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群体是指那些没有明文规定或无须组织认可,由情投意合自发形成的群体。它具有自发性、较强的凝聚力,群体的“头头”具有威望较高,影响力大等特点。一般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四种群体。不同类型的群体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扶持积极型,引导中间型,耐心教育改造消极型,分化、瓦解破坏型。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学生中自然群体的积极作用,为班集体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自然群体;自发性;客观存在;社会现象;心理相容
一、班集体中自然群体形成起因及概念
新的班集体产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彼此相互熟悉了,心理距离相等的状况发生了变动,出现了亲疏关系。班内成员在地位上、作用上出现了明显分化,自发的、横向的小团体式的人际关系迅速形成,人数三四个或七八个一伙不等,但比较固定。无论在校内或校外,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活动,这种小团体在心理学上称为“自然群体”,也叫“非正式群体”。
自然群体,是指建立在个人友好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它虽然也有自己的规范和结构,但没有确定的组织、正式的编制和特定的领导者,因而无所谓社会的认可,主要靠个人的威望,相互的需要,共同的兴趣来维持。例如,自发形成的学习小组、音乐爱好者、球友、棋友等,都属于自然群体。
二、自然群体的主要特征
自然群体与正式群体不同,其主要特点有:
1. 自发性
自然群体的形成不是组织规定的,而是个体成员出于某种需要自发形成的。
2.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由于自然群体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和相互吸引的基础上,因而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群体的领导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自然群体中,往往会自发产生自己的“头头”,他常常在能力或品德方面赢得了其他成员的尊重和信任,因而对其他成员具有较强的自然影响力。
4. 群体的共同活动往往协调一致
自然群体是由于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和相互吸引形成的。成员对于参加活动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且其领导者都具有较强的自然吸引力,能有效地组织、指挥群体群众活动。因此,群体的共同活动往往是协调一致的。
5. 群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
10~13岁的儿童相互吸引,主要靠外部行为,他们在一起只要愉快相处或某些方面相通,如对棋类、弹唱、画画等情趣一致,就可以结成一个小群体;14~17岁的少年则更渴望友谊,其结合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具有强烈的感情交流和认识的需要;18岁以后的青年在择友上要求更高,更注重质量,因此,结成的群体更牢固。
三、自然群体的类型
(一)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和心理构成分类
1. 邻近型
由于居住或座位相邻,某些同学之间的机会和共同活动较多,如互改作业、互背课文、上学放学同行。
2. 知己型
有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产生苦恼之后,希望能找与自己有同感或能理解、同情自己的同学倾诉衷肠,一旦遇到类似的同学,就形成了知己型群体。
3. 爱好型
这是由于兴趣爱好的一致相互吸引而自发形成的小群体。如某些对足球运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往往会经常在一起踢足球、谈足球赛等有关问题。
4. 互补型
这是由于需要的相互满足而形成的群体,如一个同学擅长数学,而英语程度较低,另一个同学擅长英语而数学较差,那么他们就很可能相互吸引、相互帮助,从而形成互补型群体。
5. 反抗型
有些成绩差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有时会联合起来与教师对抗,从而形成反抗型群体。
6. 观念一致型
这是由于对人、对事的观念比较一致,有共同的理想和人生观,觉得“十分投机”而形成的群体。
(二)根据自然群体性质和作用分类
1. 积极型
积极型的群体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特点,与学校班级组织目标一致,其活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学生自由组成的学习互动小组,学雷锋做好事小组。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心理相容,人际关系协调,大家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生活,在争辩中发现真理、统一认识。
2. 中间型
中间型则是由于感情相投,兴趣一致而结合的友伴。相同价值取向,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使不同年龄、性别、班级的学生吸引在一起,形成此类群体一般来说对班级、学校没有什么消极影响。在中学中这类群体占多数,群体特征更明显。
3. 消极型
消极型群体有自己的追求,但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信心。对班集体目标缺乏关心,甚至对立,严重者可能做出违法行为。
4. 破坏型
破坏型群体,虽属少数,但他们的目标与组织相背离,其活动有损于组织目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品质不良,学习差的学生,由于“兴趣相投”形成有破坏性的群体,有的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相来往,如抢劫盗窃团伙,他们往往同时旷课、逃学等,小群体成员间称兄道弟;有的甚至模仿黑道人物“纹身”,讲哥儿们义气,他们品德不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正义感,是非模糊或颠倒,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人生观。
四、班集体中自然群体的教育和指导
自然群体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们对班级和学校目标可能有积极的意义,也可能起消极的作用,教育和指导学生中的自然群体,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对学生中的自然群体应有正确态度
自然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由于心理上的相容和相互吸引而自发产生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几乎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自然群体的存在。在班级中部分学生通过在文体活动,课间休息及节假日期间的交往,由于趣向、爱好一致或出于同情、友谊的需要,自发形成了关系密切的群体,这是无可非议的。作为教育者,应该承认和正视这一现实,而不应予以简单的否定和取消。因为大多数群体对于其成员的知识学习、品德修养、人生态度以及身心健康起着有益的作用。而落后型和破坏型毕竟是少数,况且他们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关键是看教育者怎样对待他们。
