的主编之一,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古诗文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在高三时轻松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版图,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校本教材、选修课、书法、京剧……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亲近孩子而得到赓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個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一旦丢失,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传承优秀文化,必须从孩子抓起。我们应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中央的部署,让我们的孩子在翰墨飘香、诗书雅乐中从容而快乐地成长,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如此播种的文化基因,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底气之所在。
  其实,对孩子加强古诗文教育,不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而且,青少年时代也是学习古诗文的最佳时期。从中小学生抓起,有利于练就孩子古诗文的“童子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阅读背诵和长年储存积累的结果。
  我们成年人常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即使长大后也很难忘记。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浸润着我们的身心,这正是传统文化内化于心的表现,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
  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而理解体会也是一个过程,家长和老师都不能过于功利,不能奢望立竿见影。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常读常新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我们希望孩子从小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读古诗文,能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能让孩子延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能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广大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古诗文教学,厚植学生成长的土壤,引导让孩子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健康向上,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孩子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方能生生不息,更有底气。
其他文献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读写方面、课文内容理解方面都会出现许多明显的错误。当然,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许多教师通常更多看到的是错误的消极方面,在平时教学中对待错误可谓是“恨之入骨”,或表情冷漠,或斥责批评,这样做不但没有使学生的错误得到改善,反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且,把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掩盖了。正确,可能是模仿,但错
期刊
“打是心疼骂是爱”,“黄荆棍下出好人”“严师出高徒”这些深入骨髓的传统教育的本能,时至今日似乎还被人津津乐道。但不难发现,我们并没有赢得孩子。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理孩子,让每一个孩子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那就读读沈丽新老师的《让孩子看见你的爱》吧!  沈丽新老师不愧为儿童的陪伴者,在《让孩子看见你的爱》中,既有案例的剖析,又有对教育过程的反思,中西教育文化的碰撞。她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是一部很好
期刊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创办于1882年,它的前身是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在左宗棠的协助下而创办的“南菁书院”。清末,她是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百年南菁,历经沧桑,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南菁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如黄炎培、陆定一等国家领导人,蒋新松等10多位院士和10多位将军,还有汪曾祺、顾明远、沈鹏、曹鹏等一大批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南菁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忠恕勤俭的南
期刊
卫培明,常熟市杨园中心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常熟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获得过“全民健身活动先进个人”“常熟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常熟市劳动服务明星”“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金”“苏州市学校体育达标先进个人”等称号。他追求“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教学风格,秉承“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的理念,开展多彩教育。  卫培明校长喜欢书法。作为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硬笔书法
期刊
很多教师的生活太忙碌,忙到迷失了自己,忙到来不及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忙到生活只剩下忙碌了。所以教师需要心灵之旅!  最近,我读了美国作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有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所震撼。本书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从智力、情感和精神等方面,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浴春风,有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
期刊
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发展”,是需要针对不同个体精心设计、灵活实施的。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整个教育大环境还是应试格局,要想从几十年的传统教育转型,实现尊重个体、张扬个性的新教育,会遇到来自领导、家长、教师各方面的疑虑和阻力。我们真的能够让学生“淡化考试而赢得考试”吗?谁也不敢下定论,谁也拿不出现成的方案。但是,学校转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每位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神奇小孩”的横空出世,无疑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说文解字》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西方认为,教育的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法国思想家
期刊
近段时间,很多“神奇小孩”的出现让我们深感“世界已经是你们的”:上海热播的“少年爱迪生”,有情有义的科学少年们用自己的爱、激情、创意与科学精神解决了一个个生活中的难题。但是,孩子们的这些成就不一定都是在学校里获得的,或者说不一定都是老师教会的。如今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学生学习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的方式越来越多,学习的路径也变得越来越多元,让学生学会求知才是王道。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
期刊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做过数百场教育教学讲座,主要著作有《教育的痛和痒》《教育的忏悔》《教育的错觉》《教育的觉醒》等.  曾经,新华社公布了新闻报道中禁用的一些词汇,其中,在社会生活类词语中主要规定的是报道中不能说满话,说极端的话。比如:
期刊
说到学校转型,也许是百家千言,各说一面,但归根结底,教师、课程、学生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词。我觉得,一切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应该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定制”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学校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做出重大的改变。  拥抱未来,让理念在悄然间改变  未来并不遥远,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让未来成为了“当下”的“将来进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