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晓祥在重点学校上学,学习成绩原本非常出色。但是随着高考临考,晓祥显得异常紧张,而且还表现出特别厌学,特别是一到周末,就不想写作业,一个字也不想写。父母为此特别着急,找到我寻求解决办法。
我问晓祥的母亲,是不是他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晓祥的母亲说不会啊,我们从没对他提太高的要求,和他说将来考什么样的学校都行。前些天学校有孩子跳楼了,学校还和我们家长讲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是啊,父母没给孩子压力,学校也没给,哪孩子的压力是哪儿来的?是天下掉下来的吗?是自找的吗?
压力,父母可能没直接说给,没说你必须怎样怎样,不这样就会怎样怎样。但无形中的文化和氛围,施加和传递的全是这个东西。
比如在学校,老师也会和学生讲,“不要背上学习的包袱”“成材的路有多条”“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但学校奉行的是“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只以学习成败论英雄”“两种成绩,两种待遇,高低上下两重天”。在这种把学习当成唯一评判标准和竞争利器的校园文化里,想让人真正超脱出来是困难的。
晓祥的父母不承认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可每当孩子考试前紧张以至要影响考试时,特别是孩子厌学写不下去作业时,便非常着急地找心理医生给孩子来调整。这不还是害怕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影响学习成绩?这本身岂不就是在对孩子暗示学习很重要,耽误不得,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人的真实的思想观念,很多自己都可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却时时刻刻在通过非言语方式传递。
高考前一些考生非常紧张,他们的父母就反复叮咛孩子“千万别紧张、千万别紧张”,可那神情举止显露出来的紧张,比孩子还紧张,你想他能不让孩子更紧张吗?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恐慌,特别是对孩子们,父母的恐惧和压力会过早地传给孩子。因此要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父母首先要学会善于化解压力。
在心理咨询的理论中, 有用“容器”的概念来比喻理想的心理咨询师。即所有来访者难以接受的情绪和感受,都可以在咨询师“容器”的作用下得到处理和转化,最终成为好的、正向的、他自己可以接受的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功效。
而在这个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为人父母也应该具有这种伟大的“容器”作用。若非如此,当我们的孩子陷入焦虑不安,何必还要寻找母亲温暖的怀抱,大可自己一个人挺着就好。做父母的,应该有意识、有责任地给予孩子“容器”的“容纳”作用,在孩子承受压力和遇到挫折而要倒下时,稳稳地“托住”他。孩子的恐惧焦虑得以缓和后,才能逐渐增强面对这个纷繁复杂世界、处理各种大小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遗憾的是,由于现在很多父母没有注重自己的心灵建设和心理锻炼,使得他们作为“心灵容器”的“容量”都远远不够。面对现实的压力、挫折,我们自己往往比孩子更焦虑、更不安,还假借着父母的权力,把这种焦虑和不安用呵斥孩子、打骂孩子的方法加以宣泄。
我们忘了自己是具有更大责任、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广泛资源因而更容易作心理调整的成年人,却非常失职地让心灵本还稚嫩脆弱的孩子,承担了作为父母本该承受的那份压力。
我问晓祥的母亲,是不是他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晓祥的母亲说不会啊,我们从没对他提太高的要求,和他说将来考什么样的学校都行。前些天学校有孩子跳楼了,学校还和我们家长讲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是啊,父母没给孩子压力,学校也没给,哪孩子的压力是哪儿来的?是天下掉下来的吗?是自找的吗?
压力,父母可能没直接说给,没说你必须怎样怎样,不这样就会怎样怎样。但无形中的文化和氛围,施加和传递的全是这个东西。
比如在学校,老师也会和学生讲,“不要背上学习的包袱”“成材的路有多条”“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但学校奉行的是“学习成绩是检验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只以学习成败论英雄”“两种成绩,两种待遇,高低上下两重天”。在这种把学习当成唯一评判标准和竞争利器的校园文化里,想让人真正超脱出来是困难的。
晓祥的父母不承认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可每当孩子考试前紧张以至要影响考试时,特别是孩子厌学写不下去作业时,便非常着急地找心理医生给孩子来调整。这不还是害怕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影响学习成绩?这本身岂不就是在对孩子暗示学习很重要,耽误不得,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人的真实的思想观念,很多自己都可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却时时刻刻在通过非言语方式传递。
高考前一些考生非常紧张,他们的父母就反复叮咛孩子“千万别紧张、千万别紧张”,可那神情举止显露出来的紧张,比孩子还紧张,你想他能不让孩子更紧张吗?
有研究显示,现在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恐慌,特别是对孩子们,父母的恐惧和压力会过早地传给孩子。因此要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父母首先要学会善于化解压力。
在心理咨询的理论中, 有用“容器”的概念来比喻理想的心理咨询师。即所有来访者难以接受的情绪和感受,都可以在咨询师“容器”的作用下得到处理和转化,最终成为好的、正向的、他自己可以接受的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功效。
而在这个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为人父母也应该具有这种伟大的“容器”作用。若非如此,当我们的孩子陷入焦虑不安,何必还要寻找母亲温暖的怀抱,大可自己一个人挺着就好。做父母的,应该有意识、有责任地给予孩子“容器”的“容纳”作用,在孩子承受压力和遇到挫折而要倒下时,稳稳地“托住”他。孩子的恐惧焦虑得以缓和后,才能逐渐增强面对这个纷繁复杂世界、处理各种大小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遗憾的是,由于现在很多父母没有注重自己的心灵建设和心理锻炼,使得他们作为“心灵容器”的“容量”都远远不够。面对现实的压力、挫折,我们自己往往比孩子更焦虑、更不安,还假借着父母的权力,把这种焦虑和不安用呵斥孩子、打骂孩子的方法加以宣泄。
我们忘了自己是具有更大责任、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广泛资源因而更容易作心理调整的成年人,却非常失职地让心灵本还稚嫩脆弱的孩子,承担了作为父母本该承受的那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