2. 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自然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对班集体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但不应对自然群体存在偏见,应当根据其性质恰当分析,深入研究,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群体采取不同教育措施。
对于积极型群体应当支持,以弘扬正气,扩大交往,引导他们在组织群体时,要与学习、纪律相结合。在搞自发活动时,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的辅导。
对中间型群体要积极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发挥群体中“领袖”的特长和技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吸引和团结更多的同学,使他们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自发活动,使群体活动与学校、班级工作相一致,并纳入班规校纪的规范内,经常引导和督促他们,防止走向“消极型”。
对于消极型群体,首先,应肯定其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相行为,以发挥和鼓励其积极作用。其次,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课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并发展他们有益的兴趣,特别是对学习兴趣小组的发展。这类学生精力过剩或兴趣转移,不知如何消磨时间,利用好课余时间就像利用好土地,只要田地都种上庄稼,也就不会杂草丛生了,这样教师既教育、帮助了学生,又达到了解这类落后型小群体的目的。
对于破坏型群体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首先,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校规、道德、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支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尊重他们的人格,利用他们重感情的特点,教师以心换心,晓以利害,让他们体会到善意和温暖,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引向正确的轨道。其次,利用集体的力量引导、帮助他们。集体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利用学校集体和班集体的力量,给他们以强大的影响和教育。对破坏型群体成员,要区别对待,从中分化、瓦解。同时,注意他们同其他学生的交往,防止其他学生受到“传染”,加入团伙。再次,是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及时掌握全班所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况,对于某些心胸狭窄、性格孤僻的学生,应给予重点进行心理咨询或疏导,并消除形成这类群体的环境因素。这样,破坏型群体就难以形成了。
总之要扶持积极型,引导中间型,耐心教育消极型,分化、瓦解破坏型。同时要加强中学生正式群体的建设,依靠集体力量来教育管理学生,要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教育管理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学生中自然群体的积极作用,为班集体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兰溪市职业中专)
关键词:自然群体;自发性;客观存在;社会现象;心理相容
一、班集体中自然群体形成起因及概念
新的班集体产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彼此相互熟悉了,心理距离相等的状况发生了变动,出现了亲疏关系。班内成员在地位上、作用上出现了明显分化,自发的、横向的小团体式的人际关系迅速形成,人数三四个或七八个一伙不等,但比较固定。无论在校内或校外,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活动,这种小团体在心理学上称为“自然群体”,也叫“非正式群体”。
自然群体,是指建立在个人友好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群体。它虽然也有自己的规范和结构,但没有确定的组织、正式的编制和特定的领导者,因而无所谓社会的认可,主要靠个人的威望,相互的需要,共同的兴趣来维持。例如,自发形成的学习小组、音乐爱好者、球友、棋友等,都属于自然群体。
二、自然群体的主要特征
自然群体与正式群体不同,其主要特点有:
1. 自发性
自然群体的形成不是组织规定的,而是个体成员出于某种需要自发形成的。
2. 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由于自然群体是建立在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和相互吸引的基础上,因而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群体的领导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在自然群体中,往往会自发产生自己的“头头”,他常常在能力或品德方面赢得了其他成员的尊重和信任,因而对其他成员具有较强的自然影响力。
4. 群体的共同活动往往协调一致
自然群体是由于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和相互吸引形成的。成员对于参加活动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且其领导者都具有较强的自然吸引力,能有效地组织、指挥群体群众活动。因此,群体的共同活动往往是协调一致的。
5. 群体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
10~13岁的儿童相互吸引,主要靠外部行为,他们在一起只要愉快相处或某些方面相通,如对棋类、弹唱、画画等情趣一致,就可以结成一个小群体;14~17岁的少年则更渴望友谊,其结合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具有强烈的感情交流和认识的需要;18岁以后的青年在择友上要求更高,更注重质量,因此,结成的群体更牢固。
三、自然群体的类型
(一)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和心理构成分类
1. 邻近型
由于居住或座位相邻,某些同学之间的机会和共同活动较多,如互改作业、互背课文、上学放学同行。
2. 知己型
有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产生苦恼之后,希望能找与自己有同感或能理解、同情自己的同学倾诉衷肠,一旦遇到类似的同学,就形成了知己型群体。
3. 爱好型
这是由于兴趣爱好的一致相互吸引而自发形成的小群体。如某些对足球运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往往会经常在一起踢足球、谈足球赛等有关问题。
4. 互补型
这是由于需要的相互满足而形成的群体,如一个同学擅长数学,而英语程度较低,另一个同学擅长英语而数学较差,那么他们就很可能相互吸引、相互帮助,从而形成互补型群体。
5. 反抗型
有些成绩差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有时会联合起来与教师对抗,从而形成反抗型群体。
6. 观念一致型
这是由于对人、对事的观念比较一致,有共同的理想和人生观,觉得“十分投机”而形成的群体。
(二)根据自然群体性质和作用分类
1. 积极型
积极型的群体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特点,与学校班级组织目标一致,其活动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学生自由组成的学习互动小组,学雷锋做好事小组。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心理相容,人际关系协调,大家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生活,在争辩中发现真理、统一认识。
2. 中间型
中间型则是由于感情相投,兴趣一致而结合的友伴。相同价值取向,共同的兴趣与爱好,使不同年龄、性别、班级的学生吸引在一起,形成此类群体一般来说对班级、学校没有什么消极影响。在中学中这类群体占多数,群体特征更明显。
3. 消极型
消极型群体有自己的追求,但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信心。对班集体目标缺乏关心,甚至对立,严重者可能做出违法行为。
4. 破坏型
破坏型群体,虽属少数,但他们的目标与组织相背离,其活动有损于组织目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品质不良,学习差的学生,由于“兴趣相投”形成有破坏性的群体,有的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相来往,如抢劫盗窃团伙,他们往往同时旷课、逃学等,小群体成员间称兄道弟;有的甚至模仿黑道人物“纹身”,讲哥儿们义气,他们品德不良,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和正义感,是非模糊或颠倒,形成了一种错误的人生观。
四、班集体中自然群体的教育和指导
自然群体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们对班级和学校目标可能有积极的意义,也可能起消极的作用,教育和指导学生中的自然群体,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对学生中的自然群体应有正确态度
自然群体是人们在交往中由于心理上的相容和相互吸引而自发产生的,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几乎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自然群体的存在。在班级中部分学生通过在文体活动,课间休息及节假日期间的交往,由于趣向、爱好一致或出于同情、友谊的需要,自发形成了关系密切的群体,这是无可非议的。作为教育者,应该承认和正视这一现实,而不应予以简单的否定和取消。因为大多数群体对于其成员的知识学习、品德修养、人生态度以及身心健康起着有益的作用。而落后型和破坏型毕竟是少数,况且他们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关键是看教育者怎样对待他们。
2. 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自然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对班集体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但不应对自然群体存在偏见,应当根据其性质恰当分析,深入研究,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群体采取不同教育措施。
对于积极型群体应当支持,以弘扬正气,扩大交往,引导他们在组织群体时,要与学习、纪律相结合。在搞自发活动时,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教师的辅导。
对中间型群体要积极引导,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发挥群体中“领袖”的特长和技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吸引和团结更多的同学,使他们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自发活动,使群体活动与学校、班级工作相一致,并纳入班规校纪的规范内,经常引导和督促他们,防止走向“消极型”。
对于消极型群体,首先,应肯定其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相行为,以发挥和鼓励其积极作用。其次,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课外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并发展他们有益的兴趣,特别是对学习兴趣小组的发展。这类学生精力过剩或兴趣转移,不知如何消磨时间,利用好课余时间就像利用好土地,只要田地都种上庄稼,也就不会杂草丛生了,这样教师既教育、帮助了学生,又达到了解这类落后型小群体的目的。
对于破坏型群体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首先,提高他们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校规、道德、法纪教育,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支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尊重他们的人格,利用他们重感情的特点,教师以心换心,晓以利害,让他们体会到善意和温暖,从而把他们的情感引向正确的轨道。其次,利用集体的力量引导、帮助他们。集体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利用学校集体和班集体的力量,给他们以强大的影响和教育。对破坏型群体成员,要区别对待,从中分化、瓦解。同时,注意他们同其他学生的交往,防止其他学生受到“传染”,加入团伙。再次,是抓住苗头,防患于未然,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及时掌握全班所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况,对于某些心胸狭窄、性格孤僻的学生,应给予重点进行心理咨询或疏导,并消除形成这类群体的环境因素。这样,破坏型群体就难以形成了。
总之要扶持积极型,引导中间型,耐心教育消极型,分化、瓦解破坏型。同时要加强中学生正式群体的建设,依靠集体力量来教育管理学生,要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教育管理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发挥学生中自然群体的积极作用,为班集体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兰溪市职业中专)